查看原文
其他

“八一制片厂”电影合集146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老友志 2023-01-14

半个多世纪以来,八一厂拍摄故事影片240余部: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回民支队》《战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晚钟》《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其中《晚钟》对战争中的人性反思和人道主义光芒,使该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巨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的诞生——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异彩纷呈的电影画面,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画廊增添了光辉一页。本次合集,小编为大家精选了146部,包括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乎所有的经典电影。

脚印

(1955)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6)

这决不是小事情

(1956)

五更寒

(1957)

激战前夜

(1957)

战斗里成长

(1957)

(1957)

柳堡的故事

(1958)

01

《柳堡的故事》

《柳堡的故事》是首开革命抒情诗风格先河的清丽之作,艺术上十分成熟,有质感、有女人味,陶玉玲的纯情气质和质朴的表演契合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歌好听,配乐也棒,拍得也好看!

金铃传

(1958)

长空比翼

(1958)

黑山阻击战

(1958)

返老还童

(1958)

渡江探险

(1958)

英雄虎胆

(1958)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三个战友

(1958)

02

《永不消逝的电波》

女有江姐,男有李白。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该片是许多优秀的同类型影片中比较突出的一部。它的新颖体现在主题思想、刻画人物和选择事件等方面。孙道临的台词功力还是那么强大!

狼牙山五壮士

(1958)

海阔天空

(1958)

友谊

(1959)

英雄岛

(1959)

战上海

(1959)

回民支队

(1959)

海鹰

(1959)

烈火真金

(1959)

江山多娇

(1959)

万水千山

(1959)

赤峰号

(1960)

12次列车

(1960)

三八线上

(1960)

奇袭

(1960)

勐垅沙

(1960)

林海雪原

(1960)

03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电影,由刘沛然导演,王润身、张勇手、张良主演,于1960年上映。该片根据曲波同名小说中“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讲述了解放军剿灭盘踞在东北的由国民党残部组成的土匪武装的故事。

柯山红日

(1960)

红鹰展翅

(1960)

红鹰

(1960)

突破乌江

(1961)

红珊瑚

(1961)

英雄坦克手

(1962)

鄂尔多斯风暴

(1962)

哥俩好

(1962)

地雷战

(1963)

东进序曲

(1962)

碧海丹心

(1963)

槐树庄

(1962)

夺印

(1963)

农奴

(1963)

怒潮

(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04

《野火春风斗古城》

《野火春风斗古城》由严寄洲执导,王晓棠、王心刚主演该片改编自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杨晓冬、金环、银环等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不畏艰险在敌人内部进行斗争的故事。在1964年举行的第三届“百花奖”评选中,王晓棠以全票获得最佳女演员,但该次“百花奖”因为江青阻挠而没能颁发。

抓壮丁

(1963)

带兵的人

(1964)

分水岭

(1964)

岸边激浪

(1964)

雷锋

(1965)

秘密图纸

(1965)

打击侵略者

(1965)

地道战

(1965)

05

《地道战》

《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苦菜花

(1965)

白求恩大夫

(1965)

南海长城

(1976)

雷雨之前

(1975)

激战无名川

(1975)

闪闪的红星

(1974)

06

《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猎字99号

(1978)

我们是八路军

(1978)

峥嵘岁月

(1978)

蒙根花

(1978)

二泉映月

(1979)

雷锋之歌

(1979)

怒吼吧!黄河

(1979)

今夜星光灿烂

(1980)

奸细

(1980)

解放石家庄

(1981)

路漫漫

(1981)

天山行

(1982)

风雨下钟山

(1982)

布谷催春

(1982)

07

《风雨下钟山》

该片以编年史的方法,紧紧围绕敌我双方两个司令部的斗争展开矛盾,通过这场关系着亿万人民命运的重大冲突,展现了这一伟大事变的深远意义,揭示了敌、我、友等各种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影片音乐以《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为基调,写得气势磅礴,强烈地推动了剧情的进展,有力地烘托了革命年代朝气蓬勃的生活气息。

彩色的夜

(1982)

红线

(1982)

最后一个军礼

(1982)

琵琶魂

(1982)

战地之星

(1983)

再生之地

(1983)

道是无情胜有情

(1983)

四渡赤水

(1983)

骆驼草

(1983)

巴山儿女

(1984)

飞虎

(1978)

破雾

(1984)

绿荫

(1984)

老板哥和电妹子

(1984)

祁连山的回声

(1984)

天涯并不遥远

(1984)

将军与孤女

(1984)

陈赓蒙难

(1984)

陈赓脱险

(1984)

女儿楼

(1985)

夏明翰

(1985)

朱德与史沫特莱

(1985)

主犯在你身边

(1985)

黄桥决战

(1985)

小岛

(1985)

索伦河谷的枪声

(1985)

雷场相思树

(1986)

通天塔

(1986)

望日莲

(1986)

望子成龙

(1986)

草地

(1986)

沉默的冰山

(1986)

大厦小屋

(1986)

虎年奇案

(1987)

八女投江

(1987)

老乡

(1986)

甜蜜的编队

(1987)

死亡集中营

(1987)

太阳下的雪人

(1987)

闪电行动

(1987)

三等国民

(1987)

晚钟

(1989)

08

《晚钟》

《晚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吴子牛执导,陶泽如、孙敏主演,于1989年2月在第三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该片讲述了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八路军某排五名战士与濒临死亡的三十二名日本士兵对峙的故事。1989年,该片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无枪枪手

(1988)

女教官的报告

(1988)

女刺客

(1988)

马贼的妻子

(1988)

柳菲的遗书

(1988)

巍巍昆仑

(1988)

黑脸女婿

(1988)

蛇谷奇兵

(1989)

冒险的美国女人

(1989)

龙云和蒋介石

(1989)

告别骷髅岛

(1989)

中国霸王花

(1990)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990)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1991)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1992)

飞越,飞越

(1993)

09

《大决战》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电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电影没有将众多历史伟人肖像化,而是把他们塑造的丰富立体,让观众看到了伟人真实生活的一面,全片涉及人物过百,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更是不计其数,是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

大漠歼匪

(1994)

炮震

(1997)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1998)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

(1999)

大进军:南线大追歼

(1997)

永远十九岁

(2000)

肝胆相照

(1999)

冲出亚马逊

(2002)

10

《冲出亚马逊》

一部很写实、又很类型化的动作片。它的“好看”绝不止于因为银幕故事的别具一格或那种通常的跌宕起伏,而是或主要是影片所拥有的能让观众热血沸腾的冲击力,特别是那种人所期待的尊严与光荣的诞生。影片传达了一种让现实的中国人仰慕与渴望的铁血精神。与以往中国战争影动辄追求数万人的大场面不同,《冲出亚马逊》的视觉冲击更具有现代感,更符合观众被好莱坞所培养出的观影习惯,大量低空航拍和扛拍镜头以及快节奏的剪辑加上光线对氛围的营造,使得整部影片在阳刚英气之中流动着一股金属质感。

枪手

(2002)

太行山上

(2005)

儿子同志

(2006)

芳华

(2017)


更多电影合集推荐 1播放2播放3播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