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要老百姓拥护,为啥就不能合村并居?

安乐康 安乐康刘文鹏 2022-03-31

 

只要老百姓拥护,为啥就不能合村并居?

 

合村并居是好事。土地增减挂钩是好政策。

 

这个需要无数的专家、教授、学者、博导穷其一生去推理论证吗?需要大量的数据、实例、人工智能进行复杂的统计分析吗?需要挨家挨户深入细致地做思想扫盲吗?

农村确实寄托了很多人的乡愁和记忆,但凭啥农村就活该原始、贫困?有哪个老百姓不愿改善居住环境、改变旧村面貌啊?为什么我的心充满惆怅?不是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啊!是惆怅村庄多年没有发展变化啊!

 

老百姓更愿意住哪样的房子?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这样的呢?

还是这样的?

 


结论很难得出吗?老百姓真的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智商堪忧吗?

 

有些村庄,基础设施滞后,有的住房破旧不堪,还有很多废弃的断壁残垣,空心村现象严重。有些建在山峪里的村庄,山路崎岖难行,农民家门前有很多台阶,物品搬运基本靠肩扛手抬,生活非常不便,而且有非常大的地质灾害风险,一旦发生大的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有些山顶的村就直接不适宜人居。我们就不该让这部分农民共享社会事业发展的红利吗?

 

我们常常赞叹山顶的松柏,石缝的花草,但如果它们自己能选择生长环境,它们怎么选?老百姓难道真的不想住好房子?说这个谁信啊?只是他们自己无力改变罢了。在一些落后地区,还的确有“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旧房子,老百姓也大都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那样的梦想。

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政策能让他们的梦想触手可及了,为什么却有人千方百计以各种高大上的理由阻止呢?为什么非要打着保护他们利益的旗号打碎这个梦呢?住房是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问题,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合村并居是担当、作为、负责任的务实为民的行动,为什么非要质疑动机呢?

老百姓都不愿搬?都是被逼的?合村并居就都想上吊?未必吧?很多村一说改造,全村老百姓一个下午全部签完字,没改造的村都很眼馋已经改造了的。

新华社《消失的秦岭村》说:

该文说


网友评论是这样的:

 

有老百姓不愿意合村并居吗?有,一定有,有的可能觉得自己利益受损了。为了99%的人的利益牺牲1%的人的利益,确实不公平、不合理,但为了1%的人的利益牺牲99%的人的利益就非常非常公平、非常非常合理吗?而且,合村并居真的牺牲那1%的人的利益了吗?

 

合村并居或者增减挂钩后农民都一贫如洗,揭不开锅了?但更多的拆迁后的农民是像王子和公主一样,“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2010年,《人民日报》在采访德州合村并居后,发表《“合村并居”带来什么?》说:


该文说,合村并居之后:

 


该文还大篇幅列举了合村并居的其他很多好处。

 

《消失的秦岭村》说:

中国新闻网2012年采写的《走进莱芜雍和园社区:让农民过上和市民一样的生活》说,雍和园社区涉及7个村合村并居,当时建成楼房83栋,入住2000多户,8000余农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那为什么一到推行合村并居的时候就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呢?而且还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跟风?说这些声音全无道理可能太武断,但说这些声音都对显然也不符合实际。有的人为了博人眼球,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唯恐天下不乱;有的人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云山雾罩,故作高深,不知所云;有的人对合村并居有成见,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有的人乱扣大帽子,不把合村并居搞黄了誓不罢休。

 

还有人说,“换地扶贫”意外掐断了穷县的后路,因为贫困县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的交易获得巨额资金扶贫,这些县就没有内生的发展动力了。那对失血濒死的人,就不能给他们输血了?否则他们自己的造血功能不就弱化了吗?这是什么逻辑?

但有的人确实是忧国忧民,真是担心合村并居推进不规范会损害群众利益,是在以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地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真心希望把好事办好。只是由于调研的面窄或先入为主,对实情掌握不准不全,导致了一些误解,导致了以偏概全。

邓拓的《主观和虚心》说:


文中引用列宁的话:“因为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种意见。”

有一种被称为“德克萨斯神枪手”的逻辑谬误,是这样描述的:

 

所以,当对“合村并居”或“土地增减挂钩”有“不好”的成见时,就会无限放大那很少的“不好”的方面,而选择性地忽略更多的“好”的方面,是典型的“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赌博、抢劫、偷窃,这些都是由金钱引发的,那金钱就是罪恶的了?那些更多的勤劳致富的常态就被选择性地忽略了?

 

质疑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就像愚公移山,我们更需要的是其妻“且焉置土石”式的“献疑”,而不是智叟“甚矣,汝之不惠!”式的“笑而止之”;是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不是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是共同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设性的措施建议,而不是以旁观者清的姿态一味地嘲讽否定。而且,旁观者未必清呢!


“质疑”得出的结论是“合村并居”不好,但实际上大多质疑的是“推进方法”,质疑的是“违背老百姓意愿,强逼农民上楼”。真正核心的问题是老百姓愿意不愿意。

但老百姓自己的说法更多的是:“咱住上了新楼,比城里人过得可好多了!”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

因此,不要选择性地带着主观成见去调研或道听途说,要亲自深入到群众中,多听听老百姓的真实思想、真实诉求,而不是闭门造车,主观臆造所谓的“民意”。

 

所以,只要老百姓拥护,为啥就不能合村并居?听说有人噎住过就不吃饭了?说需要稳妥推进规范运作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扣上很多大帽子?

  

那如何稳妥推进呢?规范管理是关键。第一位的是尊重群众意愿。

如何做到尊重民意?

德州的做法是:


济南市莱芜区的做法是:

 


现在,山东规划了聚集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等,具体到每一个村庄,分门别类推进,宜楼则楼,宜平房则平房,并没有一刀切,没有非逼着老百姓上楼。

 


    农具放在哪里?

莱芜高新区郭家沟村是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安置房全部为独门独院的二层小康楼,农具、柴草等均放在院中,生产生活未因新村建设造成不便。

相邻的孔家庄村安置区为3-5层的多层楼房,每栋楼房的一层楼前有院子,二层使用楼后的院子,三楼以上安排车库。在分配上实行“拆一还二”,一般分一楼的搭配四楼,分二楼的搭配三楼,五楼留给分户的住户,基本上做到每户有一套带院的楼房,有效解决了村民生产农具的存放问题。统一划定畜牧养殖小区和柴草院,规模养殖,统一存放,杜绝了改造前旧村“脏乱差”的现象。

 

生活成本提高咋办

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节流,一方面可以开源。

山东合村并居的规划说:保证农民的生活质量不会因此而降低,在实施政策的同时,要考虑农民收入的增加,保障惠民政策的落实。

莱芜有很多改造的村老百姓统一免费吃食堂,或者领回去在自己家吃,不吃的可以领补助。

郭家沟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成立农林开发公司、建筑公司,结合产业优势发展壮大个体企业,形成了山沟沟、山歌、春华秋实等多个花生油厂,村民到公司上班,每年户均增收3万多元,是以前种地收益的5倍多,较好地解决了长远生计问题。安排50亩的养殖小区,集中规模经营,既保证农民收益不会降低,又净化了居住环境。安排200亩有机蔬菜生产区,村民无偿获取蔬菜,不必单独种菜。

拆迁补偿不合理怎么办?

孔家庄村实行“旧房打价、低成本拆迁、低成本安置”,拆迁补偿、楼层价格、安置标准、安置顺序等全部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统一确定并公示,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旧房估价一般3-5万元,其中4万元左右的占60%;在还房上,一套平房还两套楼房共180平方米,还房价低于建设成本价,平均每平方米560元,农民若住一套楼房不仅不用花钱,还能拿到2万元左右的补偿;若住两套楼房,仅需交六、七万元即可。

郭家沟村对拆旧房屋一律不予补偿,村民搬出后,由村委统一委托拆迁公司组织拆除。在安置上,每户缴纳5万元即可入住200平方米的小康楼(建设成本18万元);50-60岁的村民缴纳1.8万元即可入住100平方米的小康楼(建设成本9万元);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入住5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因原有住房一般为价值3万元以下的旧房,村民虽然受益不均衡,但每户都比旧房获得了更多利益。


老百姓不愿改变生活习惯咋办?

老百姓喜欢夏夜聚在一起嗑瓜子、拉家常,一方面可以尊重群众习惯,尽量按群众意愿做,改造后的环境只会更好,只会更让老百姓拉家常更舒心;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穴居野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全族人围着篝火举着木叉载歌载舞也是美好的回忆啊!可现在咋就“往事只能回味”了呢?社会是要发展进步的啊!很多改造的村建了图书馆、健身场、娱乐室,不是更好吗?


当然,不管考虑得多么周全,都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和困难,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是了,很多事可能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也一定不像想象的那么难。毛主席在去重庆谈判前说:“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以前是六亿神州尽舜尧,现在舜尧翻了一番,还有什么事情能难住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怕的是走不出第一步。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无谓的争论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错失发展的良机。听蝲蝲蛄叫,还能不种庄稼?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试想一下,不合村并居会怎样?农民就可以迅速富起来?眼前就可以“突兀见此屋”?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这对山东的合村并居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2020年6月17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