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定印修法
常明云:
弥陀定印贵相应,
一心不乱必成真。
发愿度众生净土,
我来助君开脉轮!
0
大弥陀印修法(徐恒志上师)
前 言
弥陀印修法又名弥陀大法,此法是无相密心中心法传承的一部无相大法,是能够做为终生修持的修法。其不同于有相密修法,且三根普被,方便修持,能迅速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了生脱死、往生净土。
刘志强老居士是师尊的密友,此法仪轨是师尊徐恒志上师于1995年4月2日传给西安刘志强老居士的。
元音上师和师尊恒公上师在文集中关于念佛法门修行要点的开示很多,但此法仪轨却传人不多,故知之者鲜。师尊在世时未曾向师尊求学弥陀大法仪轨。恩师示寂后,在我与莲明、李凯等同仁编辑《徐恒志老人佛学书信集——幻斋心鸿》的过程中,刘老不但无私献出师尊的书简墨宝,还寄来师尊恒公上师毛笔亲书的“弥陀印修法仪轨”。在2009年3月3日刘老信中说“洪亮师兄慧鉴:寄上“弥陀印修法仪轨”和元音老人关于“弥陀印法”的开示。
元音老人说:弥陀印是微妙甚深的大法。
徐恒老说:弥陀印法是了生脱死,成佛的大法。修此法,什麽法都可以不修。又说:如修弥陀大法,加修六字大明咒(莲花印)法,弥陀大法是主法,莲花印是助法(辅助),一主一辅,尤如拉车、推车,修持进展更快。但要主辅分明。“弥陀大法”也是心密传承之一,兄可代传莲花印法,亦可将弥陀印法代传有缘之人。”
我想,“六字大明咒(莲花印)法”虽不是普传法,但经上师同意可辗转相传,现在互联网上也已公开流传。此法即不需灌顶,何不公开流传,利益更多后学。经向刘老祈请,同意将此法整理成文,并选师尊念佛法语合集流通,望后之学者,勿以此法简易而轻视之。故略述其因缘。
公元二零零九年岁次已丑 后学 许洪亮 沐手敬书
壹、徐恒志老人寓所开示简记
一、了生死是修行的根本;根本的根本是明心见性。
二、学佛人多,悟道人少;悟道人多,了生死人少。
三、明心见性,就是开灯。开灯后还不一定了生死,因还要打扫。
四、一要修,二要悟(自性),开灯后还要真修。
五、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境界。
六、净土宗是三根普被,带业往生,其它宗无有,了不起。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实相,要老老实实念,净念相继。但有些人不契机,往生人不多。
七、不学佛法,无有出路。主攻方向是破妄想执着。息妄想,执着。(这是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众生皆有佛性,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轮回的根本就是四个字:妄想执着(一个我字)。妄想是第六相,执着是第七相。要转化,如冰化成水,不是搬掉。要在去妄想上下功夫。
八、下功夫要一门深入,阿弥陀佛。自然而然,妄想脱落。不要看得太复杂,不要把明心见性看得高不可攀。
九、净土宗,不讲明心见性。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要把阿弥陀佛念到底。
十、(我说:我业重。)师问:业是什么?(我答:业性本空。)师答:对,空了,不实有。
十一、念阿弥陀佛,打坐,结法界定印,耳听念佛声,这就是三密,每天打坐1至2小时,这就是大法,不需再修其它,(此法)不需灌顶。
[此法称为弥陀印法或弥陀大法,编者注]
(刘志强老居士记于是1995年4月2日晚七点至九点半)
贰、弥 陀 印 修 法 仪 轨
徐恒志上师传授
一、四皈依:(七遍)
南无古鲁贝 南无布达亚 南无达鲁麻亚 南无桑格亚
二、 祈求文:(三遍)
祈求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金刚护法神祗,慈力加被消我业障,使我安心入佛,虔修念佛法门,速得念佛三昧,救度众生。
三、念佛
(手结弥陀印: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大拇指尖碰合,放在小腹部位,手心向上。结此印不必盖黄布。)
南无阿弥陀佛(念佛1至两小时)
四、 回向(三遍)
愿我此生开慧见性,救度众生,得生净土。
叁、徐恒志老人净 宗 念 佛 开示
(2003年讲于上海麦克花园)
弟子问:师父啊,请您对佛教关于净土法门多多开示,让大家能够如法修学,好好念佛,了生脱死,往生极乐,然后再回入娑婆,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徐老开示:释迦牟尼佛根据众生不同根性,应机施教,密宗、禅宗、净土宗等等。由于众生的根性个个不同,所以佛应病与药,不同病根,不同习性,应机说法。因为众生根性无量,所以法门也就无量。
佛法无量法门,归根到底,总的目的,就是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息妄显真,明心见性,了脱生死。这是佛教的宗旨。
虽然有无量的法门,但是根据古来大德的开示,想即生了脱生死,成就这一大事因缘,并非简单容易啊!而净土宗念佛修持十分特别,非常殊胜,主要特别在三根普被:上根、中根和下根。
净土宗念佛,主要用功就“一心不乱”四个字。一部《佛说阿弥陀经》,重点只是两句话:一句是“一心不乱”,另一句是“心不颠倒”。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中,一句是“一心不乱”,一句是“心不颠倒”,而“心不颠倒”就是“一心不乱”,所以归根结底是“一心不乱”,要求非常明确。
一心不乱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上的一心不乱,一种是理上的一心不乱。
事上的一心不乱,就是碰到各种五欲六尘境界,能够心不散乱、不动摇,事相上做到杂念不起,这是“事一心不乱”,相当于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证到无生,断除了见思惑两种烦恼,因而出离三界。念佛修持,念到事一心不乱的人,实际上也断见思烦恼了。但是,还有两种惑烦恼没有断:一种叫尘沙惑,尘沙烦恼;一种叫无明惑,无明烦恼。因此,有些大阿罗汉回小向大,继续前进,先破尘沙惑,再破无明,见法性,就成为法身大士。《华严经》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都破无明,见法性。三种惑:见思惑比较粗,尘沙惑比较细,无明惑比较微细。《首楞严》里谈到三惑时说,不尽三惑,即使有神通,亦为入魔道。修持必须逐步地破尽三惑。三惑破尽之后,在位置上讲,等于圆教初住菩萨,等于别教初地菩萨。破无明,见法性,到这个地步,才谈得上理一心不乱,理上的一心不乱。
什么是“理一心不乱”呢?晓得自心就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念佛时,能念之心就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就是能念之心,心佛不二,能念所念双亡,叫理一心不乱。在这个境界里,寂而常照,照时不起妄念,灵明觉照。寂而常照,也就是照而常寂,既有体又有用,既有定又有慧——寂就是体,就是定;照就是用,就是慧。到这时候,定慧、寂照属于不二境界。
我们念佛人,从最初一念下手,如果能念念不忘,一丝不挂,不入迷惑,紧紧凑凑,绵绵不断,净念相继,到后来逐步逐步就可以进入寂照境界。到寂照境界时,实际上就是禅。所以,禅净不二。常说念而无念,又说无念而念。念,还是念的,但没有挂碍。心里没有挂碍,无能念之相,也无所念之相,全没有的。虽然在念,等于没念;若说无念,但念念阿弥陀佛,很清楚,并不是不念,一句句阿弥陀佛清清楚楚。这在禅宗讲,就是禅的境界,所以禅与净不二。对初下手的人来说,好像分禅分净,实质上是一回事。从结果来讲,净土宗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宗的灵光独耀,实际上是一回事。禅宗说“妄想脱落”、“灵光独耀”,又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到寂照境界时,灵光独耀。在密宗,又有密宗的说法,叫“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实际上还是一回事,同样境界。
我们现代人,大多数修净土宗比较稳当。对上根人来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明心见性。并非不可以明心见性,上根人可以修到理一心不乱。念佛念到妄想脱落、一心不乱的时候,自性了了分明。中根人呢,比如阿罗汉,念到两惑断掉,凡碰到事上境界,能杂念不起,自然而然被定力摄住,心不散乱,这就达到了事一心不乱。
以上两种境界,对下根人来说,不下非常的苦功夫,是很不容易达到的,尤其是我们在家居士。但是,根据永明大师的四料简,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并不要开悟。所以,净土宗的特点在于带业往生。理一心不乱之外有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之外还有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属于下根凡夫。下根人念佛,于惑业没有断,但因信心真切,愿力坚强,临命终时一心求生西方,盼望阿弥陀佛慈悲加持,这样有信有愿,又有他力加持,便“至心信乐”,十分信乐地求生而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说:“若有众生,愿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就是第十八愿。这第十八愿,实际上是四十八愿的关键和精要。如果有众生,至诚恳切地相信,希望生到极乐世界,“乃至十念”,“乃至”的意思是超越,“乃至十念”是最少十念,少到十念也可以,多念总归益善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阿弥陀佛亲自发的愿。
阿弥陀佛是修成正觉了的,四十八愿,包括第十八愿,当然是条条都兑现了的。所以,我们生死凡夫就有了大靠山,靠这个法门,临终时至心信乐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少十念,一口气断掉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而生西方了。如果这样念佛而佛不来接引,佛便妄语了,当然没有这回事。由此可见,即生成办了生脱死这件大事,只有靠念佛法门最最稳当。因为,修其它法门要断三惑,难哪!只说断见惑,就有我见、身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见统统断掉,共八十八品,才是须陀洹,还不过是初果。初果见道了,消除了见道惑。再修上去,二果、三果,到四果阿罗汉,见思惑才断尽。再修,断尘沙惑。上根人修持,就要破无明了,见道时是初地菩萨。佛法无量法门之中,净土宗称为特别法门,特别就特别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利根、钝根都有相应的法门:上根,修理一心不乱;中根,修事一心不乱;下根,可以带业往生,即生了脱生死。能够即生了脱生死的法门,除净土宗外,其它法门都没有讲到。因此,我们要至诚恳切地相信佛菩萨的话,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决不是虚愿,相信本师释迦牟尼决不会妄言,我们好好念佛并回向西方,临命终时,仗佛慈力,往生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仗佛慈力主要是他力加持。但是,他力法门也不离自力,自己心愿的力量。自己信心越强,就越清净,与阿弥陀佛加持的力量也就越相应,感应的程度就越快越大。所以,我们念佛时,一定要至诚恳切,以清净心持念名号。
关于念佛的方法,首要的是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是十六观经里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谓“是心作佛”呢,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自心作佛。自心怎么作佛呢?念佛的心当下就是佛,并不需要借助其它的力量,心作心是。自心不作佛,就不是佛。自心作人,就到人道;自心作畜生,就到畜生道;自心作地狱,就到地狱道。自心作佛,念阿弥陀佛,就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道理啊,很清楚,很清楚!
其次呢,古德讲,念佛时“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话讲得好,非常重要!为什么“一念相应一念佛”呢?因为,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一念正当念的时候,妄想一定歇下来,所以念的时候是相应的。如果第二念不接上来,妄想又来了。念佛一次,等于相应一次,这一念就是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呢?若不断念佛,则不断相应,就不断是佛,不断就是佛。由此可见,一句佛号,当下立竿见影!所以,我常和大家勉励,劝大家老实念佛。当妄想来时,一句阿弥陀佛提起来,妄想马上走掉,因为心无二用啊!念阿弥陀佛至诚恳切,妄想自然解脱了,自然而然地接受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因此,净土宗念佛法门三根普被,非常特别。上根人,通达即心即佛,念念是佛。中根人,肯自念自听,自念自唤,就能唤醒自己。一般根性的人,迷惘颠倒,用不着多讲道理,就劝他多念佛。念阿弥陀佛就是唤醒自己,赶快醒悟啊!赶快觉悟啊!他只要肯念,多念,慢慢地就解脱了,不念就不能解脱。所以,净土宗提倡老实念佛。
再有呢,在高层次讲,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实相。我们引用一首偈语来说明: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这一偈语,出自天台宗幽溪大师(就是传灯大师)撰的《生无生论》。这篇论著,十分出名,被藕益大师收入《净土十要》之中。《生无生论》说,虽然生到西方净土,但生而无生。因为自性本来不生不灭,所以自性无生无死,本来无生无死。然而,生肯定还是生的,不是说不生,不是说净土没有的,是“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佛法是辩证法啊!《生无生论》的偈语非常好!“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法界”,就是众生的本性,也就是自己的佛性,自性具足的清净佛性,是一个圆融之体啊!用来作我一念之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我现在念佛之心,自然遍及法界全体了。这样,一句阿弥陀佛是全法界体所作,那么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全体。换句话说,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就是实相。不用其它法求实相,就念这句阿弥陀佛,实相就现前,非常了当!所以,“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首偈语好极了,味道好!
还有,在修持中我体会到,修净土法门,方法上需要有所改进。许多时候,大家谈为啥修心中心法,为啥修六字大明。因为修心中心和六字大明有三密加持。而念阿弥陀佛,大多数人只有一密——口密。身不密,意也不密。所以,一心念佛修净土者,最好盘腿、结手印,就是身密。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或六七点钟,坐念一小时,至少半小时,一般来说一小时比较好。夜里,睡觉前也坐念一小时。口里念,四字名号或六字名号都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音声念,自己两耳能听到。不要出大声,大了伤气。嘴巴要动,不动,口就不密了。意密呢,就谛听这句佛号。因为众生的耳根比较伶俐,耳根的摄受能力比较强。这样念佛,心念耳闻,身密、口密和意密三密加持,力量就大,当然进步就快了。
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返闻自性,入流亡所”进而“性成无上道”。“返闻自性”,是不去听外面的声音,反过来闻自性,实际就是观心,这是禅宗法门。净土念佛,就听自己念阿弥陀佛,这等于是观心,不必再观心,不必再观想,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断地念,同时又一句一句地听。到后来呢,杂念不起,却了了分明,了了明了。正当此时,实际就是无生境界,就是真如佛性境界,也就是法身如来境界。可见念这句阿弥陀佛,确实微妙,不可思议,下手却非常方便,成就又相当高,和禅宗啊、密宗啊,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以前的祖师大德,在开悟之后,大多数都归向净土。譬如善导、莲池、藕益、印光等大师,都是大彻大悟的大善知识啊,他们都归向净土,依仗阿弥陀佛的力量求生极乐。在《华严经》里谈到,十地菩萨一切作为不离念佛。十地菩萨都是法身大士,他们度众生的一切善巧方便,处处不离念佛,还要依仗佛力的加持,何况我们凡夫!因此,我们一定要自力、他力并用,信愿真切,心念耳闻,一门深入,求生极乐。当然,不否定明心见性,中上根人努力修持,可以明心见性,可以见到本来面目,见到《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金刚经》上说“无实无虚”。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妄想息下,就是“无实”;但是,灵光独耀,了了分明,就是“无虚”。一切事用不到考虑,饭来张口,衣来上身,自然会做的,是妙用。虽然无所得,无所依恋,但是妙用纵横,大起大用,与一切诸佛所证无二无别,这在禅宗讲起来叫“一鼻孔出气”。所以,并不是修净土所证到的低,低与不低完全在根性上说的,从证到的目的来说,“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没有高下。念佛法门,不同根性人修持,就如大象和老鼠饮水,各得其饱。大象喝起来喝得多,饱了;老鼠喝一点点,也饱了,只要饱了就好了么!所以,念佛法门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啊!佛在经上讲:“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仗念佛得度生死。”只有念阿弥陀佛,才可以了生脱死啊!
以上这些点点滴滴的体会,提供参考,大家共勉,同生西方,同圆种智。
肆、元音老人关于弥陀印的开示
盖一切唯心造,而人不能无念,不念佛、法、僧,必念贪、嗔、痴,则杀、盗、淫、恶起,生死轮回无有止息。佛乃因势力导,抓住众生不能无念的习气,善巧方便用一佛念代替妄念。
科学认为,念佛时大脑语言神经能产生很强的电磁波,与法界弥陀信息,互相号唤,配本尊手印,似天线,接收弥陀信息能量最大,得定愈病,尤非弥陀印不可。
弥陀印修法:
一、两腿作双盘、单盘、散盘均可。盘腿胀痛是正常现象,不但没有害处,反而增长功力,盘坐胀痛忍不住,可以交换两腿。
二、结本尊手印: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大拇指尖碰合,放在小腹部位,手心向上。
三、耳根听着、心里默念着“阿弥陀佛”音声,也可口不停而不出声念或小声念,关键耳根始终听着念佛音声。
四、念佛不停,手印不间断修满1小时为1座,天天坚持1坐或多坐,满千坐功德,自致入定。若不论何时,心里念念在佛,转妄念为佛念,是真定,能成就种种功德。
五、起坐前,手印升到胸前合掌发愿“愿我此生开慧见性,救度众生,得生净土。”
六、不许再犯杀、盗、邪淫、妄语等恶业。上座前,务要洗手。可端坐床上修持,可夫妻一起修持。下座后,十分钟方能大小便。
近代最著名的念佛教导师印光法师,示寂表像为弥陀印。弥陀印是微妙甚深的大法。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坚持千坐弥陀印
一念静心成正觉
伍、二祖仁知阿阇黎《入佛明宗答问》
此“弥陀印修法”二祖也有开示,为完善此法,故把二祖的开示也摘录如下:
问:在印心精舍之净、禅、密三法合修法门,与其仪规,可公开否?
答:佛法无私,有何不可,但信入者少,而成见太多,未必肯依法修持耳,兹开示如下:
一、先礼佛三拜,香、花供奉如仪。
二、会坐一堂中设一首位,余围坐,如禅堂趺坐式,但不可饱后,或有风处坐。
三、由首座诵念弥陀经一卷,余人息心静听。
四、诵经毕,首座焚香插炉内,击木鱼三下,入静。
五、大众同时手结弥陀印,持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甲、金刚持,口不出声而唇动,口不停念,手不解印,心不著意。
乙、不取观想,不取胜境,不缘外境,不守死定,万念纷起时,只一句弥陀,当下扫荡净尽,随来随扫随扫随空。
丙、念时不疾不徐,不屏气,不计数,不执能念,不取所念。
丁、有时似睡非睡,口未停念而忽而念其他经咒者,觉即改正,毋庸谓悔,此静中定相现前之境,亦不可妄执为是。
戊、见光见佛,或闻大声,或见接引等象,皆属幻相,切勿执取,凡从前念佛贪著接引者,八识中已具此幻影,此时因静极而流露,非属圣境,万勿执取。当以解空而勿理为第一义,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灭也。
己、腿酸时,可以换腿,身勿动摇,上座前,先小便净手。
庚、腹内气动而鸣,均可随便,切勿压制,使之不通。
六、一枝香满,首座先徐徐出声念佛,十数声,声由小而大,然后击木鱼三下,大众不起于座,即自起参,自问即今我念佛者是谁,约十分钟。
七、首座开示净土要义一段,与禅密三法合修之理,讲毕同念回向下座。
八、如坐七者,亦只开示一次,香则六枝(上午四下午二)至八枝(上午五下午三)十枝(上午七下午三)为度,夜无课,经亦只一卷,最后往生咒廿一遍而已。
九、如是修法,有四人以上,即可称僧(比丘亦必四人以上称僧,居士亦然,成为一组),如是结社虔修,每日坐香三枝(每枝约一小时),依此规矩行之一年,无有不得三昧定者。
十、此修法比较旧法为胜,而不同者如次:
甲、不出声念,则心归一,用三密加持法,容易得定,而慧由定出,且易启发。
乙、不伤气,无彼此杂乱之扰。
丙、无禅宗枯坐昏沉之弊。
丁、不劳走香绕佛,而自入无念之境。
戊、下手以先证入三昧,得阿裨拔致,成就十方净土为旨,西方自在其中矣。此时加以愿力,更见坚强,故名立地往生法。
己、不先取观想者,以三密合持,易得定也,此法合禅净密三法而修,由心中心密法中化出,法最胜妙,证得者已有多人,倘一试之,必有奇效。
庚、开示语录,可参观本会出版各书,庶与此修法相印。
(常明提供以下内容可供参考)
阿弥陀佛一字心咒:
唵 阿弥爹 哇 啥
无量寿心真言:
嗡 啊弥里打.得杰.哈喇.吽
往生广咒:
纳摩啦达啦特啦呀呀,纳摩阿利呀,阿弥达巴呀,达他格达呀,阿拉哈帝,三迷三布达呀,大地呀他,嗡,阿弥尼帝,阿弥尼打乌吧威,阿弥尼打生巴威,阿弥尼打格利比,阿弥尼打比帝,阿弥尼打帝际,阿弥尼打伟格兰帝,阿弥尼打伟格兰帝,嘎迷尼,阿弥尼打刚刚乃,格利帝嘎尼,阿弥尼打顿度比,苏娃呢,萨儿哇,阿拉达,萨达尼,萨儿哇。嘎而嘛,吉尼西,吉尼亚,嘎尼,梭哈
常明云:
慧-道-法
止定松安心,
静虑妙有生。
觉知观察时,
友善慧德明。
离相无相现真心,
及相无相大觉性。
有相虚妄无所住,
诸相非相道炁成!
内照察五钝,
外辨五利形。
善恶因果事,
眼耳鼻舌身。
点击了解:
元音老人:略说见性(含密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