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疯魔棍”的出处【会武堂】
少林“疯魔棍”的出处
疯魔棍是少林棍法的一种。由于历来传授的保守严谨,所以流传不广而且很少。尤其完整者更少。
疯魔棍套路的组成,动作招式的独特确实与众家不同。由四大部分即:“天齐、天门、疯魔、纽丝”组成,统称疯魔棍。各个部分都能独立存在,因此有“天齐棍”、 “天门棍”、 “疯魔棍”、 “纽丝棍”的独立流传。
全棍共七十二回(趟) ,三百六十棍(招法动作),内藏二十四法(单练) 。
要领为:“转拔拦挑戳戳,劈格撩,梢把打,阴手着着”。
套路按很严格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方位,即“四面八方”走招演势”。並“捅天打地”、无所不打。以棍法枪法融为一体,演练布局和动作招式的独特与别家不同。如其中“脑后一窝蜂''、“珍珠卷帘”、“摘心画眉''、 “太公十八手''、 “夜叉探海”、“乌龙串塔”、“黄龙脱甲''、“老虎撅尾”、“倒搬桨”、“二回头”等都是很别致的棍法枪法,其要求神速凶猛而巧健,变化异常且维妙维肖而不“疯癫魔瘴”。与“少林自眉棍法” (也叫五十五手棍)的动作招势有许多共同的风格特点。 如果用'望文生意''、“顾名思意”的方法去以“醉棍”、 “醉拳''之“醉态”推理疯魔二字是非常错误的。“疯魔”二字是避此棍横扫“东南西北'',恶劈“四面八方”,捅天打地,对天地方位不尊之忌而取名。
这里引证一段历史文字来证明此棍的渊源所属。
民国姜容樵著《少林棍法》自序云:“按少林棍法,肇始于隋。大业中,寺僧以棍破群盜,由是遂以少林棍名天下。唐宋以来,代有传人。其时所传,仅顺把十八棍;后发明阴把三十二棍、 六十四棍,即今群羊棍,齐眉棍,疯魔棍,行者棍是也…”。
从序中起码能看出疯魔棍传世已久,近代武术名家蔡云龙先生著有《风魔棍》一书问世,也未谈及此棍是谁家的“独创''。有些刊物载有“风魔”、“疯魔”、“风磨(风魔)”的各种提法,还有“分抹”的说法,多种提法系不了解之故。只是一名而异称,其来源均是“疯魔”的变音。
顺便录部分“疯魔棍”谱诀的句子如下供参考研究。
疯魔英雄自横誇,左右天齐无对架。
急急分鬃之股法,速速吊棒两膀麻 。
樵子担柴换肩担,黄龙脱甲缠海法。
秦王摩旗一排兵,神仙过桥二路架。
高低劈砍尽分乱, 左右扭丝有正斜。
齐眉升势乃飞步,自立探海是夜又。
朝天翻劈护身体,回马劈刺夺命把。
要知此棍名和姓,熟记首句走天涯。
民国初年由甘肃庆阳杨怀洲先生因人命官司避地甘州(今甘肃张掖) ,后转碾兰州,由当年武术名家张新桥留养。其后乃收张新桥,魏老五等数十人为徒 。在兰州市五泉山红泥野人外楼处依《少林寺武艺法本》给每人传授疯魔器械和拳路各一种。事前命徒众燃香发誓:“立意不能下传,也不能互相串授,否则甘愿受杀身报应”等。众徒中张、魏受益最深。其后,二人在兰州等地也背誓传人。情况如下:
杨怀洲 → 张新桥 魏老五 → 杨天成(回族) → 王天鹏(武术界负有盛名,称西北棍王,並独创“五阴七手”鞭于传世。) → (丁继珍、宋克勤,此二人受艺不深。)王延明(俗称甘州王。) 罗文元(是马英图之兄马凤图妻弟。受艺较深, 可惜不全。) → 管齐泰(罗文元先生的唯一传人,並依此棍的特点独创有“吊手一路” 、“吊手二路''、 “短棒八法”三组套路传世。
据上述现有的确切记载已有百年以上。(马德 李春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疯魔棍”的命名和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