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毕业季 |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董睿涵
- 董睿涵 -
年级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
毕业去向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荣誉奖项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2019年金牌及四项提名奖
天津市优秀学生
北洋春晖奖学金、谭旭光校友奖学金
天津大学2022届优秀毕业生、学生科技英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天津大学科技创新、博闻乐读,国际交流,党务工作,学风带动先进个人等二十余项荣誉
你好,我叫董睿涵,睿智的睿,涵养的涵。
如果你是生科学生工作公众号的长期读者,我猜你大概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两三年前,我常以文案作者身份活跃,也做过排版编辑和一段时间的后台运营者。我参与的推送报道曾发布在天津大学新闻网、天外天、天大学工、天津大学团委等各个平台上。而近两年,我更多在学院新闻中出现,有时是活动照片,有时是会议发言,还有幸主讲了一期午间沙龙。
如果你是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我猜你也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思政宣讲,学业辅导,科研故事,保研经验……我拥有过很多站在讲台上作为分享者的时刻。我是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2020级生物科学强基班的学生班主任,以及2021级新医科5班的学业朋辈导师。我也曾在学院2021年开学典礼上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在校报迎新特刊头版发表新生寄语。
曾无数次想象过“毕业”的场景,待真正站在这个节点上时,却不知从何谈起。我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就借此机会,最后一次讲讲故事吧。
初见
我于2018年9月入学,事实上,2018年1月我才第一次听说“天津大学”这四个字。我拿着那本宣传册,“突发奇想”这个学校好像可以去。自主招生报名时恰巧天大的时间安排合适,又是直接到校考试,没有去过天津的我觉得趁此机会游玩一番也不错。6月底高考出分,尴尬的事情终于发生,想去的哪里似乎都去不了。这时,天大这个选择才被再次提起——伴随着的语句是“不如就去这里算了”。自招资格的唯一用处,是无需考虑大类分流,而直接拿到了自己想学的生物科学专业。
2018年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大抵是意气风发的——仿佛是终于获得了一个“独立成年人”的权利和自由。例如课余自学了日语,跑去考过了N2;前一天得知喜欢的作家在北京有新书活动,第二天挤出时间去参加;读了许多想读的闲书,去听很多人文学术讲座以及音乐会。同时,那时的我仍然持有认真学习的习惯和劲头——高数期中考满分,几次月考接近满分。虽然考满分的人其实有很多,但这给了一个高中数学一塌糊涂的理科生“可以学会数学”的正反馈。
年底的时候听了传说中的iGEM竞赛的宣讲,并“义无反顾”提交了报名表。这八个月的奇幻旅程,是我每一次讲故事时无法绕过去的一笔。第一次参加海棠节,居然就是自己策划活动摆摊,做海报、买物品、分配任务,那是我们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团队的开始。每天一边嚷着“自己不喜欢做实验”,一边享受着半夜两点的文献时光,为了解释实验结果里一条奇怪的曲线突然起执念四处找资料。连轴转的实验,凌晨三点的海底捞,连续一两周在学院通宵做ppt写wiki……最后在美国的游客照里,近24小时没合过眼的我,脸是惨白的。虽然我可能很难与一些瞬间真正和解,但总而言之,这一段日子应当是我一切的起点——是在看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中找到单纯的快乐、懵懂地触碰“什么是科研”的起点;是对抗菌药物方向“想要往下走”的起点;甚至,是“我喜欢当leader”的起点。
关于“交叉学科”方向
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然而现实让更多人觉得“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的世纪”。
这是我2019年作出修计算机双学位的决定时,在“申请修读理由”一栏中写下的第一句话。起初考虑辅修时,我想选一个文科专业,做一个“文理兼修”的学生。可真正报名的时候,受到和计算机相关专业同学合作经历的影响,我反而开始认真考虑“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毕竟没有编程基础,我在纸上列了想学的理由一二三条,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一二三条,写写画画半晌最后觉得何必过度思考,想学就去学好了。
前不久和新医科大类的同学们聊分流方向时,我说到选择专业主要考虑两件事。一是喜欢,内在驱动力才是长远坚持学习的维持因素,二是适合,不因先天条件而限制自己在这个方向上的发展。于我自身而言,对生命科学的热爱是当初一心一意选择这个学科的原因,而当时几个月的实验室经历则促使我思考,相较于反复练习一个实验操作而获得稳定的结果,是否有其他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贡献于生物领域问题的解决。
不知道未来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就先都去尝试看看。除本学院外,过去两年我曾在许多地方学习交流,在生物公司实习参与癫痫患者全外显子测序样本数据分析,在智算学部加入课题组学习研究应用于生物领域的人工智能方法,在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参加定量生物学暑期培训,在西湖大学计算生物物理与药物设计实验室参加暑期科研实习。值得一提的是,我还和两位生物科学专业的“前”同学一起组队去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走了一遭,三个有转行之心的人最后偏偏选了一个生物题,探索多真菌系统的生长建模。
归结来讲,学习生物的时候特别希望能拥有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来帮助处理分析数据,了解了生物信息学算法开发的流程之后又疑惑这样的研究到底能不能助力实际问题的解决。后来有一天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想到,即便不谈学科交叉的时代发展趋势,这可能就是我这般具有双重背景的人存在的意义。
相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许“把选择变成正确的”是更为重要的事。
更何况,我仍然相信“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站在讲台上
开门见山,我喜欢站在讲台上。
并非天生熟悉面对着人群侃侃而谈,我也相信拥有这般天赋的人是少数。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期待着每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去传递自己的声音。虽然对于一次五分钟的展示,发言人要花成百倍的时间去准备,若是一节两小时的学业辅导,则要耗费几个半天。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也不会有几个听众抬着头,但如果真的能做到让某一个人“记住些什么”,对于发言人来讲实属幸事。虽然直到现在,我在上台之前还是会紧张,但甩甩衣服、踏上讲台的那一步,就是最为心动的一步。正如文首所言,这四年中我拥有过很多次站在讲台上的机会,诸如2018年的阅读演讲,19年的实践答辩,21年的西柏坡精神宣讲和开学典礼发言等等。
而相比正式的答辩环节,我更为偏爱那些专业课上的个人或小组展示——我总是试图以一次展示为契机,在不同课程的框架下去探寻某些有趣的知识。发育生物学课上我兴致勃勃挑了“花发育的ABC模型”来讲,仔细地考虑逻辑和画示意图,还因为这站在讲台上的五分钟拥有了一段奇妙的际遇;在生理学课上我则是特意选了一个挑战性的主题,也希望借机传递一些观点;准备结构生物学课的展示时我选择久违地拾起了用英文直接表达的能力;后来分子生物学课我改变了惯有的组队方式,和对计算同样抱有些许兴趣的伙伴们一起探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我常常思考“站在讲台上”的意义。大多数时候“挑战新事物和获得自我满足”可能更占上风,但我总是想起当年的我第一次去听高年级同学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认真地记了一整页笔记回来,并日后自己去实践每一条。因此,我想这种“传递”是有意义的。
寄语
一次暑假实践中,我们采访了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大学数学系老教授齐植兰老师。她将年少在战火中求学的经历和成为老师后不断进取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齐老师当时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自己刚做老师时,只想着工作,没有休息。现在的年轻人,理想没有实现,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不够努力。
“努力”很难被定义。或许我会倾向于“获得快乐”是更重要的事,毕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后半句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等待着人们去解开谜题,更何况研究者的野心从来都不只是解析规律,而是利用和创造。我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只不过是试图在这个过程中,从某一个瞬间汲取到片刻的快乐。
但是,每当我想停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齐老师这句话。
希望你也是。
图文来源:董睿涵
排版:生命科学学院新媒体中心
审核:刘慧明,刘海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