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FIRST爆款视频的创作者

淞可 陀螺电影 2020-02-22

陀螺专访

可能有朋友以前看到我说过,我自己非常喜欢视频论文。所谓“视频论文”,字面意思就是把电影论文视频化,通过剪辑电影片段和素材来分析或论证一个观点。


我几乎把油管上所有高质量的视频论文都看了一遍,自己也做过好几个,比如“德尔托罗电影中的色彩运用”、“通过《华盛顿邮报》看斯皮尔伯格的调度”、“《敦刻尔克》的时间剪辑”以及“《逃出绝命镇》的三层叙事”等等。


然后就很好奇,为什么国内没有影迷做视频论文,尤其是国内资深影迷的数量和段位可能都远远高过任何一个国家。直到后来朋友推荐给我了Footnote Cut的公众号。第一次看他们的视频,就觉得特别惊喜,后期设计和剪辑水平都赶超油管上那些上百万观看量的视频论文。


这次他们为FIRST青年电影展做的视频更是惊艳,在朋友圈和影迷圈都被刷爆了。以他们团队视频论文的制作能力我觉得这是迟早的事。所以我们联系到了Footnote Cut的创办人,同时自己也是导演的瞿尤嘉,做了这篇独家专访。


Footnote Cut为FIRST青年影展制作的主题短片



Q:

这支刷爆朋友圈的视频,它是专门为FIRST定制的剪辑短片吗?


A:

2018年我们成立了一个叫做Footnote Cut的学习小组,里面都是我拍电影的伙伴和同事,发布的第一个视频是《自从火车进站》。当时我们也没有想着任何的合作或者商业用途。



后来FIRST的负责人找到我,说希望用我们的视频来做他们的发布会开场视频,我觉得非常荣幸和开心,因为也一直有关注他们做的电影节。结果反馈也不错,之后电影节会找我们做一些Openning,比如北京国际短片联展。今年FIRST给了我们一句话,“back to first, back to future”,至于形式和方法把创作空间留给我们,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它。



 

Q:

如此大量的电影片段是怎样搜集整理的素材,我想光凭着迷影的记忆应该还是很难捕捉这些片段。


A:

我个人对电影的情节记忆是比较差,但我对画面的记忆比较清楚,所以大部分靠回忆其实是可以解决的。可能来自于在工作中做拉片,拉片是看5遍,先看一遍,再关掉声音看一遍,关掉画面听一遍,再把剧本扒一遍然后再看一遍,每两三个月会有一次这样的试验,特别是李安导演的《色戒》。


我刚到美国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要想自己学习电影就是这样去做,但太花费精力,目前也只做到了十几部。现在我们属于一个小团队,会定期有对电影方法的方案讨论,我们也陆陆续续拍摄了六部短片,这样的工作方式这对拍摄和前期准备是很有帮助的。



Q:

那这个工作周期有多久,是怎样的工作方式,有什么样的标准?


A:

很紧,27天吧。


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成员,目前一共有四个人,我是选题、开片单和最终剪辑的修改;黛玥是我们的平面设计,负责海报,物料和标题设计;剪辑师杨洋,他之前也是经常在网上做一些视频混剪,节奏感很好,也是一个迷影青年。心和会去做这些素材的收集整理,同时每一期预告的文本都是她写的。另外还要感谢我们之前的组员柏桐,绮赟,天娇,钰惠和玉真,都提供了非常多可靠的解决方案。


*footnote团队照,图片提供李然

我是按照电影史把左边的素材先列出来,左边是老电影,因为它是有迹可循的经典电影,都有自己的经典瞬间,再对应去找右边的电影。这样可以相对简单一些,而不是随机去找两个电影能不能拼到一块。


在拼右边的时候其实有很多选择,我们开始想单独地做一个拼接,因为有很多构图是蛮接近的,但我们想如果左右两边的片子有一些连接和交互会更好。


像《神女》到《阮玲玉》,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电影的穿越;还有从《失落的世界》到现在的《侏罗纪世界》,其实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以及伊斯特伍德和《姜戈》中的牛仔形象,是不同时代语境下变迁出的产物,有不同的意义,却有着共通之处。


我们是在找这种可以有不同解读空间的素材,但总体上一点我希望它们的架构是稳定和统一的。




Q:

所以左边是按电影史的逻辑排列


A:

是这样的,剪辑的时候没法严格去按照电影史的顺序,因为它涉及到动势衔接,所以最终还是按照观看的顺序呈现,但我的片单还是很完整的。



Q:

所以左边的片单正常是更多的


A:

对,是的,左边大概列了一百部



Q:

对于过去的电影和现在的电影你有什么看法吗?因为有的人总是说电影已死,认为数字时代的电影没有老电影好看。


A:

我觉得是谁的看法都不重要,我很相信一个逻辑是:艺术家提出问题,科学提供手段,哲学解决问题。



电影也是一样,它刚出生时不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奇观,是一个技术。媒介上来讲我其实是非常喜欢数字电影的,因为我觉得它的本质是什么也没拍到,它和胶片是很不同的,数字影像最终都是呈现在CMOS上的,和实实在在打在胶片上是不同的。


数字影像给我带来的冲击是他们非常适合虚构,虽然这是很浪漫很文艺的说法,也完全不可信,但数字电影对我而言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跟迷恋胶片一样,都是迷信。


Q:

这支FIRST的视频也是Footnote Cut的特辑,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做了16期,什么时候想到做Footnote Cut视频电影论文的?


A:

是的,我们现在还有十几期的计划。我开始在做这个公司的时候其实是为了做我的两部短片,我想有一个固定的团队,这样沟通起来也比较容易,我们人也不多就会做一些拉片笔记,后来我们想我们这些笔记可不可以用一种方式放到网上去?我之前也看了很多的视频论文,虽然Footnote Cut被大家的认可是让我骄傲的,但矛盾的是我个人并不认同视频论文这个体裁,我觉得它构不成一个论文。国外的有很多是配上很多旁白或字幕,我想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纯视觉的,不说话的。


 


Q:

对,我刚想说国外有很多做电影视频论文的,他们往往更长一些,还配有大量字幕和旁白,而Footnote Cut的视频论文是纯影像的。


A:

因为我觉得我们做的不是论文,我们做的就是脚注,一个小角标。



因为大家很多看电影时关注的是剧情、色彩、风格这些东西,但很多导演其实都有一些小细节在里面,第一次你可能注意不到,但把它们放到一起就会有所启发。


我们也没有想做这些东西能很快变现,像最新的那个欧格斯的“人-物”就不是很利于传播,但我们想我们就是这样坚持做,去把电影中的一些现象整理出来就可以了。我们更想做启发灵感的东西。

 


Q:

Footnote Cut不仅仅是迷影文化它往往更偏向电影理论或是影片分析了,它所讲的一些细节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点去论述。想知道您有过电影理论电影史的学习背景吗或是也写过电影影评和文章之类的吗?


A:

我会去看一些相关的书,但我觉得所有的历史都是一种再建构。


我觉得创作者总去谈电影史,倒不如自己去发现。 我没怎么写过影评和文章,因为很个人的说,语言文字往往是片面的,我没有什么自信去说一个电影的好坏。



Q:

我有注意到Footnote Cut每期在推出新的视频之前会有文字的推送。


A:

对,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你会发现我们的注脚文字不是总结式的而是预告的作用。



Q:

视频可能是更多义的,文字会稍微直白


A:

对,是这样的。



Q:

国内的视频论文传播环境是怎样的,盈利吗?


A:

它现在还不是能变现的营销号,只是说会有人看了觉得我们剪辑好,会找我们做一些预告片之类的剪辑工作。


除了未来可能卖卖马克杯帆布包,我不太想利用Footnote Cut本身的内容去盈利,那就真的成为一种对作者的再消费了。



Q:

我知道您既是一位摄影师也是剪辑,视频论文的创作者,也是电影导演,经营着一家电影公司。身份还是挺多元的,能向我们先介绍一下自己吗?

 

A:

最早吸引我的是照相,因为很便捷,我拥有第一台相机的时候还在念小学,喜欢的理由很简单,不用像画画那样有挫败感,很便捷,很方便。


高中的时候给一些杂志小说配插图,就是看图说话,现在想来,是一个最早的文字翻译到影像的过程。



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之后又转学去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慢慢觉得图片的叙事性和流动影像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而我又是一个希望观众有参与感的,就像哈内克导演的《趣味游戏》一样,展现出导演的权利持有感的。于是就开始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比较多的好奇心。




Q:

去美国是一个交换项目吗?

 

A:

不是,我是大二上完升大三的那个暑假我们有一个去美国的夏令营,我也看了他们那边商业图片摄影的学生作业,和我们很不一样,加上当时我没有考虑好我以后要不要做商业摄影,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可能需要换个环境做事情。我在那边上大到大四也修了一些电影类的课程增加了对影像的理解。



Q:

所以电影相关的课程是在美国学的?

 

A:

我没有系统地学过关于导演的课程,是平面出身的。


我的经验是我拍过几个构造式的摄影项目,受Gregory Crewdson和Jeff Wall的影响很大。都是有服装有演员有美术的,除了没有录音剪辑以外其实它已经是一个电影剧组的规模了,这令我觉得很刺激。


Q:

什么时候开始看电影的,现在观影量有多少?

 

A:

四五岁时候看《狮子王》印象最深,被开头的日出和唱歌部分吓得在电影院哭出来。小时候我考试考得好了家里人会给我买迪士尼的影碟,所以迪士尼那种经典的叙事方式是我的电影启蒙。



然后高中时候就是订《看电影》杂志,跟所有的迷影人群一样,里面会列经典Cult电影100部之类的,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Cult电影,就买了一张《发条橙》来看,虽然还看不懂就是觉得无法动弹,觉得三观被开启了,那个时候觉得真是对电影感兴趣了。


后来知道导演是库布里克也去买他其他的片子来看,结果一部都看不明白。观影量是一个很虚的东西,我看了很多,也忘了很多,真正能算看过的其实也并没有太多吧。


Q:

我了解到你也有拍过一部短片,并且现在也有长片计划,能讲讲这其中的经过吗?

 

A:

是的,我的第一部短片是2016年拍的《朱美静》,我第一部短片就想着拍一部戏中戏的结构,电影中的电影。



中间我们遇到了电影人最害怕的事情,儿童主演的全面不配合。之前拍的很多素材都没有用,后来是在片场快崩溃的时候我发现另一个安静的小女孩,她一直坐在那里很配合,我就想干脆就拍她。故事就是现在这样,一个遇到问题的剧组临时换了演员,就等于半纪录半剧情,实际上又加了一层结构。


不过通过这次拍片我确实明白两件事,一就是无论如何要拍完,二是要学会应对片场各种突发的事情。



Q:

我看到它后来也得了很多奖


A:

谢谢重庆青年影展,巴黎夜空奖,谢谢纽约亚裔电影节,新片场青年电影季。是一个很重要的鼓励,也给我的电影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现在我的第二部短片《三尺》也要很快和大家见面了。



 


Q:

能介绍下您的长片项目吗?

 

A:

我其实很早就开始写长片了,大学时候就想了好几个点子,现在要做的这个是我2016年写的一个本子,后来也一直在改,我现在想拍的是一个跑步的高中生的故事。

 

Q:

很多人都称现在的电影是迷影的一代,他们拍出的电影多少会有致敬的成分,你怎么看从一个迷影人到导演的转变。

 

A:

肯定是很痛苦的,因为你看了那么多好的电影,特别在中国。我觉得看电影和拍电影一定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当然我相信眼高手低是好事。模仿是重要的,但更要知道模仿背后的目的。


这个目的最终都是个人化的,拼的是想象力。我觉得致敬和模仿无非是习惯性找到观影体验里的最优解,你和这个最优解有审美上的共通。它最坏的地方是让人变得懒惰,去拍“被电影影响的电影”。


因为别人提供了一种审美方案,从致敬再往下走一步就是整体性和个人性,个人性的东西不能丢。我在看哈内克《第七大陆》里面有很多致敬布列松,开门啊,手啊,但往后拍他也不这样了,他拍着拍着有了自己的方案。


 

Q:

你怎么平衡图片摄影师、剪辑、导演、公司老板在这些身份上的变化,你觉得他们之间差异大吗?

 

A:

我觉得他们在我眼里其实是一个结构的事,摄影和电影也是相辅相成的,我都在做影像处理,只不过一个是静的一个是动的,Footnote Cut是我学习电影的一个笔记,公司的话就是为了完成这些事情的一个载体,我也不是有商业谋略的人。



Q:

创作在你的生活里是怎样一个比例,你的状态是怎样的,会每天都想着创作吗?


A:

我觉得就是很虚拟的状态,就是都在想着创作吧,我是一个不太会生活的人,熟悉我的人就会知道我每天和他们聊得都是电影的事。


比如那天我去了一个演唱会,我没办法认真去听歌,忍不住拿出手机去拍,然后发现进入框里就完全和我的体验错位了,觉得很焦虑,拍不好。我就会想怎么去拍才能把真实的感受放大,那这时候就分心了。


持续着一种循环吧,电影入侵生活,生活创造电影。


采访:淞可

编辑:Jasmin



- END -


·往期回顾·



陀螺聊戛纳:

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强的幕后推手是他们!


戛纳补片:

看完这些片,就离今年戛纳电影节更近了


柏林资讯:

柏林电影节大变革,青年导演们的机会来了!


陀螺Vlog:

极限挑战14小时电影马拉松


·感谢关注·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