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影笔记 | 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车小爷 陀螺电影 2019-09-08


陀螺的话

这次FIRST青年影展的第一篇观影笔记,邀请到我的朋友车小爷同学,来为大家介绍目前为止她看过的几部竞赛片,分享她对这些电影的一些随感,其中包括本届FIRST影展的最大爆款《鱼乐园》、惊人首作《世外之子》、主竞赛《春潮》以及《长风镇》。


其实在2019年再来西宁还是挺意外的,15年因缘际会做了FIRST志愿者,16年17年是以媒体身份来,期间也交到很多朋友。无意中FIRST贯穿了我整个大学时期,但是18年断节了一年以后其实就没打算再来,今年借了陀螺的光再来(实际上我们正巧是在15年西宁认识的),感受很不一样。一是觉得的确是经过这几年FIRST的确有目共睹地影响力越来越大,二是觉得从1开头的年纪跨到2开头的现在,再来西宁,以时过境迁为引的很多情绪,被一下子释放出来。


说回来这一届FIRST,目前影展过半程,主竞赛影片还没看完,但是很巧看的这几部还都挺有感觉,另外,今年FIRST的主题策展还有很多今年柏林很受欢迎,口碑也很好的片子。就流水账式地简单写一下。


今年的“惊人首作”四部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世外之子》《鱼乐园》《慕伶,一鸣,伟明》看了前三部,和一些朋友一样,最喜欢的是《鱼乐园》。


《鱼乐园》


《鱼乐园》目前的大爆口碑,作为一个习惯性患得患失的观众,我隐约感受到一些“捧杀”的倾向,但《鱼乐园》的确不负盛名。所谓“北京新浪潮”也好,北京青年的法式青春也好,洪尚秀加瑞尔也好,中国版《你的鸟儿会唱歌》也好,我都觉得并不言过其实。


《你的鸟儿会唱歌》


现在正好跟身边人聊到两片的比较,我看完《鱼乐园》没有受到任何外界评论影响前提下的第一观感是:它是《你的鸟儿会唱歌》一个灰扑扑的变种,只有五光十色情绪,不需要判断、结论、意义、隐喻,就是生活。


反方意见是,他觉得《你的》描述的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松弛的漫游状态,而《鱼乐园》中的青年人们,明显都在为(至少是自己认为自己)向往的那个人生方向而焦灼难安。


这和我的观点并不相左,我认为这是一群占据相对数量的当代青年核心里自由精神和迷茫本质,在不同当代语境下看似南辕北辙,实际却殊途同归的表现。


我有一个不太准确的类比,是《鱼乐园》里的章小鱼,其实就是性转版的《花》女主角,《鱼乐园》也是一个“愚蠢婊子的故事”(这里没有贬义,这个说法来自最近刚刚出版了中文版的《我爱迪克》,同名剧版由安德里亚·阿诺德执导,特别推荐大家去看),只是性别政治的本质让人们更不如容易像批判《花》那样去对《鱼乐园》的男主角发表指摘。(当然这就完全是另一个话题了)


《花》


《花》的英文名更直接地表达了这种精神:Love and bruises,爱和伤痕。这是一个没有道德审判的世界,因而是一个更加直接和纯洁的世界。章小鱼是否真的得到了他想要的?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没有必要有答案。所以即使我们依然看到了满目苦闷、压抑和抓马,《鱼乐园》依然是松弛的。


《鱼乐园》

说到松弛感,在这次仅有的少数观影中,我会想到《长风镇》。几年前看过《长风镇》和《慕伶,一鸣,伟明》的创投陈述,当时就对这两个故事很感兴趣。但最终《长风镇》的成片,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辜负”了这个故事的野心。在影片的旁白设置和结构,还有创投陈述、导演自述和观众提问这些影片之外的环节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目击这个故事的野心,对文学性的明显偏爱,它并不想简单地走烟火红尘的现实主义路线,而是以它精心打扮过的镜头语言、声音设计和深刻故事架构,兴致勃勃地走了一条作者个人意图力透银幕的相对独特道路。


《长风镇》

问题一部分就出在“文学性”上,我能想到这个故事落在纸上的样子,和内地当代青年作家小说中的某一个大分类异曲同工,比如《平乐镇伤心故事集》或是《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然而当观看电影时的第一感觉是,它看上去像一部中篇小说。当一部电影看起来像一本小说,我不认为这是电影应有的形态。我当然试图去理解这个架空的时空里,将中国小镇、地下丝绒、费里尼并置于同一个语境的用意,只是它最终的样子,对作者美好愿景的还原,不能说是特别成功的。和“松弛”相反,全程我感受到一种底气不足、摇摇晃晃的紧绷感。


《长风镇》

另外一个架空了时空局限的故事《世外之子》,可能在“观赏性”上就更加具有挑战性。一个关于性,关于权力的七日残酷童话,空气稀薄的父权制社会模型。在批评家们眼中,这部电影的诞生,永远绕不开贝拉·塔尔,毕竟贝拉·塔尔也说了,影片开头这个挤牛奶的镜头,他愿意看十分钟也不会腻烦。这可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世外之子》

指意明确的摄影、构图和节奏,加上严丝合缝贴合故事的配乐和妆发设计,甚至对主角性别的刻意模糊,都指向了对沉浸式气氛的强烈追求。然而并非所有观众都能成功浸入这样的氤氲氛围中,所以观感在不同的观者那里,有可能大相径庭。


《世外之子》

杨荔钠导演,郝蕾和金燕玲主演的《春潮》之前在上影节口碑就不错,讲三代女人撕裂的共存,这是另一个“我和我妈,相爱相杀”的故事,但《柔情史》在情绪入口的选择上更聪明一些。



郝蕾的角色设定,她的职业和价值选择以及热烈却失了决绝的感情生活(和音乐家男朋友的两场戏),都让人恍惚觉得这似乎是步入中年的余虹,



或者说,郝蕾包括《春潮》女主角杨建波在内的诸多电影角色,都不同程度上让中国文艺女青年们看到了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郝蕾甫一出场,映在车窗玻璃上的侧脸已经道尽千言,这么多年,她依然是那个令人第一眼看到就要心甘情愿为她失魂的女演员。



选择郝蕾出演这个“父母皆祸害”小组荣誉代表,是聪明的,很难想到片尾医院里那一段冗长的控诉独白,如果不是由郝蕾诠释,会变成什么样。这段独白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全片的问题,当我跨过这个悲情原生家庭故事设下的心痛陷阱,《春潮》的问题其实显而易见,



处处太满,叙事动机大剌剌地摆在明面上,不论是郝蕾的黑羊梦魇、不断出现的长发女子幻像,所有男性角色的集体失语缺席,还是最终点题的“春潮”,都像一次中学语文命题高分作文一样,让人觉得好虽好,但终究不够成熟。


有一种意见是认为《春潮》仅仅提出了问题,把三代人的纠缠放大给观众看,然后不给答案就散场离席。实际上在几条并不隐晦的伏线里,对造成这一切伤口的社会性文化性原因已经解释得很清楚,我并不觉得这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被减轻表达的指涉,而是这种程度的解释,实际上已经在超功率运作。



好的故事和人物会为自己正言,而《春潮》至少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且这样的处理方式,与人物本身的命运似乎殊途同归,谁说故事一定要给出答案和方法呢?和人物人生前方的迷雾一样,我们要看的,或许就只是故事在明明暗暗的光影里模糊晕开的样子,我想这才是令人安心的现实主义。



接下来很期待的是《第四面墙》《慕伶,一鸣,伟明》《春江水暖》


主题策展里的柏林系影片恰巧都是今年柏林我觉得相对还不错的,《鬼镇故事薄》《我们都是小僵尸》《上帝存在,她的名字叫Petrunya》,在西宁的朋友,也可以考虑看一看竞赛单元之外的作品。


很久不写,黄汤上头,又向来不爱推介,复述故事情节,所以暴力堆砌了很多情绪和观点以及不加考虑的修辞,其实就是跟简单分享一下这几部还是值得一看的华语新作。就说到这里吧:)




-END-



·往期回顾·

 vlog 陀螺在西宁FIRST

FIRST影展第一天,陀螺化身西北美食博主


 娄烨,《兰心大剧院》,我们威尼斯见


这可能是国产动画最接近皮克斯的一次


这场影史留名群交戏背后的秘密

·感谢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