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柏林陀螺场刊 | 电影节第一天,最好看的是这两部中国电影

陀螺凡达可 陀螺电影 2020-09-09



陀螺 X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Day 1 :贾樟柯新片才是真的开幕片



昨晚睡了五个小时。换作往年电影节,五个小时已经足够充足了,但今天一整天都觉得特别疲惫,甚至在看了三部片后只能放弃原计划要看的宋方新作《平静》,回到住处补了一觉。


然而这才第一天。希望只是因为,近一个月都被迫宅在家里,突然的快节奏有点不适应。可能过两天适应就好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年龄大了熬不动了。



要说最累的电影节体验,可能还是去年的戛纳电影节。记得直播完颁奖典礼后回到住处,整个人虽然还走来走去,还要写最后一天的日记,但视线能及范围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圈,而当我走向床,想要倒下去睡觉时,感觉人还没有接触到床面就已经没有意识了。


今天是柏林电影节开幕第一天,在排片逻辑上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早上第一场展映影片,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关于中国乡土文学的回忆,电影节开幕片《当我成为塞林格》讲的是一个年轻女生想要在纽约成为作家的故事,”奇遇“单元开幕片《马尔姆克罗格庄园》又是根据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的《三段对话》改编。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同时我还在电影节最后几天的排片中也发现了这种逻辑,比如在28日放映的两部主竞赛影片竟然恰好是整个主竞赛单元政治性最强的作品:潘礼德的《辐射》,以及拉索罗夫的《无邪》


▲ 《辐射》


可能在接下来几天还会发现类似的排片逻辑。


今天没有VLOG,明天会有的!(FLAG了


今天送出的周边礼物是,柏林70周年纪念帆布袋👇



抽奖的方式仍然是:


关注“陀螺电影”公众号

+

转发这篇推送到朋友圈,说说你的感受

+

把朋友圈截图发送到我们的后台


抽奖结果会在柏林最后几天公布,记得来公众号看结果~





我的塞林格之年 

My Salinger Year 

导演: 菲利普·法拉多 Philippe Falardeau


陀螺评分:★★☆


柏林电影节这些年来的开幕片经常都特别糟糕,比如去年《陌生人的善意》,2017年的《姜戈》,2015年的《没有人喜欢黑夜》。稍微好点的开幕片都是恰好撞上的好莱坞大导演新作:2018年韦斯·安德森的《犬之岛》或者2016年科恩兄弟的《凯撒万岁》。


▲ 近年比较成功的柏林开幕片《犬之岛》


加拿大导演菲利普·法拉多显然不属于后者。他最成功的作品《拉扎老师》在2011年的洛迦诺电影节展映,获得观众票选大奖,并于次年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他后来分别跟瑞茜·威瑟斯彭以及娜奥米·沃茨夫妇合作过英语电影,想要闯进好莱坞,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次为柏林电影节开幕的《我的塞林格之年》是他第三部在美国拍的英语电影,根据同名回忆录改编,讲述的是90年代一个想要成为作家的年轻女子误打误撞进入了纽约出版界,并试图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声音和方向。


▲ 《我的塞林格之年》


查了一下,原作出版于2004年。而《穿普拉达的女王》小说原作出版于2003年,电影版于2006年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


说这个是因为,《我的塞林格之年》几乎就是按照《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套路创作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情节关键点都能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找到对应。


而与此同时,《我的塞林格之年》又希望自己比《穿普拉达的女王》更为严肃,有深度,毕竟文学创作和出版界这个领域,已经“高于”看似肤浅的时尚界。但实际上,《穿普拉达的女王》的成功正是因为它的娱乐化,它的好莱坞式套路化,与其时尚题材和小妞电影的定位完美契合。而到了《我的塞林格之年》这里,一方面装得自己很有文化,另一方面又按照小妞电影的套路来,这就很尴尬了。


▲ 《穿普拉达的女王》


更为讽刺的是,恰恰是因为好莱坞小妞电影式的套路,让《当我成为塞林格》显得勉强能看下去,不至于烂到骂街。





马尔姆克罗格庄园 

Malmkrog

导演: 克利斯提·普优 Cristi Puiu


陀螺评分:★★


”奇遇“单元的开幕片同样有这样的矛盾问题。罗马尼亚导演普优的上一部作品《雪山之家》入选了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在那部群戏电影里面,摄像机成为了一个观察人物的幽灵,伫立于逼仄室内的某个墙角,通过固定长镜头窥视屋内不同人物的交流和行为。


而在他最新这部《马尔姆克罗格庄园》中,这种尝试更为极端了。


▲ 《马尔姆克罗格庄园》


大多数时间给人的感觉都像在看舞台剧,固定长镜头甚至没有了观察能力,镜头前的人物们像是人偶一样听从导演指挥,从左走到右,又从前走到后,死板僵硬的演员调度让人怀疑把它拍成电影的意义在何处。


▲ 《马尔姆克罗格庄园》


不过看着这些上流人士聚集在一起装模作样的争论生命、战争、宗教、道德、人性以及政治等等各种话题,像我这样喜欢话唠电影的观众应该还是能很轻松看下去,就算影片长达200分钟。


就假装它是舞台剧了吧。





千分之一 

Las Mil y Una

导演: 克拉丽莎·娜华斯 Clarisa Navas


陀螺评分:★★★☆



今天一整天看下来,最意外和惊喜的竟然是全景单元的开幕片《千分之一》。


全景单元开幕片也是一直名声不好,经常特别鸡肋,属于那种看了后纯属浪费时间的第三世界国家电影。而今年在新任主席创办了全新的“奇遇”竞赛单元后,全景单元正式被“降级”,开幕片安排的媒体场竟然是影城最小的厅。


所以以后如果你的电影有入选全景单元的可能性,一定要谨慎考虑,目前看来从媒体曝光以及卖片角度来看,都可能不是特别好的选择。


可能因此抱着极低的期待看了这部阿根廷的《千分之一》,所以才会觉得还挺好看。影片拿了包括柏林电影节、都灵电影节在内的一堆电影节创投资助,讲述的是阿根廷一个贫穷社区里一群LGBT年轻人的故事,主角是篮球少女,爱上了一个神秘的酷女孩,但因为传言说这个酷女孩又脏又乱还有HIV而一直不敢主动。


▲ 《千分之一》


电影比较出色的是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女同爱情故事中,抓住了好几个真诚、真实且感性的瞬间,比如公交车上两个女孩的第一次对话戏,篮球少女面对酷女孩的紧张和羞涩似乎让观众也跟着心跳加速;而当酷女孩得知所有人都在说她是HIV携带者时,其愤怒和伤心也极具感染力。


▲ 《千分之一》


而影片在对社区环境的展现也有自洽的创作逻辑,室内采用固定机位,主要呈现的是逼仄狭小的居住空间,以及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而在室外则大量采用手持长镜头,以呈现整个社区的混杂环境,与此同时丰富的环境声也加强了环境展现。


▲ 《千分之一》


尽管在后半段影片有点找不着方向,但总体来看算得上是不错的作品。


今天首映的两部中国电影,展映单元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及论坛单元宋方的《平静》,


接下来就交给我们的作者Sherry来跟大家聊一聊。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导演: 贾樟柯


(文/ Sherry)



可能了解一个民族和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阅读他们的文学作品。属于当代中国的文化记忆是什么?长达七十年的旅程,承载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少苦难,黄皮肤黑眼睛坚忍沉默的一张张脸后,藏着多少被时间堙灭过隐秘而动人的故事,绝不是历史书上寥寥几句就能带过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海报,正看是海,反看是山,山海相连,构成了故土的深邃和高远。处于当今时代的漩涡中,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特别的纪录片来唤醒心底那份对于故土的深情。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海报


每次在国外认识新的中国人,在寒暄几句后总是免不了询问对方是哪里人,如果遇到老乡时总会一种奇异的幸福感,仿佛一起分享了某种心照不宣的秘密,这种对于故乡的认同和眷恋已经深深的融入血液,故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是具象又抽象的存在。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人们往往热爱城市繁华便利的生活,认为乡村代表着落后愚昧,却忽略了那份返璞归真的挚诚。《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从贾家庄村民的讲述开始,老人的眼睛已经变得浑浊,用平静的语调讲起沉重的过往,似乎这些苦难发生于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大家大概都有听家里老人讲起他们以前故事的经历,夹杂着乡音吐字不清的感觉很容易让我们这群在互联网时代一秒都不想等待的年轻人马上失去兴趣,似乎手机软件里那些十秒的视觉冲击更能带来满足感。



生于并认同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在讲述者逐渐消失后,如何了解曾经的历史,如何和当时的人们产生共鸣,而文字和影像都有忠诚的记录时代的魅力,个体的故事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似乎永远是值得思考的命题。 


故事一共有十八个章节,主体部分由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三位作家组成,通过他们的讲述中提炼出不同的元素拼起充斥于现代人心灵的情感拼图。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作家贾平凹


贾平凹厚重的“血地”,余华风趣的“光明”,梁鸿感性的“家庭”,无论是“站在故乡看世界”,还是“死是清凉的夜”,又或是“父亲是我永远的疑惑”,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在回到故土后才开始了自我认可的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我很喜欢三段之间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过渡的构思,画面跟随着他们的思绪从山西坐着火车到达了西安和商洛,在翻过秦岭和黄河后,来到了杭州和海盐,又随着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抵达了河南邓州。


摄影机凝视的主体不仅仅是几位有名的作家,也转向了普通人,他们的吃饭,走路,思考…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这种来自普通人的平凡而细腻的触感有种让人心安的神奇力量,同时这些人也在注视着摄影机,观赏者与被观察者的观众催化出了某种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意味。


贾樟柯导演不愧是“文学青年”,由他发起的首届“吕梁文学季”的主题“乡村与诗歌”,30余位对当代中国文学有影响力的作家云集吕梁,这部纪录片中一部分也取材于此。


▲ 片场的贾樟柯


记得初中时读了很多“乡土文学”和“严肃文学”,“茅盾文学奖”相关的书,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月买《收获》和《十月》,看到格非,苏童,莫言,阿来,李敬泽和叶兆言的名字感到十分亲切,仿佛曾经那个被他们书中故事打动的小女孩又从如今这个渴望名利的年轻人跳脱出来,回忆起中学时代里那份喜欢阅读的快乐,至今为止人生中最深刻和的纯粹的思考也是发生在那段时间,这是属于一生宝贵的财富。


好的故事往往有很强的文学性,中国电影至今为止最辉煌的90年代里很多优秀的电影都离不开改编优秀的文学作品,回归文学,回归创作,回归故事本身,这也是属于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应有的反思和态度。


▲ 余华、贾樟柯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古时的诗人总有着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享田园牧歌生活的愿望,乡村的内涵很丰富,代表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上的,也是某种抽象的和心灵相连结的感受,是获得慰藉的纯粹空间。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灵魂的归宿,是否就根植于乡村之中?我们一起游在海中,难以与浪涛分离,似乎要无法避免的汇入庞大而强势的潮流之中。无需惧怕等待,也无需失意,继续默默地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平静

导演: 宋方



(文/ Sherry)



同时另外一部由贾樟柯导演监制,宋方导演的影片《平静》,也有着某种温柔而细密的力量。


故事由主人公女导演在日本展览和与相恋的男友分手开始,逐渐开始了一场自我寻找的旅程。当她辗转于世界上的不同地方时,也开始拥有了不同的心境,最终收获平静的故事。


▲ 《平静》


影片中很多场景对于习惯独居的人都似曾相识,如何和自己相处,与自己和解,获得内心真正的平静,似乎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独自在山间海边,陌生的地方也可以怡然自得。在大多数平静的画面中,我们无法准确的揣测出女主角的想法,但又在她的行为举止中能够窥探出她的性格,这种按时间顺序发生在不同的地方找寻内心的归宿和平静,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结构和内核上有着某种相似性。


▲ 《平静》


在像海水一般涌来无边无际的平静中,我们仿佛就是女主角本人,与自己对话,躺在床上思考,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发呆。这种平静,才是生活稳定的常态。自然流畅的叙事,灵动的摄影风格,都是这部影片的出彩之处。



-----



明日预告(2月21日):


展映 《1/2的魔法》皮克斯

竞赛 《入侵者》娜塔莉娅·梅特
竞赛 《我想藏起来》乔治奥·迪里蒂

奇遇 《裸体动物》Melanie Waelde
奇遇 《管道》Camilo Restrepo




往期回顾·柏林电影节






·感谢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