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系列3

鑫兴话投资 鑫兴投资笔记
2024-09-22

接腾讯系列文章

2.2.2我与腾讯的故事

2.2.2.1QQ

    时光回到1998年,那一年,我刚上初中,因为家里面工作需要,早早就接触了电脑,对于一个北方十八线农村的小孩来说,还是非常新奇的。那时候,开始知道,还有一种滴滴的叫声和一个闪烁的小企鹅。不过自己当时什么都不懂,QQ号还是和同学一起去网吧玩的时候申请的。一个七位数字QQ号,后面我自己又申请过很多(你懂的),但最初这个号,我一直用到现在。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腾讯,但那时候,我只知道这个东西叫QQ,并不知道什么是腾讯。后来,QQ越来越火爆,虽然我身处北方十八线的城市里,但拥有QQ号,也是很时髦的事情。后来有段时间,QQ甚至还需要收费注册,我还暗暗欣喜过,因为当时我有好几个号,经常在网吧,开着五六个号,加一大堆在线网友,每个人先问一句“在吗”。
    上微机课,偷偷的和同学或网友在QQ上天南海北的瞎侃,记得同时开4,5个窗口,那个窗口闪烁就聊那个窗口,当时还习惯“隐身”登录,很怕别人知道自己上线了。

2.2.2.2QQ空间

    上大学后,接触的电脑更多了,大学里也设了计算机实习课。当时表达自己生活最直接的,就是QQ空间。身边大量同学,把照片放到空间上,和同学互动,互相“踩踩”。虽然阅读量和互动量,如今看起来都令人发笑,但当初的我,玩得不亦乐乎。如今,再去看QQ空间,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新过了,“物是人非”啊。

2.2.2.3微信

    微信不就是个发信息的工具吗?他的功能QQ也都可以实现啊?为什么还要再换一个工具呢。估计有些读者,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些疑问。微信是国民级的应用,现在谁还用QQ啊,其实当年微信刚来时,QQ是国民级的应用,为什么腾讯又开发了微信?其实是两者定位不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产品而QQ是传统互联网的产品,尽管功能上存在重叠之处当时,QQ的定位偏低端,QQ 用户被定义为“三低人群”(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想改变太难,始终攻克不了主流人群,目前QQ的用户比较集中的在年轻人,而微信是覆盖所有年龄段的用户,总之两者之间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两者都是腾讯里王牌。微信横空出世,让腾讯逆天改命,从此不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通过微信和QQ对比中,发现我对于新事物,并不是那么早就接受了,我差不多是2012年的时候,才使用微信。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同学和同事都开始用微信发信息了,为了不落伍,我也开始使用微信了。对新鲜事务不敏感,就像当年我一直没有觉得移动互联网有多么大的前景,(还好自己从IT行业出来了,不然……)一直到2018年左右吧,才恍然大悟,原来移动互联网有这么大的优势啊,感觉自己错过很多很多,所以现在有什么新的应用,自己就想去尝试一下,去体验一下,了解一下,让自己不那么OUT。

2.2.2.4无处不在的腾讯

    前面写了我接触比较多的腾讯产品,在现在社会中,基本上没有人能够避开腾讯产品了。从接触腾讯到现在已经20多年过去了。如今,有了更多的感受。一方面,腾讯已经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先不说那些跟他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公司,如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等。单单是微信的沟通和支付两个功能,我每天必用。另一方面,我逐渐感受到,这个时代已经变了。过去的主流,是追求温饱、追求物质。如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着,更多精神上的困惑和需求,或者说,精神上的享受欲望。
    以前我喜欢看电影,就会用迅雷,去网上大量下载,最早是装在MP4里面,后来装在电脑里面。后来网速提上来之后,开始在线免费观看。再后来,好的电影大都需要会员才能看,在经历了几年的“到处寻找免费资源”之后,开始买了视频的会员。
    现在这个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为这些会员付费。放眼身边看看,很多互联网内容和服务,如今都要付费了?最典型的就是音乐、视频、小说,甚至某些特权,比如去除广告、提前看。腾讯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而且,从整体来看,她会在更多方面,深入我们的生活。
    关于知识付费,我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有一点我觉得非常不好,以前免费查看的技术文章,现在竟然需要付费才可以看,很多技术文章并不能完全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就有过付费后,看了一下,其实没有什么用的,觉得有点坑,当然能解决问题,付点费用也可以接受,不过互联网的分享精神被利益压下去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不如互联网野蛮生长那段时间,有什么问题了,可以在网上找到免费的资料,现在大都收费,有时还得注册,会打击初学技术的朋友的积极性,还好我只是偶尔看点技术文章。
    以上提到的是作为80后的我,对腾讯的感受,总之,现在在中国,基本上离不开腾讯了,当然腾讯也很清楚,到目前腾讯并没有作死的行为,也没有膨胀,小马哥还是那个小马哥。我想读者年龄跨度比较广,想想你用腾讯最多的是什么呢。

2.2.3腾讯上市

    腾讯是2004年上市的。如果有人在腾讯上市当天买入,到现在,转眼18年过去。上市当天,腾讯最低3.4元,最高6.4元,假如当天买在中间位置,算5块钱吧。18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22年,以后复权股价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排除分红等的影响),腾讯股价最高达到2056元。以2000元算,这笔投资,18年赚了400倍,年化收益率39%。只可惜,上面这个算法,只是个马后炮。但对腾讯这家公司来说,18年间腾讯的生存环境,已经沧海桑田。比如,腾讯当初“赖以起家”的电信增值业务,如今已经销声匿迹。这些年,从卖QQ秀,到卖游戏道具。从PC到手机。从移动互联网到如今被喊得火热的“产业互联网”。从产品为王到“连接策略”。腾讯能取得如此惊人的股价涨幅,跟公司的经营表现是分不开的。

2.2、主营业务分析

    自2018年组织架构调整以来,腾讯目前有6个BG: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IEG)、微信事业群(WX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
    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将社会责任融入产品及服务之中;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助力各行各业升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1增值服务

    一方面增值业务带来的营业收入额扶摇直上,而且有增长加速趋势。除了游戏,腾讯视频也获得良好发展。截至到2022年一季度末,腾讯已经有超过2.4亿付费订户。
    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想做游戏,因为太暴利,但游戏和所有产业一样,需要核心技术,需要真的懂行业,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深耕,腾讯的游戏业务也是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
    用2021年财报的实际数据,说说腾讯报表里增值服务中游戏收入和社交收入之间的口径关系,很多研究者,往往搞不太清楚。腾讯内部,游戏单元是独立的部门,微信、QQ、直播、音乐、视频等社交类部门也是独立的。社交部门可以帮助推广游戏,无论是腾讯内部的游戏,还是网易的、巨人的、吉比特的游戏,都可以接。此时,如果腾讯内部的手游,要通过上述社交渠道推广,同样需要按照行规支付固定金额或收入比例金额的分账给社交部门。这笔收入就是这样产生的。它即算是游戏(手游)产出的收入,同时又是游戏(手游)部门支付给社交渠道的分账。
以63页这份2021年业绩报告第9页数据为例,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依2021年财报为例:

    以腾讯的推广分发能力、内部赛马机制以及收购和投资的大量国内外顶级游戏公司或工作室的新品研发能力来看,在可见的将来,腾讯游戏依然是市场无敌的存在,根本不用为任何小波澜担心。端游注定会比较凄惨,目前用户在大规模移情手游、逃离PC,端游的发展方向,是将更侧重于服务重度玩家。游戏的困难是暂时的,其一是由于政府停了一段给游戏发版号,不改变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增量在于更多的人玩、更多的付费玩家以及单个玩家付更多的费。毕竟游戏还是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且由于游戏毛利率高居所有业务之首,利润含金量高,目前依然是腾讯的第一大利润来源和现金流来源。
    说利润含金量高于100%,指的是游戏业务会产生大量预收款,主要是玩家在游戏里充值款项,在腾讯报表里叫递延收入。递延收入近似理解为预收款就可以了,比如游戏充值和皮肤购买,钱是全额收到了,但需要按照管理层的判断分期确认收入。没有确认收入的金额就记录在递延收入里。
    目前对于版号的数量控制,以及游戏玩家越来越高的口味要求,逼迫着游戏走精品化、大型化路线,对于资金投入、研发能力、流量平台、运营能力等因素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游戏厂商总体是不断减少,市场份额是向大型厂商集中的趋势。

2.2.2网络广告

    广告业务占比稳定,这是腾讯弹性较大的部分,是在用户体验与广告数量之间,寻求一种短期与长期的平衡。其中既有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也有头条系等竞争对手信息流产品和短视频对广告主的巨大吸引影响。宏观经济是周期性波动,这个影响是永远存在的,有的年份是正面影响,有的年份是负面影响。目前广告的萎缩核心有四大原因:
    一是发布广告的行为受到个人隐私信息监管加强的影响,腾讯作为广告经营者,能够提供的广告位置以及广告推送的精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是由于监管及疫情两方面的合力,广告客户本身的发布能力和意愿大幅下降。比如去年同期存在的教育、保险、房地产、游戏等类别广告,由于监管方面的原因,今年就大幅萎缩甚至直接清零。
    三是对未来信心的不足,会导致客户更侧重于投放能够直接产生销售、能够帮助企业去库存的广告类型,比如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类等广告。通常而言,这种广告虽然难以转化出利润,但可以帮助企业在迷茫或者看不清未来时,及时的去库存、产生现金流。这类广告刚好不是腾讯广告的强项(也不是分众的强项),因此,腾讯(及分众)的广告业务受压。
    四是对腾讯的媒体广告业务,不要寄予期望。这些业务衰弱的本质是结构性的,不可逆的。媒体业务的本质是 UGC 替代了 PGC,信息流效果广告替代了贴片展示广告。

2.2.3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腾讯云服务,也是未来的增长点。国内云服务领域里,主要是阿里、华为和腾讯这几大巨头之间的竞争。伴随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全融合,云在数字时代,犹如电在工业时代。中国企业和个人的云化才刚刚起步,按照小马哥的看法,未来如同用电量在工业经济中的指标作用一样,用云量也会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指标。金融科技是腾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扩张的重头戏,是未来腾讯的战略方向,目前仍处于战略扩张期,规模和市占率此时远比利润更重要,由于市场空间巨大,阿里、华为和腾讯目前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预计在未来数年,几家共同取得高速增长的态势不会发生什么改变。
    金融领域,腾讯目前在金融领域的营收和净利润占比都还比较小,更侧重的是配合监管机构要求,优先考虑风控,而不是规模。正如小马哥以前的访谈里说过的“金融是比谁活得久,而不是谁跑得快”。金融面临着监管压力,监管的总体目标是为了让企业更好、更稳的发展,减少恶性的、无序的竞争,而不是为了消灭这个行业,消灭这些企业。
    整体来说,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市场还很大,发展环境也不错。

2.2.4其它

    其他业务,现在受限于规模还比较小,所以毛利率很低,毛利率仅仅13%。伴随着规模的增长,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可以预期,其他业务还将受惠于规模效应,提高毛利率和净利率,为营收和净利做出更大贡献。

2.2.5对外投资

    投资实际上就是腾讯的主业,而不是不务正业。但腾讯投资的核心不是低买高卖的财务目的,而是冗余流量的变现+自身生态的补充。
    腾讯这些年来,截至到2021年,一共对外投了7700多亿,究竟投了些什么呢?以下是IT桔子,根据财报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的投资领域的不完全名单。腾讯的投资额进一步扩大,累计投资公司超过1100家。下图为部附录投资的上市公司。

    小马哥打造的企鹅帝国,比我的想象更大,已经触及到用户的衣食住行玩等方方面面。现在已经无法准确界定腾讯业务范围了,是个即时通讯的公司,是个游戏公司,是个娱乐公司,还是个金融服务公司?都是,也都不是。确切的说腾讯是一家基于即时通信以及围绕即时通信产生的一系列需求及服务的公司。
    腾讯自己可以满足的,就自己动手满足。自己无法满足的,就只能联合其他企业一起来满足。总之,要让用户们就懒在自家地盘上混到舒坦。对其他企业,要么直接收流量费用——广告费,流量费,渠道费,要么将流量折价入股,通常用部分现金或资产+流量折现换取对方股权。
    这个其他企业,一般来说,要么是腾讯内部战略上不计划涉足的行业,或者自己也干了但发现干不过对手的行业。对这些企业,以小股东身份安静地做个财务投资者,一方面让自己的用户更爽,另一方面获取流量变现。
    腾讯“一边从事自己经营的业务,换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一边又将这些现金下注于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如果看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这个只需常识),但又无法预知那些企业能够最终胜出(这个商业能力要求很高),投资腾讯,实际是间接做了移动互联网界的VC。腾讯仿佛是一家靠现有业务兜底,并雇佣着一群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领域里享有极高声誉和成功经验的人士担任管理合伙人的大型互联网投资基金。    腾讯的投资版图里,陆续有企业上市,投资布局陆续进入收获阶段,开始套现减持(京东集团),这只是腾讯投资帝国庞大冰山的一个小角而已。2021年年报中,腾讯的国际法则收入较高,主要是处置京东股票的产生的影响,这是一种报表数据的扭曲。巴菲特在1985年致股东信里特意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谈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出售股票的投资收益就好像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一样,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在最后一天被正式认可,而事实上当天你可能一点长进都没有。我们可能持有一只股票长达十年之久,在这期间其价值与股价可能以稳定的速度增长,在我们真正出售的那年其价值反而可能一点增长也没有,甚至还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全部盈利会记录在出售那年的报表里,这没有什么意义,无法反映我们当年的实际表现。」京东集团从联营企业变更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粽子),就给腾讯年报带来780亿净利润。
    偏低的利率环境,高速成长且管理层能力圈范围内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产业,加上这些业务不仅仅是财务投资,往往在战略上还能和腾讯基本业务形成互补互强,例如提供内容或者流量变现等,所以投资业务这块,如果我们持续跟踪,会发现完全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投资者必须慢慢适应腾讯的报表里有越来越多公司上市带来的视同处置收益,以及未上市公司估值提升所带来的公允价值收益,而不是将它们视为“非主业利润”。投资,已经是腾讯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这部分主营业务占比还将持续扩大。
    可以把腾讯投资当成移动互联网界的VC,这个VC有如下几个特点:1.自身拥有巨大无比的、可以视为零成本的闲余流量可供输出;2.行业增长空间巨大(人类还有近于无限多的需求,等待用移动互联网手段去深化和优化);3.操盘手是全世界最懂互联网、曾经和正在获得辉煌战绩的领先人群之部分构成;4.这部分人的绝大部分身家也投在这个VC里。像不像伯克希尔?只不过投资领域专注领域和巴神有区别。这样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如果单独列出来,一定是被追捧的一家基金,至少和沈南鹏操盘的红杉资本待遇差不多吧!
    所以,实际上所谓投资的不确定性,只是投资者过于看中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了,如果将全部投资看作一个专注于投资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领域的风险投资基金对待,腾讯投资部分,不仅历史成绩优异,未来可以预见会继续优异。腾讯的投资集中互联网行业,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前途,最有发展空间的行业之一,行业整体增速一定高于国家GDP增速。而腾讯挟品牌、流量和资本优势,由该行业里曾经成功过的人主持,且绝大部分项目都期盼着能得到腾讯的垂青,并愿意为腾讯的品牌背书和流量资源给出折价。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顶级的风投机构都喜欢跟着腾讯下注。就凭这个,大致能判断出来腾讯下注的1000多个项目,平均收益率确定会高于互联网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未完待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鑫兴投资笔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