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过去两年,我学到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GPA+ 2023-04-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白诗诗 Author 白诗诗

点上方蓝字GPA+ , 在右上方 ··· 设为星标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加微信 ellagpa进读者
本文由公众号白诗诗(baishishi100)原创,作者白诗诗,授权GPA+转载。

过去一两年,我学到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有些是我受益匪浅的,有些是我还在重点实践的,挑了一些感觉对大家会有帮助的分享出来,希望大家会喜欢。

1、表达负面反馈之前,先给出正面的反馈

这是一个特别简单,但同时充满力量的技巧。

我是个挑剔的人,从来看事物,总是不自觉就看到不足之处——这种挑剔的毛病,适合做网络批评家,因为找到不足之处,往往能让你有更多的表达空间和展示个人独特的机会。

但生活中跟人相处,如果总是带着批评眼光,凡是都想“如何评价”一番,这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因为生活不是网络,它不需要意见领袖,不需要那么多的“个人意见”和“个人评论”,我最大的感受是:当你不自觉带着这种批评家的眼光来生活,你没办法拥有好好欣赏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心态。


我女朋友喜欢我夸她,每次兴冲冲来找我表扬,我总会“讲大实话”,当我发现这会令她感到伤心,甚至造成我们之间的矛盾后,我决定要“改了”,所谓的“改了”就是强行说服自己:当她需要我夸她的时候,闭着眼夸她就行了,即便很多时候我内心觉得她做的那些事不够好。

但这种“改了”后的方式并不好,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在说违心的话…….

时间一长,我感觉特别不得劲,因为每当说服自己去强行夸赞的时候,我内心痛苦且压抑,于是夸奖就变成了一种特别不自然的表演,而这种不自然,是鬼都能感受得到,何况是一个活生生对你有所期待的活人……她因此而更不开心了,你看,改变的结果反而变成了问题本身。

那怎么办呢,不夸奖她不开心,夸奖后她也不开心,这要我怎么做嘛,到底夸不夸?

感觉自己好难!

有不违心的方式吗?

直到有一天,我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公司的女高管,很优秀,但她同时也有很强的消极批判性思维,每当她的团队成员提想法,她总是第一个发表反对性意见,她的团队被她逼疯了。

后来她老板提了一个要求:每个人都可以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反馈意见,不过有一点,就是在做出消极反馈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给出积极的反馈。

结果是,由于她不再总是唱反调,她的团队成员反而更加认真对待她给出的消极反馈。

《银河补习班》

我在生活中实施了这条建议,当然一开始觉得有点别扭和刻意,但是经过几次练习之后,我发现,确实可以改善与人沟通相处的模式。

比如当女朋友再向我寻求夸赞的时候,我要求自己从她所做的事情中找出3个可夸赞的点,这就要求我真的会去审视和观察,而不是以前那样忍着内心的不认可,非得逼自己把不好的说成好的,然后我会从三个可夸赞的点里挑2个更为明显的亮点进行夸赞。

接着,我再去说之前一眼就看到的那些毛病。

一开始我还是会忍不住在说完肯定反馈之后,接着表达负面意见,但是多次练习这个技巧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微妙的视角转变:由于我先要求自己去寻找正面信息,确实发自内心看到了亮点所在,反而,表达负面意见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了。

关键关键是,在说出了两个确实值得夸赞的亮点后,发现女朋友快乐的飞起…….你意识到,再去表达那些负面的意见,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何况,很多时候,你「一眼就看到的缺点」,她自己也能看得到,不必你亲自去指出!

「在做出消极反馈之前,一定要先给出积极的反馈」,先说正面的,再说负面的,表面上看,这只是交换了表达的顺序,但它可以实际能影响到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心理。

「在做出消极反馈之前,一定要先给出积极的反馈」,对我来说,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

2、记录情绪事件,能让你知道如何「正确的善待自己」

《This Is Us》

记录情绪事件这件事,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发现独属于个人自己应对各种情绪的应对方式。

了解自己的情绪,你就能主动应对;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就只能在情绪出现的时候被动承受伤害。

所以记录情绪事件,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所有引发你情绪波动的事件,不论好坏。

具体就是遇到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遇到令你生气的事情,记录下来…….当你抑郁时,记录下来…….

把事情记录下来之后,你可以简单的分析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产生那种情绪的,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你能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情绪。

一般人会在心情低落的时候记录,但我提醒你的是,开心的时候也一定要记录下来。

通过记录,我发现,如果我能写完一篇三千字文章,我的心情会很不错,整天什么都看得比较开,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会有强大的容忍度和解决的意愿,但如果一连几天没写什么,心情就会变得糟糕起来…

记录让我发现这种模式,于是“写东西”有时候就变成了解决我心情问题的工具,当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会知道,只要我去写点东西,就能让自己开心起来。

的确如此,我已经把写作当成了一种,可以从中吸取力量的方式。

至于令你心情低落的那些事情,记录多了,你也能总结出一些模式。


真的,不记录的时候,你总觉得令人烦心的事五花八门,但是记录足够多,你也能发现这些五花八门背后,总会有一些共通的模式,而且令你不开心的,其实大部分就总是集中在那么几个有限的模式之中。

如果总结出来,那么解一得百。

比如生活中,你和父母之间总是因为什么问题吵架、你和伴侣之间总是因为哪些问题甚至细致到总是因为哪些特定的话而产生矛盾。

面对这些问题,是想办法解决呢,还是把它当成禁区,以后避开?

…….

通过总结引起正面情绪的共同模式,我们可以找到回复能量的方式;通过总结引起负面情绪的共同模式,我们则可以找到应对的方式。

我觉得这就是记录的力量。


3、克制对信息的吸收,真正的学习需要造成自身不可逆的改变


网站、书本、音频、视频、讲座、培训班、社群,现在每个人都能够轻松接触到大量知识,人们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获取新信息,而不是想办法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种现象,造成了知识与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

我自己写东西,感触特别深,就是发现读者不仅仅追求的是有用的知识,而且往往更是新的知识,或者是没见过的知识;他们在乎更多的不是一个方法有没有用,然后拿到生活中去行动,而是看你这种方法我有没有见过,好像一个方法没有新意就没有用了似的。

交钱参加完一个社群,说“学到了一些技巧”,实际上只是在笔记本上做了一些笔记而已,然后不了了之;他们感觉“收获特别大”的证据,并不是自己应用学到的知识让自己生活产生了多大的转变,而是笔记记得有多厚,或者是受到多大的启发——别让「启发感」迷惑了你。、

《后会无期》

笔记记多少并不是学习,启发有多大也并不是学习,因为这些本质上都只能算是“知道”的层面,算是开了眼界;真正的学习是需要你“做到”。

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你好忙,你总是在听完这个道理后,接着又赶赴去听下一个“感觉很有道理”的道理。

我们很容易掉到信息陷阱里面去,读完一本新书接着读下一本,上完一个社群接着上下一个社群,知识来得非常容易,但却不会实际改变我们的行为。

所以我会有意克制自己对信息的吸收,比如看书学到一个可用的技巧,我会把它总结放到印象笔记中,并为它制定一份简单的跟进计划;

日常生活中,我会经常回顾这些技巧目录清单,看看有没有哪些可以拿来行动,行动之后,我会写上自己的使用反馈,并适当进行调整。

比如上面第一条“表达负面反馈之前,先给出正面的反馈”,就是我的一条行动实践。

4、维护你所珍视的关系,社会中就没有自然而然的关系

近一两年来我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关系真的是需要你去花时间的事情,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简单的常识,我还需要一个“学”的过程?


原因就在于,我以前在这方面的认知不够。

其一,由于受人脉污名化的影响,我一度很排斥关系中的刻意行为,比如没有实质意义的寒暄,在我看来既浪费时间又显得虚伪……但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清楚想过,人脉这两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二,我一直认为一份正常的关系就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专门为了加强与某人的关系而花费时间。

所以,顺其自然的结果是,即便你曾经珍视的关系,也慢慢的淡出了你的生活,用物理学的话说,这个宇宙在走向无序。

学校交友,确实看起来不怎么需要刻意维持,但之所以能让你产生感觉上的「无需刻意」,那只是因为地域限制在更高维度上替你们完成了这种「刻意」,地理上的刻意。

地域限制限制了大家的活动范围,上课会遇到,食堂也遇到,感觉友情就是这么朴实。

但是社会里,即便原先本着“能相互蹭饭”的初衷相约住到同一城市,住在相隔不远两个地方的朋友,你们之中,只要有一方不勤走动,不勤联系,关系也会慢慢疏远。

有人总感叹“大学认识的人,到了社会就不怎么联系了”,这句话你读两遍,很有意思,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一种结果来读,也可以当成一种原因来读。

《伴我同行》

关系,本质上就是需要「刻意」的。

有些刻意,感觉上你察觉不到,比如前面所说的地理刻意。

有些刻意,你能感受得到,比如因为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关系,这是在利益层面上完成的刻意。

尽管“道德标尺下”,我们会对基于利益而产生的关系产生某种负面评价,但实质上,利益层面的刻意,跟地理层面的刻意,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完成某种程度的「约束」。

而正因为「约束」,两个人才会产生交点。

通俗点说就是,在社会里,若你觉得什么关系重要,都需要你的刻意维护,刻意的投入。

有句话说的很好听:

与恋爱关系不同,很多关系都没有理由需要正式的分手;与恋爱的关系又有相同,就是所有的关系都需要专门投入时间。

5、你并不能够通过内心自省而发现真我


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喜欢什么……我把这些问题称为追寻“真我”的问题,我想很多人也曾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到底真正应该追求什么而苦恼。

但光想这些问题,能找到答案吗?

实际上,你内心并不存在「能通过自省发现、并为你指明正确方向」的“真我”,尤其在早期。

何况,所谓真正的自我,其实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我要说的是那句话:个性不是你找到的,而是自己浮现的。

等你的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你的追求很可能会变得更加具体、透彻。

传统理念要求我们先要搞清楚我们想要什么,然后再去追求,然而这与我们真正在现实世界中的学习顺序是矛盾的。

我们平时都说的是“我经历了什么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我产生了怎样怎样的认识和感悟…….因为有了这些认识和感悟,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决定”。

《不过是先出生的我》

比如你参加了支教,然后才明白支教如何如何,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意义,你有了创业经历,然后才明白创业原来怎样怎样,你需要怎样怎样……都是先经历,然后才产生思维的转变。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直沉溺于反思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无法思考你所不知的东西、你无法思考你未曾经历过的事情。

那些充满挑战的新经历,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成就感,会让我们产生感受,这感受才会引发进一步的思维转变。

我们经常是在什么情形之下“打破固有认知”的?

往往是这样的,比如你先对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存在偏见,或者某种固有认知,之后你有机会的参与了这件事,或者是深入接触这个人后,你产生了新的认识,打破了原先的刻板印象,好比老外来中国之后,打破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这些统统说明,是因为有了新的经历,才让人有机会“打破固有认知”。

新的经历不仅会改变你的想法——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去做的,还会改变你未来的样子。

它们可以帮助你从一些新的成就里获得自信,使你放弃过去的目标,还可以改变你过去所习惯的做事方法。

这不仅是因为过去的方法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情况,还因为你有了新的目标,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需要去做。

《这个不可以报销》

与自省相比,由外而内地改变更能告诉你,你能做什么。

这并不是说你因此发现了真正的自我,而是说你所做的事折射出了真实的你。

我们经常觉得,改变需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改变。

但悖论也在于,有实效的改变,往往发生在行动之后,那才是真正改变的起点。

近日好文:





本文作者白诗诗,知乎答主。学习话题赞数比其他答主高一个数量级,分享高效且实用的学习方法。欢迎手动搜索公众号——白诗诗(ID :baishishi100)。


GPA+交流微信ellagpa,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影视剧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输入关键词查看更多好文章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2021年愿你很努力也有好运气

你也“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