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表最强男人」:你可以永远相信马龙!

GPA+ 2023-04-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麦子熟了 Author 怪怪

点上方蓝字GPA+ , 在右上方 ··· 设为星标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加微信 ellagpa进读者
作者:怪怪,公众号:麦子熟了(ID: maizi8090)


马龙赢了!


在结束的男单决赛里,老将马龙以4:2的比分击败樊振东,成功卫冕奥运会男单乒乓球冠军!


这是奥运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奇迹!



前几天,伊藤美诚和水谷隼拿下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冠军后,成功燃起了国人的「复仇之火」。


一个两次触摸台面,一个吹球,这些为了压制中国乒乓球队员而设的新规,日本队员犯了,裁判就「选择性失明」。


马龙不吹球改吹手


乒乓球夺冠,这件在大家心目中理所应当的事,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面对虎视眈眈的日本队员,张继科发了往年与水谷隼对战的视频,从0:3翻盘到4:3激励国乒。


「藏獒」虽未出征,但「双子星」的另一人,国乒的龙队——33岁的马龙依旧奋战在东京前线。


这个被日媒称为「地表最强的男人」,人送外号「六边形战士」,即从发球、力量、速度、技巧、经验、防守的角度评分,马龙几乎做到了六围全满。


打开龙队的「超级全满贯」战绩,你可得翻好一会儿才能见底。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28号,当所有人都在为男子体操全能赛愤愤不平时,马龙已经快速以4:1战胜了对手,挺进4强。

但他脸上的硕大眼袋,还是让网友直呼心疼。


但今天,马龙用实力告诉我们:他就是全世界最传奇的乒乓球运动员!

龙队,yyds!

天才也曾走过深渊

1988年,出生于中国乒乓球之都辽宁鞍山的马龙,从小就受到父辈们的乒乓球情结影响,5岁进入少年宫开始打球。

毫无疑问,他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型选手。15岁进国家队,18岁出征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获得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那时,他被媒体称作「天才少年」、「龙太子」,是国家队最引人注目的新星,也是球迷们心中继马琳、王励勤之后,国乒的下一代领军人物。

年少成名,看似前途无量。但等待着马龙的,却是漫长而黑暗的深渊。

18岁获得团体冠军后,整整7年,被寄予厚望的马龙都没有闯进世乒赛男单决赛。

在一个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段屡屡失手,无异于慢性自杀。

教练刘国梁曾说过这样的话:

你已经三次埋葬了自己。

2009年、2011年、2013年,每一次,马龙都稳稳当当进入四强,可都在最后一刻被挡在决赛之外。

世乒赛,成了他多年的梦魇。

而另一边,同龄的队友张继科在2012年、445天内,就成功收获了个人大满贯。

当人们将他俩并称为「科龙」时,马龙自惭形秽,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如张继科,不愿与之并列。

一个霸气,一个太乖。
 
马龙也曾想过学习张继科的张扬,但他最终发现:自己永远没有办法成为别人。

尽管是资深的漫威迷,家里有整整三柜子超级英雄的手办,但马龙并没有成为英雄人物的野心。

他也曾试图功利地喜欢过张继科的偶像C罗, 霸气侧漏、王者风范。但他最终还是喜欢梅西和穆雷,没有侵略性的外表,但气场强大、不容小觑。

在低谷期彷徨的马龙这才发现每个人都有身上的特点,把自己身上的特点、潜力发挥到最大最极致,可能也可以做好。并不一定非必须那一种性格就会打出比赛,就是最好的成绩。

他学会接纳自我,一次又一次重新出发。

在2014年世界杯败北之后,马龙的自我怀疑达到了顶点,甚至想过退役。

外战输过、团体输过、报冷出局、领先被反超…可以说,各式各样的输法,他都试过了。

「教练是世界冠军,师兄是世界冠军,队友是世界冠军,师弟也必然是世界冠军」的国家队,26岁仍未收获第一个男单冠军的马龙,无法自信地挺起胸膛。

在国乒,天才并不罕有。想要赢,极高的天赋和豁出命的努力,缺一不可。

心理压力时刻折磨着马龙。但不管再崩溃,他始终是国家队每天训练最刻苦的那一个。

最早来,最晚走,十年如一日,不曾间断。连陪练都说,龙队,咱别练了,我真的要累死了……

但马龙说:「我不想就这么认输。」


终于,在2015年,在27岁——这个教练刘国梁已经功成身退的年纪,马龙迎来了自己迟到的第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

自此走向巅峰,所向披靡,开始了疯狂的「超级全满贯」之路。

2015、2017、2019连续三年拿下世乒赛男单冠军,成为1965年庄则栋之后,中国男乒唯一一个三连冠得主。


2016年,里约奥运会斩获男单冠军、男团冠军。他终于在28岁那年拿到了自己的大满贯。

当你身处深渊,退无可退的时候,眼前就只剩向上的一条路。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既是年少成名,也是大器晚成。

马龙,「杀疯了!」

荣耀,皆是伤痛的勋章

世人都为马龙的惊艳表现所赞叹,但很少有人知道,三连冠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伤痛折磨。

2017年世乒赛,马龙打了一针封闭走上决赛的赛场。

2018年瑞典公开赛,马龙再一次打了赛前封闭。

结果,这一针封闭并没能帮他缓解疼痛,反而成了他膝伤反复的开端。

在接受《乒乓世界》的采访时,马龙回忆起那段痛苦的经历:

睡觉都能感觉它越来越疼,生生给疼醒了,最后我只能调个头睡,把腿支在墙上,下面垫个健身球。

2018年下半年,30岁的马龙因伤缺席了不少国际比赛。很多媒体纷纷唱衰「他太老了」、「六边形战士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因为打球的动作习惯和常年的劳损,马龙的左膝盖愈发疼痛,情况不容乐观,他不得不暂停训练,接受理疗、康复。


八个月远离国际赛场,三个月没有碰球,那是他职业生涯的最艰难黑暗的时刻之一。从五岁学习打球开始,马龙从没有这么长时间没碰过球。

教练和队医带着他见了许多的权威医生,中医针灸和西医的理疗交替尝试。他趴在地上被康复师掐着脖子往上掰,脸憋得通红。

那段时间,他的膝盖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甚至在2019年初的两个月时间里,四次去医院抽出膝盖里的积液。


没法训练的日子,他只能练习身体素质。可只要身体训练稍微一上量,膝盖就会肿胀和疼痛。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更不甘退役,而是坚持复健,争取回归到最佳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龙创造了历史,拿下了2019年世乒赛的男单冠军。

赛后 ,他红了眼,不止一次地骄傲呐喊:I am made in China!


 乒乓球和祖国的荣耀,早已刻进了他的血液里。

世乒赛带伤取得三连冠的壮举后,马龙决定前往美国洛杉矶接受膝盖手术。

这距离原定的东京奥运会时间,不到一年。

在手术前,马龙剃了光头,希望一切能「从头开始」。幸好,手术一切成功。

马龙在异国他乡独自坚持复健,熬过了「职业生涯里最漫长的夏天。」


他膝盖上那道5厘米左右的疤痕,是伤痛和拼搏的勋章。

回国后,在夜深人静的健身房、在训练结束的球台前,总有人能看到马龙的身影。

复出的他,能否王者归来、出征东京,还是个未知数。

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今年的5月16日,期待已久的国乒东京奥运大名单终于公布。


33岁的国乒队长马龙领衔出战,他和樊振东确认参加男单的比赛。

消息一出,球迷们雀跃不止:「又帅又乖又奶」的龙队终于回来了!


其实,马龙自己也曾经犹豫过,是否要再拼一次。

毕竟,该拿的冠军都拿了,满身荣耀的退役,不会有人说一个不字。

因为常年打球,右手大臂比左手粗3厘米,手腕、膝盖、腰和肩都有慢性损伤。日后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考虑,再战奥运,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也正是因为经历了漫长的复健,长期不能碰球的苦闷,马龙才意识到:乒乓对自己而言,不仅仅是国歌升起的那份荣耀,更是深入骨髓的唯一热爱。

他曾在演讲中说:

如果说,2016年之前,我的目标是拿冠军。那么在这次伤病后,我的目标变成了能够站在我热爱的球台前继续打球。

马龙,是真正的球痴。

老将崔庆磊曾这样形容自己的队长:

他真的不我为了成名,或乒乓球能给我带来什么而想去打好球,他是因为真的喜欢这项运动。
所有这些名誉啊,金钱啊,都是附加的。
不是说为了这些去打球,想赢冠军。不是说为了万众瞩目,要去拿冠军。
是因为真的爱,所以真的想要拿这个冠军。

因为热爱,所以不顾一切。

因为热爱,所以总是苛求自己。


他并不喜欢人们称他为「六边形战士」,因为马龙觉得,自己还有潜力可挖,远不只是六边形。

会有好多角,可能有些角没满吧。

在马龙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运动员最好的样子:冠军从来不是登上领奖台那一刻的事情,真正的冠军,是将进取的姿态揉进自己的人生底色。

他们才是这样一群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梦想和热爱永不退色。

马龙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不是狭隘地为了打败某个国家某个人,而是为了超越自我、为热爱拼搏,这才是奥林匹克的初心,才是泱泱大国的风范。

实力超群,我们堂堂正正地赢;全力以赴,我们坦坦荡荡地输。

他们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国家。

为龙队点赞!也为每一个中国奥运健儿点赞!

你们,就是最最最棒的!

延伸阅读:


近日好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ID:maizi8090):聚焦国内新中产、新青年、新女性,坚持优质内容创新,分享传递美好生活。


GPA+交流微信ellagpa,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和微博、视频采访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输入关键词查看更多好文章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2021年愿你很努力也有好运气

你也“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