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研不考编,我的人生完蛋了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后浪研究所 Author 邱瑜敏
点上方蓝字GPA+ , 在右上方 ··· 设为星标 ★
每天中午12点,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撰文 | 邱瑜敏,来源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一个段子在年轻人中流传甚广:不孝有三,不考研不考公不考编。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57万;2023年省考国内总报名人数超过520万。想要上岸,没什么其他的路可走,只能跟随大流、卷入浪潮之中。
但,不考研,不考编,人生真的就完蛋了吗?
「后浪研究所」找到了四位逆流而「下」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这两年毕业的应届生,没有选择考研考编的他们成了同学们中的少数派。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点:对社会和自身抱有清醒的认识,有精确的职业目标和未来规划,他们慎重地做出决定,且对自己的决定毫不后悔。
当然,「后浪研究所」并非鼓励大家不考研、不考编,我们鼓励的是,不要为是否从众而感到焦虑,要彻底掌握你生活的选择权。毕竟,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丹丹 女 会计专业 四川某211大学 大四在读
最近大二的学妹来跟我聊天说,身边人都在考研,还给她散发一种言论是你不考研,以后就没有出息。我是这么回她的,我说你想多了,你考了研,你也没出息。人这一辈子都是个鼠鼠。
我觉得这种论调完全过于美化考研和考编,难道你读了研,或者你有了一个编制,你就是上等人,你就不是打工的了?
其实我(不考研不考编)是经过了一个特别慎重的思考。
去年差不多 3 月份开学,大家都在选择自己的一个赛道了。
我也有考虑考研。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研究了主要的财经院校近 5 年的考研的各种分数线、报录比,还整理了文档做了笔记。看下来,我觉得竞争性太强了,我不想去做这种没有特别把握的事情。我不擅长做反馈时间长的事情,会加剧自己的内耗。我有很大的预感,我去考多半也是陪跑的那种。
而且考研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代价很大,回报也比较低的事情。我当时在大三下,还是处于一个零实习的状态。如果我去考研,我暑假是实不了习的,考上了还好,考不上我就只能临时参加春招。对于会计和财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实习去参加找工作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劣势的,我们这一行就很看你的实习经验。
决定是不考编是因为我自己的性格不是一个特别擅长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因为我比较自由和散漫。
我们班 39 个人,当初不考研的只有 4 个人,剩下的全去考研了。这剩下 4 个有两个考公,两个就业,其中一个就是我。
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去考研了?跟她们交流过,有一部分人是真的出于很热爱学习,或者是觉得高考没有考到一个自己想要的院校的水平,想要再去深造一下。但其实大多数的人考研是因为害怕就业,害怕社会,想在学校的象牙塔,多待几年。
一旦选择不考研,不考公这两条路,我只剩下就业。想在秋招的时候,让自己更有优势,肯定还是要去实习。我做出(不考研不考编)决定之后,就开始在写简历了。简历改完之后就一直在投各种暑期实习。
当时我投的全是针对23届的有转正机会的,相当于秋招的人才储备项目,简称为暑期实习。但是成都有岗位的太少了,只有几家地产公司。而且可能是成都真的太卷了,我连面试都没进,简历都没筛过。
后来就去了深圳一家制造业公司做财务BP的实习。在网上看很多信息都会对会计或者财务有一个唱衰的风,不是特别看好,但我去实习了之后,我发现其实现在财务它发展的还是蛮细化的。后来就决定秋招的时候继续投财务这个岗。偏向于比较新型的财务岗位,现在比较火的BP这一类的。
到了2022年9月份,秋招大概投了200多家公司。成都其实投来投去就投了 100 来家,如果有多的岗位给到我,我还能接着投。但是我发现后面各种公众号我都刷烂了,都没有什么新的岗位给到。上海,杭州,广州这些也都投了的。
可能是成都有点僧多粥少,导致他的面试流程特别长。有家物业公司,我从9月底投的,一直到最后面完都是快 11 月底了。流程拉得太长了,我会觉得很疲惫。而且我感觉是面试要求你会造火箭,结果进去你在那拧螺丝,我觉得没必要,很看不来这种风气。
我在物业公司群面的时候,不乏有很多 211 的财经硕士。物业它的账太简单了,根本没必要让硕士去做,感觉很浪费人才。
秋招时,我更倾向于制造行业的公司。因为它的生产链很长,从原料的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这方面的,每个板块都有可以学习的空间。但如果你去服务业或者一些轻资产的产业,它其实是没有太多的(空间)。还有一个考虑,制造业在郊区,一般都会包住,也会有食堂,有点类似于大学的这种一个生活状态。我觉得它的生活成本很低。
最后拿到了5个offer,选择了一家深圳的制造业公司,薪资给的一万出头,工作内容和我之前实习的那份很像,是新型的财务岗位,我觉得能够脱离传统记账模式,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符合市场,也更加有潜力。
其实大家都在说这几年找工作不容易,但如果你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规划,其实就业情况真的没有那么差。
我自认为自己面试能力也不错,但是经历秋招以后就深刻认识到成都的就业市场不太适合我这个方向的起步,没有能够让我接受的岗位,哪怕是工资低点但对职业成长有帮助的。所以最后转换了目标。但如果死磕成都,很有可能我秋招也拿不到offer的。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他们会觉得他现在过得不是特别如意,甚至他找不到好的工作,他都会把这些原因归咎于自己没有一个研究生文凭,可能有一部分这种原因吧。但我觉得并不代表你读了研,你人生一辈子都是一帆风顺,或者是节节高的那种状态。这一辈子还有很多困难需要你去克服的。并不是你读了研,你后面就非常的顺利了。
小元 男 新闻专业 北京某211大学 已工作9个月
我大一下学期就不想考研了。
当时是第一年进大学,进大学之后学的东西和我以为的会学到的东西有挺大偏差的。这时候,我认识了很多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我知道他们上什么课,发现我们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包括其他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好像并没有什么很大的作用,并不能让我学到什么,也不能给我什么启发。
我爸是空军,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一般从军队转到地方也是到体制内。小时候就听他们经常说这些事。我也不想在体制内工作,觉得那种日子对我来说并不是理想状态,我比较喜欢平时有事干,能发挥我自己作用(的工作)。
后面我就开始“摆烂”了。我觉得就业对我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我在本科期间有4段实习,每段都工作了3-4个月。去过美术馆、艺术媒体,也去过主流的新闻平台和up主团队,还接过一些广告公司的活儿。
我们学校有两种人,拼命刷绩点的和刷实习的,但比起其他人想实习润色简历,我就是纯体验派。
在实践过程中,确实会发现很多在学校学的知识其实已经过时蛮久了,并且可能比较理想化。而且,我会更加觉得,真正对我自己有用的不是上课。老师只是带你入门,或者起到一个指路的作用,真正的学习都是靠自学。
大四没考研,我的时间都用来做毕业设计了,也在外面接一些活儿,做家教、做视频写文案之类的补贴家用。因为我们拍摄的设备都是自己付费的,所以这些投入也要自己负担。
我当时还对招聘不太了解,秋招的时间用来做这些就错过了,我以为春招和秋招一样。等到正式开始找工作已经三月份了。
我一开始预期每个月工资至少 12K 的,然后可能会拿三四个offer。结果现实给我狠狠打了一巴掌。
我在北京面过一个头部互联网公司,二面群面去他们的总部楼里。一共九个人,只有我是本科的,其他都是研究生。但我觉得我还是很优秀的,能跟他们站在一个地方。但是后面还是因为气场问题,觉得我身上没有领导力或者是那种比较能够决断的东西,就没有面上。
还投了一些商业媒体、游戏公司、广告公司。大概投了100多份简历,能有七八成的回复,但是聊到最后的没几个。要么是他们开的薪资在北京我根本活不下去(最低的工资给的是5500元每月),要么是我觉得工作本身对我来说非常消耗,干不下去。
后来虽然手上也有几个offer,但当时感觉自己完全找不到工作了,因为给我工作的一大半我完全去不了。
后面毕业了,机缘巧合来到了现在的公司,做创意工作,每天12点才上班。工资足够我 cover在北京的房租,我物欲不高,平时还结余一点,但是不够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
我跟现在公司老板聊过,如果我是一个研究生,大概能给多少钱?她说反正最多给我涨500。这个500的价格可能你谈薪的时候,你要一下就来了。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更看经验吧。
工作以后,自己独立生活挺好的。但我会羡慕(读研的同学)一点,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学习。不一定是学校的东西,而是自己想学的东西。因为工作之后有工作的任务压力,包括你的自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如果你想学新的东西,就很受限制,包括看书看电影的时间也少。
我身边最早的从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了。单我们班18个人,就有三分之一的人考研考公了,别的都保研出国什么的。其他班考研的更多,考公的相对少一些。甚至老师们也会找你谈话,比较鼓励你去考研。但他也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我不需要听他来指导我,反而是需要一些有社会经验的,经历过招聘的人来和我交流。他讲的其实也很理想化,他觉得读个研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但就我看来并不是。
但我也理解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视角挺局限的。因为我会不自觉地享受到很多,校友的学校的(资源),但是我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努力获得的。
我其实一直觉得自己还挺清醒的,但是有的人会说我很糊涂,他们甚至会觉得不考研是一种叛逆的行为。
对于就业我觉得没什么必要继续考研,但如果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想要迫切研究的东西,可能还是会继续深造的。毕竟不愤不启,学习不是个功利的东西。
《高考灰姑娘》
我的专业是师范,有一段时间好想考研,因为这个专业好几年前已经不太行了,只能选择考研和考编去做老师。
很早之前,我觉得考编很快乐,很轻松,以后工作都不用愁了,也不用害怕失业。但是后来当你一旦跳出框架去思考,你会发现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想做。我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我也不想受限于其中。所以我就觉得这是不是像一个枷锁一样,像是一个讨厌的圈套,把我套进去。
我不想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这样有点像盲目的从众。当大家都想要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这件事情是不是竞争非常激烈,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当然家里人也会每天在耳边说(要考研),但坚定自己的想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比如说我之前要自学西语,父母会说你把英语学好再说,不要不务正业,当时可以说整个学校只有我一个人学西班牙语。
但是这个选择也改变了我的这小半生。我获得了兼职的机会,也给热门游戏公司配过音,搞笑的是,这与一直学的英语专业无关。这一切,都源于我选择了更少人走的这条路。
我是我们班唯一不考研也没有考编的人。那时候我的室友们,他们都很早去图书馆,经常我起床的时候她们都已经走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事情,比如我在考雅思,日常也在做西班牙课的兼职。
我觉得每个人选择都不一样,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是只能走考研考编这一条路。
大四下学期,我跑到深圳玩了大半年,没有关心任何招聘或者考研考编。每天一个人看海、看云、晒太阳、逛商场,觉得心里很充盈自由。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很离谱,因为身边至今都没人相信我真的什么也不干就在外面纯玩大半年。
当时我也有做自己的线上兼职,给小朋友上西班牙语课,这些小朋友都是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会跟我说三四岁的时候就去过日本玩了,有些小朋友家住上海外滩旁边,几千万的房子,在见识了这些之后我更感觉考编这种事似乎是一个限制性的东西,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所以我一直也在努力准备出国的事情。
我们班上 50 多个人,考研加上考编也就考上 6 个人,其他的同学最后大多也就业了。我去年七月份才开始找工作,也是因为发现周围同学都在工作有点焦虑了。
因为这个专业真的很难找工作,基本上 90% 以上都转行了,对于我的职业规划,我觉得有个班上就行,我也想尝试些不一样的东西,投了很多不同行业的简历。
我第一份工作是运营,去了南昌一个比较有名的教育类公司。当时工作内容很多,公众号更新、视频剪辑、图片、文案、脚本、后台处理。一开始跟我说的是4000底薪,但是在合同里却写的是底薪1500。
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子,她说我这是模板,我们这里人都是这样签的,所以我当时就签了。后来发工资竟然真的只发了1900,那时候就觉得好愤怒,主要是悲伤。我觉得我的工作做得还不错,任务也都完成了,你竟然只给我 1000 多的工资。当时觉得我要连夜逃离。
正式工作不到一个月立马就辞职了。但后面机缘巧合,之前投过的南昌的一个中职学校联系上我,就很快去上班了。教英语和思政课,一周14-20节课,底薪有3000多,加上课时费,一个月基本都能有个五六千。
很多人知道我是中职,第一句话就是:学生是不是很难管?我总感觉到冒犯,觉得我是中职老师不如中小学老师好,以及冒犯我的学生不会读书是小混混们,非常刻板印象。
但是我发自内心喜欢我的学生们,因为他们早早跳出了应试教育,不会陷入题海战术,就为了提高那么0.5或者1分。每个人都很外向,开朗,远远看见我都会大声跟我问好,甚至还会叫我不要社恐。思想上也更为开放,每个人每个班都个性鲜明,生机勃勃。所以我相信他们未来在职场上,这样独特的外向性格肯定能秒杀很多同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同学现在已经工作了,仍然想考研考编。包括我现在同事,因为是民办学校没有编制,他也是想要继续考编,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编制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很幸福,也是好的。
我很喜欢三毛的一本书,叫做《撒哈拉的故事》,我觉得那本书感觉改变了我很多,因为那本书我自学了西班牙语,我非常向往三毛那种生活,非常的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现在也是这样,我一直想要做个独一无二的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已经申请到工作签证了,未来一两年应该是会在澳洲,后面可能会回国,有可能会去其他国家,其实也不知道到底会去干什么,也许会去读书,也许会先去工作。再之后,我可能会继续我的线上工作。我还是比较偏向于这种自由职业,如果让我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我会很难受。所以到时候希望可以发展下自己的副业,哪里都有电脑就可以工作,比较偏向这种数字游民。
《高考灰姑娘》
朵拉 女 行政管理专业 武汉某211学校 大四在读
我们宿舍 4 个人,2 个人在考研,1 个人在考公。只有我是一朵奇葩,选择了一条很不主流的路。我们班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首选去考研,直接就业的同学非常少。
其实我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读研的事情。因为我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当时职业规划是未来在高校或者是学校里面去做心理老师。所以我想通过跨专业去读一个研究生,接着往上去实现这种规划。
大三上半年,1-2月份的时候,我花了2000多买了一些考研专业课网课。也买了一些书和纸质的材料,大概有一箱子的资料,加起来不超过3000元。
但那时候本专业课程还没有学完,还有课程作业、论文、考试的压力,所以做了一些计划,也没有落实,等到2022年的暑假才开始正式地学习。
我家在河北下面一个小县城,我花了大概200块,找了一个自习室。自习室里的人都跟我差不多大,也有比我更大一点的,但好像都在考公考编,只有我是考研的。
我的计划是从早晨8 点学到晚上 10 点钟,中午回家吃饭,午休半小时。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在备考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我发现自己很拖拉,学习计划没有办法持续推进下去。这时候我就会去反思,到底是我个人学习能力不行,还是原来设定目标是不太适合我,不是我真正想去做的?
这时候我重新去评判了我喜欢心理学这个事情。我会发现对心理学感兴趣,和去学心理学专业是两回事情。我之前读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觉得蛮有意思的,但是真的去学心理学专业课,去听老师讲的时候,其实是觉得挺枯燥的,感觉把之前的那种喜欢给磨灭掉了。
那时候就开始动摇了,后来秋招开始了,大概九月份,看到了一个支教项目的招聘,当晚上就修改了我的简历,投了网申,很迅速地去执行。在我思考要不要放弃(考研)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这个公益项目,就更加坚定地放弃了。
我在投了支教的项目后,马上去跟我爸妈沟通了。他们一开始不太支持,他们的期待就是首先要考虑读研。后面又沟通了很多次,他们妥协的结果就是我先去考研,如果没有成功就可以去支教。
其实我也报名了,我想着,随便去考一考,跟爸妈说没有考上,就可以顺利去支教了,但后面又觉得没有必要,就取消了报名。
因为我觉得考研和支教这两个目标是冲突的,我只能选择一件事。我更想去支教,不想去考研。后来我拿到了支教的offer,我开始考虑支教完的职业规划,就又找了相关的公益组织的实习。
我瞒着父母,他们以为我还在备考,其实我已经在找实习了。那段时间我很少给家里人打电话,如果妈妈问我最近学习累不累,我会觉得这是给我内心的一种冲击,很羞愧,觉得在骗他们。聊两句之后就会转移话题。
直到后面得到了一个深圳的公益基金会的实习机会,纸包不住火了,我到了深圳以后,在公司宿舍里,才写了封信,告诉了他们这个事。
为什么我会选择写信呢,因为我觉得写信它不是一种实时的沟通和交流,就不会有当面的沟通冲突。我很怕打电话的时候他们非常生气,就会打断我,导致一个很糟糕的结果。而且,可能书面的这种,我会讲得更有条理,更清晰。写信沟通也是我和父母沟通的习惯方式。
这件事我觉得很勇,但对爸妈来说是惊吓。我一开始觉得爸爸会非常生气,妈妈可能会好一点。反而是我爸爸看了信之后比较理解,还很支持,妈妈觉得我没有跟他们讲实话,让他们担心,生气了很久。
爸爸只问了我身上有没有钱,在那边好不好,照顾好自己,我觉得我好幸运,有这样的爸爸,那时候是很幸福的感觉。
我后来跟妈妈也聊了。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不想让我去支教,她给我说,离家远,担心吃的住的,不安全。我也会跟她耐心地解释,消除她的顾虑。
首先,我觉得(支教)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真的能够给那些孩子们带来一点点的改变,我很认可做这件事情的价值,这是我的初心。第二点,也是出于我个人职业规划的一个考虑。我也去调查了这个支教组织平台它是怎么搭建的,怎么运作的,我觉得他们做得很专业、成熟。我可以得到一些锻炼和能力,链接到一些资源,未来去到公益行业,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发展路径。
我以前只做过家教,没有当过老师。但是在为数不多的家教经历里面,我觉得我很喜欢跟孩子们相处,我会通过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方式去教小朋友们。比如通过画画的方式去教小朋友英语,会用讲故事的方式去教小朋友们算术怎么进位。我觉得那个时候是发挥自己创造力的时候,大脑在思考,而不是在做一个很重复的工作。我觉得很有意思,挺喜欢的。
身边的一些人并不认可我支教的选择。但我一直觉得,人生有许多可能性,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我。我身边有的朋友保研到了全国的top,这很棒;有的朋友拿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这也很棒;有的朋友在为考研拼命,有的还没有定下来,但一直在努力摸索自己的发展方向,这都很好。不是只有一条路会开花,而是很多路都会开花,可能是玫瑰花,也可能是山上的蒲公英。
(实习生李曼宁亦对本文有贡献)
今日互动话题:
你身边不考公不考研不靠编的人,过得怎么样?
欢迎评论区聊聊~
人是劝不醒的,只能痛醒 年少偏爱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 哪句话让你突然不焦虑了?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不同月薪的人睡前在想什么?3k和3w对比鲜明,1k太真实了… 985硕士找工作被嫌40岁“大妈”:我为什么劝你在30岁之前稳住自己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GPA+交流微信ellagpa,欢迎来撩。合作事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权利
文中图片来自后浪研究所,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联系GPA+立即删除。
后台输入关键词查看更多好文章
懒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2023年愿你很努力也有好运气
你也“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