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综述丨面向探地雷达 B-scan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侯斐斐、施荣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2-07-02

网络图片

利用无损探测技术来获取地下目标的信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探地雷达(GPR)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工具,具有定位准确、 速度快、使用灵活、探测精度高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检测,定位和特征化地下目标。然而,从GPR成像中探测掩埋物体并评估其位置既费时又费力。因此,实现地下目标的自动化探测对实际应用是必要的。

探地雷达利用地下材料的不同电磁特性,通过向地面发射高频电磁波并接收返回信号来探测地下区域。此外,GPR B-scan图中的地下目标呈现出 一对双曲线形状特征。这样,地下目标的检测可以转化为图像中双曲线的提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硬件模块噪声,地下介质的不均匀性以及回声波的 相互作用,GPR图像通常是有噪声的,因此,自动处理GPR图像并从中提取双曲线是具有挑战性的。在这一领域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采用了许多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施荣华团队发表于《电子与信息学报》2020年42卷第1期的综述:面向探地雷达 B-scan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该文在综合分析地下目标回波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使用GPR评估目标位置的可行性,并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GPR成像中对双曲线特征自动化检测的研究进展。该文还在国内外典型实例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并比较了目标检测的处理方法。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开发新的深度学习检测框架,用以自动检测和估计真实场景中的地下特征。




作者团队

施荣华,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计算机学院通信系统与信息安全科研团队负责人。湖南省物联网学会理事长,湖南省教育网络协会理事长,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铁道部特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密码学学会高级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侯斐斐:女,1993年生,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探地雷达,深度学习,图像处理.

施荣华: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射频系统 集成和量子技术.

雷文太:男,1979年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探地雷 达系统集成和信号处理.


为了便于读者较快掌握当前的GPR研究现状,作者将这些工作的总结展示在表1中,针对不同的方法阐述了其来源、时间,地下目标类型以及优缺点。


序号参考文献时间GPR目标客观评价
1Borgioli 等人 2008地埋管道在Hough变换中引入加权因子,解决了管道靠近时双曲线重叠的问题;但是需要预备模型,计算成本相对较高。
2Maas 等人 2013双曲线反射使用Viola-Jones算法标记目标候选区域,它避免了模板匹配并缩小了后续搜索区域;然而,应用特征需手动识别,分类结果取决于特征的质量,难度随着数据量的增加。
3Besaw 等人2016地埋爆炸物应用CNN从GPR B-scan中提取有意义的特征并对目标进行分类。交叉验证,网络权重正则化和“dropout”用于防止过度训练。
4Besaw2016地埋爆炸物在CNN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Data Augmentation技术,用于增加可用训练数据的数量和可变性。
5文献[4,5]2017地埋爆炸物研究了预训练CNN的初始化步骤,以解决GPR数据标记样本不足的问题;但是输入网络中真实图像的大小和数量通常是有限的,仅实现分类步骤。
6Pham 等人2018双曲线反射首次采用Faster RCNN来检测GPR B-scan中的反射双曲线。该技术在真实测试集上的性能要超过使用HOG或Haar-like特征的检测器,但缺少定量的评估。
7Lei 等人2019地埋钢筋在文献[27]基础上,采用了DA手段增加真实GPR数据集和仿真数据集;提出DCSE算法以识别双曲线特征,完善了文献[30]中提出的OSCA算法;提出CTFP算法自动提取拟合点。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在仿真和真实数据集上得到了验证。
8Dou 等人2016双曲线反射提出了C3算法分割交叉双曲线,并将其送入神经网络进行分类。C3算法水平扫描B-scan图像中的每个像素以进行聚类。然而,双曲线是垂直向下打开的,C3算法没有考虑这个重要特征。
9Zhou 等人2018金属管道
水泥管道
提出OSCA算法解决了文献[29]中的难题,可以识别具有向下开口特征的聚类。然而,在整个图像上进行OSCA算法是不合适的,因为难以处理包含太多非平稳噪声的大型现场数据集,导致后续处理复杂化。



1回波双曲线特征的形成

GPR的发送和接收天线放置在同一设备中。假设有一个埋在地下的物体,探地雷达以水平方向沿地面移动,不断向地下发射脉冲,同时接收物体反射信号。回波构成2维GPR图像,即B-Scan图像。在均匀介质的情况下,点对象(目标具有相对小的横截面)的B-scan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双曲线特征。形成原因有两个:首先,GPR反射是一个椭圆锥体,其顶点位于天线的中心,使探测器能够检测物体的倾斜方向。其次,双向时间(即,电磁(EM)波从发射天线传播到物体并返回到接收天线的时间段)由GPR记录并绘制在天线测量信号正下方的雷达扫描中。因此,当GPR天线向前移动然后远离埋藏的目标时,反射在雷达扫描中形成双曲线。

图 1 真实场景中GPR B-scan中的双曲线特征

2 以前基于传统方法的GPR目标检测

(1) 采用Hough变换法

在过去的十年中,Hough变换技术成功地用于变形形状的拟合。通常,这些方法需要提前制定模型规格和大的计算成本,在实际情况中难以推广应用。

(2) 采用最小二乘法

与Hough变换不同,可以通过LS方法搜索和区分GPR图像中的2次曲线。由于实际情况中,完全去除噪声是不可能的,且一幅图像可能包含多个曲线,所以在缺少图像分割步骤的前提下,LS方法不适用于多曲线检测。

3 最近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GPR目标检测

随着计算机变得更小,更快,更高效,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去自动检测GPR图像中埋藏目标的可能性更大,这避免了模板匹配并缩小了包括双曲线在内的搜索区域,减轻了现场操作人员的负担。

(1) 采用VJ算法

利用Haar特征描述双曲线的共有属性;建立了一种称为积分图像的特征,并且基于积分图像,可以快速获取几种不同的矩形特征;利用Adaboost 算法进行训练;为GPR B-scan目标检测模型建立层级分类器。得到分类结果后,采用Canny法进行边缘检测,接着利用Hough变换检测间断点边界形状(即目标双曲线)。

(2) 采用SVM算法

提取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作为SVM分类器的输入初步得到候选框定目标。对比其他基于梯度/强度的特征向量,提取HOG特征更适合桥梁内嵌钢筋的分类。在GPR桥梁领域采用机器学习手段的优势是,当来自同一个桥面的数据拿来训练框架时,这个训练好的模型可以被重复利用。

(3) 浅层神经网络

通过预处理,多层感知器(MLP),边缘检测,双曲线聚类与拟合等方面的优化来增强图像识别定位的自动化效能。

4

 最新基于深度学习的GPR目标检测

上述工作大多数输入特征需要由专家识别,分类结果取决于特征的质量,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这项工作越来越难。机器学习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已经导致模式识别任务中的性能显著提高。深度学习能直接从2维数据中学习埋藏物体的特征表示。

(1) 基于CNN

一些研究提出了基于CNN的检测算法,用于分析GPR数据,CNN可以提取有意义的特征并准确分类GPR图像中包含的复杂特征。虽然基于CNN的目标检测方法在过去两年中得到了迅速改进,但输入GPR现场图像的大小和数量通常是有限的,大多数方法仅实现分类步骤,缺乏目标提取和曲线拟合方法。

(2) 基于Faster RCNN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方案来定位GPR B-scan中的双曲线目标,可分为4个部分:(1) 将Faster RCNN应用于GPR B-scan中双曲线检测。Faster RCNN可以准确框定目标所在的区域,这缩小了处理区域更易于获得双曲线聚类。此外,还采用了DA技巧增加真实数据集和仿真数据集。(2) 然后,取出矩形区域并将其变换为二值图像,并通过形态学操作去除离散的噪声点。(3) 随后,提出DCSE算法分别两次扫描二进制图像以识别双曲线特征。(4) 最后,CTFP算法被提出,目的是从验证的聚类中自动提取拟合点,然后应用于双曲线拟合,进一步估计目标位置。所提出的方案能够自动且有效地从GPR B-scan中提取信息,分别在仿真和真实数据集的分析中得到了验证。


5

后处理方案综述

只利用上述对目标分类或目标区域初步检测的研究,还远不能得到最终想要的结果。另外,还需要两大后续处理步骤,分别是:聚类算法(用以分割双曲线),双曲线拟合算法(用以定位顶点)。

(1) 聚类算法的演变

当处理GPR图像时,利用聚类算法将点分类为不同的点聚类。先前的聚类算法要么基于点之间的距离,要么基于某个区域内的点密度。但它们不能分割连接区域或者交叉的双曲线。


图 2 在文献[28]中解决的一些复杂情况示例


 图 3 DCSE和OSCA算法的对比结果展示


(2) 双曲线拟合算法的演变

为获得目标的准确评估,双曲线拟合算法也是GPR实现目标定位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现有大量的拟合算法,被分为两大类:基于代数距离的拟合算法(Algebraic Distance-based Fitting, ADF)和基于正交距离的拟合算法(Orthogonal Distance-based Fitting, ODF)。


图 4  基于CTFP算法的双曲线拟合结果展示


在经过DCSE算法后验证得到目标聚类,采用CTFP算法自动提取每一列的中值点可以解决自动化需求。具体操作:遍历聚类的每一列,分别找到上边界点和下边界点,求其均值,初步得到候选样本点;随后采用了低通滤波器对拟合点进行平滑处理,最终得到样本点。在存在少数异常值的情况下,通过使用CTFP算法选择拟合点,双曲线拟合得到改善,并且正确找到了峰值。


GPR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工具,对GPR图像的处理本质都是在B-scan中获取有用信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GPR图像中埋藏目标检测的研究进展。对于传统的GPR目标检测方法,存在目标特征提取不完全,误报和漏报等现象。与传统手段相比,结合深度学习的新方案在实时检测和目标定位方面更加准确和稳健。GPR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专注于针对目标检测的最新深度学习框架,形成一整套自动化方案,在准确性和速度方面实现更大的改进,并深入到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而改变传统的交互方式。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在高新工程领域的国际地位,人们应对此发展保持积极态度,并且期望在未来几十年中更广泛地使用该技术。


网络图片

点此阅读全文


美编:魏剑南、马秀强校对:余蓉、刘艳玲审核:陈倩


声明

本文系《电子与信息学报》独家稿件,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属于原作者。

欢迎评论、转载和分享本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本号联系授权,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电子与信息学报》。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电子与信息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


往期推荐

征文通知 | 信息物理系统前沿技术专辑征文通知(第二轮)

推荐综述 | 零样本图像识别

推荐综述|基于忆阻器的混沌、存储器及神经网络电路研究进展

爆款综述丨相关熵与循环相关熵信号处理研究进展

佳文选读|基于多通道调频连续波毫米波雷达的微动手势识别

综述丨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识别综述

第一届电子与信息科学前沿论坛火热报名中

综述 |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综述丨一文梳理后量子对称密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期刊速递丨《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年第3期目次

学术报告 |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

学术报告 | 激光雷达和射频/毫米波模拟前端芯片研究

前沿专题丨非平稳非高斯统计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

招募令丨欢迎加入《电子与信息学报》JEIT融媒体工作室

会议预告 | 一文了解2021年电子与信息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

期刊速递丨《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年第2期目次

专家报告丨硅基毫米波雷达收发机芯片设计技术

综述丨基于模式识别的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微信群JEIT学术论坛




为促进学术交流,拉进编辑团队和作者,读者,专家之间的距离,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年正式开通4个微信学术讨论群啦,欢迎大同行小同行们加小编微信入群(点此了解)。向编辑说明您感兴趣的方向,进群后请更改“真实姓名+单位”。欢迎把我们推荐给您的同行朋友们,大家一起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四大方向
1电路与系统技术2通信与信号信息处理3自动化与模式识别4网络与信息安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