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上海市建筑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德华先生
永远怀念上海市建筑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李德华先生
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我国著名城市规划思想家和学者、城市规划教育家、建筑教育家和设计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名誉院长李德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9日12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李德华,1924年生于上海市,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建筑工程理学士和土木工程理学士双学位,1946年起参加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工作。
李德华教授自1952年起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转入同济大学工作,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建设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并于1986年担任新成立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首任院长,现为学院名誉院长。
李德华教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教育,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城市规划建筑教育家,为新中国城市规划、建筑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2006年,他荣获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最高荣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突出贡献奖”、建筑学领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他主持编撰高校教学用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已成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经典教材;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卷)》、《辞海》等中有关城市规划、建筑和风景园林的词条编撰;并发表了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
李德华教授还主持或主要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其中包括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嘉兴市总体规划、上海市大连西路实验居住区规划、青浦县及红旗人民公社规划、波兰华沙人民英雄纪念碑、莫斯科西南区规划国际竞赛方案、阿尔及利亚新城规划等,并获相关奖项。
李德华教授是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界杰出的教育家,曾荣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突出贡献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上海市建筑学会终身成就奖”。
李德华先生淡泊名利,德绩昭彰,睿智儒雅,谦逊含蓄,集同济建筑规划风景园林 “大家风范”之大成。以下摘自2016年6月25日卢永毅教授在《李德华文集》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李先生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界的大家,声誉卓著,他作为优秀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的贡献,随其代表作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在当下日益受到关注,也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认识。这里我想说的,李先生还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作品,来认识一下他在设计领域的才华,并来追溯其背后的思想渊源。这既是对李先生事业成长的回顾,也是同济乃至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一段重要历史轨迹。
李德华先生为新婚妻子罗小未女士设计的围巾,1949
李德华先生和罗小未女士的新婚照,1949年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师生
李先生何以在那个时候就能做出这样的现代设计?这还要回到他早年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国内最早全面推行现代建筑设计教育的机构的求学经历,他的事业从这里起步,他和罗先生的爱情也从这里萌发。从1942成为建筑系第一届学生,到1952年院系调整后随教学队伍并入同济,李先生亲历了约大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教育的起步与探索,并逐步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中坚力量。先生早年的现代设计理念与实践,也从此产生,对此,不得不提两位对他影响最大的人:约大建筑系创始人黄作燊(Henry Huang),和在约大任教的德籍建筑师理查德· 鲍立克(Richard Paulick)。
黄作燊早在1933-38年就读于英国伦敦建筑联盟的建筑学校(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开始接触欧洲现代主义思想。1942年,毕业回国的黄作燊创办了约大建筑系,立志发展中国自己的现代建筑教育机构。
黄作燊办学立场鲜明。他一方面批判“布扎”教育固守传统规则、形式先入为主以及对新技术缺乏认识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竭力反对将现代建筑理解为一种风格,主张建筑教育旨在让学生获得“技能的与智识的”(the technical and the intellectual)双重培养,获得“如何从问题的本质入手,寻找出解决的途径”的能力。因此,从科学地观察和分析功能需要,到在“做”中获得对材料及建造的认知,从立足社会现实条件,到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originality),约大教学充满探索精神和理想主义氛围,既有自由开放的活力,更有师生的无间交流。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学生基础课程作业展,1940年代
黄作燊深受格罗皮乌斯“全面建筑观”(Total Scope of Architecture)的影响,将建筑作为“时代的智慧、社会和技术条件的必然逻辑的产品”,将设计拓展到从日常用品、建筑以致城市规划的所有生活领域。因而,在约大的设计基础课中,可以看到抽象的形式训练,“工艺研习”(workshop)中对材料、建造工艺及其图案(pattern)和质感(texture)的探索,强调的是最普通的物质世界中的发现和创造。学生期间,李先生参与老师黄作燊为其兄长黄佐临执导的话剧《机器人》所做的舞台设计,其形式的抽象和空间的深邃,在今天看来都不失为一个具有先锋派意味的作品。1950年代初,已是圣约翰教师一员他,与约大学生们用“毛蓝布”土布为自己设计了“系服”,朴素、便利又别致,一直传为佳话。
参与黄作燊为话剧《机器人》所做的舞台设计,约1945年
鲍立克的时代室内设计师公司设计的餐厅,1940年左右
鲍立克工作室,后面含烟斗的是鲍立克,1940年代
李德华先生设计的椅子,时代公司生产,1949年
李德华先生为自己的新婚生活设计的卧室衣柜与书房家具,1949年
鲍立克事务所为姚有德住宅设计的起居室室内与储藏室家具,1948年
李先生的设计成长既来自启蒙老师的影响,更来自他自己对现代设计的领悟力和实践力,这从他1940年代后期的这些独立实践中日益显现。1948年,李先生为一位爱好摄影和音乐的朋友在静安寺附近开设的“艺苑”照相馆独立设计了室内,他充分考虑来访者购买唱片、品味咖啡和欣赏音乐的需要,营造了一个让人乐意逗留的亲切而悠闲的空间。据回忆,别致的小店设计某天吸引来一位路人驻足欣赏,而这位来访者正是日后成为李先生同事的冯纪忠先生。
可以看到,李先生追随的现代设计,不是宣言,也不是某种教条,他的创新探索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但从不会偏离对日常生活的关怀。他懂得包豪斯的创造性思维和密斯的流动空间,但他和约大师生对阿尔托人情味的现代设计却是特别推崇。这种设计态度在李先生与同事也是约大老同学王吉螽先生在1956年合作设计的同济教工俱乐部中有综合体现。在这个堪称中国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的建筑中,我们不仅能体验自由平面、流动空间以及各种充满情趣的室内空间和细部设计,还能感受到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民居及园林在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巧妙融合。
李德华、王吉螽设计的同济教工俱乐部室内,1956年
由于时代原因,李先生与众多同辈人一样,一生没有太多可施展设计才华的机会。教工俱乐部甚至在建成不久就遭遇“含有抽象美术的概念,有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的莫名批评。然而对李先生来说,约大刻骨铭心的经历,与其日后的博览群书和不倦思考,已形成了设计智慧的涓涓细流,浸润到了同济的设计思想中,贯穿在了我们的教学传统里。1986年,当李先生等前辈推动同济建筑系创办工业设计系、开始专门的设计教育时,既令人振奋,也似乎是那么的自然而然。
最后,我们重温李先生、罗先生从学生年代就已铭记的、英国建筑师托马斯·杰克逊爵士(Sir Thomas Graham Jackson)的一段话:“建筑学不在于美化房屋,正相反,应在于美好地建造”。(Architecture does not consist in beautifying buildings; on the contrary it should consist in building beautifully.)
李德华先生给学生的现代设计箴言,1962年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副理事长伍江祝贺李德华先生,罗小未先生,获得上海市建筑学会终身成就奖
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我国著名城市规划思想家和学者、城市规划教育家、建筑教育家和设计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名誉院长李德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9日12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李德华先生1924年2月1日出生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建筑工程理学士和土木工程理学士双学位,1946年起参加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工作。1952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转入同济大学工作,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建设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副系主任、系主任,并于1986年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首任院长。1988年至今,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 李德华先生是我国现代城乡规划学科教育的重要奠基人。1952年在同济大学参与筹建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并担任主要课程教学工作。1960年参与主持编撰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城乡规划》,为我国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主持编撰的《城市规划原理》,建立了我国城市规划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实践应用框架,几经再版,已经成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经典教材并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奖。 李德华先生长期从事城乡规划和建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城乡规划教育家。他治学严谨,学贯中西,奖掖后进,桃李天下,为建构中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为我国的城乡规划事业和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李德华先生先后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第一(1956)、第二(1978)、第三(1981)和第四(1985)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90),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93)。1993年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二批资深会员称号,2006年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突出贡献奖”(终身成就奖)。还担任了上海市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城市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土地学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建设部城乡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等。主持或主要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包括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嘉兴市总体规划、波兰华沙人民英雄纪念碑、莫斯科西南区规划国际竞赛方案、阿尔及利亚新城规划等,获得广泛赞誉并获得多个奖项。 李德华先生淡泊名利,德绩昭彰,睿智儒雅,谦逊含蓄,集同济建筑规划风景园林 “大家风范”之大成。 李德华先生的逝世是同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城乡规划学界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德华先生! 遵照李德华先生家属意愿,丧事从简。 谨此讣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22年12月29日
新媒体编辑:吕飒
校对:杨梓浩
来源:本文是2016年6月25日卢永毅教授在《李德华文集》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