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在食堂的免费蛋花汤里投毒,147个人住进了医院 | 大尸兄017

真是脸叔 苍衣社 2023-04-13

【大尸兄】是法医栗科在苍衣社开设的法医故事专栏。以基层法医孔晓飞和他痕迹勘验组的同事们经历的刑事案件为素材,揭秘刑技警察为案件侦破做出的巨大贡献。

大家好,我是脸叔。

今天更新法医栗科的专栏《大尸兄》第17章。

郊区炼钢厂发生了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性质极其恶劣,一共147人中毒,有26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或者在抢救过程中遇难。

大量警力经过走访调查后发现,导致所有人中毒的是食堂角落里的那一锅免费蛋花汤。而查阅所有监控和预审完所有嫌疑人后,却没有找到任何的投毒方法和投毒动机。

案子陷入僵局,孔晓飞等所有警察面临破案考验。而为了增强破案力量,孔晓飞不得不借助小师妹的帮助,可她已经把他拉黑,打算断绝往来。

这是 大尸兄  第 17 

本期案件:投毒案

全文 8571 字

一场大雪下了整整三天。凌晨一点多我睡得正香,却被电话吵醒。匆匆赶到单位,才知道是郊区某炼钢企业发生了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

中毒的人数不详,但是有八个人送到医院时就已经死了,现在还陆续有人被送往医院抢救,并且大多数没有脱离危险期。

这种突发性、群体性的食物中毒事件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时多部门应该已经介入了。

我们作为法医的任务就是通过案情调查、现场勘验、中毒症状分析、尸体病理检验以及检材的毒理分析来查明中毒原因、确定毒物来源,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救治。还要查清中毒性质,是有人故意投毒还是误食、食材变质等其他原因导致的中毒。

师傅站在车旁分配任务,他让痕迹勘验和理化采集的同事们去案发现场,我们这些法医留下,分了三批前往不同的三家医院。

我被分配到了医科大附属医院。到了医院大门外,我看到急诊那边人头攒动。此时已经凌晨两点多,依旧有救护车在不停地运送病人。在医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到了解剖地点。这家医院承担有教学任务,所以有独立的解剖室。跟医生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三个主要信息。

第一,这些食物中毒的人都是炼钢厂的工人。

第二,这些人今天晚上六点到八点都在单位食堂吃过饭。

第三,这些人送到医院的症状都差不多。轻症以恶心、呕吐、头疼、口渴、视力模糊、上腹部有烧灼感为主,重症以症状加剧、视力丧失、阵发性抽搐、颈强直、四肢瘫痪为主。有的患者还出现呼吸抑制、皮肤发绀、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同时,伴有心慌、胸闷、心律失常和心肌酶谱的改变等。

医生们判断,可能是氟乙酰胺或毒鼠强。我基本同意他们的看法。一般判断中毒有一个症状对照,这是学医的常识。

比如氰化物、一氧化碳中毒颜面潮红,亚硝酸盐、苯胺之类的血呈现酱色,不凝固。有机磷、乌头之类的会口鼻冒白泡。按照医生描述的痉挛迹象,怀疑的中毒物质有氰化物、有机磷、士的宁、毒鼠强和氟乙酰胺这几种常见的毒物。

分析中毒症状后对照,也就剩下了这两种可能性。

医院针对症状进行了抢救,其中毒鼠强没有特效药。其他医院有医生判断是氟乙酰胺后,使用特效解毒剂乙酰胺配合乙醇治疗,效果明显。所以,现在医生怀疑氟乙酰胺的可能性居多。目前,呕吐物经过初步化验判断是氟乙酰胺,正在进一步确认。

我听到氟乙酰胺的时候略感惊讶,因为氟乙酰胺毒性剧烈,可引起二次中毒。它也是灭鼠药的一种,别名叫敌蚜胺、强力灭鼠剂、氟索儿等。上世纪70年代,国家就禁止生产和使用。不过,因为工艺简单、成本低、利润高,杀灭老鼠的效果好,仍有作坊式的非法生产。我从业这么多年,只经历过一例氟乙酰胺自杀的案例。估计急诊的医生们比我们法医见得多。

我换了衣服后,陆续有几个医生也进入了解剖室。他们分别是来自病理科、消化内科和急诊的医生。他们的目的跟我们一样,现阶段,确定中毒物质来救助更多的人是重点。

解剖和病理学以及毒理学都是学医的必修课。很多基层公安单位,比如偏远县城的公安部门招不到法医,也会招收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来做法医,入职后进行岗位再教育也是常有的事情。在医学院里,大家的公共课都差不多。后来,医生学了怎么救人,我们法医则研究人是怎么没的。

 

我让武华飞记录,照相后开始尸体检验。

这具尸体尸长172cm,体型偏瘦,发育正常,营养情况一般。尸斑出现,分布于背部未受压处,指压褪色。下颌关节以及颈部开始出现尸僵。肛温35度。

头发长2.2cm,双眼闭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0.5cm。角膜透明,双脸、球结膜见点状出血。口唇发绀,口腔内可见淡红色泡沫性黏液,翻转体有血性液体从口鼻腔溢出。

耳外观、双侧外耳道内无异物。颈部未见异常肿块、损伤或压痕,气管居中。胸部皮肤未见出血,胸廓对称,左右胸乳头附近见9.0cm×9.0cm电除颤痕迹。

腹部平坦,未见损伤。臀部未见明显的注射针孔。四肢正常,左右手背均见针孔。指(趾)甲床发绀。

随后,开始解剖。采用Y字型切开法,按照腹腔、盆腔、颈部、胸腔、颅腔的顺序解剖,因为食物中毒先侵害的都是消化器官。打开腹腔观察后,肠胃道有出血性的炎症表现,胃和十二指肠最明显,粘膜有广泛的点片状出血。小肠浆膜充血,肠粘膜有斑纹状出血。随后,发现肝包膜也有出血点。

打开胸腔后,看到肺膜、心外膜也有出血点。肺切面有血性液体溢出。打开颅腔后,看到有严重的脑水肿。

其他医生帮我们取病理检材,我这边解剖完成,那边也已忙活完。他们病理科的人马上将检材一分为二,医院留了一份就地检验,我们拿一份送到鉴定中心。

我从解剖室出来,给其他医院解剖的同事打电话询问情况。他们得到的解剖结果和我们这边相差无几。

氟乙酰胺中毒的尸体无特征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多器官浆膜和粘膜的点状出血以及脑水肿。

目前来看,解剖结果和氟乙酰胺中毒高度相似。检测氟乙酰胺比较理想的方法是气象色谱和质谱法、高压液相色谱法。估计很快就有确定的结果。

随后,我们集中到了炼钢厂食堂。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六点左右。下车打听了一下情况,炼钢厂的几个领导和承包食堂的承包商、供应商、厨师等已经被控制,目前正在接受讯问。

氟乙酰胺外形与碱面、食糖、食盐相似,以往的案例中有误食中毒的先例,当然也有投毒的案例。现在的情况还不明朗。

师傅跟我说,他们在后厨的储藏间里搜出来少量的毒鼠药。从包装看是个“三无”产品,大概不到50克,目前还不能确定是氟乙酰胺。

餐厅的老板供述,他确实购买过老鼠药,四大包大约300克。因为灭鼠效果不理想,最近这几个月都没有用过。他专门聘请了专业的灭鼠公司来做这件事。氟乙酰胺的致死量是0.07克到0.1克,属于剧毒。有几十克放到大锅饭里,足够把吃饭的人都给干倒了。

听医生们说,这些工人吃的东西五花八门。因为这个食堂有十多个档口,经营着二十多种餐食。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喝了免费的紫菜蛋花汤。餐厅剩下的蛋花汤已经取样。通过调阅监控和调取他们的就餐刷卡记录,整个就餐阶段陆续有200人就餐。大约三分之二的人都喝了免费的蛋花汤。

氟乙酰胺的潜伏期一般是两个小时左右,计量很大会缩短至不到一个小时。急性中毒死亡大多发生在口服的两到四小时内。

这和餐厅的营业时间基本也都对上了。

 

师傅说,如果案子到了所有的信息都对上了这一步,基本可以判定是餐厅的工作人员在做饭的时候失误或者故意将氟乙酰胺投放到了蛋花汤里,最后导致了这起食物中毒案件。餐厅的后厨有监控覆盖,应该能马上破案。

可让人想不通的是,通过对储藏间的监控回放,那个摆在储藏间角落里的毒鼠药已经至少一个星期没有被人动过了。说至少一个星期是因为监控的硬盘存储有限,只能存储最近一个星期的录像。而且关键的是存放这盒老鼠药的货架常年没有人打扫,上面布满了灰尘。

通过对灰尘沉叠层的状态和其他地方的灰尘做简单的比对后发现,这盒药在被我们发现前,至少有两个月没有被人动过。

我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这意味着和厨师操作失误没有关系,这是典型的投毒案件。这个人得多丧心病狂。转念一想,厨房有监控,能够接触到这锅汤的后厨人员都能够找到,那这个案子破获也相对简单一点。

不过,从师傅凝重的表情看,进展得并不顺利。师傅说,一大锅蛋花汤从后厨抬到餐厅之前,只有七个人接触过。

这七个人目前都在接受审讯。我们来之前,局里的同事就把餐厅所有工作人员的随身物品和衣服都拿去化验了,老梁他们正在逐帧检查有关这锅汤的监控,目前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当然,除了这七个厨房工作人员,外面喝汤的工人也有可能下毒。不过,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前几个能接触到蛋花汤的工人都在医院抢救,他们喝汤的时间最早,也发现得最早,其中三个已经去世,有一个还是我亲手解剖的,监控上看不到他们有什么异常操作。所以,现在也不能确定他们就是投毒者。

师傅说,大多数的投毒案都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嫌疑人有获取毒物的条件和相关知识,投毒行为会有预谋和准备工作,有时候会进行预实验。一般的投毒案现场明显,痕迹、物品较多,也容易遭到破坏。投毒的方式比较诡诈,常常有伪装性。

从我们现在手里掌握的线索看,这是一起经过精心策划,预谋已久的并且带有强烈的反社会倾向的投毒行为,那这侦破起来可没想象的那么轻松了。

要命的是我们现在别说锁定嫌疑人了,就是人家怎么投的毒我们都没有发现。

 

早上八点半,召开了案情分析会。经过统计,中毒的一共147人,有49人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还有72人仍然没有脱离危险,26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或者在抢救过程中遇难。

这个数字是骇人听闻的。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严密关注。从昨天夜里开始,陆续有媒体到场。到了今天早上,关于炼钢厂工人食物中毒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社会上各种声音也是沸反盈天。

领导们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脸色显得很难看。这基本就跟交了白卷差不多。唯一能确定的是毒物确实是氟乙酰胺。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中毒的工人还是厨房的厨师以及能接触到食堂的相关人士,他们的身上衣物、指甲缝隙以及随身物品中都没有检出氟乙酰胺。

而从厨房中发现的疑似老鼠药经过化验分析,得出结论:这些老鼠药确实含有氟乙酰胺,但同时也含有毒鼠强成分。也就是说,厨房发现的老鼠药是一种小作坊生产的混合老鼠药,并不是该案的投毒药品。至于预审大队那边,也是一无所获。

从侦查的角度看,目前投毒的因果不明,毒物也没有找到,所以从包装来源入手暂时没有线索。而且投毒的手段未知,氟乙酰胺投毒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也无法从投毒的技能入手。

至于现场痕迹、物证基本没找到相关线索,而且案发的时间短,暂时也没有发现什么反常的现场。嫌疑人也不明。

最要命的是,这是一家建国后就存在的老企业,目前在职职工两千多人,积累下的历史矛盾、恩怨非常之多,梳理是需要时间的,而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这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案子,无论公安部还是省厅肯定会高度重视,大概率会派专家组过来帮忙,或者省厅成立专案组直接把案子拿走也是有可能的。但那都是之后的事情。

局长老宋环视了会场一周,我们都纷纷低下了头。他虽然没说话,但是我们耳朵里隐约听到“废物”和“饭桶”之类的词汇。作为发生在自己辖区内的案子,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突破,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因为这是无能的表现。

老宋低声地跟我们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商量了几句,然后抬头看着张阎王说:“张啸山,你牵头成立一个专案组,人员不限。”

张阎王马上起身说道:“是。”

老宋低头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又说道:“你只有七十二个小时,从现在开始,每隔四个小时向我汇报一次进度。”说完,他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众人纷纷散去。张阎王打开笔记本,迅速地列了一个名单,开始让下属打电话召集人手。我刚走到门口,张阎王把我叫住,让我把一禾接过来开会。

我愣了一下,小师妹都把我给拉黑了。

张阎王看我不动,瞪了我一眼。我赶忙灰溜溜地去开车。到了分局专案组,找到小师妹倒是轻松。军令如山,这儿女私情的事情也就放到一边了。

 

路上,我详细地把案情经过描述了一下。再次回到会议室里的时候,老张已经在分配任务。我一看,好家伙,有四十多个人,几乎把全局的精英都抽调进来了。这么多年,我很少见到这样的大阵仗。

我跟小师妹悄悄地坐下,张阎王已经把这里的人分成了十二个侦查小组、五个预审小组、两个机动小组和一个后勤小组。

其中八个小组进入工厂的十四个部门进行大规模走访,三个小组到医院和受害人以及他们的家属继续了解情况。一个小组到辖区派出所去查有过投毒或者积年恩怨的案底。其中一个机动小组和勘验部门复勘现场,找到下毒的途径。另外一个机动小组待命,后勤小组协调各部门的手续。

张阎王要求着重走访和厂子有积怨、重大私人恩怨及近期行为反常、性格偏激的人,并两个小时汇报一次进度。这种大型工厂内部人员相对稳定和封闭,对我们走访十分有利。

张阎王让小师妹简单地描述一下此类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心理,给大家做个参考。

小师妹显得十分紧张,说话都有些磕巴。按照她的描述,公共投毒事件大致有四类动机。第一是狂热分子。第二是勒索或敲诈。第三是儿童不知情玩耍投毒。第四是极端的复仇。

从现在的案情看,案发后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表示对此事件负责,也没有收到任何勒索或敲诈的信件。第一、二动机被排除。案发地点在餐厅后厨,期间未见到有未成年人出入后厨。第三动机排除。所以,极端复仇的概率很大。

这种采用报复社会手段的复仇诱发原因有四个,即个人利益受损、个人矛盾、感情受挫和自尊心受到伤害。

此类犯罪心理特征首先是犯罪动机以残忍手段滥杀无辜引发社会关注来宣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恨。嫌疑人大多社会地位不高,属于弱势群体,往往将自己生活中的不满归结于社会因素。

其次,此类嫌疑人自我认知能力差,道德水平低下,思维偏执、狭隘,猜忌心很重,对挫折的耐受性很差。无法正确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感情不稳定,嫉妒心极强。稍有一些不如意,就能激发出强烈的负面情绪。

因为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们的人际关系相对也不太理想。长期的这种环境让他们大多性格孤僻,心胸狭隘,固执己见,也不善于和人交流。

小师妹认为,本案的嫌疑人大概率是单独行动,当然不排除会利用亲近的人达成他的手段。如果他利用别人投毒,当他达成目的后,极有可能杀人灭口。

嫌疑人应该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而且这应该不是他第一次使用投毒手段来解决问题。不过,未必有案底。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这个人一定会在暗中观察整个中毒事件,有可能就在现场。因为他要确认投毒效果,欣赏自己的杀戮盛宴。如果投毒的效果理想,不排除他会有二次攻击行为。

小师妹说完后,张阎王又给大家做了一次动员,让大家保持信心,全力以赴。

散会后,我们准备去复勘现场,张阎王跟我们同行。了解到小师妹的身体情况没有大碍后,他让她也进组跟着我们一起去现场勘验。

 

事实上,昨天晚上接警后,我们就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勘验。到了今天,现场仍然在封锁之中。整个后厨基本被我们翻了个底朝天。所有后厨工作人员的随身物以及衣物都被检查了两轮,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发现。

当然,因为昨天晚上事发突然,从确定食物中毒到封锁后厨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嫌疑人想处理掉证据,他应该是有时间的。

老张就觉得见了鬼了。他从昨天案发,就一直关注着那些后厨的工作人员。预审工作其实从昨天晚上就开始了。首先是那七个直接接触蛋花汤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嫌疑是最大的。局里不乏一些预审方面有能力的人,但是从他们的反馈来看,嫌疑人并不在这七个人之中。

找人找不到,那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得找到对方投毒的方法,顺着这条线索能找到嫌疑人。可问题是这一锅蛋花汤,用到的材料无非是鸡蛋、水、调料、紫菜和淀粉。这些东西,昨天晚上案发后,我们就全部取样,结果已经出来了,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后厨的东西是共用的,不然不会只有蛋花汤出了问题。根据厨师们的说法,这玩意做出来一共用了不到十分钟。从监控看,从做出来到抬放到就餐区,也就用了不到两分钟。闲置几分钟后,餐厅就开餐了。投毒,也就是在这个二十多分钟内发生的。可偏偏监控没看到有什么可疑的事情出现。

而且前几个喝蛋花汤的中毒者的随身物品以及指甲缝隙等地方的化验结果今天也出来了,他们身上也没有毒物。所以,他们的嫌疑也很小。

老张一筹莫展,他跟老周两个人从餐厅到后厨转了好几圈也没什么发现。正在惆怅的时候,老张抬头看到了餐厅的天花板。蛋花汤肯定是不能自己变出来毒物的,如果不是人直接投放的,那么就只有间接投放了。

盛放蛋花汤的餐桶是靠墙放置的,距离最近的餐桌有两米多的距离。这个位置距离后厨通道很近,主要也是工作人员抬放的时候方便。正好有个监控能够看到这里,通过回放,并没有发现有人向里抛掷过什么可疑物品。

那唯一的解释恐怕就是头顶了。

老张马上让人抬过来梯子,他自己亲自爬了上去。工厂建成时间很长,职工餐厅十分破败,天花板没有吊顶,上面都是大片如同尿床以后遗留下的水渍形成的印痕。在放置蛋花汤的上方是一个简陋的吊灯。吊灯上方是暴露着的裸露电线和接线盒。因为这个餐厅能容纳三百多人吃饭,所以修建的时候层高接近四米,这样方便有的时候当作公共会场使用。

老张用手电筒朝着接线盒的地方照了一下,意外发现接线盒上有一个小孔。他爬到梯子的尽头,再次确认,确实有一个小孔跟二楼是贯通的。

老张从梯子上下来,出门去了二楼。二楼东侧是教培中心,西侧分割成了三个功能区,分别是领导的小食堂、职工活动中心以及内部的招待宿舍。这个位置对应的是二楼的一个小型会议室。

 

老张他们上来后,打开了会议室的大门,就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会议室应该是很久没有使用过,里面的桌椅板凳上面有很厚的浮灰,但是地面却一尘不染。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欺欺人式的清理现场。他的逻辑很简单,那些地方我没有碰到,所以应该不用清理才对。

为了谨慎一些,老张让勘验组先进去。然后,跟负责人打听了一下这里的情况。二楼除了领导的小食堂以外,剩下的职工活动中心和会议室基本没有人使用。原因是这里的设施比较老旧,他们已经修建了新的办公楼,所以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个会议室已经很久没有人使用过了。

老张推开了隔壁的培训教室,一打开门就能闻到一股长时间没有人居住的腐朽气味,地面和座椅的灰尘很厚,确实如同负责人说的那样。原本这些闲置的产业都上了锁,不过会议室的门是开着的。要命的是因为二楼是领导的小餐厅,所以没有监控覆盖。

很快,勘验这边有了线索,在接线盒位置的木地板是松动的,用手就能掀开。掀开后,果然发现有一个地插的空巢,插座和电线已经不见了,不过有一个小洞能够直接看到摆放蛋花汤的位置。

这里原先铺设了地板砖,后来翻修的时候又铺设了地板。至于这个小洞,应该是当时上下接电的时候留下的。虽然在这里四周没有提取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这可能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

之前最大的担心是怕工厂外的人投毒,因为如果是外人投毒,那侦查的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万幸的是通过上午发现的投毒路径,说明投毒的人对工厂十分了解,这让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老张让人去找卫生间四周。嫌疑人为了掩盖罪证,在投毒撤离后打扫了现场。他应该不会自己携带打扫工具,毕竟这会议室也有二十多个平米,拿着拖布在这里晃荡,还是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办案人员找到了二楼公共卫生间后,确实发现这里有拖把扔在水槽上。于是,老张让他们去找二楼食堂的工作人员,询问一下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二楼负责打扫卫生间的一个保洁大妈提供了一条线索。一般这个卫生间只有这里的厨师和一些吃饭的领导使用,平常十分干净。这里的两个拖把,男女厕所各有一个。因为是打扫卫生间用的,所以也很少拿出去用。

今天早上,她来收拾卫生间的时候,发现男卫生间的拖把异常脏。她以为是那些厨师图省事拿着这个拖把去打扫其他地方,刚才还专门去找厨房的负责人说过这个事。她觉得这是打扫卫生间的拖把,去打扫别的地方不合适,让后厨的人别乱动她的东西。

厨房的负责人表示确实有这回事。

我们又询问了二楼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在案发前后见过什么可疑的人。这里除了领导吃饭以外,其他职工基本不会来这里。而晚饭除了一些值班留守的领导,其他人都回家去了,所以来吃饭的人应该不多。

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个小餐厅只有科室的领导才能来,那人数就更少了。老张让人先去找那些昨天晚上在这里吃饭的领导询问情况,然后又询问厨房的人有没有其他发现。

 

其中,有一个面案师傅说,下午六点十分左右的时候,他来厕所,看到一个男人正好离开。因为一楼的餐厅就有卫生间,平时很少有陌生人来这里上厕所。他还特意多看了一眼。那个人看到他后,低下头离开了。

按照面案师傅的描述,这个男人穿着工厂的工装,年龄应该在40岁开外。身高170cm左右,身材消瘦。让他有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人戴着白线手套,手套很新。虽然冬天戴手套正常,但是工厂的人很少在下班后还戴着手套的。

老张询问他对这个人面貌还有印象没有,面案师傅说他记得不太清。老张让我开始模拟画像,趁着还有点记忆,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给画出来。

我带着面案师傅回到了局里,开始做模拟画像。因为只有一面之缘,面案师傅对嫌疑人的特征记得不太清楚,所以模拟画像比较耗费时间。用计算机做了十一版调整,面案师傅才说有点像了。

我根据这一版画像重新做了手绘,面案师傅说基本差不多了。我马上把模拟画像发给了老张。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侦查小组的走访还在继续。因为目标明确,陆续有二十多个可疑目标出现。毕竟,性格偏激且社交有一定障碍的人还是少数。

这种人不像某些精神障碍可以伪装得很好,他们其实在侦查的过程中更容易被发现。有了我的模拟画像,应该能给他们更加明确的目标指向。

果然,在五点半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马兆伟的嫌疑人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篇幅过长,下期更新投毒案结局。


—END—

作者 | 栗科

曾为法医

编辑 | 段冷锋

苍衣社投稿邮箱:cang1she@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