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好的圣诞礼物,是一颗来自百年烂尾楼的星星
©
ECHO
洞见X教堂建筑
今年岁末,历经139年光阴的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ília,简称圣家堂)迎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11月29日,三座主要塔楼之一的圣母楼终于完成封顶,置放在塔尖的是一颗重达5.5吨的十二角星——“伯利恒之星”。它象征着东方三博士当时由天空中星星的指引,找到了降生在马槽里的耶稣,而现代人更愿意为它赋予另一层含义:圣诞之星。
12月8日,这颗星终于被点亮,宣告庆祝圣母楼正式封顶,迎来了最好的圣诞献礼。这也意味着作为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传奇教堂,距离最终完成又更近一步。
圣母楼顶端“伯利恒之星”亮起
“史上最伟大的烂尾楼”圣家堂从1882年开始修建,时至今日灿星封顶,前后跨越三个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几代王朝更迭。从诞生时的纷争,到备受质疑的设计方案,再到其间资金危机,几经易稿,付出高昂的罚款,直至2019年才终于摆脱违建头衔……种种磨难都让这座精神圣殿更具传奇色彩。
“摩天大楼之父”路易斯·沙利文称圣家堂是“用石头寓意了精神”;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称圣家堂有种“令人生畏又可以玩味的美”;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比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就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狰狞的建筑”,甚至希望它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被摧毁。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这是一座伟大建筑的事实,时间赋予伟大更多意义,越等待,就越期待。
圣家堂建造史
伟大背后,离不开天才造就者、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他凭借一己之力,将“来自上帝的曲线”做到无人企及的高度,为世界贡献了极其罕见惊艳的作品。极富创意的设计想法、超高难度的建造工艺、蕴含其中的精神指引,都让高迪的建筑极具研究价值。
身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高迪将所追求的宗教信仰全部落实在圣家堂上,虽然高迪本人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宗教禁欲,但他的建筑作品却满载强烈丰富的情感与形态。
圣家堂概览 ©《国家地理》
倾注一生心血设计的圣家堂影射出高迪对于哥特式教堂建筑与新艺术运动的双重探索,它打破传统教堂的造型规制,将审美引导至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在传统哥特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风格,18座尖塔,象征耶稣、圣玛利亚、四福音书作者及12位圣徒。
走进教堂内部,五颜六色的马赛克装饰、螺旋楼梯、通顶立柱映入眼帘,光线透过内部拱顶洒在地上,取代传统飞扶壁支撑,高迪采用了更有通透感的悬链拱结构,让教堂中殿空间通透宽敞,教堂顶部的绚丽,仿若上帝的造物。
圣家堂内部如3D打印般的惊艳景象
圣家堂之所以伟大,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建筑与建筑师本人深刻的信仰融合。虽然教堂一直在建造,但每一天注入的改变,与环境、历史交融在一起,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高迪离世后,他也被葬于未完成的圣家堂中,墓碑上写着:“安东尼·高迪,74岁,是人中的典范,是杰出的工匠,是这个璀璨教堂的设计者,死于1926年6月10号,这个了不起的人将从他死亡的灰烬中重生。愿他安息。”
目前,圣家堂的建筑师已经传承到第四代,预计2026年、高迪逝世百年之时完成,建成后最高的塔尖将达到172 米,这将让这座建筑成为全世界最高的教堂。
高迪建筑的独特,不是出于对建筑元素与结构的单纯解读,而是基于建筑本体,将其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对待,强大的自然力映射其中,支撑起建筑的精神内核。高迪开创了教堂建筑的另一种形态意识,也为教堂从传统风格向现代主义的迈进提供了无限可能。
圣家堂全貌及建筑外部精美的雕塑 © 圣家堂官方
二战结束后,人性与神性进一步对抗,教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暴,随即而来的,是宗教与日常的交汇融合。伴随现代主义盛行,教堂也开启了平衡之中保持传统,但不失现代特色的建筑实践。
法国摄影师Fabeice Fouillet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拍下了一系列现代主义教堂建筑,在他看来,这些教堂“代表了真正的创作灵感,也解释了新的充满现代感的神圣。”
柯布西耶与朗香教堂
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他的创作及思想影响着当时的城市面貌及生活方式,传递出对理想建筑、自然环境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关于教堂的设计,他的宗旨是创建一个带有祈祷、和平和永恒欢乐的地方。
朗香教堂(Ronchamp)是现代主义建筑里程碑式的杰作,柯布西耶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acoustic component in the domain of form),它应该像(人的)听觉器官一样的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勒柯布西耶全集1946—52》P.88)。所以他一改往日标准化和机械美学原则,取而代之的是特定场所与环境的响应,自然与人沟通,人与上帝沟通,教堂成为传递声音的载体。
这座混凝土建筑的一切设计都突出精神属性。纯白的墙壁让光线在进入教堂时发生折射,使内部散发出几乎空灵的光芒。墙壁和屋顶之间开满几何形状天窗,不对称的光线进一步彰显出空间的神圣,强化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
简单的事物往往更蕴含想象,朗香教堂所呈现出的简洁形态下的精准尺度,更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心理。从柯布西耶的作品里,我们开始探寻建筑的“场域性”与“诗意”。
路易斯·康与胡瓦犹太教堂
在另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诗哲”路易斯·康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与柯布西耶同样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胡瓦犹太教堂(Hurva Synagogue)是路易斯·康构筑的乌托邦,能在三教圣地耶路撒冷重建一座当地最大的犹太教教堂,对于身为犹太人来说的路易斯·康意义重大。他延续了自己“建筑中的建筑”理念,从场地与历史文脉开始,确定教堂的轮廓(天际线),将建筑分为“内外”两层逻辑,外部“吸收太阳的光线和热量”,内部“举行点燃蜡烛咏唱赞美的宗教活动”。
这座教堂对光的操纵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阳光经过外层石塔和内部塔楼屋顶之间的空隙进入建筑,经过石质表面的反射和散射,均匀的散布到塔楼的天花板上,再经由混凝土的二次反射,以更柔和的方式照亮建筑内部。阳光洒落在建筑缝隙之间,交织出的令人着迷的光影。
路易斯·康曾说:“建筑的外部空间属于阳光,而内部空间则是阴影的领地。”胡瓦犹太教堂是一座拥有光的建筑,虽然未能建成,但路易斯·康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仍在不断完善这个设计。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
柯布西耶的崇拜者“清水混凝土大师”安藤忠雄在追随偶像的同时,以东方独有的、内敛的文化意识形态,延伸着更丰富的建筑语言,诠释出我们心中理想的“精神建筑”。
光之教堂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朗香教堂建筑灵魂的致敬,在安藤忠雄看来,建筑必须顺应所在地的自然、文化、在本土化与自然的场域之中,形成人们的精神信仰。光之教堂的建筑布置是根据原有教堂的位置以及太阳方位来决定的,正面墙壁上切出十字架,一片黑暗空间,唯有光透过十字进入,抚以内心神圣与宁静。
安藤忠雄的礼堂系列建筑大都在探讨建筑的本质,身处强烈的心灵场域中,无不唤起人们对于精神本质与自由诗意的思考。
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相信自己超过相信上帝,当去教堂从宗教信仰变为一种承载精神与审美的生活方式,教堂的存在的意义便不再是祈福救赎,更多在于自我的认知与和解。在神学、哲学和生活形态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教堂设计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美,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也开始去寻找更适应现代人生活形态的多元探索。
菲律宾百墙教堂
神圣空间的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永恒又该如何被定义?这座百墙林立的教堂展示出不同的答案。它的神秘诱导人们探索,它的对立展示光明与黑暗的碰撞,它的众多入口也昭示通过神之路的不可计数。
建筑事务所CAZA在设计前对当今教堂建筑、社会环境、城市建设以及生活方式进行了思考,菲律宾宿务小岛安静迷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活在此的人们究竟需要一座怎样的教堂?宗教的奥义并不简单,在当代,人们会对陌生新奇产生更多的期待,而这种期待所伴随的神圣感也许就是应该被发掘的。
百墙教堂希望为人们提供出其不意的心灵滋养,穿行林立在教堂墙体之间,探索,祈祷,游走,就像在基督的客西马尼森林花园中,人们困惑而绝望,通过徘徊,通过寻找,熟悉这片森林并找到出路。与此同时,这里也将成为当地居民日常休息放松的公共空间。
菲律宾百墙教堂
© 设计:建筑事务所CAZA
秦皇岛阿那亚礼堂
如果孤独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我们不妨接受并享受它。早已被大众熟知的秦皇岛阿那亚礼堂,用一座纯白的建筑诠释着“孤独也可以无限美好”。由于离海非常近,被架空的底层空间甚至会被海水浸没。设计师想象的教堂是:非常久远的曾经漂泊在海上的一艘船,岁月变迁,海水退去,留下来一处空间的构筑,依然凌空悬浮在沙滩之上。
建筑上层属于精神空间,人的视野里没有沙滩和嬉戏的众生,只有一望无际的海面。朝海大窗被压低到2 .7米高度,更多是被一种幽暗氛围的氛围所笼罩。
如今的阿那亚早已将“孤独”文化融入到小镇的综合生态之中,大海的神性与内心需求相连,人们来到阿那亚,去寻找当下,在审视自己的同时,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是一种自省,也是社会形态、文化意识与精神诉求共融的生活探索。
秦皇岛阿那亚礼堂
© 设计:直向建筑
© 摄影:陈颢、施峥、CreatAR Images、Peter Dixie、王镇
福建罗源滨海堂
福建罗源与中国其它城镇一样,正在经历典型的城市化进程,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质量,但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远的变化,集中式的高层住宅群和工业化的厂房正在吞噬着乡间历史上形成的自然聚落。
为了能让居民在快速扩张的城市生活中拥有一处远离俗世、心灵安息的疗愈之地,滨海教堂应需而生。这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彩色玻璃教堂,设计提取了福建最具代表性的土楼建筑元素,以围合的院落形式,延续了传统社会以群居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又保留一方精神自留地。
建筑综合体的功能特色不仅包括为信徒提供个性化的宗教崇拜场所,还包括各个年龄段的活动室、管理用房、图书馆和茶室等。将社区综合型建筑的世俗要求与庄严崇拜场所的神圣感相结合,在日益钝化的环境中努力保持一种传统意识与地域的真实感。
福建罗源滨海堂
© 设计:INUCE
© 摄影:Shikai、Dengxie Xiang、INUCE
©编辑部的话
教堂,是离神最近的地方,也是离时间最近的地方。《圣经》传颂千年,十字架前辗转信仰,留下忏悔、爱意、希望,时光透过高窗,聚焦在双眼与内心,每一块砖石,都记载着历史过往。从宗教信仰到生活方式,人们总是心甘情愿走进一道窄门,去寻找内心更宽广的地方。
©
撰文 | 侯雨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侯雨
图片 | 圣家堂官方、大作、gooood、网络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往期精彩回顾
苍山洱海,古建新居,藏着大理的自由与诗意
80年代“小香港”、刘慈欣故乡:阳泉的物哀
奢侈品店有什么好逛的?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