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在香港

ECHO 回响之外 2022-11-16



 ©



ECHO

洞见 x 香港



维多利亚港璀璨的点点霓虹灯还未熄灭,远处的市井街巷、的士小巴便已经变得拥挤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香港的城市风景逃不开那些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姿势密布在城市之中,喧嚣而拥挤的人群总是快速淹没、再快速移动到一幢幢建筑之中。在这座空间被钢筋铁骨切割到极限的城市里,建筑对于香港人“身份名片”的象征意义似乎比任何地方都要强……



美利道2号

设计 © 扎哈·哈迪德事务所

摄影 © MIR





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岛被清政府割让给了英国,这个原本属于广东省宝安县的一个边陲渔村自此开始了百年的动荡与蜕变。时任第一任香港总督砵甸乍采取了“隔离华人政策”,将自然环境甚好的东面中环和半山划为洋人的专属居住区,而华人则被迫聚集在太平山。稠密的人口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让这山之一隅与闲适开阔的半山、山顶构成了香港这座城市最初的A、B两面。



香港虎豹别墅,建于1935年



当年英国人曾经居住的山顶和半山区如今是所有富豪心中的白月光,高约552m的太平山绝顶足以俯瞰整个香港的傲人风光;富得流油的湾仔、中西、西贡也都因曾是英国人的主要居住活动区而成为富商、精英和中产的心之所往;常年收入倒数的深水埗、观塘等地区则困住了一代又一代的“港漂”。



英国女皇到访爱民邨 © 香港房屋委员会



过往我们提及香港时,繁华光景下的半山豪宅、摩天公寓总会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彼时内地尚且落后的发展面貌与有着“亚洲四小龙”之称的繁华香港所形成的差距,让人们的目光惯性地望向那些颇令人大开眼界的半山风景。



瀚名豪华住宅 © LWK + PARTNERS



但伴随着内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香港房地产商将精品生活的概念带入内地,人们对豪宅、公寓、大平层也逐渐脱敏,这时才恍然发觉在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还有着另一群拥挤在狭窄空间的城市居民。


尽管香港的“狭窄空间”对于大多数议论纷纷的人来讲,是为另一种“猎奇”目光,但不少内地城市青年所面临的“一房难求”的现实问题,让他们胆战心惊地关注起狭窄空间下的生存主义。只是,香港的居住问题并非是房地产商那么简单。



“蜗居”香港 ©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摄影 © Benny Lam





如果一个念头可以创造城市,并改变城市的风貌、人口架构和社会阶层流动,那么从第一任港督砵甸乍画下的那一个隔离圈开始,香港就被烙上了“身份主义”的死结,难解的住房问题、分配不均的居民空间等城市问题,伴随着时间而逐渐累积。



图1:香港1949年石硖尾木屋区

图2:深水埗石硖尾寮屋区大火

图3:1954年,港英政府在火灾原址兴建D 8栋“工”字型徙置大厦



自十九世纪末起,最早因战乱而逃来的港漂,由于没有能力买地购屋,便自行在空地上搭建木屋等简陋寮屋。寮屋的建材大多是木材和锌铁、石棉等非永久性物料建成,简易却极其危险,随着寮屋区人口的连年激增,全港寮屋区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直到1953年圣诞夜,深水埗石硖尾寮屋区的一场大火,导致53,000名灾民丧失居所,才使得香港政府开始改良底层居民的居住环境,开始大量投建公营房屋。



图1:《余晖 The Last Beam》

图2:《昨日香港之工作 HK Yesterday-Wroks》

摄影 © 何藩



1960年,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廉租屋邨,1973年又将徙置大厦、10个屋建会廉租屋邨和17个政府廉租屋邨合称为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统一负责管理及规划,自此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公屋。至今,大约有三成港人居住在公屋内,平均生活空间只有38平方英尺。但即便是这么狭窄的居住空间,现实仍然是“一屋难求”。数量有限的公屋,让香港人“上楼”如登天。



《Distant natures》

摄影 © Manuel Alvarez Diestro



与此同时,不光普通香港人“无地可住”了,不断发展的经济在带来大量人口涌入的同时,让有限的土地资源深受重负,从私人用地到公共用地都面临着寸土寸金的残酷现实,而这就使得香港建筑被迫纵向发展,楼体越建越高,占地面积却要越少越好,超过7000多幢的户型、平立面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构成了香港的奇异风景线。



V POINT新银座式零售大厦

摄影 © Edmon Leong Photography



看上去无限上涨的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共同复合、催生出一种建筑上的即时修复心态,人们对于建筑需求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不再关乎任何观念性形态,只剩下纯粹的实用主义。这也是为何我们从1990年代后至今,很难再看到香港建筑在质上的飞跃,大多数只是在做量上的各种调整和变化。



摄影艺术家Manuel Alvarez Diestro香港系列作品

摄影 © Manuel Alvarez Diestro

铜锣湾励德荃公寓

摄影 © Peter Stewart Photography





寸土寸金的香港,让人们尽最大努力利用每一个空间,无论是住宅、写字楼还是酒店、画廊等商业、文化空间,设计师想尽办法寻找有限空间的最优解。每一个看上去面积不大的空间都隐藏着一套极为齐全的生活、工作等功能系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John Anthony莊館

设计 © 联图建筑设计

摄影 © Jonathan Leijonhufvud



除了对室内空间的合理规划,政府与设计师更是将希望寄托在公共场域。一方面在拥挤的城市中,市民往往更渴望拥有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以实现无法在居室内达成的生活需求。


这使得香港的公共建筑成了多用途、多价值和多层次的建筑。像是环绕在观塘区的海滨道公园,座落在工厂和海滨之间,茂密的乔木将一片中央公共绿地面朝大海包裹起来,有效地以绿化隔离、过滤掉两侧密集工厂、居住区和高架公路的喧杂,让附近的市民们都能在这里舒缓被空间挤压到疲倦的身心。



海滨道公园

设计 © Architectural Services

摄影 © iMAGE28

“太古绿丝带”零碳商业塔楼

设计 © Arup



另一方面,将自然环境、复合型空间体引入商业楼体、经济适用房等,借助外部因素重塑人和空间的适宜尺度,让巨大建筑群、狭窄空间不再冰冷、拘谨、非人性化。


位于香港核心地带的“太古绿丝带”零碳商业塔楼、H Code就在喧嚣更迭的拥挤背景中,糅合了可持续设计和社区多元文化,让每一栋建筑都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集中地,实现城市活化。



H Code大厦

设计 © 思联建筑设计

摄影 © 王思仰



从码头、凉亭、公园到高楼大厦等等,各种公共建筑都能获得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丰富的文娱活动,让香港的城市面貌变得更具文化属性、艺术格调,总之,看上去很“高级”。


对市民们来说,平时大可待在城市的角落享受生活,一边读书、钓鱼、休息、拍照,一边聆听着破边洲拍打海浪、望着大东山的夕阳微落,在这样一片休闲的生活氛围之中,无论我们的身份是什么,每个人都能从空间中被短暂地解放出来。



夏季凉亭

设计 © AaaM

摄影 © 1KM Studio/ Kevin Mak


©编辑部的话


繁华是香港,拥挤是香港,在密如蛛网的街道中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的或许也只有停下来,仰望那些楼体缝隙中的片刻天空,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走下去……不要忘记,从无到有、填海造陆,这是香港的精神。




 ©



撰文 | 张羽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露露

图片 | 谷德设计、designboom

香港社会历史研究社、搜狐、网易、知乎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往期精彩回顾 


对话 | 林文科:取自东方,突破构造,延续记忆


从舞台到生活,家可以陪伴、创作、社交……


新消费下,那些最先“起死回生”的实体店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