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下的东南大地
©
ECHO
新观察
台风杜苏芮到来前不久,我去了泉州,住在晋江一座颇有特色的传统村落里,红墙红瓦、燕尾脊、大榕树。参观村史馆得知,此地是著名的侨乡,村里的房子大都是由下南洋的人家兴建的,气派、华丽、中西合璧。不过,游览的时候很快注意到,不管多么豪奢的房子,窗户都开得很小。导游讲解这种建造方式与台风有关。
就这样,台风与建筑这个话题,第一次进入我心里。我从小在华北平原长大,山也远海也远。华北农村从前的房子,窗户也很小,但主要是为了冬天保暖,防蒙古和西伯利亚来的凛冽的西北风。对于台风,就像对于东南地区的语言、文化、风俗一样,一直都很隔膜。
从泉州回来没多少天,台风“杜苏芮”从福建晋江登陆,新闻里看到“有居民家中窗户被直接吹碎”的消息。而我心里记挂着那个短暂居住的村落,那些房子、街巷、树木,甚至畅想起那些在山海之间居住着、建筑着、祈祷着的一代代人。
阅读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自己慢慢走进了一个在台风下生生不息的古老世界。
泉州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zixi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为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害。”
这是中国气象局对台风给出的定义。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卫星遥感技术对台风进行实时观测,对台风的原理已经可以给出详尽的解释。但是台风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天气系统,我们直到今天也只能预警,而无法准确预测。那么古代的人们,又是如何观察和应对台风的呢?
2023年7月27日,深圳,台风“杜苏芮”逐渐靠近我国广东至福建沿海,傍晚时分,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泻而下。©视觉中国
中国古代文献里,通常管台风叫飓风。最早关于台风的记载是南朝沈怀远所著《南越志》:“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未至时,三日鸡犬为之不鸣,大者或至七日,小者三日,外国以为黑风。”
这份简短的记载里,包含了台风的几个特征:第一,具四方之风,风向不固定;第二,台风起时,令人恐惧;第三,常在六七月兴起,与今天的台风季大体吻合。
台风的巨大威力是最直观的特征,历代文人反复加以记录与描绘。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写:“坏屋折树,不足喻也。甚则吹屋瓦如飞蝶” 。元稹在诗中写:“飓风狂浩浩,韶石峻崭崭”“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飓风作兮昼夜猖狂”。
《广东新语》中有更加生动具体的描述:“风旧以铁飓为大,无坚不摧, 故曰铁,回南时势尤猛烈……益之以暴雨以惊潮,则其势弥暴, 屋飞于山,舟徙于陆,颠仆马牛,摧拔树木,海水涌高数丈,洋田浸没,卤咸所留,稼穑不育,是之谓铁飓。”研究者认为,铁飓就是现在的超强台风。
苏镝坷拍摄到的巨大的风暴
由此可见,对于台风的表现与危害,古人的认识与今天没有太大不同。只是对于台风的生成原理,古人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但古人也在用他们的知识框架,尽力去理解台风的成因了。比如《澎湖纪略》引《海外纪略》记载:“天地之气交逆,地鼓气而海沸,天风烈而雨飘,故沉舟倾樯”。古人碰到什么难以解释的现象,都会祭出万能的“气”,从天地到身体都是“气”。
古人的另一种思维定势,是给一种现象安排一种神灵。有些地方认为掌管飓风的神叫做“飓母”。《广东新语》记载:“雷、琼皆有飓风祠,其神飓母,有司以端午日祭。行通献礼,诚畏之也……曰母者,以飓能生四方之风。”飓母还有一个名字叫孟婆。杨慎在《升庵全集》中说:“江南七月间有大风甚于舶䑲,野人相传以为孟婆发怒。”
“天地之气交逆”“孟婆发怒”之类的说法,在今天的科学语境下已显得荒诞不经。但是东南地区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台风的阴影之下,他们并非全然被动地承受台风的侵袭,而是积累了许多适应性、实践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散落在他们生活世界中的各个角落,非但没有过时,对今天乃至将来都有深远的启发。
葛饰北斋 《骏州江尻》,描绘了大风中的芦苇地和树,以及路上的旅人们。
1973年,海南岛东部的琼海、万宁一带发生了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台风,相当于17级大风。台风中心所过之处,房屋几乎全部损害、倒塌。但是有极少数传统民居奇迹般地屹立不倒。学者们经过实地调查与分析,发现这些民居之所以得以保存并非偶然,而是在选址、布局、结构构造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防风设计。
具体而言,扛住了特大台风的民居具有这些共性:(1)单体面宽较小,均为三间,沿南北轴线多进排列,形成狭长的总平面,或前后数宅共同形成狭长的平面;(2)平面组合形式为三合院或四合院,中间天井的深一般不超过其宽度;(3)宅前设围墙,围墙高度接近屋檐,入口设在侧面。(郑力鹏:《中国古代建筑防风的经验与措施》)
三亚黎族船型屋
现在,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和网红打卡现象的蔓延,传统村落、传统民居正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人们通常看到的,只是那些村庄与古宅的观赏价值,而很少关注到它们的隐藏价值。
随着气候危机愈演愈烈,全世界的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气候因素。但是正如《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所示,早在建筑成为一门学科之前,那些无名的建造者就已经在思考和应对大自然的拷问了。只不过人类的祖先采取的做法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乐于接收气候的反复无常与地形的挑战”。
泉州民居形态示意图©星球研究所
在《闽东南传统民居聚落气候适应性研究》这篇论文里,吴志刚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面,研究了闽东南传统民居聚落中蕴含的气候经验:
宏观层面,闽东南聚落选址大多遵循“背山面水”的堪舆理念。对分布在闽东南平原地区的传统聚落而言,“背山”或是“群山环抱”可以视为聚落抵御台风的有利屏障。
闽东南整饬型布局将民居单体串联成整体,化零为整,聚落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减缓进入民居群落的强风,组群中心区域的风速和风压明显小于外围边界的数值。
闽南建筑常见的滴水兽,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排水构件,据泉州地方志,英国长老公会于清咸丰六年从厦门派牧师杜嘉德来晋江安海传教。©高鹿野 陈良铭
台风登陆常带来强降雨,闽东南聚落的排水系统由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所组成。雨水首先经屋顶滴落到院落天井和埕巷当中,通过天井内暗藏的排水管道将雨水快速排出民居内部,民居外部埕巷空间的铺地材料有砖、石、水泥等,透水性能不一,埕巷中设有人工沟渠可以将雨水疏导到周边水体或者林田,最后汇江入海。当雨量过大的情况下,聚落周边的水系、水塘主要承担蓄水作用。
微观层面。石材是闽南传统民居常用材料之一 ,石墙的自重可以有效地抵御强台风对民居外墙的冲击,防止墙体坍塌。民居外墙较少开窗,内围护构件通而不透,木作构件作为隔热间层。屋顶、山墙等外围护构件在日常起到遮阳作用,增强热压通风,也是防风的重点部位。
我们深深体会到,虽然“气候适应型社会”是一个新词,但适应气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本能。
不过吴志刚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建造行为缺乏有序的规划,破坏了原有聚落紧凑的格局,传统聚落利用组群布局的整体性原则抵御台风灾害的能力也逐渐丧失殆尽。”
可见这些沉默的智慧如果不被及时打捞、整理、承继,就会逐渐消失在风雨中。古人在台风中付出无数代价积累的经验,不应该中止于我们这些自诩高明的现代人手里。
图1:闽南建筑中利用废弃砖石重建房屋的一种方式
图2:卡洛·斯卡帕古堡博物馆与奥利维蒂打印机店
以砖石为建筑材料的地区往往会保留原有材料,改造继续使用
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在建造的时候使用了超过七百万片回收的旧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发展出一种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混合砌筑技术。
这是一种富有诗意而又能体现环保精神的做法,却非王澍的突发奇想,而是来自他和团队对这一地区建筑的调查。王澍在书中介绍:
“由于夏天多台风,建筑被吹倒后需要快速重建,倒塌建筑的碎砖瓦没有时间去分类清理,由此工匠发展出这种叫’瓦爿’的技术。我们曾经发现在四平方米的一片墙上,砌筑了超过八十种不同尺寸的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甚至所有的碎屑都被砌筑在墙体中,没有任何浪费。这些砖、瓦来自不同年代,甚至有一千年前的,这说明,我取名叫’循环建造’的方式,一直存在于传统中。”
王澍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使用大量回收材料,除了节约资源,在新建造体系下接续了“循环建造”的传统,也是因为这类砖、瓦、陶片都是自然材料,是会呼吸的,是“活的”,容易和草木自然结合,产生一种和谐沉静的气氛。©ACF
我们可以设想,历史上第一个发明这种做法的人,一定不是为了创造什么风格,实践什么理念,而应该是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代的匠人在台风制造的废墟上,发展出了这样一门独特而精美的技艺。人类的创造性,往往就是被这些不得已逼出来的。
东南地区现存的诸多传统村落、建筑、技艺,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台风的馈赠,是一个仍待深入考察的问题。要感谢的不是台风,而是在台风下从来没有放弃建造的先民。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有句名言——“形式跟随气候”,可以准确地概括我们从台风开始的东南建筑之旅。
蚝壳墙是岭南建筑中比较独特而别致的工艺。蚝壳呈鳞状以向下45度的方式整齐垒砌,可以方便雨水下泄,避免雨水浸入内墙,保持室内干爽。蚝壳表面凹凸不平,在日照下可以形成大片的蚝壳阴影,从而起到隔热效果,因此蚝壳墙又被成为“凸砖遮阳墙”。
对于传统,现代人普遍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置之不顾,另起炉灶;一种是机械照搬,稀里糊涂地顶礼膜拜。
查尔斯·柯里亚倡导的是另外一种态度,他认为要把建筑当成一种历史来理解,从现存的建筑形式出发,去探寻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结构。他说:“在深层结构上,气候决定了文化及其表达形式,以及风俗礼仪,从它自身来说,气候是神话之源。”“要找到创造出我们周围各种建筑形式的神话信仰,否则在寻根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会陷入浅薄的形式转换的危机之中。”
我的理解是,只有从精神上真正地面向过去、理解过去,才能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而气候是一把关键的钥匙。
越南Long An House,设计灵感来自于越南传统建筑,在使用现代和强大的建筑语言的同时,有3个独立的空间和坡屋顶。同时,设计师将屋顶分为两部分,并有一个庭院,最大限度地提高通风效率;两条走廊连接屋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庭院和一堵高墙。这些多孔的墙壁给房子内部带来微风。
©
撰文 | 西坡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子溪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往期精彩回顾
没有禅宗,今天的日本人或将是另一个民族
我们需要有尊严有理想的平民居所
回响书房 | 霍克尼在诺曼底:他教给我们如何去生活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