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毕业怎么就成了孔乙己

路迟 南风窗 2023-04-26


作者 | 路迟


关于“孔乙己”的讨论似乎没有经过特别的发酵,却以一种类似时代词典的方式,进入了微不可察的日常生活语境里,大学生为五千元的平均月薪叫屈,是观念里脱不下长衫;放弃白领工作去做体力活儿,则是勇敢脱掉了“长衫”,各种活法,来来去去,总是有关“长衫”。


这个词最开始出圈时,仅一句话,就足以俘获千万年轻人内心的强烈认同:


“如果没有上大学,我可以开开心心进厂拧螺丝。如果没有上大学,我可以毫无负担地摆地摊……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幸福到万家》剧照


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自比孔乙己,代表学历、读书人身份的长衫,成了束缚求职广度的枷锁。


很多时候,自嘲是一种有意或无意识的生存手段,是一种认知层与环境的磨合与部分妥协。


“脱不下来的长衫”,也许并不止代表精神上的束缚,也代表不妥协的那一部分,与曾经流行的“丧”文化、“躺”文化有类似之处:多少人一面自我调侃,一面继续奋斗。


而妥协,往往是介于他者评价与自我说服之间的一种动态概念。真正的妥协,是“自愿”当家庭主妇的农村女孩,即便被解读为“个人选择”“自由意志”,但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向不够理想的大环境的妥协。


近期引起热议的《我:毕业5年,存款5000 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


这么看,因无法找到工作而被迫失业,或自认为降低尊严与个人价值屈就的大学生们,是否同样应该被相信全然出于个人自由意志?


任何时代,个人选择都是离不开环境的,个人对内的自圆其说,与对外的解构和立场,都不该忽视大环境这缸浑水。


鲁迅在《孔乙己》里描绘的,是一个具体的、把人逼成“似人非人”的凉薄社会,而我们在现实中唱哀的,却更多是抽象而不准确的、所谓“眼高手低”的青年观念。


将对“孔乙己”的自喻和自嘲,全部归于个人的浅薄与短见,属实曲解了鲁迅的良苦用心。


现代社会的真正悲剧,是十数年苦读教科书,却仍然没能弄明白孔乙己真正的寓意,是孔乙己仍然可以被当做“再读已是书中人”来唏嘘自嘲。



可笑的不是孔乙己

评价一个虚构小说中的人物,不可能脱离作者来谈论。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旧式社会的注脚,也是注定要随着旧时代消逝的人物,但对于孔乙己,鲁迅的态度,怜惜是大于嘲讽的,是“哀其不幸”大于“怒其不争”的。


鲁迅


作为清末民初的标准读书人,孔乙己知道“茴”字的四种写法,却考不上秀才,因为没有其他营生,他的生活窘困潦倒,不拖欠酒钱,却偷书度日。迂腐懦弱的性格里,倒也有着温良的一面。


这样一个人,的确不讨喜,但要说恨,其实也是恨不起来的。


真正可恨、可笑的,是与孔乙己处于同一个环境,且某种程度代表着大环境腐变的另一些人。


小说里孔乙己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场,鲁迅就将他置于了一个具象的情景里:鲁镇酒店里,“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这无疑是一个充满冷漠与凉薄的、围聚乌合之众的环境。“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地位的读书人孔乙己,对他人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文人、清末的科举拥护者,“唯有读书高”的古板进仕思想在孔乙己脑袋里根深蒂固,但这种思想惯性,同时也在彼时代其他大部分封建文人脑海里根深蒂固。


《孔乙己》


彼时正处于科举制地位的下降阶段,但“中举”在大部分封建文人内心的至高地位依然根深蒂固,刚刚过去没多久的、他们所成长和经历的时代,多少底层读书人靠科考改变命运,即便没能取得功名,读书人大体上也是受社会尊重的。


但到了民国,孔乙己几乎是必然地成为了时代的炮灰,传统的知识失去了意义和尊严,西学开始东渐,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决定封建社会“士人”地位的唯一道路“学而优则仕”失效了,没能进入官场成为统治者的一员,孔乙己便注定只能是一介书生,不为社会所接纳,只能被群众嘲笑、欺凌和侮辱。


即便陷入穷困,即便没钱到“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只能与处于社会底层劳工的“短衣帮”一起站着喝酒,他也坚持不愿意褪下身上的长衫,固执而幼稚地用一些表面象征来维持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读书人,或者说,“做题家”,在一条相对稳妥的、看得见规则的道路上按部就班成长十几年,内心怀揣着某种最强烈甚至是唯一的价值理念,进入真实世界后,陡然发现,现实规则并非如此,或是曾经行得通的秩序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动。


《赤狐书生》剧照


这个时候,又如何能指责他们抓不住时代潮流,嘲笑他们的迂腐和守旧呢?


总之,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许多旧文人的悲剧,也许孔乙己的确酸腐、懒惰,但他的根本悲剧并不是自身的性格弱点造成的,而是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戕害者,既是那些冷漠的权势拥护者,也是环境秩序本身。



多余的人

描绘知识分子的堕落和凄苦,是现当代中国作家的一大爱好。


百年前,俄国文学里的“多余人”这一概念被一批五四作家转译传送到了中国,演化成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左翼色彩的苦闷知识分子群像,他们在中国作家笔下被称为“零余者”。


"多余人"奥涅金与连斯基的决斗


最早在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里,主人公心怀抱负,却处处受挫,无力反抗环境,却又没办法完全妥协于现实,苦闷与孤独中,只能转向恋爱和情欲寻求精神寄托。


郑振铎在《俄国文学史略》(1942)里分析:主人公“一以贯之的气质,就是孤独、内省、敏感、自卑,愤世嫉俗而又负载着不堪忍受的感伤……恶浊的社会侮辱他的良心,歧视他的才情,又磨损他的敏感,使他失去正常的人性发展的余地,转而以反常的病态向社会施以惩罚,也向自身实行自戕。”


俄罗斯文学里的“多余人”,大体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拥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且多半无能改变现状,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成为一个苦闷忧郁的多余人。


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屠格涅夫发表于1850年的小说《多余人日记》里,主人公丘尔卡图林一事无成,爱情失意,疾病缠身,在死亡迫近之时,他只能沉湎于远离生活的内心世界中。


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


这么看,从百年前的“多余人”,到今天的“孔乙己”,都是在时代洪流中找不到个人定位的知识分子形象。经受着理想与现实的撕裂,自小接受的教育理念与冰冷的外部环境之反差,逐渐变得迷茫和苦闷。


迷茫和苦闷,本身不是问题,即便不拿知识分子说事,这些也符合人性逻辑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但值得一提的是,郁达夫认为,“真正的零余者,是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的人”。


这么看,“孔乙己”们某种程度上也是“零余者”。不过,“零余者”的边缘感更多来自时代的更迭和变动,强调对外的抱负性失落,“孔乙己”们则更多朝向对内的个人迷失。


将全部青春年华寄托在科举取士这唯一一条路上,此路不通,也不再有读书写字之外的优势与技能,孔乙己被迫成了一个“零余者”。


而这个现状,是他在一心苦读的时候,在满怀壮志赶赴考场的时候,所没能料想到的。


从人性的基本逻辑层面,这种精神上的缓冲与麻木,其实应该得到一定理解与允许。


人们难免为孔乙己身上那股“读书人的清高”感到可笑,同时也在嘲笑那种用理想主义来包装个人利己主义的酸腐。


《觉醒年代》剧照


时代的规则忽然改变,满腹经纶忽然变成华而不实的精神包袱,就像现代社会那些惹人厌烦的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他们口中的理想和抱负,或者索性说只是个人的目标和执念,在变动的社会规则面前都显得愚蠢且可笑,都被理解为了鲁迅笔下剪不掉的辫子。


只是需要知道,有的人剪不掉辫子,是迫于强权或对强权的贪慕、恐惧,但也有的人,是因为从来便听到唯一的声音:只有保留这根辫子,唯有读书这一条路,你才有可能在这个世界谋得尊严和人权。


而相比起外露的“辫子”,“长衫”更多代表一种内化的文化人偏执,某些时候,这股偏执甚至可以被讨巧地理解为理想主义,因此显得更体面、更文明,当百年后的大学生们以之自喻,似乎便合乎情理了许多。



拧巴的理想

约莫距离高考还有四个月时,湖南某中学传出的一则高三学生演讲视频引发争议。视频里,一名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女学生,激情饱满地对着镜头呐喊:“凌晨6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


类似“誓师”“自我激励”这种活动,恐怕大部分中国高中生都经历过。


纪录片《高考》


我记得自己高三那年,约莫在高考前一个月,学校也举行过徒步十公里的“义行”,众师生皆斗志昂扬,高举代表集体荣誉的班级和学校旗帜,穿着印有励志标语的制服,顶着大太阳徒步一个下午过来,汗流浃背,面红耳赤,似乎已经打完了高考这场未战之役。


将考场喻为战场,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


战场,是非胜即败的,败者是没有尊严的。害怕失败的人、不敢失败的人,一刻不敢松懈地铆足劲,披星戴月,十年寒窗,衍生出了独属于读书人的励志哲学。


做一件不容易的事,适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的生存本能与哲学,但主观能动性超出了必要限度,就会质变扭曲。


比如,好不容易考上六百分的学生,四年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仍然不能找到理想工作,少年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壁,恐怕又难以自洽了。


据今年3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16至24岁的年轻人的失业率为18.1%。


而在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里,脑力劳动者的地位仍然在很多层面高于体力劳动者,办公室里的白领,仍然比蓝领拥有平均更高收入和尊严感,比服务行业、制造业等等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长久以来的劳动价值鄙视链,很难支持我们从相对单一的人生追求路径里脱身。大企业加班成风,三十五岁危机如达摩克斯之剑,文科生跟风转码,年轻人铆足劲考公,与考研、考编并列为宇宙尽头三大道。


在社会工作分工细化程度不够的环境下,我们很难指责一个大学生不肯“自降身价”回农村、进工厂。


《幸福到万家》剧照


即便是短暂放弃竞争,缩回家里闲置,必然也会遭到一如既往地嘲讽。


如果真的咬咬牙脱下“长衫”去拧螺丝、送外卖(虽然这两者也并不容易),只恐怕,又会开始流行以骆驼祥子自居自嘲了。


真正可悲的,是从小被老师和家长耳提面命灌输“读书才有出路”甚至“读书就会出路”,长大后进入社会,却发现读书与学历并没有那么“值钱”。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因此,从根本上,让人唏嘘的,不是读书人,更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将读书自视过高,寄予太多不切实际功利期望。读书改变命运,但读书不是功利的捷径。


时代词典里,流行和自嘲永远是一种必要的表达和发声,年轻一代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他们需要安慰,需要激励,更需要被看见与被理解。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苏米

值班编辑|江江‍‍‍‍‍‍‍‍

排版 | 郑泽伟、苏打



年轻态演讲节目

 《后日谈》 

生活不ending,人生后日谈。


点击图片 即刻订阅

天猫、京东南风窗旗舰店已上线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Fengyx778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