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腻了,甘肃天水,不差这碗麻辣烫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陆茗
麻辣烫,这个平平无奇的食物点亮了天水——一个多年来籍籍无名的西北小城。
我是少读《三国演义》时,第一次知道天水。一将挺枪跃马飞出,对阵常山赵子龙:“汝见天水姜伯约乎!”当时,我就记住了这个地方,因为它的名字真美。
它不同于南方地名那般温婉多思,也不起“讨吉利”的世俗之名,它用“天”“水”这两个最质朴简约的汉字,勾连起李太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画面,既浪漫超脱,又豪情万丈。
追溯它的历史高光,天水有着同样的气质,它浪漫且豪情的文化底蕴,比麻辣烫有意思得多。
看见天水
吸引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理由?
从文旅局长出镜整活儿,到抓住丁真一样的网红,再是淄博接住从天而降的烧烤热度,又及哈尔滨对冰雪旅游的卖力营销,幸运随机地从天而降,被砸中的城市都在努力留住它。
天水麻辣烫 /图源:澎湃新闻
但热闹之余,围观者对“文旅快餐”的担忧,始终没有消散。
之所以是快餐,不只在于旅游分淡旺季,窗口期有限,还在于“重旅游轻文化”,文旅似乎简单地等同于“吃喝玩乐”“走走逛逛”。
而保持热情和诚意、稳住物价和治安,似乎已经占据了一个地方全部的精力,怀着善意而来的人们,也不忍心再追问,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吗?
文旅局其实也知道问题所在。淄博的一名干部曾告诉我,当时政府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承接天降的流量,但他也直言,这不是太健康的事,代价很大。
天水麻辣烫公交环线 /图源:新华社
近段时间,甘南州的文旅局局长马文涛在总结问题时也说:有产品但层次不高。
什么是更高层次的产品,董宇辉或许能提供一点启发,他催生了一个新名词:文化主播。
当他“不务正业”地在直播带货时引经据典、出口成章,那些只会说“绝了”“666”的人感到了一丝惭愧,董宇辉是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
虽说仅凭能不能说出别人想说却说不出口的词句和新鲜故事,来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有文化”,是草率和片面的,但在抵达“有文化”之前,捕捉那种朦胧的“文化感”,可以唤起行动的意识,阅读或旅行,和文旅也自然地勾连起来了。
任何有热度的东西,无论烧烤、还是麻辣烫,都会迅速且简单地复制,也很容易同质化,这不是当下才出现的问题,过去10年间,对不同城市在景观上的大同小异,人们早有怨言。
游客在天水市秦州区的天水古城参观游览 /图源:新华社
一座城市无法被复制的东西,构成它的独特性,那往往浓缩在历史和地理当中,并且对所有人开放。博物馆和就地保护的遗址,是两种尝试,但也常常生硬和粗糙。
作为曾经的文博爱好者,每每遇到情绪饱满、志愿讲解的大学老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去看文物细节的精妙,我才相信,国宝的确会告诉你许多有意思的故事。
当人们不再单纯地把文物移走、送到博物馆,而是就地建遗址陈列,来访者的想象力有了发挥空间,脚下“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历史沧桑感,或许真能使人明智,而历史巨轮下,总有些人物像星辰闪耀,烙下了自己存在过的印迹。
所以,本文想要讲述一个被低估的天水。
“天水老家”
十年前,各省份有过一次集中提炼文旅宣传亮点的热潮,“老家河南”是其中有记忆点的代表。
很长时间,“老家河南”这四个字影响了我对华夏文明起点的认知。毕竟这里是商朝、东周和后来许多封建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在狭义上理解“中原”,指代的也是河南一带。
但天水,延展了这个关于“起点”的叙事。
天水有座人宗庙,庙里供奉的不是佛陀菩萨,也不是玉皇大帝或孔子,而是人文始祖伏羲,一个存在于神话当中的人物,古籍中最早的王。
伏羲庙 /图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伏羲的身世很是离奇。传说,上古时期一个母系氏族部落首领华胥氏,踩到了巨人的脚印,顿时红光照身而受孕,怀胎12年后生下了一个孩子,就是伏羲。古籍中载,12年称一纪,伏羲是在一个叫“成纪”的地方出生,而今天,这个成纪县就在天水。
神话给天水平添了一层浪漫玄幻的气质,但考古发现还原的真实过往,有力地道出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天水的大地湾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已知最早的遗址,距今8000至5000年。
新石器时代是文明的一次分野,狩猎采集不新鲜了,农耕和畜牧养殖开始出现,随着生产力发展,聚落逐渐分化,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大地湾先民的饮食起居,就显出这种过渡的痕迹。
先民依水而居,掌握了结网而渔的技术,还会在轻飘飘的渔网上面加装烧制的陶网坠。一个有意思的神话勾连来了,传说是伏羲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发明了捕鱼技术。
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活动现场 /图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打渔难度系数不高,算得上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有能力的先民已经驯化了凶猛的野猪养了起来,他们对猪的珍爱,甚至到了墓主人把猪的下颌骨放在自己胸前陪葬的程度。
猪肉虽香,但猪的胃口比人大,家里没粮,是伺候不起的——一些在千年时间里被碳化的黍种子和油菜籽,给出了答案,也还原了先民的饭桌食谱。
水泥是现代都市常见的建材,而农村人改用水泥建房代替木头房子,也不过是过去20年里的事。
可5千年前的大地湾遗址下,却有大片水泥一样坚硬平整的地面,化验发现,的确含有现代水泥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这一片最原始的水泥地面,面积在420平方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十几根柱子与之相连,撑起一个巨型建筑,而榫卯结构,恰好也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工艺。这些木柱包裹着草泥,大地湾先民还懂得防火……
正是借由这些痕迹,你才能理解天水“祖脉”二字的分量。
秦,出天水记
秦,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人们熟悉它和西安的联系,却很少注意它和天水的渊源。
其实这一关联直接反映在地理命名上,天水至今还有个秦州区,是市政府所在地。在建立秦国之前,秦人的祖先就在这里挣扎图强,虽然那时候他们还不叫“秦”。
王朝更替可以决定一个部落的兴衰,秦人的祖先就是商周争权的牺牲品。
商朝时期,为了遏制周人,秦人受命举族西迁,来了陇西,也就是天水一带。周灭商后,秦人就从贵族被贬为奴隶,他们不能使用“嬴”的姓氏,被禁止祭祀祖先,受到了最屈辱的惩罚。失去身份地位、居无定所的同时,西北两面的戎族进一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部落陷入双重的亡族危机。
黯淡了几代人之后,一个叫非子的人,向周天子证明,他们有独立存续的价值——很会养马。
如今,游客在天水市秦州区的一摊位前购买特色小吃 /图源:新华社马希平 摄
冷兵器时代,战马是宝贵的军事资源,周天子自然很高兴,不仅允许他们重新祭祀祖先,还赏了非子50里地作为城邑,命名为“秦亭”,尽管地盘小得很,但他们重新获得了姓氏和土地。
要想扩充实力,秦势必要和西边的戎族交锋。
戎族有一支周王朝都难对付的军队,西周最后的天子周幽王,就死在戎族手中,反倒是秦在对抗戎族的过程中屡建战功。
周幽王老爸周宣王在位期间,秦人就是对战戎族的先锋,非子的五世孙嬴其驾车带兵出击,在周王室的帮助下战退戎族、大胜归来,而后又夺回了秦人失陷的宗邑所在地,嬴其也获封西陲大夫,加封土地。
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也曾遭到戎族的追杀,来救驾的不是中原诸侯,而是来自最西边的秦军,领兵的是嬴其的儿子嬴开。这也是秦人建功立业的一个转折点。
《寻秦记》剧照
东周建立之后,因护送周天子有功,赢开加封为诸侯,成为秦国第一代国君秦襄公。
秦有了显赫的政治地位,但尚不稳固的东周,给赢开的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封赏的土地其实早被戎族占领,秦国还得再度打败他们,凭实力拿回来——他们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他们也的确靠自己兑现了。
在对戎作战的漫长历程里,今天的我们才能感知《诗经·秦风·无衣》唱出的血性: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大一统的基业当然需要另一番连横的运筹,但秦以“战功”崛起的底色,应该说是在更早之前的陇西成型。
在秦襄公及前面13代人手里,他们以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搏命心态,为日后积攒了足以重塑中原格局的硬实力。
秦州、天水,见证着一切。
男儿本色
历史上的天水不缺战争与豪杰,它见证着秦先人的崛起,也是三国的战场。
为实现刘备“还于旧都”的遗愿,诸葛亮开始北伐。
蜀军须得翻越秦岭天险,才能进入关中,而通往关中有5条路,诸葛亮声东击西,对最西边的陇西路线志在必得。这条路线上的天水郡街亭,是万不可失的重镇。
可诸葛亮忘了刘备生前“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提醒,偏偏用了马谡,后者致使街亭失守,直接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这也是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一个悲剧性的转折点。
第一次北伐,蜀军出其不意,占了时机上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战力上的不足;而它的失败,使得魏军在其后加强了对西边的防守,以致诸葛亮后续多次北伐一次比一次辛苦,战果一次比一次小。就在第五次北伐途中,耗尽了心力的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
之后,扛起北伐大旗的,是天水姜伯约。
姜维北伐连环画 /图源:中国甘肃网
他原是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在诸葛亮北伐途中归降蜀汉,而从未见过刘备的他,愣是十一次为蜀汉领兵北伐。
但蜀魏日渐悬殊的实力,在粮食补给不足的问题面前放大,即便姜维用兵出奇,仍旧无力回天。
地方志载,姜维渴望建功立业,他曾书信失而复得的母亲:“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为这份远志,他几度把名节抛在脑后。
尤其蜀帝刘禅投降后,姜维投身入魏,策反钟会,想借机除掉灭蜀主将邓艾,还密信后主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但最终密谋败露,复国计划未能如愿。
最后一刻,不同于《三国演义》里,姜维仰天大叫“吾计不成,乃天命也”,而后拔剑自刎而死的演绎;《三国志》里,姜维连同他的妻儿,一并被魏军将士所杀。《世语》的记载,姜维死后,尸首被剖。
《三国演义》中“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名场面
相传姜维死后,他的部下收走了他的战靴,千里报丧。消息传到他的家乡甘谷,乡人为他高点明灯,为之招魂,在村南山腰为他立了衣冠冢。
现在,天水一带的丧葬曲目里,就有一支曲子这样唱:姜家庄哩嘛灯笼哟,照南山哩嘛灯笼哟,一棵松柏一盏灯哟,靴子坪的灯火万年红。
回到起点,在典籍当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姜伯约非得“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由,其动机或许只能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情义来解释。
在姜维27岁那年,诸葛亮选中了他,决心“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把自己全部的军事本领都交给他,带他进宫,觐见主公),这份知遇之恩,就像诸葛亮27岁那年,刘备三顾草庐、拱立阶下,向他隆中问计一样。
我本慈悲
天水曾经有个千佛之国。观佛像,先看衣服。飘飘衣袂勾勒出来的流水一样的线条,或是袈裟像涟漪一样在胸前和盘坐的膝前荡漾开来,无论看多少次,都不会腻。
麦积山石窟各类雕塑
修佛像是佛教深入传播的表现,它兴起的背景,是魏晋南北朝的战乱、瘟疫、地震、饥荒、死亡,宗教被视为一种精神寄托。
不过,这都是后话,在当时的天水,佛教兴起始于统治者推崇——十六国中的后秦、羌族帝王姚兴。也是他,命人在老家天水修建了当时的“国家工程”麦积山石窟。
姚兴,这个皇帝很冷门,但是唐朝政治家房玄龄为他立传。这是个有想法、有作为的君主,虽免不了征战,但在他治下,后秦也成为实力强盛的割据政权。
他尊重学者,与之论道,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为学者讲学大开方便之门。他下令,百姓若因为饥荒贫穷被迫卖身为奴,都豁免为平民。
有臣子感叹时下人才匮乏,他却批评说:“爱卿自己不能慧眼识珠并加以提拔,才求不到人才,为什么推卸责任,把错归到天下人身上呢?”
姚兴皇帝还是个佛教信徒,他结识了一位叫“鸠摩罗什”的僧人,并尊奉为国师,还招揽供养了三千德僧译经说法,当然,他最大的投入,便是在峭壁之上,开建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历经多朝,才最终成为它今天的样子,但年代最久远的佛像,被认为是姚兴皇帝下令开凿的。这些佛像身形健壮、鼻梁高挺、衣服厚重,保留着汉化之前的异域风格。
麦积山早期石窟都选择了“三佛”造像,分别是过去佛、现世佛、未来佛,对应着“三世轮回”和“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姚兴皇帝笃信这一点,两次撰文论证、肯定这一说法。
麦积山“三佛” /图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姚兴为什么如此在意“三世因果”?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杜斗城,早年曾解析过一种可能性。
他认为,“前世作恶,今世果报,来世未定”的思想,在根本上符合姚兴作为统治者的政治利益。现世的社会秩序,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差别,是前生决定的,现世的寻常百姓只能“逆来顺受”,为来世积善果。“魏晋南北朝以来,这种思想一直是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器。”——宗教由此显现出,不同于传统“劝人向善”的另一种影响力。
今天,麦积山石窟不再背负如此沉重的任务,它以审美和文物的价值,得到了持续的保护和传扬。
天水风光 /图源:央视新闻
我们可以和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的天水学者冯国瑞一样,单纯地欣赏那尊不足1米高的小沙弥塑像,从他纯真迷人的微笑里,发现人世间的美好。
无论史前的新石器时代,还是对中国大一统格局举足轻重的秦汉时期,天水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曾是多么波澜壮阔。
即便天水在汉以后的千年里略显黯淡,却是华夏文明的重心由西向东迁移的印证。
这里,就是天水,一座不仅因为麻辣烫而闻名的城市。
-END-
编辑 | 张来
排版 | 诺言
南风窗原创纪录短片
《疯狂宠物家》
看宠物如何捕获人类。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seakykyyy
点击图片即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