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型纪录片诞生记 | 携手共绘美好祝愿

艾菲历奇 退休之后
2024-10-08

点击上面“退休之后”,关注我们!

退休之后,老年轻一代(40-65岁),或已经退休,或走向退休的路上,或期待退休。

年轻态,同理心,艾菲历奇,共谋福祉。

退而不休,瞻望未来,助人自助,创造价值。


敬老节大会活动现场


↓↓↓ 微型纪录片 回首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 点击欣赏 ↓↓↓


以下文章 由志愿者 王如璎 撰稿


携手共绘美好祝愿

——记《风雨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微型纪录片采访及制作历程



蔚蓝下的艳阳,

燃起青春的澎湃,

江河孕育的儿女,

普世同庆。


缤纷树的花簇,

歌出心中的感恩,

仰望飘扬的国旗,

锦绣中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七十华诞之际,复旦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创办的退休之后平台和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展“我与共和国共成长”共和国同龄人采访及微型纪录片的制作。

 

从2019年7月8日开始至2019年9月27日,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退休之后平台和复旦大学退管会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彭德胜、许晓明、傅德华、顾昕、方晓玲、王国兴、余甲方、何建、朱宝荣共9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退休教职工现场采访和深度访谈,完成了代表复旦大学167位共和国同龄人共同回忆和歌颂祖国70年历程的美好祝愿和心声的《回首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微型纪录片制作。

 

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因为退休之后平台志愿者们的热忱和真心无偿的付出,因为退管会老师们的敬业和负责,因为对祖国的共同热爱和依恋,流淌的汗水凝聚成了秋天的硕果,以此奉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把时间退格,用镜头聚焦那些退管会的老师们和平台志愿者们,捡拾起夏日里的点点滴滴。


Focus 1

仍然在复旦校园耕耘的退管会的老师们


2019年7月8日上午,复旦大学一号楼124室,启动由退休之后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共和国同龄的老师的采访短片制作。

 

周桂发、许丽红、黄玮石詹歆晔4位老师是这次活动的协调和联络人,微型纪录片的脚本从詹歆晔写的《回首70载》开始,经过多次的调整、修改、补充和润色,最终浓缩成短短七分钟的精彩视频;许多拍摄人员、场景的落实和史实的确认离不开周桂发老师和许丽红老师的安排和沟通。

 

2019年7月23日上午,在复旦老年大学(南区食堂三楼),复旦大学退管会周桂发、许丽红、黄玮石、詹歆晔、董群5位老师组织了志愿者与8位共和国同龄人面对面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老师有:彭德胜、许晓明、傅德华、顾昕、方晓玲、王国兴、余甲方、何建老师,以及许晓明老师和方晓玲老师的学生刘金华、沙先谊老师。


座谈会后拍照留念,左起:余甲方、何建、傅德华、王国兴、许晓明、顾昕、方晓玲、彭德胜老师


在这次座谈会上,周桂发老师拿出了珍贵的史料,一张余甲方的父亲余家宏先生1935年北上请愿的照片,这张连余甲方也不曾见过的旧照,让余甲方激动不已。


余甲方的父亲余家宏北上请愿的老照片


还有一张1993年复旦大学的年夜饭票,是复旦学子留校过年的福利,令谋划实施整场年夜饭的王国兴老师谈兴大起。


1993年复旦大学的年夜饭票


Focus 2

退休之后平台校友志愿者


众人拾柴火焰高,校友志愿者的加入,特别是沈林森、沈黎君、王如璎、傅亮的专题人物采访报告激发了不少复旦的退休教职工对过去峥嵘岁月的感怀,被采访的老师们都表达了作为复旦人的光荣,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2019年8月2日,退休之后志愿者王如璎、沈林森分别完成对王国兴和顾昕老师的采访报告初稿。

 

在微型纪录片录制的过程中,石渡丹尔的专业摄录、郑召利老师浑厚的文字解说和原复旦诗社的社长傅亮的文案提炼及诗作,大大提升了短片的观赏效果。

 

那是一种正能量的互换和传递,志愿者们无不被采访的老师们那种对过往的无怨无悔和和对未来生活的热爱而感动,沈黎君特意带着女儿一起参与现场采访,采访后,他说道“感受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对生活的乐观豁达、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担当,这种耳濡目染的精神能量一定会影响女儿即将开启大学生活,一定会激励、鼓舞女儿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左为沈晓薇(北京语言大学一年级)与何建老师

 

郑召利老师在视频配音工作完成后,也感慨到“夜深人静,在书房里,用手机录下的不仅是声音,而是我对共和国的生日、对退休之后的复旦人精神的祝福与敬仰。感谢主创人员给我一次表达的机会!”。

 

Focus 3

退休之后平台原创团队


退休之后平台原创团队是本次志愿活动的策划和主要组织者,同是复旦八十年代校友陈艾可和朱家菲是退休之后公益平台的联合倡议者,为已经走在和即将踏进退休之路上的同伴们搭建一个可以释怀和绽放的平台是她们的初衷。


这次与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展“我与共和国共成长”共和国同龄人采访及微型纪录片制作是退休之后平台比较重要的公益活动,她们丝毫不敢懈怠。除了全程参与和跟踪外,短片制作期间,正逢陈艾可的儿子从国外回国度假,陈艾可便带着她的儿子,一起参与了视频的补录工作。


左为陆宇程(荷兰海牙大学四年级)与石渡丹尔

 

不知道是因为她们的依然秀美的倩影,还是她们立志做公益的精神,近20位志愿者的加入,尤其是复二代的加入,不仅展示了退休之后平台原创团队的魅力,而且带动了一种公益精神的传递。


Focus 4

采访和短片制作花絮


2019年7月23日-26日,退休之后志愿者们分别完成了对采访对象的手机视频拍摄,退管会的老师们收集了很多与微型纪录片制作相关的校史素材和故事线索。

 

2019年7月26日,退休之后志愿者陈艾可和傅亮在光华楼15楼咖啡厅约见余甲方补充采访。

 

2019年8月7日,退休之后志愿者沈林森约见朱宝荣老师进行深度采访。

 

2019年8月8日,根据退休之后志愿者编写和修改的脚本,开始微型纪录片初加工。

 

2019年8月14日,在一号楼124室,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和确认V2.0脚本、分工安排和前期深度采访的情况汇总。参加者:周桂发、许丽红、黄玮石、詹歆晔、陈艾可、朱家菲、王如璎、傅亮。

 

2019年8月20日,根据V2.0脚本的需要,退休之后志愿者傅亮完成短片中9位老师的独白文字。

 

2019年8月22日,退休之后志愿者陈艾可、石渡对傅德华在光华楼历史系档案馆视频补录。


傳亮(右)与傅德华老师

 

2019年8月23日,退休之后志愿者陈艾可和她的儿子、石渡丹尔、王如璎辗转三个场次,先是在复旦老年大学对何建、彭德胜进行视频补录,随后在国晓路王国兴家中对他进行视频补录,再后来对许晓明、朱宝荣和余甲方进行视频补录。


2019年8月26日,退休之后志愿者骆欢文、陈艾可、石渡丹尔在闵行方晓玲老师家对方晓玲老师进行视频补录,再辗转东北角选择江湾校区法学院对顾昕老师进行视频补录。


2019年8月30日,在古朴的复旦老校门,导演石渡丹尔拍摄短片的最后镜头,参加视频录入的志愿者除了郑召利老师、石渡丹尓,还有一群可爱的蓝精灵合唱团团员,他们是羊凯江、王士义、郑健、盛青,王如璎、陈艾可、朱家菲、刘敏


蓝精灵合唱团部分团员助力拍摄

 

2019年9月1日-9月26日,退休之后志愿者石渡丹尔对《回首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微型纪录片进行后期制作,复旦退管会周桂发老师、许丽红老师、黄玮石老师、褚懿老师、詹歆晔老师对纪录短片反复审阅,多次修剪、精剪和补充纪录短片的内容。

 

2019年9月27日,完成代表复旦大学167位退休教职工共同回忆和歌颂祖国70年历程的美好祝愿和心声的微型纪录片终稿。


《回首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在复旦大学敬老节大会中播放


2019年9月29日下午,微型纪录片《风雨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在复旦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敬老节大会中,献礼播放。


167位共和国同龄人中的部分教职员工


这里要特别写一下退休之后平台最年轻的志愿者石渡丹尔,他1米9的高个,不仅帅气更加阳光,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是关爱自闭症患者公益组织的资深公益人。当他得知退休之后平台自愿无偿参与制作《回首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的采访短片时,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团队,以他精湛的摄影技术参与纪录短片的制作和编辑。为了提升图片和视觉的效果,他力荐用专业的摄影器材取代手机视频重新录制。


志愿者石渡丹尔在拍摄中

 

记得有一次,上午的拍摄比较顺利,提前2个小时就结束了,退休之后志愿者中有人提出,可否通知下午要参加拍摄的老师,将下午的拍摄提前1个小时,石渡丹尔却说,定好的时间就不要变了,因为参加拍摄的都是已经退休的老师,不要轻易去打扰他们,宁愿我们自己多等些时间。

 

此刻如果有掌声也不足以表达对年轻人的钦佩,显然石渡丹尔的敬业、无私、善良和体贴已足够让你记住这个不一般的灵魂。

 

他的另外一个身份会让你明白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他是著名指挥家、热心公益事业的曹鹏的嫡亲外孙。

 

正如《回首七十年 奋进同路人》微型纪录片结尾傅亮的诗作所写的意境:


一次又一次,伟岸的旭日,

以求索的通透倾洒无尽的光芒,

情深意长。

一阵又一阵,清爽的季风,

用进发的深厚传递殷切的气场,

不可阻挡。

 

这一百六十七颗承载负重的心啊,

曾划出道道硕果累累的光纤。

这一百六十七颗多情委婉的心,

要捧出声声汩汩流淌的箴言。

一百六十七颗才情四溢的心,

不息跳动,正在凝聚,历久弥新。

一百六十七颗百折不挠的心,

穿越风云,绑定信念,持续强劲。

 

这是一群来自复旦大学的学子,他们倡议创建退休之后公益性平台,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90年代,年龄跨度近30年,他们走在致力于提高退休生活品质,丰富退休生活内容,关注公益的志愿者之路上。


复旦大学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老师与部分志愿者合影留念


参与“我与共和国共成长”相关人员采访及微型纪录片制作既是退休之后志愿者平台重要的成长轨迹,也是复旦大学退管会助力退休之后志愿者平台的时间印记。相信日后的彼此会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王如璎

2019年12月



座谈会后老师们与部分志愿者合影


小结 /Summary


微型纪录片6分51秒

视频素材24小时

历时80天

先后26位志愿者参与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记得随手点个在看哦~




<相关阅读>

豁然开朗话“解放”

体育老师的手风琴之缘

最想家的时刻,缔造一段欢乐时光

教书,更要育人

七十年的追寻,三代人的传承

我仍将乐此不疲,尽力而为

管理学教授的自我管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退休之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