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到老,教到老

艾菲历奇 退休之后
2024-10-08

点击上面“退休之后”,关注我们!

退休之后,老年轻一代(40-65岁),或已经退休,或走向退休的路上,或期待退休。

年轻态,同理心,艾菲历奇,共谋福祉。

退而不休,瞻望未来,助人自助,创造价值。


本期人物

徐小松 先生


生于1932年,美国华侨,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联谊会会员,长宁区书协会员。


曾是一名人民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参加国家教委组织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教材专职编写工作及配套教学电视的专职编导。编写了《工艺》、《家用小电器的修理》等四本劳技教材,编导了《蚱蜢的编制》、《闹钟的修理》等教学电视片。


2006年回国定居松江区泗泾镇后,积极为侨胞侨眷、小区居民书写春联,成立“侨缘文化沙龙”和“夕阳红书画沙龙”等书画艺术小组。代表书画作品有:《徐小松和他的作品集》、《五心论》、《四时竹景》、《文坛推陈出新 艺苑万紫千红》、《熔古铸今推陈出新》等。



徐老师的部分书画作品


↓↓↓ 精彩视频,点击欣赏 ↓↓↓


活到老 教到老

——访徐小松先生小记

 作者:志愿者 许悦


疫情之后第一次登门造访的是安居在松江泗泾的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徐小松老师,之前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位书画家。


徐老师是一位自学书画家


而在接下来他向我们回顾他的人生经历时却似更加在意他的另一身份——人民教师


抗战结束后15岁的少年徐老凭着天资聪颖获得了在故都南京高专深造的奖助金,但二年之后的战乱却毁灭了一名寒门子弟得之不易的求学梦。在他几乎衣食无着之际他凭了自幼因为痴迷书画而练就的“一笔好字”在一所学校谋得了一份学校钢板刻印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负责宣传工作 出的黑板报在长宁区获得第一名


不想这一份用他的特长谋就的饭碗却成了他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的起点,一名也许是起点最低的中学教师。


五十年代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时 组成的火车头中队暑假夏令营活动(徐老师 后排左一)


因为工作出色,他被调入市内一所知名中学任教。他说他当过辅导员、班主任,教过数理化还有语文政治。就在我们疑惑这是否是在说一个希望小学老师的工作时,他显然知道我们内心的质疑,似自叙似解释的说:“我当时就先自己拼命地学然后再教学生,可以说是现学现卖。


就在我们内心疑惑更深时,他也不等我们发问,似自夸却更似释疑地一一历数他做班主任时连续三年获得了市先进集体表彰,他带的毕业班获得了学校最佳的升学纪录,而他任教的学科他成为教研主任,特别是国家第一次课改时,他作为长宁区被唯一抽调的脱产专职编写成员参与国家教委组织的新教材编纂


说到这里老人似有点不甘和无奈,但在我听来却觉得这恰恰是他履历中的一个独特的亮点,它反证了老人作为一名教师的不凡。


这时同行的他的一位学生说起他因为家境不裕父母一直要求他放弃高考转而中专技校以期尽早工作,是徐老数次登门说服家长。是徐老的用心和坚持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更不遑说他能够成为复旦的一员。“徐老是位好老师”,他的学生如是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俨然已经成了千年以来对为人师者最权威的定义。这也把课堂上的教与学的物理格局上升并固化在形而上的层面:老师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对学生施予灌顶的得道者。


而徐老显然是个另类的师者,他之为师并非源自他先然的得道,更来自他本身就是一个学者,一个不停在学习的善学者。与其说他像传统的师傅,不如说像个大师兄。他在传授课本的知识同时也自然在分享他学习的心得。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怎么样的教育方式能更加让学生获得成功所有一路上过来的学子自有感触。


徐老自然无愧于他的学生对其“好老师”的认定,但他人生更多的精彩却绽放在他退休之后。人人幼时立志时都说要做想做的事,而大多数人终身所从事的事业往往都是外部种种因素机缘巧合或情势所迫而致。


上世纪90年代初 退休之后的徐老师由儿子接去美国孝养


徐老执教为业是天择,而他由心的自选却是书画。他一直自称是书画的痴迷者,而他的这个梦想居然在尘封了大半个世纪之后依然全然地投身而入。


徐老师的作品集之一


所以在他的讲述中真正让我动容的是他在年近八旬之年居然为了幼时的梦想如小学生一般拜师学画。每周从松江到长宁带着足额或超额完成的作业登门各位几乎是他晚辈的老师求学,风雨无阻;每日近十个小时练笔不辍,终年无休。当如今他的书画已然在业界获得一席之地时,谁曾想过这是一位年逾八旬方登堂入室的书画家。


徐老师的部分书画展作品


他在书画方面的成就显然不只是众多的作品,而是他编写的系列书画入门教材。显然他终究放不下他一生行兹爱兹的教师职业。


在离开三尺讲台之后却又拥有了一大批喜爱书画学习书画的学生,尤其是大批老年人。不同的仅是以前的教学是谋生的职业,现在教更多人书画是公益甚至贴钱的。在翻看了他的书画教材后我一点也不怀疑它的受欢迎程度。


徐老师在书画展现场挥毫


一名业余入门者,是愿意面对一位高高在上,似高深莫测的所谓大师,还是一位循循善诱,几乎在手把手帮你执笔的大师兄?徐老还特别提到初时曾一度热衷作品参展获奖,而如今便“呵呵了”。而近年来他反而黑发再生,身健气清了。


徐老师的部分书画展作品


老人终究在人生天择和自选两道都有所成就,诚如他所说的,“我就是秉持了一条,既然做了某事就一定尽全力把它做好”。


徐老师的作品集之一


自始至终,老人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却从未有大家自居。但看到陪同一旁的他的几十年前的学生不经意流露的敬意,也感喟人其实只有先把自己放下来,别人才会真心地在心里把你高高捧起。


记下此文,真的很想告诉小朋友,小时候也争取学点特长吧,哪怕“有一笔好字”,说不定也能成为困厄之时一个傍身之技。更是想让老年人知道,有这么一位年近八旬才真正学习书画且有所成就的老人。


徐老师的部分书画作品


临别时,徐老赠我了一幅字,也恰似我此次拜访最好的结语:“禅心如雪”。


徐小松老师(中间)与志愿者们


↓ 编外篇 ↓




良师与贵人

作者:柏德山


学妹嘱写一篇别记,不知从何下笔,思后,就从师说起。


很多年前曾读过韩愈的《师说》,退之对师作了这样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近年认识了一位良医,他则从自己学医的经历中道出了师父和老师之别:师父是传授吃饭本事的人,老师则可能只是教你某种知识的人。


在我的眼里,徐先生(我们进中学时都称老师为先生)则是一位既是师父、又是老师的良师


良师


1977年春,进长宁中学后,班主任即是徐先生。刚从校办工厂劳动出来重新任教的徐先生,将全部精力扑在了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我则因此走上了真正的学习之路。


未几,高考恢复,学校将一批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开设了提高班。徐先生则任提高班的班主任,我也进入了提高班。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及各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徐先生的辛勤耕耘下,提高班的同学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市区各类竞赛中获奖颇多,也因此获得了上海市先进集体、先进团支部等称号。


1979年夏,班里近十位同学考入了上海当时的三大名校: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还有28位同学考入了市西、延安、市三、育才等市重点,班里未考入市重点的同学,则留在长宁中学继续高中学习。


初中毕业那年,曾有央媒专门采访报道徐先生做班主任的经验,华师大也曾出版《雏鹰展翅》一书,介绍徐先生的经验,无疑,徐先生是一位良师。


贵人


初中毕业时我父亲打算让我考中专,后徐先生数度来我家家访,在徐先生的劝说下,我参加了中考,留在长宁中学读高中。


两年后高考,我有幸进入了复旦大学。提高班中绝大部分同学虽多来自普通工人家庭,但由于遇到了徐先生这样的良师,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考入了各类大学,毕业后也在各领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因此,我认为徐先生不仅是大家的良师,还是大家的贵人。


老有所为


四十余年来,和徐先生一直保持着较良好的关系。


2006年徐先生回国后,我还一度随徐先生学柳体书法,因此和徐先生的交往更密切了,也对徐先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略而说之,一、善良、豁达、敬业;二、善于学习、善于教育;三、为子,则孝;为父,则慈;为弟,则悌。


去年,女儿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做了一名中学老师,我常向她讲述徐先生的故事,希望她也能以徐先生为榜样,善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贵人。


徐先生七十五岁开始拜师学国画,进步神速,还出版了数本国画教学书籍,更在八十岁后在松江区义务教授社区居民学习书法和国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与时俱进,近九十岁高龄还学会用视频指导大家学习,这或许对步入老龄社会的老年人会有不少启示吧。


因此希望“退休之后”平台,将徐先生的故事广为传播,或可利益现在的教师们,或可利益已退休的、将退休的各位中老年朋友们。





徐小松老师为 退休之后 题字


徐小松 简介


1932年6月出生于江苏宜兴,从18岁开始在教师岗位上整整奋斗了四十二年。先后在职业学校、长宁中学、华东政法学院附中等担任过语文、数学、政治、物理等学科教师、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等工作。


八十年代后期被抽调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课程教育改革第一期教材编写工作。编写了《工艺》、《家用小电器的修理》等四本中学劳动技术教材,编导了《蚱蜢的编制》、《闹钟的维修》等教学电视片。


上世纪90年代初,年过六旬的徐小松光荣退休。夫妇二人便由儿子接去美国孝养。在美期间,每天从大使馆赠阅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在心里总感觉自己游离在祖国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外。渴望能回到祖国参加并见证在党的领导下全民共同努力振兴中华民族之梦的历程。于是在2006年放弃在美国的一切福利待遇,毅然回国定居并选择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松江泗泾镇作为自己寻梦的起点。


徐小松祖籍江苏宜兴,古称阳羡,故字号“阳羡老人”,徐悲鸿就是其族人。由于父亲是知识分子,又擅长书法绘画,所以徐小松自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回国后在松江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便重拾从小酷爱的书画追逐梦想。


在弘扬中华文化的感召下,阳羡老人感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认为这正是将个人梦想融入祖国梦想的大好时机。于是在他的牵头下,得到了侨联泗泾分会领导和社区居委领导的支持,先后成立了“侨缘文化沙龙”和《润和苑夕阳红书画沙龙》,为周边喜爱书画的老同志们创造了学习书画的条件。多年来,徐小松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老年人比较快速学习书画的方法和技巧。


2012年至今徐小松创作的书画、文艺作品也曾多次参加市、区、镇的展示和评比,获得了不少的奖项。


1、《四时竹景》入选上海市教师书画展,并被收入该展会作品集。

2、《文坛推陈出新 艺苑万紫千红》篆书获选参加长宁区当代书法家作品展并收入该展会作品集。

3、篆书《五心论》入选松江区“中国书法城”命名大会开幕展及入选中、日、韩、新四国书法作品联展。

4、篆书《熔古铸金推陈出新》赴日本交流展出,并应请求将作品留赠日本书协。

5、《学习终生 老有所为》一文,获上海市老年教育一等奖。

6、《鹤舞》、《国色天香》等十余幅作品入选松江区、泗泾镇等各类书画展会获二、三等奖项。

7、2015年应上海市教委老年教育处邀请,徐小松参加了市老年教育论坛,并做《网络教育使我快乐和健康》的专题发言。

8、2016年6月,由泗泾镇教委社区学校牵头举办了《心安若素 自在人生》徐小松个人书画作品展,在徐小松几百幅作品中选出七十余幅作品进行展出,并作为泗泾镇贯彻上海老年教育的十年成果之一。

9、2017年被评为松江区“百姓学习之星”。


自2014年起,为了帮助徐小松实现更为广泛、更好地实现传扬中华优秀文化第一国粹——中国书画的梦想。在泗泾镇社区学校(老年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徐小松开始将自己多年来自学中国书画的心得、体会和努力的过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成中国书画学习书籍系列丛书,为喜爱中国书画的老年朋友提供一些可供自学的读本。


如今已出版的有:《自学中国画之一果蔬篇》、《自学中国画之二梅兰竹菊》、《自学中国画之三花卉篇》、《草书字形的一般互借通用》、《书法各体作品资料集》等。


虽然徐小松年已耄耋,但追梦之精力依旧旺盛,心永远不老的阳羡老人常用一首自撰的诗激励自己:


早离驿道廿几春,

盛世更奋老骥身。

昂首四蹄奔不息,

一点余热献人民。



徐小松老师为 艾菲历奇 题字




<历奇下半场 相关阅读>


复旦师生专辑

沉浸在茫茫史料中,只争朝夕

横空出世,1960

豁然开朗话“解放”

体育老师的手风琴之缘

运气奶奶的芳华

游过长江,悟出遨游人生智慧

甜蜜蜜,从文学中汲取滋养

自律与好奇,是最好的养生


未来研究会专辑

与哲学作伴,跑好人生马拉松

面向未来俱进,依然绽放精彩

边走边悟,老有所为

翻译家,解码未来学

今天,是昨天的未来


艺术家专辑

书写城市记忆,凝固爱的目光

心志腾飞 气韵生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退休之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