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崇源: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的崛起

艾菲历奇 退休之后
2024-10-08

点击上面“退休之后”,关注我们!

退休之后,老年轻一代(40-65岁),或已经退休,或走向退休的路上,或期待退休。

年轻态,同理心,艾菲历奇,共谋福祉。

退而不休,瞻望未来,助人自助,创造价值。



口述历史

吴崇源 先生



吴崇源老师新作《当代英雄》


吴崇源1943年生。1965年春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学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1981年10月3日加入上海市未来研究会前身中国未来研究会上海研究组。1987年起任中国企业未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30周年,荣获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奖章(1979-2009),201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获颁突出贡献奖。196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时代英雄三部曲》:《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以及《迎接新世纪策划学浪潮》《未来领域软科学大全》(合著)等。


文:言无、吴崇源

视频:Jiafei

编辑:嘉捷




 吴崇源  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的崛起  



言无:


前些时候,我参加了上海市未来研究会的座谈会,有幸见到几位元老级会员。

 

在回顾总结中国未来研究会创建发展至今的历程中,几位老先生对未来学在中国当下由显转隐之现状表示了遗憾,其中应该也包含了一份不甘。

 

谁都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信息技术的进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换言之,是信息产业引领了世界经济蓬勃向上的潮流。

 

这一切也恰恰印证了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几十年前就做出的对社会、经济及技术变革的精准预判。我们已经历或正经历着的,正是托夫勒所描画的“第三次浪潮”本身,这也更有力地证明了未来学的巨大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几位老先生各自介绍了他们当初的研究报告和成果。我敬佩他们的努力和敬业,他们当初竭尽心力所研究的未来,通向未来,一片灿烂前景。

 

吴崇源是我国最早一批未来研究者之一,也是上海未来研究会从初创时期起的积极参与者。曾出席1980年11月30 日至12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讨论会”,宣讲的论文是《后工业社会向何处去》。这是改革开放后学术界的一次盛会,人才荟萃,与会者有不少人后来成为诸多领域的佼佼者。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出版《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发展预測探》,预言后工业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动,产生了重新划分阶层原则。后工业社会向何处去?丹尼尔.贝尔在书中没有作出回答。吴崇源对此在《后工业社会向何处去》中指出:“有极少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有可能变成资本家,这与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取代商人和资本家成为掌权者不是一回事。”半个世纪来美国社会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吴崇源强调指出:“高新技术的应用,资本家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获取越来越多剩余价值,而工人阶级劳动强度降低,工资福利提高,他们之间利益冲突没有最后消失。后工业社会高水平的生产力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状况。劳动群众将由此强烈地认识到,正是私有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变革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超后工业社会,当新的更高形态生产关系借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在其中成熟,工人阶级将适时地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剝削作为历史現象,将同私有制一起在历史上消灭。这就是我们对社会未来预测。”社会预测是未来研究的重大方面,除此,吴崇源先生也聚焦于经济领域的预测,撰写了若干搞活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论文。1986年,他受邀担任秦麟征先生主编的《未来领域软科学大全》编委。这是一本中国未来学的百科全书式的专著,可以作为将来大学开设未来学课程的重要参考书。吴崇源先生撰写的《2000年的中国工业》指出:“我国工业的发展在今后14年里将出现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传统工业与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二,沿海开放地带工业迅猛发展,并带动内地一起腾飞。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工业发展将出现两个令人振奋的情况,第一,各工业部类形成若干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带动行业发展;第二,形成多成分所有制结构,通过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与租赁制,我国工业企业成为有充分活力的企业。”这个预测距我们这次开座谈会的时间已经过去30余年,我国央企的90几个企业集团成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不能不说,当年预测都在我们面前实现了,而吴崇源先生的另一个预测:“形成多种成分所有制结构”,也为近些年来出现的混合所有制所证实,可见吴老的未来预测是贴近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的。


人们在回顾中国未来研究会过去40余年走过的路,总会提到吴崇源在筹办主持首届海峡两岸企业家座谈会所作的贡献。这次会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两岸企业家的交流开创崭新的舞台。1987年吴崇源先生联袂一位海内外著名的企业家和企业界经济学界人士组建企业未来研究会。多次在北京和各地举办搞活大中型企业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中顾委委员、企业未来研究会名誉顾问袁宝华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先生(时任国家计委主任),中顾委副秘书长、企业未来研究会名誉顾问郝盛琦先生莅临会议做长篇报告,对企业的宏观发展给予指导。由于吴崇源先生在未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组织企业未来研究会活动的成就,于中国未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时被授予未来奖章,在成立四十周年时被授予突出贡献奖。


吴老先生 交流中


我有意想了解是怎样的一群人在研究未来


席间,吴老先生的“题外话”引起我格外的兴致。吴崇源先生,金属材料专家,前中国企业未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就摆在我的面前。

 

这实是让人有点意外,而文学话题也更易于我这个业外人士与之沟通。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我发现吴老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作家身份,其专业程度丝毫不亚于他其他的专业,譬如金属材料专家,抑或是未来学专家。

 

吴老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开始其文学创作,而集他几十年心力的主要成果,当是相继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和《当代英雄》,组成的《时代英雄三部曲》。


《穿越上海》的封面


中国文坛不失农村题材的优秀作品,中国作家也似乎更喜欢或擅长于在农村的广阔田野上去培育创作的种子。但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巨变是中国滞后于世界的一次后发的工业化进程,其中有一个最为特殊的群体当之无愧地摘得这一巨潮之中“弄潮儿”的衔冠——企业家。

 

伟大的时代必会催生伟大的文学作品。中国文坛一直在期待着承载这一段伟大历史的中国的《百年孤独》。中国的作家们,敢吗?能吗?我曾试想百十年之后,当我们的后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想回溯改革开放这段民族辉煌历史时,发现在文学作品中满屏的都是赵本山小品集,将会是多么的可乐、可悲、可叹。

 

我想,兴许是因为吴老先生是搞钢铁出身,于是就选择了中国文学最似钢铁般坚硬的工业和企业家题材入笔,而且一气写了三部曲。

 

从《阳醒着》的唐汉杰,一个在国企改革中艰难前行的奋斗者;到《穿越上海》的苏泰达,一个在创业成功后想着人力资源价值回归的资本家;再是《当代英雄》的扬华德,一个在尖端的通信行业打造国际领先企业的当代英雄。吴老先生的时代英雄三部曲,恰恰写照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的国有及民营企业家的风貌。


我与吴老谈及《穿越上海》中的苏泰达,一个把企业利润分还给员工以实现其人力资源价值回归理念的民营企业家。我问他现实中有这样的原型吗?回答让我有点惊愕:还不完全有。不等我继续发问,他说,“这样的理念,从当前通过员工持股形式,已经在慢慢得到实现。可能到了200年之后,这样的理念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我的书不仅是写给当今的读者看的,也是写给200年后的读者看的”。


霎时,我有种无法再好好聊天的感觉了,而我内心明白,在我没有细读吴老先生的作品并有深入的思考之前,确实不该再叨扰老人家了。

“满天的星星都消失了,不知飞向天宇哪个角落?”


这居然是吴老工业题材小说开篇的语句。再搜看读者的评语,用的最多的词是“独特”,独特的风格、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架构。而我的感受是,他笔下的企业家总是那么的高大上。尽管他们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和一般企业家纵横商场的才能,但他们都充溢着“独特”的人性的光辉,他们不只是唯利是图,他们给自己加持了厚重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他们有纵横捭阖的才华和智慧,更具有大情怀、大胸怀、大担当,他们是能承负起“当代英雄”之冠的人。在这些著作中,我们有了值得我们呼唤和赞赏的“当代英雄”。用吴老先生的话说,他的小说并非仅仅是用来记录现实的,也许这就是一位未来学家作家的独特内质。


我以为,表达对这位钢铁专家、未来学家以及作家的敬意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去拜读一下老先生竭尽心力而作的《时代英雄三部曲》。吴老先生一定乐见更多的当代读者能看到他的书籍,这是一位未来学家写的长篇小说。我的感想可能失之于肤浅,为了深入了解吴崇源先生的创作,我们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我们仿照坊间的“某某说”,我们称之为“吴崇源说”,我们来听听吴崇源怎么说——





吴崇源:

 

《时代英雄三部曲》:《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完成并出版,八位前辈老师及文学评论家写了十二篇评论(含序言)给予肯定,他们是(以三部作品的评论先后为序):中顾委副秘书长郝老(盛琦)先生,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张炯老师,著名文学评论家、原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原上海作协副主席王纪人先生,著名学者、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曾镇南先生,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军先生。借此机会再次对他们的大力支持致以深挚的谢意。感谢诸位批评家细读拙作,并从中发现、挖掘作品蕴含的意义。我在谈论拙作时,将援引诸位先生的分析评价来与朋友们共享。

 

《时代英雄三部曲》中《太阳醒着》主人公唐汉杰是失败了的英雄,开放式的结尾预示他必然会重振雄风,东山再起。《穿越上海》主人公苏泰达、《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则是经过艰难奋斗取得成功的英雄。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指出,“他用编年史方式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纵观文学史,欧美文学再没有人采用这种编年史的方式来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更没有作家能这样做。《时代英雄三部曲》塑造了不同时段(按历史时段分,而非编年)最活跃的中国企业家形象。改革攻坚阶段国有企业家的突围(《太阳醒着》唐汉杰),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民营企业家的雄起,披荆斩棘的贡献(《穿越上海》苏泰达),中美对抗历史背景下中国企业家的激流勇进(《当代英雄》扬华德)。《时代英雄三部曲》是对时代主潮的感应、掌握和展示。


我们来看看张炯老师对《太阳醒着》评价的一个观点。他说:“他们的行为动机都是从当代历史潮流中汲取来的,从而小说广泛地反映我们时代典型的人物关系和历史脉搏。”看到行为动机从当代历史潮流中汲取来,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因为我随即想起恩格斯对拉萨尔《济金根》的评论。当即找出马恩论文艺的书,找到了恩格斯这段话:“您的《济金根》……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张炯老师这样高的评价,是鼓舞我后来创作《穿越上海》《当代英雄》的力量源泉之一。后来张炯老师在为《穿越上海》作序时,又指出:“《穿越上海》着力于新型的民营企业家的典型的创造,……这样的企业家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描绘了许多具有不同意义的典型人物,他们的性格、行为动机都来自时代,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从而为读者勾勒相当真实的当今上海的浮世绘和典型环境,写得很有气势。”这里同样强调指出,小说人物性格、行为动机都来自时代,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我的小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紧跟历史潮流,紧扣时代主题,三部小说一脉相承,成为我所追求的精神标杆。


在《当代英雄》2018年秋最后修订时,加进以下一段话,实现了紧贴现实的零距离:“更有甚者,十几年后,特朗普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挑在中国中秋节(2018年9月24 日)生效,二者异曲同工,都是要在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给中国人民制造不痛快,却一样不会得逞,通达人照样欢度春节,喜庆的气氛中多了两棵金桔(这两棵金桔即将出现在读者面前);中国人照样吃月饼,全民千里共婵娟,气定、阵严,审时度势打出反击的拳头。”(请见该书第63页)


郝老在为《太阳醒着》所作的序言指出:“《太阳醒着》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故事中形形色色人物、事件所展露的人的精神世界,在于它昂扬的价值追求,在于它鲜明的价值判断……文如其人,我可以肯定作者也是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思考者。正是由于这一点,我推崇《太阳醒着》,推崇这样的作者。它继承了文宜褒贬,导倡讽喻的文艺优秀传统。”

张炯老师在《穿越上海》序言最后指出:“总之,《穿越上海》是一部内涵厚重、思想前卫而又引人入胜的艺术特色突出的好作品。”


张陵先生评价《穿越上海》:“《穿越上海》努力塑造肩负国家民族责任的中国实业家的性格形象,在反映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展现一个大时代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从而深刻地揭示时代现实的本质,是一部思想和艺术都有新的思考追求的好作品。”


张炯老师对《当代英雄》评价:“所谓英雄,就是能够站在时代的潮头,能够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和不屈不挠的努力,率领群众为促进历史进步做出英勇贡献的人物。《当代英雄》所写的主人公扬华德正是这样的人物。”


陈晓明先生指出:“崇源先生紧紧把握住他(扬华德)的性格和品格的大方向,写出他作为一个卓越现代企业领导者的风范。从深具使命感的个人英雄推及到围绕着他的、具备某种时代精神的人物群像,再进一步推及到中华民族的复兴,最终升华到人类进步的希望。”





言无:


以上为这篇《吴崇源说》的导语。以下将就六个方面展开说。其一,著名评论家对《时代英雄三部曲》塑造的文学新人一致推崇。其二,《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均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三,《时代英雄三部曲》的产生是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的崛起。其四,现实主义文学新人在二十一世纪崛起的历史必然性。其五,《时代英雄三部曲》三部长篇小说的原创独特且丰富多彩。其六,结语:从现代文学开端的人——《狂人日记》的狂人到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时代英雄三部曲》的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





吴崇源:


一,著名评论家对《时代英雄三部曲》塑造的文学新人一致推崇


郝老对《太阳醒着》主人公唐汉杰成为文学新人的评价别具一格,他说:“更吸引我的是小说的主人公唐汉杰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改革者的形象,这是一个失败的改革者形象,这是一个应该成功但却失败的改革者的形象。……这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有着社会理想和社会追求的思考型的改革者。”


张炯老师赞赏《太阳醒着》“不止于从人们习见的体制改革的层面切入,而是对生活做更深层次的开掘,从体制改革深入精神领域”,成就了新人的品质。


张炯老师评价《穿越上海》时指出:“《穿越上海》则着力于新型的民营企业家的典型塑造。小说的主人公苏泰达就是这样的新型企业家……这是比吴荪甫思想境界更上一层楼的新型企业家。这样的企业家在当今中国虽然为数不多,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


张陵先生评价《穿越上海》的主人公苏泰达:“这个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境界高远,有着超越一般民营企业家的道德理想,……真实反映了一个新的阶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思想依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学形象。可以说,这个人物具有‘文学新人’的许多素质,是一个可以深挖下去的很有价值的文学形象。”


我们来看看白烨先生对《穿越上海》主人公苏泰达新人形象的评论:


“最为深刻的也饶有新意的是,既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书写上别开生面,又在时代新人形象的着力塑造上锐意出新,这样两个方面的艺术进取,既有力成就了《穿越上海》一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同类题材的已有写作。”


“更让人为之欣喜的,是作品所着力塑造的苏泰达这个人物,堪为具有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气质的新人形象。”


“吴崇源在《穿越上海》里精心打造的苏泰达这个人物,既是改革大潮的弄潮儿,又是志向远大的民营企业家,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仅从发见和塑造具有时代特质的新人形象这一点上看,《穿越上海》就自有其独特的贡献。”


王纪人先生说:“《穿越上海》以独特的姿态完成了对新世纪上海的一次‘穿越’。”


陈晓明先生对《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新人形象的评价:“以这个‘大写的人’为中心,作者试图展开一个理想化的叙事。”“在主人公扬华德身上凝聚了作者对‘时代’和‘新人’的理想化想象。在文学创作进入‘后现代’的今天,吴崇源跳出了这个框架,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写法,召唤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写的人’。”


张陵先生评价《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这部作品的思想探索与突破,则应该得到高度评价。很多时候,思想的探索突破常常是一部优秀作品的重要标志。作家吴崇源长期坚持工业题材创作,在这条孤独的探索路上完成过《太阳醒着》《穿越上海》等作品,引起了社会读者的关注。新作《当代英雄》则在塑造我们时代英雄人物形象方面,把他的作品推向新的思想高地。 

  

“他的超前的思维,深刻概括出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家的正确方向,也具有时代精神高度。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扬华德的预见性。应该说,这是扬华德性格最为华彩的所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形象。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这样的形象还不多见。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英雄》强调塑造英雄形象,填补了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空白。扬华德形象的挺立,表明中国文学在塑造时代英雄人物形象方面,有了新的进步。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品写的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在当代小说中,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并不鲜见,但把一个民营企业家当作时代英雄来认识来塑造则很少。因为这样的定位,需要思想的勇气,需要对历史和时代深刻的认识。《当代英雄》努力挖掘主人公扬华德身上的英雄品质,并且把这种英雄气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精神中,就是深刻认识到中国民营的历史贡献并有勇气表达出来。  

    

“这个应时代而生而强,参与改变中国人民命运,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群体,难道不具有时代英雄的品质?他们难道不能被排进英雄的行列?作品显然是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思考现实,做出了一个作家对时代生活,对一个新的群体的判断。     

  

“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作者没有这样的思想负担,大胆张扬企业家精神,喊出中国企业家是“当代英雄”的声音,真是如春天田野上的惊雷一般。我们从这声惊雷里听到时代精神的回响,那就是正确准确公正认识中国企业家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看到了扬华德在中国土地上成长,他的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呼之欲出。


“在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扬华德英雄形象,就有了新意。首先,这个形象深刻表现了时代的新精神,传递出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新信息……其二,这个形象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现实……其三,这个形象展示出中国社会新的文化力量……中国企业家做为英雄成为文学的主人公,正是这种新文化书写出来的‘中国故事’。”


《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都是站立在现实主义文学阵地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属于我们时代的主人公,展现我们时代的新人物的风采。


二,《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均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深刻论断:“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前面已经有评论家作了论述。以下做进一步展开。

 

张炯老师评价《太阳醒着》:“小说写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但作者并不止于从人们习见的体制改革的层面切入,而是对生活作更深层次的开掘,从体制改革深入精神领域……作者不断深化自己小说的主题,从人的解放去设想工厂的改革,还从人的解放推进到和谐社会的建构,推进到人类命运和宇宙未来的深思,在字里行间时时可见含有哲理的睿想,这样小说便赋有人生体悟的哲学高度,赋有超越具体改革题材的新意,给读者以远为开阔也远为深厚的思考空间。”


郝老在评价《太阳醒着》时指出:“小说所展现的改革开放的典型环境……这是一个生动而真实的历史场面。新鲜与陈腐、龌龊与洁净并存的历史背景,不仅供给了各种人物赖以生存的必需的空间和恰如其分的营养,使各个人物个性鲜明,而且使唐汉杰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成为了现实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希望和动力。这一艺术典型的精神指向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富有新意的。作者对改革主题的开掘是独特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命价值,当在其中得到坚实的支撑。整部作品所营造的精神格局,彰显了作品的精神力量。”


张炯老师评价《穿越上海》指出:“《穿越上海》则着力于新型的民营企业家的典型塑造。小说的主人公苏泰达就是这样的新型企业家……这是比吴荪甫思想境界更上一层楼的新型企业家。这样的企业家在当今中国虽然为数还不多,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


“在长篇小说着塑造这样一位企业家血肉丰满的形象,正是《穿越上海》对我国文学画廊的一个重要贡献。这样的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既是有现实根据的,也是带有理想光环照耀的。……这正是《穿越上海》的重要思想价值所在。”


张陵先生也认为《穿越上海》“真实反映了一个新的阶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思想依据。”


陈晓明先生评价《当代英雄》指出:“在主人公扬华德身上,凝聚了作者对于‘时代’和‘新人’的理想化想象。在文学创作进入‘后现代’的今天,吴崇源跳出了这个框架,坚持现实主义的写法召唤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写的人’。”


“在今天这样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作者还具有如此宏大的历史观,并力图在作品中完成这种历史叙事,无疑是值得赞扬的。吴崇源的《当代英雄》以饱满而生气勃勃的叙述,以企业家的视角切入中国现代性历史的同时,也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探索提供了自己的答案。”


李建军在评论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中国企业家已登上世界经济舞台,人们呼唤着新时代中国企业家英雄的文学形象早日登场。这个时候,作家吴崇源先生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所塑造的当代企业家形象主人公扬华德,作为这个英雄形象的代表,适时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个文学形象是闪光的。当今全球化席卷世界,中外都出现不少企业巨头,但塑造企业巨头的形象,在国内外文学中并不多见,可以看作对新时代新人物的塑造的一个贡献。这是一个立得住的人物,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成功的优秀人物和正面人物。”

 

综上所述,《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们所处的典型环境是根据现实生活精心营造出来的。《太阳醒着》主人公唐汉杰处于国企改革的典型环境,《穿越上海》主人公苏泰达处于民营企业艰难发展的典型环境,而《当代英雄》的主人公扬华德领导的通信创新企业在筚路蓝缕进程中,与KS公司的诉讼之争,以至后来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反抗美国相关部门的打压。把这么一个创新企业家写入小说,没有任何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有这样的典型环境。这样的典型环境造就这样的典型人物,这样的典型人物不成为文学新人都难。


三,《时代英雄三部曲》的产生是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的崛起


在著名文学评论家切中肯綮的评价中,文学新人——《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联袂向读者走来。文学新人由来久远,可以溯源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正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开创现实主义文学新人的先河。

 

十九世纪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平民知识分子取代了贵族知识分子。适应时代的需要,新人形象应运而生,在文学舞台上现身,先有屠格涅夫《父与子》的巴扎洛夫,后有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的拉赫美托夫。尔后俄罗斯文学不再有新人形象出现。苏联作家柯切托夫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叶尔绍夫兄弟》,近距离地反映苏联的现实生活,所塑造的工人阶级形象在生活中坚持原则,与坏人坏事作斗争,但没有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层面,加上苏联当局的箝制,作者胸襟眼界不够开阔,不可能关注人类命运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尽管在苏联文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但无涉于文学新人。1962年《叶尔绍夫兄弟》介绍到中国来,也不可能引起文学新人的联想。至于利帕托夫的《伊戈尔.萨沃维奇》,这样一部作品这样一个人物,成为当时苏联文学没落的标志,自然写不出文学新人。

 

至于美国文学,安.兰德130万字的长篇巨著《阿特拉斯耸耸肩》于1957年出版,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安.兰德说:“《阿特拉斯耸耸肩》包含了我全部的客观主义哲学观。”“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对它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为体现这种思想,安.兰德着力把主人公约翰.高尔特塑造成她心中完美的高大形象。然而,个人主义者的艺术形象自然不可能成为现实主义文学新人。

 

白烨先生、陈晓明先生分别在评论《穿越上海》和《当代英雄》时论及文学新人,对这两部长篇小说主人公作为文学新人出现给予充分肯定。


白烨先生在评论《穿越上海》时回顾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他说:“新时期以来,我们从文学创作中已经看到了不少时代新人……”同时也指出这些人物的缺陷:“但这些个性鲜明、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含带的多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气息。”又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中连这样的改革弄潮儿的身影都比较少见了。具有新的时代气质的新人形象更是难觅踪影。”最后归结到:“因此,吴崇源在《穿越上海》里精心打造的苏泰达这个人物,既是改革大潮的弄潮儿,又是志向远大的民营企业家,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仅从发见和塑造具有时代特质的新人形象这一点上看,《穿越上海》就有其独特的贡献。”


陈晓明先生也从社会历史未提供足够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现代人”并不能一夜现形,来凸显《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英雄形象的新人意义。他说:“在主人公扬华德身上凝聚了作者对于‘时代’和‘新人’的理想化想象。”接着指出:“扬华德的人物形象可以从‘新时期’的‘改革文学’中找到前身,早在1981年,张洁在《沉重的翅膀》里就呼唤领导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改革者,本身必须是‘现代人’。那时中国社会热烈讨论真正的‘改革英雄’,呼唤‘现代人’横空出世。文学史的事实说明,社会历史尚未提供足够的条件,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现代人’并不能一夜现形。崇源先生的《当代英雄》也不是一次‘移花接木’式的复活,而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格局之中塑造出时代真实的改革英雄形象。

 

《时代英雄三部曲》:《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是对重大现实题材的发言,是对时代呼唤的响应。


这是一种正面的挑战。作品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辽远而开阔,充满时代的力量。作品深邃而博大的精神追求,焕发出一种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强烈介入现实,精神视野宏阔,大大提高了作品的精神性,三个主人公外在的表现,走在通往时代宏伟图景的大路上,内心的幽径却是深邃而渺远,这里的人性搏斗依然剧烈,造就了人物形象丰满的内涵。


 白烨先生在评论《穿越上海》时指出:“最为深刻的也饶有新意的是,既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书写上别开生面,又在时代新人形象的着力塑造上锐意出新。”


“还让人为之欣喜的,是作品着力塑造的苏泰达这个人物,堪为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的新人形象。苏泰达这个人物,与我们通常所见的改革家形象,多了一些性情的真实,也多了一些理想的高蹈。他不讳言自己是资本家,但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破解资本家的实质;他把民营企业鼓捣得风生水起,但他的目标却在于为消灭私有制而努力;他务实又务虚,一边在为资本运作殚精竭虑,一边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苦苦寻索,力求在这个旷世难题上作出新的文章来。他以接连践行人力资源的价值回归,放弃资本分红等方式,尤其是捐弃前嫌去回头帮扶陷入困境的国营企业,显示出了其博大的胸怀、不凡的气度和远大的追求。”


王纪人先生评论《穿越上海》时指出:“很多作家都写过上海,着眼点、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怀旧回望的,也有呈现当下的,……着眼当下的,则以关照的敏锐和视角的新颖独特为佳,吴崇源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应该属于后者。着眼当下也有各种题材可写,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多数作家避免写较大的题材,他们限于生活经验的狭小也只能从平凡世界中择取一角,然后苦心经营,并发掘出某些人生真谛,虽已如此也难免显得平淡;写得精致细巧,大抵是这类作品唯一的取胜之道。”王纪人先生明确告诉人们,上海多数作家避免写较大题材,从平凡世界择取一角,难免显得平淡;这类作品的唯一取胜之道是精致细巧。王纪人先生在这里是横向比较。确实,写上海的作家多数避免写较大题材;至于市井弄堂、小家碧玉、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更无法体现上海精神,这是巨大的缺憾。

 

那么人们要问,在反映现实上海的作品中,有没有视野大、视角新的作品呢?王纪人先生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穿越上海》就属于着眼当下,且关照敏锐,视角新颖独特的作品。他为《穿越上海》写的评论题目就是《大视野 新视角》。人们进一步要问,当代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要有大格局大视野的长篇小说与之匹配,有没有这样的作品呢?上海有没有与当下时代相称的作品呢?


著名评论家给出了富有说服力的回答。试举两个例子,来看看张炯老师、张陵先生是如何阐述的。


张炯老师在序言中强调指出:“今天的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牵引长三角、率先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理所当然,也应该有作家去反映民族企业家的新貌和上海搏动全国的强大脉搏。吴崇源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正是这样的作品。”


张陵先生对《穿越上海》作了深入的开掘,旗帜鲜明地在序言中作了回答:“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也在强烈呼吁中国作家创作出与时代相称的大作品。可以说,作家吴崇源同志就是自觉听从时代召唤,努力把握上海之魂的有责任心、有思想的优秀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格局的形成中提炼出作家思想中上海精神的深刻主题,非常有意义。”他同时指出“上海作家吴崇源同志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以改革开放时代的上海现实生活为背景,生动讲述了一个民营实业家积极而充实的人生命运故事,努力塑造肩负国家民族责任的中国实业家的性格形象,在反映当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展现一个大时代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时代现实的本质,是一部思想和艺术都有新的思考追求的好作品。”

 

再来看看纵向比较是怎么样的。从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到张爱玲小说,从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深刻上看,《穿越上海》和它们有很大不同。对生活肌理的刻画上则各有千秋。至于《子夜》《上海早晨》以及《穿越上海》《当代英雄》的主人公都是资本家,吴荪甫、徐义德由于历史的局限,与苏泰达、扬华德最大的区别在于境界的不同。


《穿越上海》反映大上海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在当代城市文学中的地位不可替代。主人公苏泰达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决不会雷同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上升的资产阶级。《穿越上海》表现生机勃勃的改革现实,新的阶层的生命图景,将为后代读者提供有认识价值的活生生的材料,将比职业历史学家提供的干巴巴的条文更能深入人心。

 

陈晓明先生在评论《当代英雄》时写道:“‘我写三部小说的主人公时,心里就想着塑造新人。特别是最后一部《当代英雄》,塑造中国企业巨头的文学形象,一定要比生活更高,把他写成‘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物形象’,也希望将来别的国家的作家写出企业巨头时,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人物深度,可以与之有一拼。’这是作者吴崇源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作为一位对中国企业的成长有切身体会和长远规划的在场者,吴崇源这位写作者的视野更加开阔,他并非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切入和思考中国经济社会,而是为文学打开了一个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社会空间。”


“作者真实地写出了一位中国企业家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在其背后展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时代变迁,为曲折的情节提供了社会现实依据。……小说写扬华德并不以个人创业奋斗的传记体的形式来写,而是在恢宏宽阔、捭阖张弛的结构中来表现人物的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 


陈晓明先生又说:“在主人公扬华德身上,凝聚了作者对于‘时代’和‘新人’的理想化想象。在文学创作进入‘后现代’的今天,吴崇源跳出了这个框架,坚持现实主义的写法召唤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写的人’。”


张陵先生在评论《当代英雄》时指出:“作家的用意是朴素深刻的。他显然知道,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英雄。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时代的英雄来引领思想,引领道德,凝聚力量。时代英雄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我们的文学就应该在写英雄人物下大力气,塑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英雄形象。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文学一直在回避写英雄人物,一直拿写小人物当幌子,来消解文学人物中的英雄情结与气质。小人物是写得很生动,但英雄却写不来了。当时代呼唤英雄的时候,文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英雄》强调塑造英雄形象,填补了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空白。扬华德形象的挺立,表明中国文学在塑造时代英雄人物形象方面,有了新的进步。”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品写的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在当代小说中,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并不鲜见,但把一个民营企业家当作时代英雄来认识来塑造则很少。因为这样的定位,需要思想的勇气,需要对历史和时代深刻的认识。《当代英雄》努力挖掘主人公扬华德身上的英雄品质,并且把这种英雄气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精神中,就是深刻认识到中国民营的历史贡献并有勇气表达出来。”


曾镇南先生评论《当代英雄》时指出:“扬华德并不是精通现代通信技术的科技专家,但他是熟谙中国国情、中国人精神、具有既民主又集中、既踏石留痕又仰望星空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大师,也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环境下成长起来,思想里具有牢固的社会主义因素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思想型企业家。”


“在塑造扬华德这个当代英雄形象时,作家善于把当代大企业巨头的创业故事的传奇性与这一英雄人物在平凡的世界里的普通人习性结合起来描写,努力写出人物既是典型,又是“这一个”的丰满个性。在探索扬华德与别的企业巨头形象的区别时,作家把笔尖探入他独特而精微的精神世界的深处,尽显他精神追求历程的传奇性。”


“通达公司的精神、风貌、道德即扬华德性格、人格的外烁,人与企业浑然一体;人与炼成他的种种社会关系纠缠在一起;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扬华德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这就是作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进行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正确方向。”   

 

李建军先生在评论《当代英雄》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中国企业家已登上世界经济舞台,人们呼唤着新时代中国企业家英雄的文学形象早日登场。这个时候,作家吴崇源先生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所塑造的当代企业家形象主人公扬华德,作为这个英雄形象的代表,适时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个文学形象是闪光的。当今全球化席卷世界,中外都出现不少企业巨头,但塑造企业巨头的形象,在国内外文学中并不多见,可以看作对新时代新人物的塑造的一个贡献。这是一个立得住的人物,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成功的优秀人物和正面人物。《当代英雄》通过主人公带领通达人艰难创业,深刻表现现实生活,生动反映了时代风貌。在信息产业发展中锐意创新,攻关克难,坚韧不拔,攀上世界的高峰。小说的情节和细节,都从生活中精心提炼出来的;如此近距离地贴近生活,在当下的作品中比较鲜见。”


“作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及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在复杂的经济生态环境中,凸现人物的精神深度,表现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止的企业家精神。主人公身上充满肯定性的道德因子,有良好的道德感和正义感。这个文学形象表明,有时候,人的经济实力越大,可能他寻求自我纯洁化的冲动也越强;也表明,金钱并没有使企业家全都被异化,被扭曲。主人公扬华德就是一个始终保持着理想主义激情的企业家。” 

 

《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是作家发出的人性拷问,我们的民族要不要有这样的创新硬汉,这样的硬汉与历来的硬汉都不相同,人们期待着回答,这是对世道的回答。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指出:巴尔扎克“他当时是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是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作家塑造扬华德的艺术形象就是在当代“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这样的人,并进行艺术概括。《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与员工的关系不再是金钱关系,而是一起创造新世界的伙伴战友。作品向后代读者提供了可资检验的宏大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作家把自己的思考注入扬华德的艺术形象中,调动读者的感情,强化了民族共同的认知,比一般艺术形象发挥出更大的艺术力量。只有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格局中,具有深刻思想的人物形象才堪当时代新人的重任,《太阳醒着》主人公唐汉杰冲破对改革的束缚,《穿越上海》主人公苏泰达对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变动的思考并践行,《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对人类未来的瞻望,都成为塑造文学新人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英雄形象在《时代英雄三部曲》顽强地呈现,在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这些文学新人艺术形象面前,说英雄形象存在破局问题,岂不是无的放矢。所有关于文学新人的“焦虑”也应该烟消云散。


《太阳醒着》主人公唐汉杰是失败了的英雄,而《穿越上海》主人公苏泰达、《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是历经艰难奋斗取得成功的英雄。他们向人世间宣示,中华民族新一代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崛起的存在感,承载起我们时代的重量,表达千百万人对时代的感受,是深刻的,不是破碎的,在人们面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进入我们这个新时代,进入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对心灵更高的要求,超越任何宗教式的自我慰藉,这应该是清醒现实主义带给人们的精神馈赠,带给人们的史诗般的感觉,这是不可抗拒的,远非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所能比拟的。


四,现实主义文学新人在二十一世纪崛起的历史必然性


现实主义文学新人在二十一世纪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为现实主义文学新人的出现提供宏阔的天地。


从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新人的诞生历史来看,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平民知识分子,他在《怎么办》中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他的思想观点。1863年《怎么办》在《现代人》杂志发表,俄罗斯文学的新人拉赫美托夫出现,到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当代英雄》出版,文学新人扬华德挺立在人们视野中,其间过去了将近160年。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用《怎么办》回答了该历史时段提出的问题,而《当代英雄》回答了中美对抗的历史背景下,这个历史时段提出的问题。拉赫美托夫为代表的一群俄罗斯文学新人,以他们有别于以后文学形象的行为令人耳目一新,而扬华德带领通信创新企业的一帮兄弟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新人。两群人都是社会的新生力量,都以未来为旨归,这样扬华德就成为与拉赫美托夫比肩的文学新人,乃至站在了历史的某个峰峦上,其艺术形象更加感人更加深入人心。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正直善良的人比比皆是,这种人却寥寥无几,可是他们在那一群当中好比茶里的茶碱,醇酒的芳香;那一群人的力量都来自他们。这是优秀分子的精华,这是原动力的原动力,这是世上的盐中之盐。”这段话用在扬华德身上也很恰当,然而扬华德与拉赫美托夫不同的是,他生活在广袤的大众中间,正为我们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楷模作用。扬华德所作的努力,为我们的人民带来真实的利益,而拉赫美托夫的极端行为,若在社会上实践,不可能给人们带来利益。我们的文学新人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学新人不同之处,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生存本质的探求。扬华德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精锐之师——中国企业家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奋力前行的雄姿。其艺术形象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创人类新文明有全新的意义。对人类命运的预测和关注,表现了扬华德的悲悯情怀,显然比拉赫美托夫更高一筹。从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新人出现,到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在《时代英雄三部曲》蜂拥而出,显示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出现以来,历经近200年的发展,现实主义巨大的生命力。这是值得庆贺的。


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担任重要的角色,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必然要由新时代的新人物来操持。文学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其塑造的英雄形象,又使人们的灵魂有了映照。


《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既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又标识着人类进步的方向,作为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而崛起,在现实主义文学阵地上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例证。


人类社会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相当部分人会陷入迷惘状态。中国古典哲学思想,道家和儒家的文化传承,是拯救人类的一股坚韧的力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将推动物质相当大的丰富,物物相联,人脑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开发,使人的生命活动进入无所不能,不着边际的状态,人类面对更高层次的生命状态——心灵自由,有了进一步的迫切性。给心灵的荒漠注入一泓清泉,避免心灵的空疏和粗糙,才会获得幸福。《时代英雄三部曲》三个主人公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一脉相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的文明,获得精神提升。这是三个文学新人艺术形象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在精神上的体现,也是《时代英雄三部曲》在当代文学中提供的思想资源。


当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生命状态,必然会对生命存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必然趋势,人们意识不一定会有深刻的认识,但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人类社会历史新阶段,必然会对文学思潮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因为作家的清醒,必然会介入对现实的反映,创作主体对现实具有鲜明的立场。清醒现实主义就应运而生。


瞻望未来,现实主义文学阵地一定会牢牢守住,这个阵地上的文学新人也会迭次产生,当然希望越多越好,只是时间上难以预测而已。有一点是明确的,文学新人的创作主体的必要条件至少有以下几条。其一,对身处的历史时期有深刻的认识。其二,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其三,对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宏观把握。具备这样条件的作家可以说数以千百万计,能不能落笔,就看个体的意愿和注意力是否聚焦于此。


五,《时代英雄三部曲》三部长篇小说的原创独特且丰富多彩


听到现在,你们一定会感受到八位前辈老师和评论家对《时代英雄三部曲》三部作品原创的评价有了印象,只是一时不一定连贯得起来。我再把它们稍作归纳,你们看,这样是不是更便于了解。

 

张炯老师指出,《太阳醒着》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而且内容和形式都有独创性。他说:“应当说,《太阳醒着》正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它的创造性在于:第一,小说的艺术描写的叙事方式就很独特。通篇以写实的描绘融会诗意的抒情,广泛借用意象、比喻、通感等笔法,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叙述风格。”“第二,小说写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但作者并不止于从人们习见的体制改革的层面切入,而是对生活作更深入的开掘。”独创性自然属于原创的范畴,《太阳醒着》属于原创作品是无疑的。


郝老在《太阳醒着》的序言中指出:“更吸引我的是小说的主人公唐汉杰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改革者的形象,这是一个失败的改革者的形象,这是一个虽然失败但仍在思考、仍在孜孜以求的失败的改革者的形象。”“这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有着社会理想和社会追求的思考型的改革者。”改革者和思考者合二而一,这样的艺术形象有人会怀疑他不属于原创,恐怕立论难以成立。

 

张炯老师指出,《穿越上海》反映新时代民族企业家的新貌和上海搏动全国的强大脉搏,同时指出,《穿越上海》的重要贡献。他说:“今天的上海,应该有作家去反映新时代民族企业家的新貌和上海搏动全国的强大脉搏。吴崇源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正是这样的作品……《穿越上海》着力于新型的民营企业家的典型创造……这是比吴荪甫思想境界更上一层楼的新型企业家。这样的企业家在当今中国虽然为数还不多,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在长篇小说中塑造这样一位企业家血肉丰满的形象,正是《穿越上海》对我国文学画廊的一个重要贡献。这样的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既是有现实根据的,也是带有理想光环照耀的。……《穿越上海》另一贡献是生动地描绘了今日上海的时代脉搏和许多具有不同意义的典型人物,他们的行为、性格和动机都来自时代,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从而为读者勾画了相当真实的当今上海的浮世绘和典型环境,写得很有气势。”读了这段话,就会对《穿越上海》的原创有深切的感受。张炯老师把主人公苏泰达视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他是学者,他的这个判断是有分量的。张炯老师又说:“这是比吴荪甫思想境界更上一层楼的新型企业家”,既是新型,又有吴荪甫作参照,原创是不容置疑的。


张陵先生“从深刻揭示了时代现实的本质”来阐述《穿越上海》的原创意义。他说:“在反映当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展现一个大时代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时代现实的本质,是一部思想和艺术都有新的思考追求的好作品。”


 张陵先生又从《穿越上海》“提炼出作家思考中上海精神的深刻主题”,进一步阐明《穿越上海》的原创的意义。他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也在强烈呼吁中国作家创作出于时代相称的大作品,可以说,作家吴崇源同志就是自觉听从时代的召唤,努力把握上海之魂的有责任心、有思想的优秀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格局的形成中,提炼出作家思考中上海精神的深刻主题,非常有意义。”


张陵先生又说:“小说通过对民营企业家苏泰达的用心描写,用一个新的文学形象来承载起上海精神的重量,突出了上海精神中当代民族责任和当代国际责任的品质,在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上揭示出上海精神的深刻内涵。”看了这段话,对原创的联想是自然而然的。他接着说:“这个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境界高远,有着超越一般民营企业家的道德理想……真实反映了一个新的阶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和和精神状态,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思想依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学形象。可以说,这个人物具有‘文学新人’的许多素质,是一个可以深挖下去的很有价值的文学形象。”

 

张炯老师和张陵先生不约而同地提到主人公苏泰达的境界,也不约而同地提到“现实根据”——“生活基础”,提到“理想的光环照耀”——“思想依据”,可见苏泰达这个人物是扎扎实实地挺立在现实主义文学阵地,确实如张陵先生所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学形象”“是一个可以深挖下去的很有价值的文学形象”,这样的文学形象,说它不是原创,恐怕不能令人信服。

 

白烨先生、王纪人先生对《穿越上海》的评论,为《穿越上海》的原创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

白烨先生的评论标题为《现实的新生面与时代的新人物》,王纪人先生的评论标题为《大视野 新视角》,这里大视野是相对于一些作家的小视野而言,较之小视野,大视野也是“新”,新生面,新人物,大视野,新视角,集中在一个“新”字,必定实现原创,原创则非出新不可。


白烨先生首先肯定《穿越上海》的原创意义:“如何近距离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演变,深入而独到地表现这种时代巨变带给人们的精神新变,一直是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的薄弱环节。正在人们不无疑惑又满怀期待之时,吴崇源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适时出现了,这不啻给当下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带来一丝亮光。”接着指出:“《穿越上海》端的不同凡响,确乎别有寓意。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也饶有新意的,是既在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书写上别开生面,又在时代新人形象的着力塑造上锐意出新,这样两个方面的艺术进取,既有力地成就了《穿越上海》一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同类题材的已有写作。”“让人为之欣喜的,是作品所着力塑造的苏泰达这个人物,堪为具有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气质的新人形象。苏泰达这个人物,与我们通常所见的改革家形象,多了一些性情的真实,也多了一些理想的高蹈。” “不同的时代都在呼唤自己的新人,铸造自己的新人……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中连这样的改革弄潮儿的身影都比较少见了,具有新的时代气质的新人形象更是难觅踪影。因此,吴崇源在《穿越上海》里精心打造的苏泰达这个人物,既是改革大潮的弄潮儿,又是志向远大的民营企业家,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仅从发见和塑造具有时代特质的新人形象这一点上看,《穿越上海》就自有其独特的贡献。” 

白烨先生的论述再明显不过,《穿越上海》的新人形象就是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上的原创。


王纪人先生对比《穿越上海》与多数上海作家创作的不同,肯定其原创极具说服力。他说:“很多作家都写过上海,着眼点、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怀旧回望的,也有呈现当下的,……着眼当下的,则以关照的敏锐和视角的新颖独特为佳,吴崇源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应该属于后者。着眼当下也有各种题材可写,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多数作家避免写较大的题材,他们限于生活经验的狭小也只能从平凡世界中择取一角,然后苦心经营,并发掘出某些人生真谛,虽已如此也难免显得平淡;写得精致细巧,大抵是这类作品唯一的取胜之道。”“《穿越上海》摒弃了这类写法,它的视野显然大大拓宽了,视野也更见新颖。”有比较才有鉴别,由此可见,《穿越上海》的原创是实打实,不掺水分的。

 

《当代英雄》的原创比起《太阳醒着》《穿越上海》的原创,更需要胆识和思想穿透力。看看几位评论家是怎么论述的。


张炯老师指出《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堪当当代英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原创的意义从人物形象映射出来。张炯老师说:“他(指小说作者)格外着眼和赞赏的是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型企业家,即并非唯利是图,而是具有国家民族责任感和人民情怀的、愿做无私奉献的企业家。无疑,他们确实堪称为‘当代英雄’。因为,所谓英雄,就是能够站在时代潮头,能够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和不屈不挠的努力,率领群众为促进历史进步做出英勇贡献的人物。《当代英雄》所写的主人公扬华德正是这样的人物。” 


陈晓明先生对《当代英雄》原创的论述,至少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当代英雄》主人公扬华德与八十年代作品呼唤的“现代人”不同,是一个全新的形象。陈晓明先生说:“文学史的事实说明,社会历史尚未提供足够条件,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现代人’并不能一夜现形。崇源先生的《当代英雄》也不是一次‘移花接木’式的复活,而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格局之中塑造出时代真实的改革英雄形象。”文学史发展到今天,《当代英雄》有了原创新的改革英雄形象的客观条件,才有了原创的成果出现。


其二,陈晓明先生认为,《当代英雄》的主人公凝聚了作者对“时代”和“新人”的理想化想象,以现实主义的写法召唤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写的人”。显而易见,“新人”“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写的人’”,都是原创极有说服力的内容。陈晓明先生是这样说的:“在主人公扬华德身上,凝聚了作者对于‘时代’和‘新人’的理想化想象。在文学创作进入‘后现代’的今天,吴崇源跳出了这个框架,坚持现实主义的写法召唤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写的人’。”


 其三,陈晓明先生认为,《当代英雄》对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探索做出了回答。我们从“探索”二字以及“以企业家视角切入中国现代性历史”就可以看出,这是彻头彻尾的原创。陈晓明先生是这样说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作者还具有如此宏大的历史观,并力图在作品中完成这种历史叙事,无疑是值得赞扬的。吴崇源的《当代英雄》以饱满而生气勃勃的叙述,以企业家的视角切入中国现代性历史的同时,也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探索提供了自己的答案。”


其四,美国评论家塞米利安在《现代小说美学》中写道:“我们还没有20世纪下半叶的真正现实主义的美国实业巨头的形象……以大企业为主题的作品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陈晓明先生说:“别的国家的作家没有写出的企业巨头,可以由中国作家来写,吴崇源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里原创的参照,已经不是国内的作家,而是别的国家,包括美国的作家。


其五,陈晓明先生指出:“小说写出了扬华德追求新知识,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理念、有信仰的精神风貌。正因为他世界观格局大,眼界高,思想通透,才会有大手笔做起一番伟业。”曾有评论家说扬华德和别的企业家不一样,陈晓明先生在这里点出了更高层次的不一样,即扬华德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理念、有信仰。就冲着这一点,按一个通俗的说法,扬华德把其他企业家形象甩了几条街,远非原创二字所能概括。


张陵先生在评论中说:“他(指主人公)的超前的思维,深刻概括出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家的正确方向,也具有时代精神高度。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扬华德的预见性。应该说,这是扬华德性格最为华彩的所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形象。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这样的形象还不多见。”不多见的形象自然具有原创性。


张陵先生认为我们的文学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在回避写英雄人物,《当代英雄》填补了塑造英雄形象的空白。这是显而易见的原创。他是这样说的:“时代英雄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我们的文学就应该在写英雄人物下大力气,塑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英雄形象。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文学一直在回避写英雄人物,一直拿写小人物当幌子,来消解文学人物中的英雄情结与气质。小人物是写得很生动,但英雄却写不来了。当时代呼唤英雄的时候,文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英雄》强调塑造英雄形象,填补了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空白。扬华德形象的挺立,表明中国文学在塑造时代英雄人物形象方面,有了新的进步。”


张陵先生进一步说,很少有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英雄来塑造的,并提到了“思想勇气”,这就让《当代英雄》的原创更加彰显。他说:“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品写的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在当代小说中,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并不鲜见,但把一个民营企业家当作时代英雄来认识来塑造则很少。因为这样的定位,需要思想的勇气,需要对历史和时代深刻的认识。《当代英雄》努力挖掘主人公扬华德身上的英雄品质,并且把这种英雄气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精神中,就是深刻认识到中国民营的历史贡献并有勇气表达出来。”


“作品显然是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思考现实,做出了一个作家对时代生活,对一个新的群体的判断。”   

  

“可以说,扬华德身上,集中了中国当代企业界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然而,作家更愿意把扬华德这个人物,当做当代英雄的形象来打造。写出他对国家对民族的那种强烈的责任心,写出他身上的道德担当和人性的光辉,也写出他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气质与英雄本色。”


张陵先生指出《当代英雄》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思想探索和突破,并称思想探索和突破是一部优秀作品的重要标志。只有原创才能突破,这是不言而喻的。他给予详细阐述:“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一直在探索着如何突破,一直在期待着出现更多的优秀作品。作家吴崇源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的适时问世,让我们有些冷却的阅读期待,突然温暖火热了起来,振作了起来。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工业题材小说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探索与突破,则应该得到高度评价。很多时候,思想的探索突破常常是一部优秀作品的重要标志。作家吴崇源长期坚持工业题材创作,在这条孤独的探索路上完成过《太阳醒着》《穿越上海》等作品,引起了社会读者的关注。新作《当代英雄》则在塑造我们时代英雄人物形象方面,把他的作品推向新的思想高地。”


张陵先生把“当代英雄”的呐喊比做“春天田野上的春雷”,并听到了“时代精神的回响”,这是对《当代英雄》原创的褒奖。来听听他怎么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作者没有这样的思想负担,大胆张扬企业家精神,喊出中国企业家是“当代英雄”的声音,真是如春天田野上的惊雷一般。我们从这声惊雷里听到时代精神的回响,那就是正确准确公正认识中国企业家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看到了扬华德在中国土地上成长,他的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呼之欲出。”


张陵先生归纳出扬华德英雄形象三个方面的新意,使得《当代英雄》的原创更加深入人心。他的归纳是很有说服力的。来看看张陵先生怎么说:“在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扬华德英雄形象,就有了新意。首先,这个形象深刻表现了时代的新精神,传递出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新信息。……其二,这个形象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现实。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家正在登上世界经济的舞台,与中国的各种力量组合成国家的实力,在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其三,这个形象展示出中国社会新的文化力量。……中国企业家做为英雄成为文学的主人公,正是这种新文化书写出来的‘中国故事’”。


李建军先生认为,国内外文学中塑造企业巨头的形象,并不多见,在这里他把视野扩大到世界范围,而且提到了双新,即新时代新人物的塑造,连同新生面、新视野,新叙事方式,这是多位评论家对《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的评价,可见这三部作品的原创是有目共睹的。这里我们就看看李建军先生是如何评价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中国企业家已登上世界经济舞台,人们呼唤着新时代中国企业家英雄的文学形象早日登场。这个时候,作家吴崇源先生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所塑造的当代企业家形象主人公扬华德,作为这个英雄形象的代表,适时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个文学形象是闪光的。当今全球化席卷世界,中外都出现不少企业巨头,但塑造企业巨头的形象,在国内外文学中并不多见,可以看作对新时代新人物的塑造的一个贡献。这是一个立得住的人物,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成功的优秀人物和正面人物。《当代英雄》通过主人公带领通达人艰难创业,小说的情节和细节,都从从生活中精心提炼出来的;如此近距离地贴近生活,在当下的作品中比较鲜见。”这里李建军先生以“如此近距离地贴近生活”,把《当代英雄》与当下一些作品作了区分,凸显《当代英雄》原创的可贵。


李建军先生又说:“作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及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在复杂的经济生态环境中,凸现人物的精神深度,表现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止的企业家精神。主人公扬华德就是一个始终保持着理想主义激情的企业家。”从复杂性到精神深度,再到企业家精神,以至理想主义激情,人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原创的人物形象。


曾镇南先生在评论《当代英雄》时强调“作家把笔尖探入他(指主人公)独特而精微的精神世界深处”,表现“具有人类共同体意识的人文思想典型的鲜明特征”,这里评论家挖掘出《当代英雄》原创的深层意义。他是这样说的:“塑造扬华德这个当代英雄形象时,作家善于把当代大企业巨头的创业故事的传奇性与这一英雄人物在平凡的世界里的普通人习性结合起来描写,努力写出人物既是典型,又是“这一个”的丰满个性。作家把笔尖探入他独特而精微的精神世界的深处,尽显他精神追求历程的传奇性。……扬华德精神世界的广博、深微与高远、华严,构成了这个具有人类共同体意识的人文思想典型的鲜明特征。”

 

综上所述,《时代英雄三部曲》之《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的原创是独特,且丰富多彩的,为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的崛起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六,结语:从现代文学开端的人——《狂人日记》的狂人到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时代英雄三部曲》的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


从现代文学开端的人——《狂人日记》的狂人、《阿Q正传》的阿Q到二十一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人,历经100年,《时代英雄三部曲》的三个主人公,其精神境界不可同日而语。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奋争拼搏之时不忘自己的精神存在,《时代英雄三部曲》做出了现当代文学成为人学的新的深刻揭示,在新的时段,其人物形象主体性的文本内涵树起新的标识,把当代文学的“人学”的旗帜举得更高。曾镇南在评论《当代英雄》时指出:“作家把笔尖探入他独特而精微的精神世界的深处,尽显他精神追求历程的传奇性……扬华德精神世界的广博、深微与高远、华严,构成了这个具有人类共同体意识的人文思想典型的鲜明特征。”

 

《当代英雄》小说最后,主人公扬华德的思想穿透力直指未来(请见该书第317页):


“几天里,贝多芬第五交响乐激起的高昂意绪,扬华德沉浸其中。他在思想研究所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做了演讲。他谈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预测了未来的进展。他说:‘……那个时候,人工智能……此时原来的文明形态完全被颠覆。人类五千年的文明不过是长夜过后,黎明即将到来的一段时间。进入这个文明新形态,就像人类迎来了文明的黎明,不止是人类生活,乃至伦理,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开始时人类不知如何适应,有人会慌成一团,接着引发科学技术、经济活动倾覆后的重建。’”


“扬华德对未来的展望,已经完全摆脱世俗的羁绊,而进入了崭新的层次:‘人类过几十年,在新技术面前如何自处。’这是扬华德的清醒。


“‘回过头去看过去的五千年,人们松了一口气,原来黑夜终于过去了。战争与贫困渐行渐远,人类将开始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同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历史时期。而人类社会原来弊端的清洗、涤荡,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在以后历史学家划分历史时段时,就像人们曾经划分的史前时期那样,会把此前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混沌、阴晦的时期。这样伟大的日子,从今后二、三十年科技的快速发展造成的结果来看,可能几百年后就会在地球上出现。接着人类就会抓住这个历史性机会,对全球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改造。先消灭全球的贫困和不公,而后人们会探索如何在新文明时期共同爱护这个地球,永远消灭战争,消灭争夺。从此,人类全体都在物质上精神上得到彻底解放,过上好日子,过上称心如意的好日子,不必像霍金预言的几百年后,要人类迁徙至别的行星。现在我们所能预测的是这个渐变过程,人们先是感觉迟钝(变化实在太快),而后措手不及,再下来则是谋定而动,逐渐驾驭新文明发展的方向。几百年只是个约数,可能会提前,也可能会推后,即使在推后几百年,这个伟大的日子必将会降临地球,降福给全人类。不再是某些人的一己私利,这是人类真正伟大的日子,我们看不到,下一代也看不到,谁能阻止再下一代的后面,哪怕十代、二十代的人看到。相隔千百年的后人,我见不到你们,祈望你们能从我的行迹、心声,见到我,听见我的呼唤。’


“扬华德站了起来,双手高举过头,大声呼唤着大家:‘让我们遥望未来几百年,和我们的后代一起期盼,付出艰辛的努力,去迎接这个全人类伟大的日子吧。’


“在场的人心潮汹涌,静默了好一会,才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出来,当代人的心顺着掌声,与几百年后的后代的心连在一起。就在人们鼓掌的时候,扬华德想:‘我们所面对的人类命运之神,和贝多芬第五交响乐中,人必须与之抗争的命运有着不同的含义’。


“扬华德高声说:‘而我们面临的是今后几十年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大变局,新的世代即将来临。命运在敲门,敲人类之门。不要踌躇,不要犹豫,让我们冲向前去,打开门,张开双臂,去迎接神秘而又可亲的人类命运之神。’”


这是扬华德对未来图景的展望,同时他脚踏实地,在公司员工大会上,他疾呼:“历史呼唤着我们,我们通达人……应该以胸怀博大,自我修为,坚韧不拔这种新的品格来回应历史的召唤。”胸怀博大,自我修为,坚韧不拔应该是唐汉杰、苏泰达、扬华德——二十一世纪崛起的现实主义文学新人共同的旗帜。





言无:


听完吴崇源先生的介绍,我陷入了沉思。我能感受到他的塑造英雄形象,塑造文学新人的情结。我吃惊于竟然有这么多位前辈及评论家一致推崇吴崇源的三部长篇小说,这是当代一流的文学批评家,不是一、二位,也不是四、五位,而是多达八位。他们的评价是客观的。我相信他们的评价是符合文本实际的,是令人信服的。不是一、二篇评论文章,也不是七八篇,而是多达十二篇。时间跨度从2006年到2019长达十四年。我想起唯物辩证法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这多达十二篇的评论完成了质变,吴崇源先生的三部长篇小说组成的《时代英雄三部曲》确实稳稳站在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处。


上述八位前辈及评论家对三部小说的评论,吴崇源先生以上所作的介绍,大都集中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偏于内容,未涉及形式。就小说的形式,为节约篇幅,这里仅作如下补充。张炯先生对《太阳醒着》叙述方式的评价:“通篇小说里心理感受的传达多于具体场面的描写,于是,人们便看到把叙事和抒情交融在一起的奇特的小说文体。在平常的叙事中处处闪耀着诗情画意的光彩!”陈晓明先生在评论《当代英雄》时指出:“值得称道的是小说语言隽永晓畅,使得小说偏于硬气的人和事也柔和不少。崇源先生显然有相当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如此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也不遗忘古典情怀。尤其是宋词的影响不时出现在句里行间,使得小说语言韵味十足。”他还说:“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叙事紧凑,情节紧张,把人物置放在矛盾冲突的境况中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意志。”李建军先生在评论中对小说结构语言等作了评价:“小说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地讲述了崭新技术领域的中国故事,对比一些小说结构的随意性,这个优点尤为突出。小说语言雅致、凝练、顺畅,并通过直接引语的对话描写,追求作品的客观性,从而获得了尊重人物、尊重读者的叙事效果,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客观真实的阅读印象。” 


吴崇源先生从事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未来研究所积累的思想资源,以及他从时代汲取的思想力量,是他创作《时代英雄三部曲》的重要条件之一,他的成功落在了实处,是令人欣喜的。长篇小说出版以后就交给时间和历史。时间是最公正的判官,而历史更加冷静,它善于等待,往往会打破曾经的褊狭。我相信明天会有更多读者阅读《太阳醒着》《穿越上海》《当代英雄》,会亲身体会到八位前辈及评论家所言不虚。也许再过200年人们回过头来看,不知将来的读者对八位批评家的评论感想如何?




吴老先生(中间) 与 志愿者



↓↓↓ 特别鸣谢 以下公益合作方 ↓↓↓ 宁泉资产
上海未来研究会
乐玩乐酷


往期精选

July 202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退休之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