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17:容易对别人失望!

觉悟者 结构学概论
2024-10-17

人越是对外界存在期待就越容易感到失望。容易对别人感到失望的人大多数从孩童时期开始,自己的诉求都得不到周围的回应。久而久之,也就越来越不信任别人。如果一个小孩每一次试图与父母沟通都沦为鸡同鸭讲的误解,这个小孩就会逐渐减少与父母沟通的次数,直至完全断绝沟通。你会发现许多普通人的家庭中,亲子之间是完全没有沟通的,彼此都小心翼翼地,用一种形式来维持着一种场面上的关系。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礼数周到,但内心深处都互相提防,谁都信不过谁!


一个动不动就对别人感到失望的人,逆反心也很重,甚至有点极端,遇到不如意的事,总是会习惯性往坏处想,甚至有一种被害妄想症的趋势。一旦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不如预期,或者被拒绝、被否定、被忽视,往往会立刻滋生出一种被伤害的痛感,这种像内心被灼伤了一样的疼痛感会驱使着自己做出一些破坏性的举动来平衡它造成的“伤害”。所以,轻则以疏远的方式来冷却关系,重则以摧毁关系、断绝联系的方式来“报复”,更严重的情况下会滋生出一种莫名的仇恨心理,会通过一种不管不顾的报复行为让对方遭受巨大损失才能缓解被灼伤的感觉!


情绪化的人是非常可怕的,情绪化的人精神结构也非常容易处于失衡状态。就如同一辆高速奔驰的车却处于操控失灵的状态,不仅危及到驾驶员自身的安全也对其他人构成巨大的潜在风险。没有人能够忍受情绪化的人身处高位,或者掌握许多资源,以及影响别人的力量。哪怕只能捆绑一个人,也会彻底毁掉这个人。俞洪敏曾经说过一句类似的话:男人越成熟就越会懂得一个情绪稳定的妻子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的情绪牵着走,并用尽全力去抚平她的情绪化,那么,这个男人不仅会很辛苦,而且会被彻底毁掉,最后还要被这个女人嫌弃。他说的是对的,因为这就是人性!关于原理,在以前的相关文章中已经阐述过了,在此不再赘述。总而言之,一个不安的人,你越是顺从对方,对方反而会更加的不安。


玩过战略游戏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只能驾驭50个单位,当你需要指挥200个单位进行攻防的时候,只会更加手忙脚乱,进退失据,问题频出,懊悔不已,也更加紧张。一个情绪化的人之所以经常莫名其妙的焦躁不安,甚至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就是因为这个人对自己不信任——更准确的说就是对自我的判断系统深度质疑。这就如同一支指挥部陷入瘫痪和混乱的军队,越是把更多的部队交给它指挥,只会进一步增加它的压力,让它陷入更加混乱和崩溃的境地!


这种人需要的其实只是自己做主的形式,用来向自己和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越是会冲动决策又立刻反悔的人,就越渴望把一切事的决策权都抓在自己手上,然而,自己又做不了任何决策,面对决策时候会习惯性以拖延来回避——这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欲,源于深层次的不信任和不安。


一个人对自己如果极度的不信任,推己及人,对别人就更加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会表现为:习惯性把外部的人和事想象的极度简单和美好,对陌生人容易轻信,对关系越近的人就越难以信任,甚至会习惯性把人往坏处想!


人之所以会陷入这种焦躁不安和受害者心理偏好,是源于一种不确定的自我判断。这种自我判断对自我的价值存在深度的质疑,不管多么的嘴硬,甚至时常在人前表现出一种张牙舞爪的欲盖弥彰,但骨子里是不自信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度自卑的!内心深处并非没有诉求,只是无比坚定的判断自己不配拥有!恰恰是判断与渴望之间的意难平会驱使着自己用情绪化的方式发泄出来。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判断非常糟糕,虽然这种结论不便于说出口,甚至不愿意承认。但在夜深人静独处之时,一旦开始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回顾起往昔的各种遗憾和经历的各种挫败。那些深度自我否定的结论就会变得无比的清晰和坚定,而且脑子里存在太多的记忆可以作为这种结论的证据。


精神结构存在一个自我保护机制,自我否定的判断会自动触发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试图消除自我否定引导的自我攻击行为。而化解的方式主要是:1. 转移冲突,2. 虚拟幻境。所谓转移冲突就是把对自己的攻击转移为自己与外界的冲突。当你内心对自己很不满的时候,是不是会随便找个理由与身边最亲近的人大吵一架?这就是转移冲突最常见的案例,想一想你的那个无名火是怎么来的?那是你的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为了转移内在冲突形成的驱动力。虚拟幻境就更好理解了,当一个人对自身的状况和自我的处境感到绝望的时候,往往不是去采取行动改变自身的状况和处境,反而会开始做白日梦。虚拟幻境能够立刻抚平情绪并满足内心的诉求!消费主义之所以那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能创造出一条捷径,让人通过花钱的方式瞬间抵达内心深处的梦境!所以,消费主义真正吸引的群体从来就不是富足的群体,而是匮乏的群体。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统计数据显示:那些所谓的奢侈品,高达95%的购买人群都是工薪阶层的消费者!


对自身状态和自我处境都感到极度不满的人,往往会比其他人更加的追求完美。任何不够完美都会心烦意乱,甚至会触发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化反应。当你自身能力有限的时候,你就会渴望拥有完美的父母,完美的亲友,完美的伴侣,完美的儿女,完美的老板和同事,甚至是完美的社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只有这些与你有关的一切都非常完美,才不会给你带来挫败和你不相信自己能够应付的困境。一旦与你有关的一切不够完美,你就会心烦意乱,焦躁不安,甚至极度失望,愤怒不已,恨不得将其彻底摧毁!越虚弱的病人就越依赖无菌的环境。自我判断越糟糕,对外界的期待就越完美,一旦不够完美就会极度的失望,这种失望所造成的二次打击,以及由此滋生出来的自我否定,就会如同被封堵了出口的高压锅,逐渐孕育出渴望摧毁一切的仇恨心理。


这一切都是为了攻击和摧毁自己!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摧毁自己的过程是先摧毁自己的所有社会关系。每一种失望都会引导着摧毁一种连接,当你对一切都充满着失望的时候,你会斩断与这个世界的一切连接,最后将所有的攻击都指向自己。愤怒又孤独的活着,被一种受害者的臆想情绪紧紧包裹着,充满着愤怒又无处发泄…


X1:过剩!

X7:经济秩序!

X3:啥也别说了,都是泪!

T3:象牙塔中的女孩!

X9:不负责任的父母!

T4:二舅也治不好你!

C4: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

C5:统治结构的关键支点!

C6:王侯将相真的有种!

C7:永不止息的威胁!

C9:新的主流群体!

C10:愚昧和落后的丑类!

C15:先行者!

X2:谁看不见一头象!

X6:悲情和苦难的泪水!

X7:封锁的不仅仅是台海!

A667:战争还要打下去!

S1:野战防空!

T15:立场!!

T14: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X12: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研习《结构学》,加入觉悟社:所有付费、被封和不公开内容都在,每天25块,还能挣回来,下注标的获取需满足条件及时查看更新。公众号发消息:觉悟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结构学概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