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粱梦》窜红,公务员火爆,两个表象,一个问题

章北海official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2023-11-17

点击章北海的自然选择加关注

DayDream


震撼如来

Hello,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北海,近期啊有两个事件,第一个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启动截至我写稿的这个时间,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114万,比去年同期多出24万。


第二件事是十多年前邯郸剧团排演的《黄粱梦》因为其对古代官僚的讽刺而在互联网上走红,


两个现象结合起来看,非常有意思。


考编热已经不是什么新话题了,我们回顾一下数据就能知道,2019年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129万,2020年超150万,增加11万人,2021年考试报名人数直接暴涨50万人,达到212万,到了2022年报名人数达到259万,这一数字。已经是2019年的二倍,并且可以预计的是,今年的国考人数还将更加震撼人心。


我记得前几年互联网上特别喜欢嘲笑东北人和山东人,想尽办法进体制,现在,嘲笑东北,理解东北,成为东北的历史大循环已经完成,不知道当年那些网友里有没有今年考编大军的一员。


当然我不是要批评年轻人喜欢考编,我也是年轻人,我非常理解大家。对于当下来说,考公考编成功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相对优解,不但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体面的社会地位,还能受到越来越保守的亲戚朋友们的认同。


用我们这代年轻人流行的说法,考公考编成功叫上岸。意思是从苦海当中解脱出来,从此以后就可以吃喝不愁了。我不是要批判这种价值观,而是要追问一下这种价值观从何而来。


最近这两年,体制内产生了很多新词,从躺平是干部到现在的侧卧式干部,努力模糊地批评现在局面。每次词语的意思被摸透了,就要造一个新词来维持自己无关痛痒的批判。这些提法当然很好,说明我们愿意承认体制内有一批混日子不求上进的垃圾干部。


但显然需要提出的问题是,这些干部为什么能够在体制内继续生存下去?一次又一次痛骂躺平干部,并不能改变现状,宣传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更像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表演。


现在体制对付这些干部的方法,只是让喇叭不停放狠话,说实在话有点太温柔,太客气了。任总说把寒气传递到每一个人,我看应该先从体制内开始,高音喇叭喊破喉咙没有用,必须让所有公务员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像35岁大厂员工一样被优化掉,成为“优秀人才”输出给社会,才是改善工作的重要办法。


现实情况是公务员和体制内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退出方案,人民群众对他们更是没有评价机制,只要进入体制,就像年轻人所说是上岸了,是这辈子再也不用掉入苦海,是得到了一份可以支撑一生的铁饭碗。这对于考上编制的年轻人固然很好,但是对于更多的,没考上编制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基于身份的不平等,具有强烈的封建性。


《黄粱梦》很火,年轻人追捧这部戏,说明年轻人也认为现行公务员体系有问题。这和年轻人追求考编不冲突,因为现行的问题就是公务员得到了过多好处,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一体两面。


但显然,报录比决定了几十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上岸成为公务员,于是剩下的人曾经有多努力挤进这个公务员体系,就会在落榜后对这套系统的既得利益者有多不满。


换句话说,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在培养了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之外,又塑造了几十倍于前者的掘墓人。


借用一下《共产党宣言》的对于封建主义的论述:


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而且已经被炸毁了。


如果你还没理解我在说什么,我建议你看一看北极鲶鱼的爷爷,在贪污腐败之后,钟庚赐依旧可以保留一定的退休待遇,你就能明白“缺乏退出机制”是什么意思。


更进一步说,国家公务员并不直接参与社会财富的生产,他们提供社会服务,并且主管社会财富的分配。对于这一角色,巴黎公社已经提出了对待他们的办法:


公社委员和其他公务员都由人民选举委任,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所有公务员与工人同工同酬,且年薪不得超过000法郎(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


毫无疑问,现在年轻人热衷考公,并不是因为希望得到一份收入普通,随时会被替换的工作,而是因为几乎在所有地区,哪怕是在现在缩减开支的背景下,公务员提供的综合待遇和稳定性都要远远超过普通工人,也许在工资上略少,但只需要看看住房、食堂等等福利待遇和综合工作时长考虑,用脚后跟都能作出选择。


但考公务员比做公务员难本身就不正常。


这里有一个三段论


已知,公务员的成本由你我每一个普通公民支出


又已知,体制内躺平干部,因为缺乏退出机制躺在福利待遇上工作效率很低。


那么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应该砸碎体制内的铁饭碗,落实那个几乎不存在的淘汰制度,放弃一考定终身的作法。我知道这个结论对于很多正在考公考编的年轻人很难听,但只要看一看报录比就知道,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考上编制成为既得利益者是小概率事件。年轻人大概率会成为一个买房纳税,靠自己的劳动交养老保险的普通公民。哪怕是考上了公务员,因为缺乏流动退出机制,也大概率是在基层工作一辈子。


只要放弃幻想,把自己的屁股放在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普通公务员一边,一切都不难理解。


更重要的是,现行规则不仅对于普通人不公平,甚至长期来看,对于体制内自己来说,这套规则本身也是巨大的威胁。


除开少数烟草石油垄断单位外,公务员也好,事业编也罢,他们并不直接从事社会财富的生产,而是提供社会管理,是经济基础的服务者,可以算作广义的上层建筑。


中国社会正在飞速进步,那么上层建筑就必须至少同步取得进步,才能避免能力不足闹笑话。但显然,事实上终身制的公务员体系根本无法保证行政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特别是北方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往往和我一样,第一次和行政部门打交道,就体会到了一点小小的震撼。


而铁饭碗除了形容他们的饭碗打不破之外,还隐藏了一个比喻,那就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饭碗,但是可能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用砸不烂的铁饭碗来管理社会,也就等于放任落后的上层建筑反打破普通人的饭碗,形成“投资不过山海关”这种刻板印象,扼杀实体经济的活力,最后长期来看,体制内连自己的饭碗也得不到保证。


远的来说,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的铁饭碗最铁的时期,不光可以让一个体制内员工体面的过完一辈子,更可以子承父业,老子退休儿子接班。铁饭碗管一辈还不够,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这显然和秦始皇当初的思想是一致的。而这种制度和秦始皇的命运也差不多,这种低效率的铁饭碗最终被市场淘汰,二世而亡,除了少数石油烟草等垄断部门几乎很难看到三代人,在某家国企坚持传承的新闻。


河南南阳被看上去好笑的水氢汽车骗走20亿投资,这并不是个例,如果把骗局换成更难识别的芯片,就能到济南、武汉等新一线城市骗更大规模的投资。这就是管理能力落后社会现实的表现,而哪怕城市没有投资产业的能力,有些人也非常擅长砸掉普通人的饭碗,这也不难理解,看一看我家乡承德的罚款就能知道。


再重复一遍,我并不是在斥责年轻人迷恋编制,虽然宏观来看,追求编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年轻人带来的。在全社会都在越来越保守的当下,指责年轻人保守化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现在面临的场面是:体制内频频对自己开炮,却迟迟不肯对自己开刀,用惯性拒绝任何对自身利益的切割,用封建阶级“刑不上大夫”的模式拒绝改革。这才造就了考公热碰上“黄粱梦”这种滑稽场面。这也正是李克强总理在十年前,也就是2013年就已经提出的:“改革以及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有壮士断腕决心”的真正含义。


也许有人会反对,说我的方案太理想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会想尽办法把这种淘汰成本转嫁到年轻公务员身上,这的确是事实,但这事实恰恰说明了改革的重要性,说明了制订一套深度改革规则的重要性,而不是因噎废食,继续保护铁饭碗。


在《黄粱梦》的最后,进京赶考的卢生一觉醒来,邯郸道长,黄粱梦短。你可以不赞成我的解决方案,但有一点是一定的,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是人民公仆,仆人越安逸,主人越狼狈。对于这个国家的任何人来说,考公绝不能等于上岸,绝不能等于一个安逸的终点。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我即浪潮

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