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律师N战上岸人大诉讼法:初试398,综合第二名
Editor's Note
2022人大法学考研中,诉讼法01方向共计拟录取七人,知行学员五人,实现了半数以上覆盖率,堪称“诉讼法五虎上将”。本文邀请到第二名师妹做分享,同时也欢迎上岸的同学关注D调,会有很多红圈所、央企等求职信息,感谢D调授权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D调魔法学园 Author 缔璞
每一块璞玉都值得被缔就成器
缔璞旗下中国领先的法律职业生涯教育平台
作者 | Sucy
排版 | Witty
一、个人情况
本人毕业于双非二本院校的法本专业,现在是一名专职律师。以前参加过几次人大考研,但都因为擦线进复试被刷。作为一名在职考生,今年这次考研由于方法得当,最终以初试398分成功上岸,希望我的备考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二、工作经历和考研的原因
对于律师这份职业,我无法像经验丰富的大状那样侃侃而谈,只能从自己不算长的执业经历谈谈个人的感悟。由于对非诉业务不太感兴趣,所以我主要做的是诉讼业务。而在执业初期,想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案件后再决定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因此没有选择专业性较强的律所或团队。
我承办的大多数是民事案件,因为基本都是比较简单的民事纠纷,承办的案件数量多了自然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同时,由于是区法院的特邀调解员,主要处理的还有部分民事案件的诉前调解工作。办理刑事案件则要加强心理建设,一方面源于案件本身的残酷性,另一方面面对的可能是比自己狡猾得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经验不足时可能无法辨别其陈述的真伪,导致在庭审过程中出现各种突发状况而影响律师的辩护。此外,随着律师进村(社区)工作的开展,我也是5个村和社区的法律顾问,会定期进行一些法律专题讲座或普法活动,还有春秋开学季的法律进课堂、给村民提供法律援助等。这些都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和胆量,也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律师这份工作的社会责任和意义所在。
比起单纯的办理案件,人际交往是更让我力倦神疲的。由于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脾气性格各不相同,所以沟通和交往的方式也有所区别,事情过多就会疲于应对。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可能也会变成对自身内在能量的消耗而导致心力交瘁,所以提高抗压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是律师必须学会的。
至于考研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工作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和能力的不足,想要进入顶尖的学府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同时也想改变不算满意的现状,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脱产备考风险太高,压力更大,因此我选择了在职考研,这样把考研当做一项普通的任务完成,就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三、时间安排
在6月份决定考研后,为了方便备考,我换到了离家比较近的律所执业,通勤不到20分钟。一般上班时间为8:30—11:30,14:30—17:30,偶尔会有加班和出差,但总体而言时间较为固定。在工作时间我只专注工作的任务,一般会在下班前完成不至于占用复习时间。我每天复习的时间不长,工作日大概只有8个小时,节假日会增加到13个小时左右,一些碎片时间就用APP来背单词和刷政治的选择题。具体安排如下:
工作日:
5:30 起床
6:00-8:00 听课、复习专业课
11:50-12:40 吃饭、娱乐时间、午休
12:40-14:00 英语、政治、听课
17:50-19:00 晚饭、娱乐时间
19:00-24:00 背专业课
节假日:
8:00 起床
8:30-11:30 英语、专业课
11:30-12:30 吃饭、娱乐时间、午休
12:30-14:30 英语、政治、听课
14:30-17:30 政治、专业课
17:30-19:00 晚饭、娱乐时间
19:00-24:00 背专业课
(周计划及日计划示例,月、周计划写好后贴墙上,日计划则用日程本记录)
早上起床如果不太清醒,我会听一会儿知行法学的课醒醒神,缓过来之后就开始复习前一天背过的内容。因为刚起床没那么快进入状态,所以这段时间我主要以复习和听课为主,不会安排新的背诵任务。中午会保证午休时间来放松大脑,以免下午的工作或学习不在状态。由于晚上是我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所以主要的背诵任务都安排在晚上,睡前也会快速在脑海里过一遍今天背的关键词,第二天早上复习后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以上的规划只是总体的时间安排,根据学习进度和状态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增减。
工作特别累的时候会给自己放一天假调整状态,但不会长时间摆烂,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备考状态坚持下去就好。对于在职考研而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影响复习进度,工作的不顺心、突然激增的工作量、各种临时的变动都会打乱原本的计划,在备考期间我时常感慨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想着要是早点开始准备就好了,也有过放弃的念头。这时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显得异常重要,一定不要把工作的情绪带到学习中,占用本就不充裕的复习时间。
四、初试复习经验
1. 专业课
(1)法理学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主要背的是朱景文老师主编的第三版《法理学》,备考讲义中更新的知识点我都裁剪下来粘贴到了课本相应的位置,这样既可以保证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又可以避免背诵的内容太过分散不便于后期复习。
法理学的学习要特别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前只是对单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没有将其进行系统的串联,所以在答题时不会灵活地调动所背的内容,当知识体系建构起来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有一定的背诵基础后,可以对法理学的整体框架和各个知识点、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并重新整理历年真题,总结出相应的答题思路和自己的套话,在课后多加练习。
法理学的题目无论如何变化,最终都会回归课本,在重视基础的同时对重点部分更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掌握。在答题方法上,除了回答题干中的基本概念,可以试着将其与法治结合起来拓展答案,此外我还会从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法律调整和其他社会的调整等角度分析并结合现今社会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最后再对全文进行总结。
(幕布APP整理的法理学的框架示例)
(2)法律史
为了不遗漏知识点,我还是选择了课本进行相应的背诵。以曾宪义老师和赵晓耕老师主编的第六版《中国法律史》为主,赵晓耕老师主编的《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为补充。另外,马小红老师主编的《中国法制史关键问题》也是不错的学习材料,对于论述题回答思路的形成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法律史是理论法学中较为简单的一门,跟着备考课程构建起横向和纵向的知识体系,并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整理和串联,后期强化背诵,拿到基础的分数不算难。如果加上题干对应的时代背景、立法思想、制度流变、利弊分析和总结评价等内容,应该可以拿到较高的分数。
需要强调的是,听课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理解、辅助记忆,我们应当根据听课时学习到的分析思路和框架,自己在课下对课本和讲义进行全面的梳理、整合,并通过练习加以强化,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逻辑性,由此也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至于在考场上遇到不熟悉的题目时无话可写。如果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听课上,忽视了对自己思维和输出能力的训练,反而会本末倒置。
(法律史表格示例)
(3)宪法学
我用到的教材只有知行法学的讲义,此外,宪法学的课程里补充了很多重要内容和答题方法,建议认真地多听几遍,特别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编,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最后没有考到,但我也在听课中感受到了宪法的魅力和内在的逻辑性,以前对宪法的印象只有难背,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思考。
另外,如果同学们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阅读韩大元老师和胡锦光老师主编的第四版《中国宪法》作为讲义的补充,其中有大量案例和理论分析,实用性更强。我后期因为时间不足,只是粗略地翻阅了一下。同时应当注意到,2022年宪法学的真题回归了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如果以后题型都以此为主的话,就更应该重视对基础知识全面细致的掌握,争取做到人有我优,拿到更高的分数。
以上是关于理论法三门的经验总结。前几次考研我的理论法学都只有110分左右,这次拿到了133分部分得益于听课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体系和答题思路。理论法论述题的总体答题结构仍旧是总—分—总,除基础内容的回答外,加上一些背景叙述、利弊评价、正反论述、解决方法等也是高分的关键。因此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不能机械记忆,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深入思考,整理出自己的答题套路和模板,并通过默写等方式勤加练习强化输出。
(4)刑法
所用的教材有知行法学的讲义、柏浪涛老师的《刑法攻略》,后期将张明楷老师的太皇太后作为对重要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因为刑法的题目比较灵活,也会结合热点进行考查,不能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我会根据复习的章节先听一遍柏浪涛老师相应的课程,再将《刑法攻略》的重点内容补充到知行法学的讲义上,在刑法总则学习完后对其阶层体系进行整理以形成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框架。对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考查依旧是重者恒重,应当做到有的放矢。
后期我还看了刘凤科老师的主观题精讲讲义,书里有很多不同的学说观点,比较符合刑法开放性的命题方式,其中列举的案例也可以锻炼我们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述的能力。由于时间关系,刑法学科我只听了真题解析的部分课程,对于答题方法的完善和思路的拓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5)民法
民法的知识点比较庞杂,所以是我最先复习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背的是我自己根据王利民老师主编的第七版《民法》教材整理的笔记,钟秀勇老师的民法精讲卷和知行法学的讲义作为对疏漏知识点的补充。对于重点内容,我会听一下钟秀勇老师相应的课程强化理解,但他的课程太多,所以更多的时间我用来学习他的精讲卷中列举的案例,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对比听课而言性价比更高。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中国民商法律网中民事前沿部分的论文,但不可耗费过多的时间,主要学习其中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另外,由于民法的内容过多,应当有所取舍,特别在后期的冲刺阶段要抓大放小,但这也建立在前期对民法进行了整体复习的基础上。
(6)诉讼法
诉讼法考查的对象包括民诉和刑诉,内容看似比其他科目多很多,但其实重点突出,且重者恒重,对我来说是应用法学三门中复习压力最小的。用到的主要是知行法学的讲义,后期泛读了江伟老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关键问题》和陈卫东老师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关键问题》,作为对重要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拓展。最后听了相关冲刺课程和真题解析课,对发散解题思路有很大的启发。
诉讼法的重点在于对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掌握,这对论述题的回答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并结合具体的制度进行讨论,也是对相应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刑诉的论述题,除了回答题干提及的具体制度的基本概念、意义、特征外,还可以从刑诉的基本目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刑诉的价值等角度拓展答案,不应拘泥于单个的制度,要从宏观的角度予以分析。最后也可以结合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正反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答案。
至此是我关于专业课的复习经验。无论哪一门,在复习时都要把握重点,并重视对相应科目整体框架的构建。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知识点的背诵始终只是提供了答题的基础性的内容,如果只是僵化的记忆书本中的知识,而不会对其进行灵活的调动以应对开放性的试题,便无法拉开与其他竞争者的差距。
对于真题的练习,我会写出基本的答题框架和要点,再对比参考答案寻找差距和不足,这样能节省时间,也便于复习和总结答题套路,真题课上通常也会提供一些答题角度以完善答案和拓展深度。论述题其实就是一篇小论文,在短时间内完成作答,展现自身对知识点和该科目的掌握程度,且在行文中体现一定的逻辑性和思辨能力,都是拿到高分所必须具备的。
(真题整理方式及答题框架示例)
2. 英语
(1)单词
作为英语的基础,背单词这项任务开始后就要持续到考完。备考期间我一直都用不背单词APP和百词斩进行单词的记忆,真题中遇到的生词则整理在欧陆词典上,利用碎片时间刷单词。之前也用过单词书、整理过纸质的生词本,但不方便携带、整理完之后又很少翻阅,觉得效率不高就作罢了。无论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对于单词的记忆选择最契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2)阅读
因为我的英语基础尚可,为了节省时间,阅读部分我只用了张剑的黄皮书进行学习和整理,没有听过课。黄皮书的答案解析非常精细,且对于文章的行文脉络、答题技巧等分析得都十分具体,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吃透黄皮书对于阅读真题而言也足够了。对于阅读的二刷三刷,重点应当放在对长难句、文章结构、出题方式和选项设置的陷阱等方面的研究上,带着学习到的技巧重新对阅读材料和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因为已经记住了答案,所以正确率并不是阅读能力提升的评判方式。我留了2套真题在12月份进行模拟练习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同时熟悉考试的节奏和时间的分配。另外,在碎片时间我也粗略的看过一些真题的同源外刊,有助于保持阅读的语感,但后期由于时间紧张就专注在对真题的精读上了。
(3)小三门
这部分技巧性较强,所以我听了刘琦老师的新题型课和宋逸轩老师的翻译课,课时都不长,适合时间紧张的同学。这几年新题型的题目虽然灵活但内容都比较简单,通过一些解题技巧的加持,在节省做题时间的同时基本能拿到满分。翻译和完型填空因为性价较低且我的复习时间不多,所以基本没有花时间专门准备这两块儿,如果同学们时间充裕的话,可以跟着唐静老师的翻译课把历年翻译真题都做一遍,再结合对阅读中长难句的复习,应该能拿到不错的分数。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所学的技巧应当反复训练并熟练运用,否则在考场紧张的状态下很难迅速反应过来。
(4)作文
我没有直接背范文,只是参照范文整理了几篇自己的模板进行背诵,这也大大减轻了背诵的压力。模板形成后最重要的是进行模拟训练,将各个老师预测的主题词带入模板中反复练习,由此也可以打磨出更实用、万能的模板,无论遇到何种主题都能熟练地套用自己的模板,在考试时以不变应万变。关于作文的字体,我建议一笔一划的写工整,不要秀花体字,保持卷面整洁就好,一来慢慢写能给自己一定的缓冲时间思考避免出错而导致涂改太多,二来试卷扫描后工整的字迹也能使阅卷老师阅卷时更舒心而拿到更高的卷面分数。
关于英语的答题顺序,我一般从作文开始,由于准备了模板加上前期的训练,所以大、小作文写完用时不到40分钟,自己也进入到了考试状态。之后就开始占据最多分数的阅读和新题型,这一部分要圈出文章和题干中的关键词,以便节省后续检查的时间。然后是翻译,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我会在试卷上打一下草稿,避免答题卡上的答案太过凌乱影响卷面分数。因为完型填空性价比不高,所以我放在了最后,就算时间不够,根据语感选择也不至于丢太多分。同学们在确定自己的答题顺序之后要反复模拟,熟悉对各板块的时间分配。通常我会在考试结束15分钟前完成答题,否则会太过紧张而出错,最后再核对几遍答题卡是否填涂正确。
3. 政治
因为我本身是文科生,政治中没有特别难以理解的地方,且由于每天分给政治的复习时间不多,所以我基本没有听课,前期主要是自己按照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进行自学和整理框架,再刷1000题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1000题的练习不能只注重答案的对错,而应该对照解析分析各个选项相应的考点,流于刷题的形式只会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提要出版后,我主要的复习材料就从精讲精练变成了这本小册子,便于携带和对重要知识点的背诵。复习资料的选择不可贪多,更重要的是将一本资料学透,知识点分散在多个资料中对于其后的复习反而是累赘。
后期我听了腿姐的技巧班中的选择题部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正确率。但同英语一样,对于老师总结的技巧,自己在课后一定要带入到题目中进行反复训练,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迅速运用到解题中。政治的重点应该放在对选择题的训练上,前期主要是做1000题,11月底后各个老师的模拟卷都会出来,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把所有选择题部分都刷一遍,为了节省时间,我用的是政治刷刷刷的小程序,便于对错题的整理和复习,且题后有很多同学整理的背诵技巧和口诀,对知识点的记忆帮助很大。
对于主观题的背诵,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因为各科都有不同的背诵任务,不想太过加重大脑的负荷,加上政治的主观题也不会拉开巨大的分差,所以我只背了肖四,最后在考场上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材料结合背诵的知识进行改写。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政治大题的背诵材料,时间来不及的话就先背关键词,考试时再结合材料进行改写,填满答题纸一般能拿到基础分数。但是任何老师的主观题背诵材料都只是提供了答题的语料,在考试时要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灵活的组织答案。
五、复试经验
1. 专业课
用到的资料主要有:蓝皮教材、知行法学的诉讼法讲义、易延友老师主编的第五版《刑事诉讼法规则原理应用》、陈卫东老师主编的《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理解与适用》。
因为我是初试成绩出来之后才开始准备复试的,所以只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分为4周安排了不同的任务:第一周用来复习背诵知行的讲义和回顾课本;第二周加深对背诵知识点的印象、完成对上述提到的课外书籍的阅读,并将相应延伸拓展的知识点补充到讲义中;第三周、第四周加强复习、进行抽题模拟并调整心态。
复试考查的内容总体上不会偏离初试的知识点,只是会更加细致,一些初试中考查可能性较低的地方也会成为复试的考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最好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记忆,不要因为侥幸心理而有所遗漏。我在复试中抽到的题刚好就是初试的非重点,所以回答得不算好,所幸几年的开庭经验让我没有表现得十分慌乱。建议同学们在复试前找不同的陌生人进行训练,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抽到不会的题目时结合自己记得的知识点对老师的追问进行回答就好,一般不会拉开太大的分数。
另外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或者在腾讯会议中录像记录模拟面试的过程,在之后也便于进行复盘和反思,例如我紧张时就会不正常的频繁眨眼睛,这些小习惯可能都会影响到面试老师的观感。虽然都是些小细节,但最后或许就是这零点几分之差决定了录取或落选。
2. 英语
口语方面我主要用的是知行法学复试一本通中的英语材料进行练习,知行法学在复试阶段也会分配不同的小组便于同学们进行口语的对练。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的复习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所以我选择了每天与朋友抽选材料进行半小时的英语会话。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要优先练习口语的流畅度,减少打顿及语气词,对口音、腔调的训练在其次。能静心复习的同学,也可以尽早开始口语的练习,毕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对于以后的学习和交流是大有裨益的,而一时的突击训练只能有针对性的应付考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
就应试而言,我依旧准备了自己的模板和套话,答案主要从从what、why、how的角度进行考虑。因为一直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如果在复试紧张的氛围下临时组织答案,就会一直语塞、打顿、出现低级的语法错误而影响分数,事先准备一些语料再根据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小部分的修改也不至于使自己手足无措。
2020年开始线上复试之后英语的考查方式都有所区别,所以对于英语阅读和作文也要有一定的准备,有备无患。这部分和初试的复习方式大同小异,经常练习保持英语的语感就好。
六、其他事项
1. 关于复习的进度
每个人的复习方式不同,所以不用因为进度的落后太过焦虑。在备考初期大致规划一下整体的学习进度,从宏观上安排每个时间段应该完成的任务,比如在几月份要结束第一轮,第一轮结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我会用便利贴贴在墙上以提醒自己,复习过程中再在日程本中具体细化到每月、每周、每日。
因为我采用的背诵方法是复习后再增加新的知识点的方式,即每天背诵新的内容之前都会将之前背诵的按照章节框架的顺序重新背一遍,这种方式在最开始进度会非常缓慢,且随着背诵内容的增多,后期任务会越来越重,有点类似于加强版的艾宾浩斯记忆法。我第一轮复习到11月初才结束,中间还有对部分科目的默写,一轮下来记得比较牢固,所以第二轮复习只用了2周,最后每2天就可以把背诵的知识点全部过一遍。比起背诵的遍数,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熟练运用的能力是更为重要的,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执行、坚持到最后就好。
2. 关于年龄的问题
我有时候也会有年龄焦虑,在跟他人不断的比较和被比较中迷失了自我。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不一样的,毕业几年后有的人可能已经结婚为人父母,有的还在上学,有的人事业蒸蒸日上,有的却还是碌碌无为,在这个年纪应该做什么事情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也只是漫长人生路途中的一程,未来会如何始终由你自己书写。
与其用别人的规则和眼光将自己锁在社会时钟的刻度里无法前行,在犹豫彷徨中蹉跎了岁月,不如在还有时间精力的时候追随自己的内心,不留遗憾。我很羡慕还在上学的学生们,初高中生也好,大学生也好,他们都有大把的时间去试错以寻得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但后来发现其实我也是被长者羡慕的人,活在当下,珍惜和享受这一段人生旅程就好。无论选择何种道路年纪都会增长,那为什么不奋力一搏努力写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剧本呢?
3. 关于心态的调整
考研是一个人孤独的旅程,决定考研后就注定要牺牲很多休息娱乐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社交。特别对于在职考生而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考试结果的未知性等因素都可能使自己产生负面情绪而有所懈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什么都没做好,颓废又迷茫,不知道坚持下去的意义;生活因为考研已经停滞了太久,也放弃了很多工作机会,我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到底值不值得,经常因为乱七八糟又没有答案的想法发呆,甚至产生了消极逃避的心理。所以在情绪波动不能专注时我会给自己放假调整状态,吃顿大餐、写手帐、撸猫、出门兜风或者睡到自然醒,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疏解完压力后再精神饱满的全心投入到学习中。
有时候觉得平常的工作和与人交流也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方式,不至于闷在课本里不问世事。反之,所学的知识刚好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实践运用,承办的案件胜诉对自己也是一种鼓励。静不下心的时候就出门走走吧,看看这人间的烟火气,那些平凡日子里细碎又温暖的美好也是枯燥的复习生活中的调味剂。
七、结语
希望自己的复习经验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使大家少走一些弯路。要相信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不会是白费,正是这些让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越发真实。所以晚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没有虚度,奋力走在途中,都将抵达终点。认定目标就加油冲吧,希望你也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最后,感谢于我而言意义非凡的2021年,感谢一直默默支持和陪伴我的家人、朋友,感谢前辈们的指导,也感谢勇敢又努力坚持的自己。走了这么远的路,我终于来到了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