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见|雷锋身边的“雷锋”








今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

“生命意义何在?如何予以解答?”几十年前,雷锋——这位中国普通的士兵,给出了自身的答案。

60年过去了,雷锋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他的故事感染着、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心手相牵、助人为乐,走过漫长岁月,书写新时代的传奇。

而在成为家喻户晓的“雷锋”之前,雷锋的“朋友圈”里,早有一大批“雷锋”。他们与雷锋亦师亦友,有抚育雷锋的恩人,关怀雷锋的战友……

他们在雷锋成长道路上留下了印记,雷锋的精神也鼓舞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雷锋的亲密战友乔安山,一家祖孙三代组成家庭版的“雷锋班”,走着雷锋没走完的路,做着雷锋没做完的事。

既是战友又是雷锋事迹采写人的陈广生,“一生只做一件事,笔耕不辍写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

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他们一路追寻着雷锋的足迹,接力写下新雷锋日记,身体力行地把雷锋故事讲给千千万万人听,让雷锋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


彭德茂

带雷锋“学走路”的人


“1949年我的家乡解放,那时候有个地下党员叫彭德茂,他把我从深山里面找出来了,我想到从今天我就幸福了,不会再受苦了。党,不断给我吃的,给我穿的,还让我到学校念书……”


这是湖南雷锋纪念馆珍藏的一段雷锋生前录音的片段,在这段演讲中,雷锋提到的地下党员彭德茂,正是雷锋苦难童年的见证人,也是雷锋成长道路上最早的引路人。



雷锋成了孤儿后

彭德茂对雷锋关怀备至


彭德茂,中共党员。1916年生,贫苦农民出身,种过佃田,打过零工,当过轿夫,为人正派耿直、敢说敢做、好打抱不平。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拉黄包车作掩护,按照地下党组织的部署,积极开展推动湖南和平解放的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时彭德茂担任湖南省安庆乡农民协会主席,后任乡长。


他一直对雷家热心相助。雷锋成了孤儿后,彭德茂对雷锋更是关怀备至,雷锋也一直把彭德茂当成亲人。


亲自送雷锋到龙回塘小学读书


1950年夏天,乡政府决定免费送雷锋去读书。在开学第一天,时任乡长的彭德茂给雷锋买了衣服、学习用品,并亲自送雷锋到龙回塘小学报名。


彭德茂对雷锋说:“庚伢子呀,过去,穷人家的孩子要进学堂是不可能的,你家几辈子都没有识字的,现在,你可要发奋读书,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出力哦。”雷锋使劲地点头。彭德茂的叮嘱,雷锋一直谨记在心。



彭德茂始终教育雷锋要听党的话,

永远不忘本


毕业后,雷锋回到农村。1956年夏秋时节,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的征收公粮助理员。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凭着一股子韧劲儿投入到工作中,业绩突出。不久,雷锋就被调到安庆乡政府做了一名全天候的通讯员,后来在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被县委机关评为“工作模范”。


1957年2月,雷锋在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根治沩水河中,被评为工地模范。


雷锋成长的背后,一直有彭德茂老人一份无言的牵挂。


彭德茂始终教育雷锋要听党的话,永远不忘本。可以说,彭德茂这位老共产党员是雷锋的第一位引路人。


乔安山

工友、战友、好朋友


1996年,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这部电影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大家认识了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


乔安山在家中擦拭雷锋塑像。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和雷锋同住一间屋、同开一辆车


入伍前,乔安山和雷锋同在辽宁鞍钢当工人。之后,两人又同期入伍,在同一个部队,同一个连队,同一个班,又同开一辆车。


乔安山说:“我和雷锋一起工作战斗了将近4年。工友、战友、好朋友,这就是我们别样的情谊。”


乔安山和雷锋在一起。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40年出生的雷锋,仅年长乔安山一岁,虽然一副娃娃脸,但待乔安山却像一位年长许多的兄长。在乔安山的印象里,雷锋正直、善良、温暖,总在帮别人想办法。


对乔安山触动最深的一件事,来自一次他和雷锋开车外出,路过一个陡坡。坡上有几个人,在奋力推一个手推车。乔安山看到此情此景,想到的只是坡太陡,于是,他加大油门准备冲过去。而雷锋却马上叫他停车,赶紧下车去帮忙。同样都学过为人民服务,乔安山想不到的地方,雷锋就能想到。


事后,雷锋对乔安山说,为人民服务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习惯了就成自然了。


雷锋和战友们一起交流学习。


乔安山母亲生病

雷锋以乔安山的名字寄去20元钱


和雷锋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乔安山也得到过不少的帮助。


在部队,乔安山的家信都是雷锋帮他读,帮他回信。一次,雷锋从信中得知乔安山的母亲生病了,就悄悄以乔安山的名字寄去了20元钱,那个时候,部队每月津贴只有6元钱。


雷锋因公殉职


1962年8月15日,乔安山永远记得那个灰色的日子。那天,雷锋和他一起出门办事,车走到一个狭窄的通道时,他们停了下来。通道右边是连部的房子,左边是一排战士们晾晒被子用的木杆。为了避免蹭到连部财产,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谁知车不慎撞倒了一根木杆,它重重砸在雷锋的太阳穴上……大家赶紧把雷锋送到医院。因为伤势严重,22岁的雷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沉痛的一天成了乔安山一生的转折。尽管组织认定雷锋是因公殉职,乔安山无直接责任,但乔安山无法原谅自己。


1966年,乔安山从部队转业。那之后的30多年间,他从事过很多工作,下过岗、捡过废品、跑过运输,他拒绝记者采访,从来不向外人透露他和雷锋之间的关系,但是,雷锋对他的影响从未消失过。


“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和实际行动,

完成老班长没有完成的任务”


后来,乔安山找到了一个寄托和报答雷锋的最好方式:“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和实际行动,弥补我的过失,完成老班长没有完成的任务。”


救火、无偿献血、送迷路孩子回家、照顾孤寡老人、给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只要乔安山碰到了,他都会“搭把手”。


“我做每一件事之前,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如果老班长在,他会怎么做?”乔安山说。



乔安山一家三代组成家庭版的“雷锋班”


在乔安山影响下,全家祖孙三代“学雷锋”,组成了家庭版的“雷锋班”,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有一年冬天,乔安山大儿子乔伟在街上看到一个货车司机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乔伟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了他。


乔安山的孙子、孙女从小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孙子乔廷路成了厂里的“学雷锋标兵”,2009年孙女乔婷娇参军入伍,看着穿上军装的乔婷娇,乔安山欣慰地说:“你可以续写班长的日记了。”



乔安山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雷锋墓祭扫。墓前,他会把心事讲给雷锋听,“不管啥烦心事,只要跟雷锋说了心里就舒服多了。”雷锋精神成为乔安山生命里透进的一道光。


季增

因为拍照  一辈子与雷锋结缘


雷锋的一生短暂而光辉,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幅照片。先后有8位摄影师为雷锋照过相,其中,季增是第一个给雷锋拍照的摄影师,也是给雷锋拍照片最多的摄影师。



季增相继为雷锋拍摄了练投手榴弹、送大娘回家、和“红领巾”在一起等照片260多幅,许多照片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画报等多家中央和地方报刊发表,其中部分雷锋照片已成为经典。



雷锋入伍,

季增是第一个为他拍照的人


当时的季增,在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从事摄影工作,间或担任电影放映员和电台播音员。


1960年1月8日,辽宁营口火车站广场,欢迎新战友入伍大会正在举行。一个身材不高但充满青春活力的新战士,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在台上发言。寒风凛冽,几次把他的讲稿吹乱,他干脆脱开讲稿,向大家表达决心。


高亢而有力的声音,饶有风趣的发言打动了季增。他挤上前去,对准新兵按下快门。这个新兵,就是雷锋。



在运输连找到“卧底”

抓拍到雷锋珍贵的镜头


雷锋做好事,并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好在季增在运输连找到几个“卧底”,这才随时能够掌握雷锋的行动,抓拍到不少珍贵的镜头。


一天,听说雷锋正在宿舍补袜子,季增连忙赶去。每年领新军装时,雷锋总是少领一套,为的是给国家节约一身衣服。平时刚发的新袜子,雷锋也常常送给战友穿。眼下,雷锋在一针一线缝补的这双线袜子,已经打满了各式各样的补丁,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季增眼睛一热,把这一幕永远留在了底片上。



在季增的记忆中,雷锋从不乱花钱,破了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他做了一个“节约箱”,里面装的全是些破铜烂铁、牙膏皮螺丝钉;他把食堂掉的饭粒捡起来,送到连队的猪食缸里……

季增复员后任摄影记者

拍摄的照片为承德留下一部影像档案


1964年,季增复员到承德群众报(现承德日报)任摄影记者,直至退休。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一直以雷锋为榜样,努力将镜头对准广大人民群众,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新闻照片,并为承德留下了一部比较完整的影像档案。


季增的雷锋故事,就这样静静停留在一帧又一帧影像的背后。这些影像,记录着真诚和善良,更将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不断传播。


陈广生

书写雷锋事迹的第一人


他既是雷锋的战友,又是雷锋事迹的采写人,他满怀激情写雷锋、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就是陈广生。



陈广生是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在40年军旅生涯中,最让陈广生难忘的是,在部队那段与雷锋朝夕相处的日子,以及在雷锋生前撰写长篇报告文学《向阳坡上长劲苗》——描写雷锋苦难童年和在新社会茁壮成长的经历。


团里成立战士业余演出队

陈广生第一个挑选了雷锋


1960年的1月8日,那是雷锋到部队的第一天,雷锋代表新兵在欢迎大会上发言,一旁的陈广生暗暗惊喜这个小伙子的先进思想和演讲口才,他很欣赏这个笑容可掬、活泼可爱的小伙子。


新兵下连时,团里成立战士业余演出队,陈广生第一个挑选了雷锋,让他参加群口快板节目表演。“雷锋湖南口音重,我就抽空一句一句地帮他纠正发音。”陈广生说。


雷锋划掉“模范事迹”

写下“解放后我才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0年7月,雷锋生前所在团准备评雷锋为“节约标兵”,团领导指派陈广生写雷锋的事迹材料。经过采访雷锋本人,到雷锋所在运输连调查,陈广生写出了《雷锋模范事迹》这份材料。


雷锋看了却摇了一下头,随即用笔把模范事迹4个字划掉,写上“解放后我才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两行字。很快,这份材料下发。从此,一个学习雷锋的行动在团里展开。


也就是从那时起,雷锋一直活在陈广生的心中,活在他的笔下。



撰写《向阳坡上长劲苗》

全国第一部完整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专著


1960年9月,雷锋荣立二等功,10月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1月以“模范共青团员”的身份,被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邀请为特邀代表。一连串的荣誉,使陈广生看到了雷锋身上许多不同寻常的精神财富,促使他再次拿起笔,尝试着用报告文学进一步宣传雷锋。


经过数十个日夜的奋笔疾书,他完成了4万多字的《向阳坡上长劲苗》的初稿,后来改编成《雷锋的故事》,这是全国第一部完整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专著。


出版了《雷锋传》等

17种体裁的几十本雷锋专著


“一生只做一件事,笔耕不辍写雷锋。”


雷锋牺牲后,陈广生先后13次到湖南,多次往返雷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出版了《雷锋的故事》《雷锋传》等17种体裁的几十本雷锋专著。


1989年12月退休后,陈广生先后担任全国100多所院校的校外辅导员,在军内外作雷锋事迹报告1000余场。


陈广生不怕辛苦,研究雷锋、记载雷锋、宣讲雷锋精神,给贫困山区小学生捐款、送书,资助困难群众和失学儿童……


只要一息尚存,他就要把雷锋的故事讲到底。


2018年1月6日,陈广生在生命中最后一篇日记中记载的是雷锋小学书记、校长、大队辅导员的名字,他承诺他们:出院后去学校看望孩子们,给大家讲雷锋的故事。


陈广生生前常说:“雷锋的故事只要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就会生根发芽。”



这就是雷锋身边的“雷锋”。

也许,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圈”,有这么多的“雷锋”,雷锋才成了雷锋。

又或许,在他们与雷锋相遇的那一刻,他们便成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

他们前半辈子遇雷锋,后半辈子学雷锋。

他们用行动,将“学雷锋”刻写在生命的年轮上,令雷锋精神日久弥新。


编辑 | 徐曼

策划 | 房淑婧  苏浩军

-资料来源- 

新华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红网、工人日报、新湖南、

中国雷锋网、解放军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