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的稿酬账:归还旧账,救济百姓

葛长银 东方红啦 2022-07-03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传统文化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凡是资助过他革命活动的朋友,毛泽东都会用稿酬“雪中送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用稿酬偿还当年章士钊资助赴法勤工俭学的2万银元。据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记载:毛泽东曾对章士钊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为她做过好事的爱国人士。当初你支援留法勤工俭学的那笔款两万元,是我经手借的,一部分给了去欧洲的同志,一部分带回湖南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又诙谐地说:“现在有稿费可以还债了。”

毛泽东与章士钊


这2万元其实也是章士钊当年“在上海各界名流中募集来的”,毛泽东还款的真实目的是接济章士钊的生活,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一书详细记载了还款的日期和金额:“从1963年开始,每年正月初二,他必定派秘书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 000元,给章士钊送去,作为生活补助,章士钊想推也推不掉。”整整还了10年,还清了2万元旧账。1973年春节过后不久,毛泽东又认真地向章含之提出:“从今年开始还利息,50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从中足见毛泽东的厚道和大度。
毛泽东用稿酬接济的另一个群体就是他身边的卫士和工作人员,这个群体也属于百姓之列,只要谁家中有困难,毛泽东都会慷慨解囊予以接济,帮他们及家人度过难关——这个群体实属“近水楼台先得月”。
毛泽东与吴连登(右)

吴连登在《怀念毛主席》一文记载:“有一年,我家里出了一件事,我侄子玩火把家里的草房给烧了。我很着急,把自己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准备寄回去。这消息不知道是谁告诉了主席,主席叫周福明来找我,他对我说:‘主席知道你家里出了事,有困难,特意叫我给你拿来了300元,叫家里把房子修起来。’”
司机朱德魁生病后,毛泽东一直关心他的病情,并多次慷慨解囊接济他。朱德魁《我为毛主席开车》一文详细记载了这个接济过程:“当他老人家得知我的病情后,立刻派护士长吴旭君和保健医生来医院看我,并向我转达了主席的安慰和鼓励……又将主席让他们带来的三百元钱交给我,让我增加些营养。在当时,我上有老,下有小,月工资不太高,三百元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把我接出来后,主席又建议让我去杭州、山东、上海等地疗养。并指示,如果我拿不出钱的话,组织也不方便,他老人家愿意提供他的稿费,给我疗养……1972年元旦后,吴旭君来到我这里,向我转达了主席的问候和鼓励,又给我带来了300元钱。” 
只要得知卫士有困难,毛泽东都会慷慨解囊,甚至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据李家骥、杨庆旺在《毛主席和他的卫士封耀松》一文记载:(田云毓)接到家里电报:“母病重速归”。当时主席身边人手少,不够用,可是听到这个消息,仍然命秘书从他稿费里支一笔钱,帮助小田回家探母。小田回到家里一看,母亲红光满面干活干得正欢腾。一问,原来是想儿子拍了假电报。主席听到实情后,不但不批评反而感慨万千:“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这回你们该懂了吧?所以说,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
在红墙之内,毛泽东跟卫士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所以那亲情就跟肉一样都长到一起了。有的卫士已经离开主席身边了,家里有了困难,毛泽东得知后也会主动接济。据《毛泽东生活档案》记载:“李银桥离开毛泽东去天津工作后,1964年夏天他去北京看望毛泽东。在谈话中毛泽东了解到李的家乡遭了灾,便吩咐秘书从自己的稿费中付给1000元帮助李银桥。”
毛泽东和李银桥

不仅仅是老友、世交、韶山的亲友或身边的卫士和工作人员,毛泽东只要听说谁有困难,都会用稿酬接济一把。蒋英在《毛主席的故事》中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50年代初,我父母住在西城毛家湾2号一个小四合院里,院里共住着4户人家,我父母及弟弟一家住在北屋,东屋住着一个黄包车夫——宋师傅。宋是家中惟一劳动力,依靠拉黄包车的微薄收入养活在农村的老婆和孩子。有一天,我下班后去看望父母,他们告诉我老宋得了急性肺病,发烧吐血,没钱治病,情绪很不好,还有轻生的念头。我感到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马上到那间又黑又破的小屋看望他,先安慰了他几句,急忙让我弟弟送他到医院治疗。我很晚才回到中南海自己家中。这时毛主席正在我家与叶子龙谈工作,见我进门,毛主席问我:‘小蒋,你为什么这样晚才回家?’我说:‘主席,我碰到一件难办的事情……’我把宋师傅的病情及困难述说了一遍,主席听后心情很沉重,对我说:‘你做得对。你们都是供给制,没有钱。救人要紧,子龙,从我稿费里取些钱,让小蒋给宋师傅解燃眉之急吧。’第二天,我拿着毛主席给的100元钱到医院看望老宋,告诉他这钱是组织上给他治病的,让他安心养病。老宋听后非常感动,一再让我转达对共产党的感谢。半年后,老宋去世,他的妻子和两个不到10岁的儿子无依无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和子龙商量后将这个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再次从他的稿费中取出300元作为老宋家属的抚恤金。”
这个故事再次证实毛泽东稿酬账支出的方向是老百姓,他接济的百姓又何止百家。
参考文献: 
[1]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6.
[2]苏峰、熊根琪.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
[3]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生活档案【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12.
[4]李敏、高风、叶利亚主编.真实的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4.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历史”、人民网


作者:葛长银

责编:高斌

网编:宋莹

监制:方丹敏

东方红啦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东方红啦


前线客户端



中国大学生网


前线理论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