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吕功杰 财路漫漫
2024-09-21
END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极度专注?如何消除焦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清爽的情绪。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你将真正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看到夸夸群友@司空大哥在文章中推荐这本书,很受触动。便拿起开始阅读,这本书越读越觉得深受启发。里边的好多观点,都可以用作很多方面,对知识的学习、知识体系的建立,对写作的帮助都有很多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好方法。于是我便写一篇读书笔记,记下我受启发的点,也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面对困难之事,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放弃,而有的人却能够持之以恒呢?除了知晓前面提到的各种规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更擅长探索原理,会主动改变认知视角,来找到行动的意义和好处。比如当我们清楚了阅读的本质和意义,就可能放下手机,主动拿起书本;当我们明白了深度学习的意义,就可能放弃听书、速读,转而开始精读和输出;当我们明白了运动真正的好处,就可能告别慵懒,主动坚持锻炼。所以,要想办法看清那些想做之事的意义和好处,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


元认知能力,相当于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相当于在内心中建立一个更高维度的自己,时时刻刻觉察着自己的一切,发生偏离时发出信号及时提醒纠错,这样就能持续的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举例:早上起床会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机,打开看到消息的小红点,不由自主的点开查看,接二连三的看来看去,就被潜意识牵着走了。





设定自己舒适圈/能力圈边缘的事情去做,比如写作,如果随便写写就能完成,那就是在你的舒适区里打转,对能力提升帮助不大,如果你设定的是不断往能力圈边缘走,不断走出舒适区的事情去做,你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前进。随着日积月累,你的能力圈会越来越大,你的舒适区也会被拉伸,很久以前你认为的困难的事情,已经随着舒适区和能力圈的拉伸,进入了你的舒适区,轻松可以完成了。


就拿啃财报来说,始终没敢走出舒适区去尝试分析,哪怕是某一类财务数据、小到某一个科目,从简单的一步一步往外扩展自己的能力圈,看着本周@司空大哥已经开始啃财报了,一天一篇相信这样就是不断的在拉伸自己的能力圈好方法。希望自己也能从财报一个点、一个点的开始啃,每周周记都写不出什么有深度的内容,始终简单的记录,争取以后多走出舒适区去尝试。





深度学习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之后,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通过实验发布了“学习金字塔”报告,报告称: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和30%。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和90%。

这个模型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学习深度和层次之间的对比,反观自身的学习,我们同样可以清晰地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以阅读为例,从浅到深依次为:听书、自己读书、自己读书加摘抄金句、自己读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自己读书+践行操练+输出教授。


当前有很多听书产品读书达人用十几分钟解读一本书,假设我们一天听一本,一年就能听300多本,这种便捷新颖浓缩干货的学习方式看似轻松高效,实则处于被动学习的最浅层。


好一点的情况是读原书,但若是读完从不回顾思考,只满足于输入的过程,这类学习的知识留存率很低。几天之后,就想不起自己读了什么,更糟的是,这种努力会让人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让人产生勤奋的感觉,实际上这是低水平的勤奋,投入越多,损失越大。


还有一类人的数量也不少,这类人能够自己阅读也做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读书笔记往往只是把书中的内容梳理罗列了一番,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纲,很多人醉心于此,似乎对全书的知识了然于胸,殊不知自己只是做了简单的搬运工作而已,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主动学习,但他仅仅是筒单的知识陈述与高级别的知识转换有很大的不同。


更深一层的是,读完书能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内容让生活发生了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转化。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让别人知道或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不信你可以试着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向别人清晰的陈述,你会发现这并不容易,明明心里想得挺明白,讲的时候就开始语无伦次,如果再让你把知道的东西写下来呢?你可能会觉得根本无从下笔。


请注意,遇到这种困难才是深度学习真正的开始,因为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可见“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缝接,但缝接的不够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也使学习深度大打折扣。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毕竟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损耗,并且这种损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办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固定下来,时间一长,这些知识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


有了自己的东西,便一定要教授出去,教授和缝接会相互巩固,形成循环。《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所以,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写作的好处在于它能把新知识与你所学的旧知识关联起来,能被你写出来的观点越多,印象就越深刻。只有大量的输入学习,才能有可被关联的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厨房里有很多食材,才能烹饪出美味的饭菜。

读一本书只记录最触动自己的点,把这个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触动的点加以强化把它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基点,每增加一个触动点就加以强化,纳入自己的体系,它们都是触动我的点,都是我能力圈的边缘部分的新知识,及时强化把它们链接到自己的能力圈内,这样是最适合自己、最接地气的学习方法。

经常看了很多触动的地方,看的时候很有触动,转身要用的时候又想不来是什么,这种情况就是没有强化触动点,或者这些知识点不是你现在最迫切的需求的知识,所以没有被你现有的知识紧密连接起来。



学习的乐趣-反馈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得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有了这种认知,人是会迅速改变的,会更加重视输出和运用,会倾心打磨作品,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总之不能一味地学学学而毫无产出,因为没有反馈的学习不仅是痛苦的,而且十有八九会失败。说到这里,我想大家更能理解强者们常说的话:

教是最好的学;

用是最好的学;

输出倒逼输入。

当然,一开始常常写不好,没关系,写出来,获得反馈,不断打磨。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最好的样子。如果随意写一些文字,必定没有多少价值。为了获得赞美、去努力打磨每一篇文字,使其分享给读者的是有价值内容,必然会逼迫自己在能力舒适区边缘快速成长。这也是粉丝和阅读量从100+、向0.1k+、向10w+,迈进的秘诀。

写到这里我要感谢@夸夸群友们,一直以来给我的鼓励,是我一直不断写作的动力,让我从中也渐渐找到了写作的乐趣。


EN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财路漫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