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的浪漫尽在冬奥开幕式里

TT Wonderland中文版 2022-05-02


2月4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之日,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馆举行。北京为世界献上了一场晶莹梦幻的开幕盛典。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开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大幕,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


二十四节气透露着中国人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朴素智慧,传达出冬去春来、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哲学。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倒计时最后一秒留给立春,留给今天,昭示着“今夜,世界属于中国!”。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盘桓鸟巢,每个创意背后的理念都让人拍案叫绝;从冰立方逐渐破碎,到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被雕刻成型,每笔雕刻都代表着打破隔阂、互相理解;从普通的中国人手手相传国旗,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与冰雪五环交相辉映,每种情怀都能感同身受。



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采用了中国各地经典传统门窗图案。中国人民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朋友们相聚北京,也希望全世界的朋友们可以打开窗口,看看中国的大好河山。



除了精彩的中国式浪漫开幕仪式,20首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也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印象中相对单调而漫长的运动员入场式,在北京冬奥会上却深深地吸引着观众。入场式选取了人类共通的音乐语言—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哪怕不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也或多或少在某种场合里听到过,甚至在潜意识里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一起欣赏一下“我都听过,但叫不上名字”的世界经典吧!




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熟悉的《歌唱祖国》响起。《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作曲、填词创作的歌曲。这首歌结构严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将新中国诞生的壮丽画卷勾画得淋漓尽致。


这首明快雄壮的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


上图为中国代表团入场


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同名歌剧的序曲,选曲了终曲的段落。这部作品旋律优美、节奏活泼,宛如一首交响诗。这段终曲是由小号独奏引导,铜管奏完序奏后,中段主要由木管演奏,体现了斗争的艰辛。回到进行曲后,跃入全曲的最高潮,最后在兴奋与快乐之情的尾奏上结束。全曲描绘了阿尔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环境和瑞士革命志士的愤慨激昂。


上图为意大利代表团入场


这部作品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代表作。《威仪堂堂进行曲》总共包括埃尔加在1901至1903年间陆续完成的五首短小的进行曲,其中的第一首最为著名。不仅被爱德华七世用作《加冕颂歌》,在英国几乎与国歌一样神圣地被誉为“英国第二国歌”。美国代表团出场时采用了这一作品,在美国,经常被用作各种毕业和开学典礼的背景音乐。


上图为美国代表队入场


这部作品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选自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音乐用长笛代替芦笛,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这是一首著名的体现长笛特色的音乐。


上图为俄罗斯代表团入场


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胡桃夹子》可以说是最有童趣、最有亲和力的一部,许多分曲都深受听众的喜爱。这段音乐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


在冬奥会开幕式的所有分曲中,只有这部《胡桃夹子》特别选择了《芦笛舞曲》与《进行曲》两个片段,足见柴可夫斯基这位作曲家在中国以及世界爱乐者心目中受到喜爱的程度。


上图为加拿大代表团入场


巴赫笔下创作有不少知名的古组曲——即用多个颇具特色的舞曲连缀而成的器乐组曲。巴赫的第三D大调管弦乐组曲创作于18世纪上半叶,继法国序曲开篇乐章之后,用一个“咏叹调”作为第二乐章。这首《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中的《吉格舞曲》有着气宇轩昂的气势,在铜管乐器的主导下营造出满满的仪式感。


上图为法国代表团入场


威尔第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歌剧常常选用具有史诗色彩的故事作为蓝本。《凯旋进行曲》选自歌剧《阿伊达》,这部歌剧的诞生,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印记。


上图为希腊代表团入场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后来作者又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新年了,怎么会少了斯特劳斯家族的音乐旋律呢?


上图为西班牙代表团入场



雅典的废墟(德语:Die Ruinen von Athen,Op.113),是乐圣贝多芬的一部歌唱剧作品,创作于1811年,于1812年在布达佩斯首演。这部作品最有名的部分是其序曲和第四乐章土耳其进行曲,甚至非古典乐迷也能认出土耳其进行曲的主题。


上图为土耳其代表团入场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的情绪,描绘出欢呼胜利的热烈场面,表现出人民群众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寓意这场与命运的决战,最终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上图为英国代表团入场



《饮酒歌》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皮阿维作词。本届冬奥会上则是以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呈献,代表冬奥会是一个“全世界都一起饮酒共同庆祝的节日。”这首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以轻快的舞曲节奏、明亮的大调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贯穿全曲,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同时又描绘出沙龙舞会上热闹、欢乐的情景。


上图为日本代表团入场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但音乐的节奏与表现的气氛欢快而热烈,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上图为韩国代表团入场


匈牙利队入场时的音乐,可以说非常用心了。


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加花演绎而成,冬奥改编的版本 也有许多加花,增加小号的主奏,速度进行曲化。


上图为匈牙利代表团入场


这部作品是法国音乐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每个段落都像一幕冰上芭蕾舞。


上图为加纳代表团入场


《轻骑兵序曲》为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冯.苏佩于1886年根据诗人卡尔.科斯塔的剧本所作轻歌剧《轻骑兵》的序曲。冬奥会开幕式当晚选取的是带合唱的版本。


上图为巴基斯坦代表团入场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冬奥会开幕当日选取的《春》的第一乐章,适逢立春,正是应景。


上图为乌克兰代表团入场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也是作者最后的三部交响曲之一。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


上图为尼日利亚代表团入场


这部作品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的第九首,这个总结性的乐章气势宏大而雄伟,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上图为芬兰代表团入场


柴可夫斯基的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创作于1876年,是他著名的三部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中的第一部作品。该曲是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白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


上图为牙买加代表团入场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交响音乐顶峰之作,为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序曲,序曲成功地展示出歌剧的主题思想,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之后,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上图为东帝汶代表团入场


时隔十四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由“我”到“我们”的转变,表现了中国人海纳百川的世界观。看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只想大呼一句:


“办奥运,还得看中国!”







监制:Kene

编辑:TT

编辑助理:herling

设计:tiffany F



Monsieur Dior:1905~1957


年会怎样闪亮全场?Michael Jackson早就告诉过我们了


艺术展才是偶遇明星的C位圣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