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一旦中美闹翻,有没有国家会站在中国一边

终于找到了高清版《人间中毒》,各种姿势的图,都能看

去泰国看了一场“成人秀”,画面尴尬到让人窒息.....

一年前丁丁在上海

2021年推特网黄粉丝排名Top10 (文末福利)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自由微信安卓APP发布,立即下载! | 提交文章网址
查看原文

林子祥&叶蒨文:选择爱你

Wonder Cover 新视线Wonderland 2022-09-27



“如果你问我港乐的意义是什么?我想答案是林子祥和叶蒨文。如果你问我《声生不息》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在这个时代下,我们还依然拥有林子祥和叶蒨文。”





7月,长沙的夏夜,一段致敬林子祥和叶蒨文的颁奖词催人泪下。近几个月来,这对儿早已拿下香港乐坛殿堂级荣誉――金针奖的传奇艺术家眷侣极其罕见地在同一档综艺现身。在港乐竞唱献礼节目《声生不息》中咏唱香港的狮子山精神、江湖侠义的浪漫情怀、与时运抗争的热血,又或情意绵绵的爱情、潇洒走一回的人生态度,一个看似消逝却铭刻无数回忆的港乐时代,在林子祥和叶蒨文的歌声中归来。









他们头发花白,几乎唱了大半辈子,多年来保持一贯的低调谦和,明明已是巨星却从不自认巨星。74岁的林子祥,说话声音小得让人恨不得把耳朵竖起来听,唱起歌来却是不折不扣的“铁肺歌王”。虽说林子祥和叶蒨文常常共唱情歌,一块合体录综艺的机会并不多。2021年,林子祥在音综《我们的歌》中唱得不亦乐乎,拿下了总冠军,也熟悉了节目的录制流程。待庆贺香港回归25周年的《声生不息》邀约来了,他兴致勃勃。起初,叶蒨文有些“害怕”,觉得自己没准备好,也因许久没露面唱歌,本能抗拒带有竞赛环节的节目,最终因林子祥看重舞台,珍视每次唱歌的机会,她决意向前一步去挑战自己。一场与音乐有关的冒险开始了,他们玩得尽兴且满足。








重新唱起昨日的歌,叶蒨文的心里滋生了新感受。她说起代表作《潇洒走一回》和《祝福》,“我看过一个报道,《潇洒走一回》的填词人说本来写的是一种(唱诵) 爱情的歌词,后来听歌的人拿到它之后,就会想要在生意上潇洒走一回,把填词人之前的意思改掉。我觉得,词曲人用他们的方式来填词编曲,我们用我们的方式来唱一首歌,当这首歌发布出去,它不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听歌的人。听歌的人会把它变成自己需要的东西,来安慰他、充实他、鼓励他、支持他。”



她的歌曲中蕴含的深意随时间更迭变得深刻而开阔。早年,叶蒨文在采访中一再直言不喜欢《祝福》。原因很简单,四岁那年随着家人从中国台湾移民加拿大的她,从小在国外长大,有着“鬼妹”性格的一面,她爱那些勇于表达自我的歌,不爱温柔缠绵、“听起来女生就该有女生声音的歌”,《祝福》恰恰让她觉得“唱起来太女人,很没气,而自己又没那么有女人味”。即便后来斩获诸多奖项,她仍然觉得那不是自己的歌。如今,她倒想得明白,到了一定的年纪,会觉得如果一首歌能够给予听歌的人渴望得到的疗愈,那也是它存在的价值。她说:“现在再唱起《祝福》,在疫情存在的时代,医务人员牺牲自己的时间照顾所有人,在这个时间唱也可以,你怎么用都可以,能够陪伴着你是最重要的。”








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舞台,叶蒨文说自己没有特别偏爱过某一首歌,只是会在某个时间点想听某一些歌,甚至不一定是自己的歌。“有时候,我会想听别人的歌。而我自己的歌中,以前有时候很不喜欢这首歌,重新听回来,我还蛮喜欢的,然后就听一段时间,也听听看那时候唱的方式怎么样,是不是有进步。”林子祥爆过料:“Sally很厉害的,从小听很多歌,很擅长模仿别人,模仿得很像。我常常说,如果她想开演唱会,都可以不用唱自己的歌,只要你说出某人的歌, 她就可以化身成那个人。譬如你叫她唱ConnieFrancis或者Olivia Newton John的歌,她的唱腔、节拍是完全一样的。”







稍微了解林子祥的人都知道他很爱缝改衣服,无论是打歌服或日常私服,他习惯自己上手,因此,常有人叫他“最强音乐裁缝”。他说:“我什么都要去改一改。缝衣服、改衣服是为了设计和协调,只有改了才是属于我的。就像我唱别人的歌,我不会唱人家的原版,我会把它改成属于我的歌,变成自己的风格。”所以,他才会在采访中一再重申:“在音乐创作方面,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特点,不能人家给你一首歌,说是这样唱的,你就这样唱。”





“你要有自己的主意。”坐在一旁的叶蒨文笑着强调。闯荡演艺圈近五十载,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在名利场行走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深谙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歌手背后的付出。



“如果你想要真正成为一个歌手,在音乐创作方面不要怕。你的心里知道自己想唱什么、想写什么,勇敢去试,不要怕人家不喜欢你。如果你害怕,这是很难做下去的。这次的节目,我们遇到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年轻歌手,他们没有试过用广东话来唱歌,都要学习港乐,每一个人都学得很好。我们很喜欢这帮年轻人。”林子祥缓缓说着。





叶蒨文有自己的看法:“我会觉得,年轻人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特点。如果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外表形象上,关注你的头发、帽子是不是时髦,身材是不是足够瘦,甚至拍照的姿势是不是漂亮,那哪儿有时间关注你的创作呢?你要从内心找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点,找到属于你的故事、你对人生的态度。对音乐的付出是很重的,很多人以为:OK,我给出时间,我就可以红了。但是,背后要做很多的功课,唱一首好歌是不容易的。无论是一首歌能够落到你的手里,还是你把一首歌包装出你的特色,发出来都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时间。你要让自己有耐心,肯培养、肯付出,把底子打好,才能在上面盖房子。它就像一个投资,是对你人生的投资、对心理的投资。”林子祥紧接着说:“同时,年轻人要尊重历史。因为没有以前,什么东西你都学不到。你要感受到以前的东西,才可以做出现在的好作品。”



“有一样东西,我要补充。这是我们两个人都觉得非常不好的事,就是有太多歌手唱歌看着一个大字幕读歌词。我们是不看歌词的,必须把歌词背了,把感情放在心里,唱歌的时候是从心里唱出来的。如果你一边看歌词一边唱歌,那你就是在读。读的时候你的感情流于表面,没办法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心里想对听众说些什么。就算你唱卡拉OK,如果是你喜欢的歌,最好把它背下来,才会唱得好。”她说。



“你把它背下来了,如果唱错了也没关系,你的感情还在。”话音落地,两个人相视而笑,默契达成!







林子祥和叶蒨文很在意一件事:唱过的歌中得有很浓的感情,究竟有多浓郁,仿佛难以用言语说得明白,但他们认定听歌的人一定能感知到低吟浅唱中的情感。时代早已变迁,他们当然知道,某种程度上,他们仍然遵循着从旧时代走来的行为范式。拍摄现场,林子祥瞬间变成那个唱着《学生哥》一心劝学的老父亲,说起自己的观察,“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在手机上。我们以前都不会看手机,如果我想跟她讲话,我会直接到旁边跟她讲。或者再早一点,我们有写过信。有吗?”他看向叶蒨文,疑惑的眼神抛了过去。





“你有写日记,你从小写日记!你有写小条子给我,没有给我写过信!哈哈。”她大笑了起来。“写信跟讲话的感觉是不同的,现在的年轻人(想念一个人) 都是直接打(电话) 过来,我觉得会影响他们的感情。”林子祥没来得及直白说出的是他熟稔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年代。叶蒨文说:“你要对一朵花有感情,必须要跟它有接触,有深度的交往。如果只是看一张照片的话,你无法从平面上去感知它的美感,你看不到更深的地方。就像他说的,你每天任何时间都在看着你的电话,会错过身边的东西。我刚来长沙的时候,一定要把手机放下来,去看看路上的风景,我发现长沙有好多树噢, 好多店的颜色很漂亮,这才是生活,对不对?”



林子祥开起玩笑:“所有人都在看他们的手机的话,如果我们去坐地铁,没有人认得我们,这很好!哈哈。”





林子祥和叶蒨文刚刚度过了结婚26周年纪念日。两个性情看似迥异的人,在时间的力量之下,慢慢有了如榫卯一般的契合。



林子祥讲话很小声,唱歌很大声。他性格温和内敛,经常沉默不爱讲话,时间观念极强;叶蒨文性格外放,聊起天来滔滔不绝,表面上大大咧咧,唱歌深情而婉转。她很不爱拍杂志,上舞台只爱穿私服,对穿衣打扮自有一套逻辑。时装也好,珠宝也罢,那都是私人喜欢的东西,“我不想推荐时装跟珠宝,最重要的是你穿让自己舒服的、生活中需要的衣服,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有时候,她会去逗爱缝改衣服的林子祥,唤他去帮自己改衣服,“她整天叫我去给她改衣服,她那些衣服太难了,改了又不穿……她太多衣服要穿了,不过她要我改的都是很小的东西。”生活中的叶蒨文永远充满活力。她爱运动,打二十多年高尔夫球。38岁开始打羽毛球,兴致来了的时候,一天能打7个小时。近几年来,她将对羽毛球的兴致投向了爬山和散步,走走停停,看看风景也觉得不错。





多年来,叶蒨文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的、向上的生活态度。二十多岁的时候,她说自己从不幻想,不做白日梦,“我活在现实里”。五六年前接受采访,她一以贯之,直言人生中的快乐没有秘诀可言,全靠自己去挣,“你要去争取去追求快乐,得靠自己安排。她个性洒脱,很少去遮掩什么,总是一副大女人的姿态,也难怪能唱出“潇洒走一回”的英气、侠义和风风火火。



2016年,林子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佐治地球40周年》演唱会, 庆祝入行40年。那一晚,他在现场献唱诸多金曲。穿着玫瑰针织衫的叶蒨文为爱人打Call的同时,顺便随性开起了吐槽大会,爆料了这个“伟大胡须佬”的不少秘辛。她说林子祥是万能的艺术家,特别钟爱买手表,圆的方的多边形的,却从来不戴,老会问你现在几点。片刻,她认真模仿起林子祥对镜自照的模样,说他贪靓,以前喜欢去中环买名牌,现在最喜欢买一堆靓衫,买回来要自己动手把衣服改到合身。“你们听《千枝针刺在心》会想到千根针刺在心,我就想到他在缝衣服。”一旁的林子祥看着她,宠溺地笑着摇摇头。





前几年,叶蒨文头发渐白,常常在家染头发。林子祥在一旁看着说,“哇,这对头发很不好。你妈妈白发很漂亮,你不要染了,由着它白嘛!”叶蒨文开始抗议:“所以我才说,你要我陪你一起(白头) !”林子祥和她斗嘴:“我没想到你的头发真的比我白!哈哈。”






当我们在现场谈论起相处的秘诀,叶蒨文想了想,“秘诀是互相包容、 互相尊重对方想要的东西。譬如说,我们都很爱装饰房子,买家具的时候,我们就说,如果你不喜欢,或我不喜欢,我们就不要买。我们买的东西,一定要是彼此喜欢的。你觉得呢?”她看向了林子祥,林子祥答:“我觉得?那就是都听你的。”两个人默契地笑了起来,“譬如说,我们俩喜欢吃的东西是很不同的。但我不介意,我跟着他就好了,我也会听他的,我就去接受它。我们从来不会去抱怨对方,而是去接受,尽量互相帮忙。如果家里5个人喜欢吃不一样的东西,那我就煮5个不同的东西,很简单。”



她很早就找到了婚姻中相处的智慧。叶蒨文描述过和林子祥之间的那种爱,“我们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我们认识了很久,就像好朋友一样,我对他的爱很深,就像扎进了土里的树根一样。我们是家人,你是不会离开你的家人的。我到了任何一个地方,若看不见他会觉得很奇怪。如果他去别的地方度假,我每天都要跟他通电话,早上要说早安,晚上一定要说晚安,问一下今天过得如何。”





而在林子祥的认知中,“婚姻里最重要的是有幽默感,能够互相说笑,她能令我笑,我也能令她笑。我们会互相顶嘴,这样才是好的婚姻关系。” 早已合二为一的两个人恩爱如初,有一回,旁人林子祥和叶蒨文合唱过的金曲《爱到分离仍是爱》问他:“你们爱到分离才是爱吗?”向来寡言的他说:“爱到一起才是爱,反正怎么样都是爱。”令人不由得想起两人对唱情歌《敢爱敢做》的那句歌词,



“就让宇宙塌下/

 世界变了荒地/

日月碎做陨石/

   我俩也吻着到每个世纪”。







叶蒨文用“幸福”来定义当下的生活,“我们的很多愿望都已经达到了,过得非常幸福。其他的,我们拥有的(东西) 已经够多,不好意思再要。”她模仿起林子祥的表情,“对了,我们好像找到新的粉丝,他最开心的事是,没想到我们这个年纪还有粉丝!还有十几岁、二十岁的粉丝喜欢我们!怎么可能呢?我们常常以为人家在叫别人,结果在叫我们。到了这个年纪,我们都觉得应该当公公婆婆了,还会有年轻人为我们大吼大叫,我们都要笑死了,觉得很惊讶。”



“这是很奇怪的一种感觉,”林子祥说,“人生好像是需要走一个圆圈。我开始录音的时候,大家录黑胶,现在又回到了录黑胶的时候。”叶蒨文很自然地接过了话茬,“因为这是经典的东西、好的东西啊、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受限于时间。我们非常感恩,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歌永远可以陪伴着每一个人,给他们以祝福、温暖和爱。”



 The choice of love 






平面

 

出品人:Vicky殷 

监制:VIChang昌

摄影/黎晓亮(ASTUDIO)

编辑&统筹/胡宁Millet

造型/Monica曾梦妮

撰文/许璐

文字编辑/Rita Hu

发型/King Hui of il colpo

制片/黄朗文(ASTUDIO)

美术/张天译

摄影助理/姜雨达,杨晨(ASTUDIO)

 

视频

 

创意指导:Kene瑞

摄像:姜雨达(ASTUDIO)

剪辑:黄连素(ASTUDIO)

 

新媒体

 

新媒体监制:浩睿

新媒体编辑:Ling

新媒体设计:Janice

新媒体设计助理:赵敏思

 





宋佳:是认真生活的“戏痴”,也是享受音乐的“歌手”

砰砰!心跳开启爱乐之章

【黎晓亮:三个展】未公布专访.docx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