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名为《9月27日—10月3日上海计划停电通知》的帖子引爆网络。
稍晚时候观察者网报道称,9月28日-10月8日,北京部分地区将执行停电计划。
至此,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几乎所有东部省市都出现了“停电、限电、断电“的新闻。
图自微信图库
据新华社报道,在电力供应紧张背景下,全国多地发布限电通知,大部分地区则将重点放在企业上,部分企业错峰生产或者停产。但也有部分地区,比如东北开始对居民用电也加以限制。
截至北京时间9月28日,总计有2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限电停产信息。
比如桃李面包在全国7省市的9家子公司全部接到限电通知,分别是江苏、广东、吉林、辽宁、山东、天津、黑龙江。
而有些缺电严重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开二停五”、“开一停六”的现象。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并不寻常,媒体也好民众也罢当然要寻找原因。不过,有些人开始把节奏带歪了。
甚至有人把拉闸限电和阴谋论联系到一起,言之凿凿的暗示“国家在下一盘大棋”
甚至有人假托网红经济学家的口气称,现在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夺战。
还有人说拉闸限电是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较量。
央视对此乱象发布评论称,这种乱带节奏的行为不是“低级红”,就是“高级黑”。
实际上,国际贸易定价权之争也好、金融角力也罢,这些事客观存在,也很正常,无论哪个国家参与这些国际政治经济的游戏都没问题,但绝对不会有任何国家以在国内拉闸限电的方式参与。
道理也很简单, 对居民拉闸限电影响的是民生,对企业拉闸限电影响的是生产和就业。
无论如何,没人会主动自愿演练“七伤拳”,先让自己惨到吐血再去伤害别人,这是正常人能干的事吗?
央视在评论中直言,说到底,限电动作中没那么多“大棋”。渲染阴谋论式的“大棋论”,看似挺能唬人,却背离了基本常识,也制造了信息雾霾。
央视表示,东北地区是本轮拉闸限电比较严重的区域,甚至已经影响到居民用电,说电网面临崩溃风险也不为过。
如果有人把东北限电说成是“对外输出通胀”,只要略有常识的人仔细想想就能知道这无异于抹黑东北。
而“下大棋”的理论更是匪夷所思,说中国大量海外订单涌向国内,很多企业扩充生产线,既带动国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也造成产能过剩,所以国家提前出手,限制产能、反出口企业内卷。宁可短期不赚钱,也绝不等几年后被突然撤掉的订单搞得一地鸡毛。
如果真是限制出口,有的是政策调节工具,比如关税就足够了。何必用拉闸限电这种自损八百的方式呢?
所以说,爱国不等于反智。
△这里是广告△
中国这一轮拉闸限电的逻辑很简单,就是电煤供应短缺。而中国电力供应的主体仍然是火力发电,其中东北尤其依赖火电,所以也是本轮拉闸限电比较严重的区域。
央视在评论中还指出,将限电描述成“不是因缺电而限,而是为限产而限”,这难免诱导公众将矛头指向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诸如此类的“大棋论”缺乏对受影响企业、居民的共情,只有传讹惑众、增加矛盾,目的无外乎制造流量,收割韭菜。事实上,只要懂些专业知识、有些基本了解,相信常识、回归理性,就不会扯出那么多“大棋”来。
每日经济新闻则在报道中指出,此轮多地限电主要还是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燃煤成本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电力输入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
至于上海和北京的停电通知更是无需过分解读。按照国家电力的说法, 停电通知只是正常的计划停电公示,
而这种正常的计划停电大多是因为设备计划检修、配电网改造、小区表前线改造、新客户并网、配合其他方面工作等需要,对特定区域在特定时段内实施的停电。
北京、上海电力充足,不存在正常计划停电之外的拉闸限电。
华夏时报则在报道中指出,全国总计有16个省区出台了限电措施,也就是所谓的电力不足。除了沿海的工业大省如江苏、广东、山东之外,四川、宁夏等中西部省份也出现类似情况。
当然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是东北,部分地区不但限制了居民用电,甚至连公用服务电也一并拉了,导致红绿灯失效、手机没有网络等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情况出现。
国家电网的微信公众号于9月27日发布消息称,将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如果仔细查看各省官方给出的停电理由不难发现,结果相近但原因大不相同。
比如江苏、云南、浙江有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因素。再比如广东、湖南、安徽等地主要是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企业被迫错峰限电。
而全网关注的东北限电则与双控无关,完全是电力供应短缺所致。
其实全国多省市拉闸限电的新闻报道及时、信息披露准确。本不应该成为“阴谋论“的温床,但还是有人热衷于把任何突发事件都描述成“一盘大棋”,因为“一盘大棋”本身就是句废话。好像什么都说了,但其实什么都没说。
如果互联网信息已经泛滥成“一盘大棋”,普通人要做的就是观棋不语,让子弹飞一会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注: 如想第一时间看到北美报告最新资讯,请点击本号首页右上角,添加“星标”
作者:郭星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