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曾公——读《曾国藩传》有感
曾国藩,想必都听说其一二,市面上有关曾公的传记也有很多,后人对曾公生前作为及历史贡献提出了诸多的评论观点,其中更不泛大家。
以目前的知识储备,我远远达不到点评曾公的资格,唯有学习其做人做事的态度风格,从中领悟其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境界,指导我为人处世。抱着此目的,我最近阅读了张宏杰博士所著的《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曾公的笨拙算是“有目共睹”的,从年少到老年都没有什么改观。
在年少读书时,有一个趣闻足以见得其笨拙。曾公小时候有一次自黄昏开始背诵《岳阳楼记》,刚好有个小偷潜入他家躲在房梁,准备等他家人睡着了偷东西。结果呢,年少的曾国藩就是不会背这篇文章。小偷听多都能背诵了,实在无奈,从房梁下来鄙视曾国藩:没见过你这么笨的,还读什么书呀?随即从头到尾背诵一遍。
可是,谁能想到曾国藩最终打通了科举这条路,23岁秀才(之前连考6次未中),24岁举人,28岁进士。一路走来,更多地靠那股“笨劲”,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除此以外也没什么特殊的技巧和捷径。
由曾公主导创建的湘军在打败太平天国,续命清政府中立下汗马功劳。年轻的李鸿章初到湘军大营,到前线学习军事才干,看后惊呆了,这哪里军队呀,分明是农民是工兵嘛,全是挖沟砌墙站墙子。不得不说,“挖沟砌墙”还真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精髓。
行军打仗时在扎营方面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半天行军半天扎营,且扎营后不管多累,都必须先绕营地挖两道深沟,沿着沟再砌两道高墙,沟的深度、宽度,墙的厚度、高度都有具体标准。修好之后官兵分为三班,两班睡觉,一班站岗警戒,这是“站墙子”。
同样,在曾公晚年奉命北上“剿”捻,制定了“河防”战略,利用大运河、沙河和贾鲁河的天然地形为防线,在河岸挖土筑墙,绑扎栅栏,择要分兵驻守,以此压缩和限制捻军的作战范围,再分立歼除。
但是,这个办法耗时又耗力,初期成效不佳,引得朝野议论纷起。清廷中枢很快对他失去耐心,把兵权交给了李鸿章。李在接手后,仍然贯彻曾公的河墙战术思想,利用河流的天然屏障,重点设防,采取筑坚壁缩范围聚歼之的策略,终获胜利。
上述三事,是曾公做事笨拙的有力证明,然而,笨拙的背后也体现着聪明。
年少“笨拙”的读书方式,看起来实在笨拙低速,实际却是有效快速,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地“啃书”,每读一页收获一页,不留“盲区”,由此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另一方面,这种“慢动作”使得曾公自小受到较多的挫折甚至打击,由此也锻炼了曾公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越挫越勇的品质,为后续举人进士铺平道路。这些良好的品质,何尝不是担大任成大事的必备素质呢?
中年创立湘军征战沙场即开始采用“结硬寨、打呆仗”,到晚年也不曾变化。战术虽然笨拙,但是也是不二选择。
从那段征战历史可以得知,留给曾公的资源,支撑打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是匮乏的,甚至一度缺少军事将领和打仗经验。
无奈之下,曾公用起了“慢动作”,反复思考所遇问题,逐一解决粮草兵力、弹药武器等困难;花极大心血研究敌我双方,制定实事求是的用兵部署;认真预演打仗进程,考虑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
直到针对每个环节都算到了、明白了,算透了、周全了,才出手打仗。行军过程中更是从不贪小便宜,不求奇谋,而是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攻城时间不是按天算按月算,往往是一年、两年。
我们普通人,可能没有曾公创立军队、领兵打仗的使命任务。但是,映射到学习、工作、生活中,何尝缺少一次次的挑战?新的任务交付于我们,所处环境改变带来难题,生活艰难无法顺风顺水……
这时,曾公的“笨拙”处事方法是否能够借鉴呢?答案是肯定的。
人生漫漫如砌高楼,筑牢基础至关重要。
辛苦付出极有可能不会立马兑现成效,但是每一步都不会白走,终会有收获。走得正,春华秋实;走斜了,可能是深渊难逾。
与时间交友,着眼长远,过程中学习曾公的“扎实”,领悟踏实、纯粹、不求奇谋的思维方式;学习曾公的“缓慢”,感知稳健、吃苦、越挫越勇的办事作风;学习曾公的“笨拙”,培养勤奋、远见、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如此行事,定会柳岸花明,潮平两岸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