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滕宇宣 王民 林爽 刘文 | 逆境信念条件下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发展
作者简介 ●●
张雪(1988—),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人格、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刘文(1965—),女,北京人,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人格、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
留守儿童作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其社会适应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逆境信念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发展成为研究主要考察的问题,逆境信念是指个体对逆境本质的认识,包括对逆境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合适的应对方式的认识。社会适应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社会协调状态的综合反映。采用问卷法,考察319名初中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分析二者的关系,并探讨应对方式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逆境信念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虽然存在消极情况但整体水平较为积极。逆境信念、社会适应、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逆境信念可以通过影响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积极社会适应,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消极社会适应。这表明应对方式是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关系中重要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与反社会预防研究”(项目编号:19ZDA3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近年来,在我们国家留守儿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瞭望》杂志1994年刊发的文章中首次提到了“留守儿童”一词。[1]后来,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2]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就急剧下降,因此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初中教育,加强和巩固留守儿童的初中教育是一项紧迫任务。[2]
逆境信念是指个体对逆境本质的认识,包括对逆境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合适的应对方式的认识。[3]如果逆境被视为个人发展的机会,并最终对个人有利,那么对人们威胁的容忍度就会更大;相反地,如果逆境被看作是上帝的惩罚或报应,那么人们将更难以接受。[4]有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持有不同的逆境信念,如美国白人学生和中国学生对事件的归因不同[5],并且亚裔美国人与其他非亚洲人相比更倾向于认可关于运气的迷信观念。[6]Shek等人[3]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逆境信念分为两类:积极信念和消极信念。前者基本上是由儒家思想所塑造的,儒家思想重视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和美德,如毅力和宽容,强调逆境中存在的积极价值以及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克服能力,认为“人定胜天”。而后者则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认为在逆境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强调无法改变不利局面以及逆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生的好坏是由命运决定的。逆境信念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近年来被研究者所关注。Pan等人[7]的研究证明作为一种“指向性的应对”,逆境信念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弹性的重要源泉。因此,逆境信念在帮助留守儿童正确认识环境、理解自己的经历、选择相应的应对行为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益于对逆境的积极适应,对其身心发展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对于双亲外出儿童来说,逆境信念在流动养育者支持和孤独感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于单亲外出儿童来说,逆境信念在留守养育者支持和孤独感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流动养育者支持和孤独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10]此外,留守儿童与祖父母相处时间较多,逆境信念可以为祖父母与孙子女的内聚力与儿童抑郁之间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8]
邹泓等人[9]提出的领域-功能模型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的改变环境或进行自我调控而顺应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平衡的动态关系,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社会协调状态的综合反映。并以青年社会发展的主要适应问题和主要任务为基础,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为基础,指出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青年人的社会调整状况进行评估。积极适应是指个人为了满足生存、发展和社会规范的需要而必须具备或必须采取的行为,这些行为符合其年龄,与个人的幸福、力量和成长息息相关;消极适应是一种不符合个人独立性和社会责任的行为,不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和成长。青春期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重大变化时期,不仅要面对生理上的变化,还要面对处理师生、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融入班级学习环境等一系列适应问题。留守儿童受父母、监护者、生活环境的影响,比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在社会适应上出现问题。儿童在成长早期与父母形成了一种紧密的人际联系,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种亲密关系被打破,而监管者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只局限在生活上,往往忽略其心理需求,留守儿童的情绪会表现得十分不稳定,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10]郝振和崔丽娟[11]根据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研究发现,儿童的自尊和情绪控制方面会在父母外出三个月后有所改变。此外,范方和桑标[12]发现留守儿童具有孤独、抑郁、焦虑、自我中心主义等人格特点。从学校与社会方面来看,父母的离开会导致儿童学业成绩下降[13],出现较多的违反法律和学校纪律的行为[14],严重时有些学生会出现逃学、辍学等现象,在校率急剧下降,难以完成初中教育[15]。
Shek等人[3]的研究发现,个体的逆境信念对于青少年的积极适应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以往对社会适应的研究大多是根据各自对社会适应的理解选取不同指标进行测量[9],对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也是如此。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与逆境信念呈正相关,并且能够通过提高逆境信念水平来促进个体的良好情绪适应。[16]在对留守青少年逆境信念的研究中发现,农村留守青少年逆境信念越消极,其孤独感越强烈。[10]赵力燕等人证明家庭经济压力会对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和学业成就产生负面影响,而积极的逆境信念能够改善这一影响。[17]
综上所述,对初中留守儿童的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的发展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十分必要。此外,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也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根据Shek等人[3]对逆境信念的研究发现,逆境信念的作用是帮助个体在面对逆境时理解自己当前的经历、选择相应的应对行为,缓冲环境的不利影响,最终达到对逆境的积极适应。因此,拥有积极的逆境信念对留守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不断改变认知和行为的努力,以管理那些对人的资源施加负担或超出承受能力的需求。[18]Lazarus[19]将应对分为针对问题的应对和针对情绪的应对两个方面,其中问题应对表现为个体希望解决自我与环境之间实际问题,情绪应对表现在个体使用策略缓解因压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证实,根据应对方式对个体的身心产生的可能影响,应对方式可以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方式,积极应对多以问题为中心,个体采用适当的策略或寻求社会支持来解决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实际问题;消极应对多以情绪为中心,个体希望从不良的情绪中逃离,从而避免出现更加消极的结果,因此可能导致忍耐自责、逃避攻击以及幻想分心等消极应对方式。[20]有研究证明,应对方式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维护作用[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情绪反应和适应性较差,并且无法在自己需要帮助时提供支持,因此留守儿童在面对问题时常常选择退避、幻想、自责等应对方式。[22]压力应激理论指出压力与应对方式是影响社会适应的两大核心因素,其中应对方式反映的是在“个体-环境”平衡状态中个体因素的作用。[19]
综上所述,逆境信念下,初中生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发展有待深入探究,采用问卷法对此问题进行考察,分析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某市选取335名初中留守儿童发放问卷,剔除填写问卷无效被试16名,最终有效被试319名,其中初一103人(女生53人);初二100人(女生52人);初三116人(女生60人),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95.22%。
(二)工具
1.逆境信念量表(CBA)
采用Shek等人编制的中国人逆境信念量表[3],计分方式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6点计分。包括量表共9个项目,如“有志者事竟成”(积极信念)、“人穷志短”(消极信念)等,其中第2、5项目为反向计分。个人的逆境信念水平是由项目平均分得出的,分值越大,就说明逆境信念越积极。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14。
2.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ASAAS)
该问卷由邹泓等人修订。[9]该问卷共50个题项,包括消极与积极应对两种功能状态以及自我肯定、亲社会倾向、行事效率、积极应对、自我烦扰、社会疏离、违规行为、消极退缩8个分维度。该量表采用5点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所有维度下项目的平均得分表示该维度下社会适应的状况。对于积极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分数越高表明社会适应状况越好;而对于消极社会适应各维度来讲,分数越高则表示消极社会适应状况严重。其中第41、43题为反向计分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26。
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评估(SES)
根据师保国和申继亮编制的问卷[23],对父母职业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进行编码并划分相应的等级。父母职业共6个类别,从“没有上过学”到“研究生”分别记1~6分;父母受教育程度共5个类别,从“临时工、失业、待业人员、非技术及农业劳动者阶层”到“职业高级管理人员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主管人员”分别记1~5分。最后将父母职业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得分相加,总分作为SES的指标,其分布范围在4~22之间。
4.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
采用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20],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共20个项目。1~12题为积极应对,如“坚持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想得到的奋斗”;13~20题为消极应对,如:“依靠别人解决问题”。该问卷为自评量表,计分方式为4点计分,0为“不采用”,3为“经常采用”。结果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各维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使用相应的应对维度越频繁。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98。
(三)统计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包括信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的发展
1.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的描述性统计
采用Shek等人编制的中国人逆境信念量表对留守儿童的逆境信念总体特点进行分析,以项目平均分3.5为平均参照值,结果发现其逆境信念得分均值为4.581(SD=0.650),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拥有较为积极的逆境信念。
2.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分析
对留守儿童逆境信念在性别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性别方面,女生(M=4.598,SD=0.639)的逆境信念平均得分高于男生(M=4.563,SD=0.664),但差异不显著(t=-0.490,p=0.625)。对不同年级初中生在逆境信念上的平均得分进行F检验。结果发现,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年级之间的逆境信念差异不显著(F=0.425,p=0.654)。
3.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逆境信念相关分析
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逆境信念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逆境信念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r=-0.045,p=0.418)。
(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
1.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描述性统计
留守儿童在积极社会适应维度(M=3.649,SD =0.571)以及自我肯定(M=3.608,SD=0.683)、亲社会倾向(M=3.988,SD=0.675)、行事效率(M=3.430,SD=0.756)、积极应对(M=3.571,SD= 0.736)四个分维度上的项目平均得分均大于项目平均参照值3分;在消极社会适应维度(M=2.281,SD=0.609)以及自我烦扰(M=2.610,SD=1.007)、人际疏离(M=2.431,SD=0.923)、违规行为(M=1.361,SD=0.574)、消极退缩(M=2.720,SD=0.878)四个分维度上的项目平均得分小于项目平均参照值3分。说明初中生社会适应虽然存在消极情况但水平整体较为积极。
2.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分析
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在积极社会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上,女生的平均得分(M=4.085)高于男生(M=3.884),差异显著(t=-2.686,p=0.008),即女生会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倾向;在消极社会适应的违规行为维度上,男生(M=1.485)的平均得分高于女生(M=1.245),差异显著(t=3.771,p<0.001),即男生会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违规行为;对不同年级初中生在社会适应及其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进行F检验,结果发现在积极社会适应和消极社会适应及其各分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
3.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适应相关分析
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消极社会适应维度(r=-0.196,p<0.001)以及自我烦扰(r=-0.156,p=0.005)、人际疏离(r=-0.186,p=0.001)两个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表1 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适应及其各维度相关分析(N=319)
注:*p<0.05;** p<0.01;*** p<0.001(下同)。
1=SES家庭社会经济地位;2=积极社会适应;3=消极社会适应;4=自我肯定;5=自我烦扰;6=亲社会倾向;7=人际疏离;8=行事效率;9=违规行为;10=积极应对;11=消极退缩
(三)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积极社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r=0.347,p<0.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249,p<0.001),积极社会适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01);逆境信念与消极社会适应呈显著负相关(r=-0.330,p<0.001),消极逆境信念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32,p=0.018),消极社会适应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447,p<0.001)。
表2 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N=319)
(四)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从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两两相关,为了进一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中的PROCESS程序,进行5 000次自抽样检验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关系上的中介效应。
如表3和表4所示,留守儿童的逆境信念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应对方式。当逆境信念和积极应对方式都进入回归方程时,逆境信念和积极应对方式都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社会适应,且中介效应的Bootstrap 95%的置信区间为不包含0([0.058,0.167]),说明中介效应显著,中介作用路径如图1所示。因此,留守儿童积极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积极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11,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6.51%。
表3 留守儿童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模型检验
表4 留守儿童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1 留守儿童积极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
积极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路径图
如表5和表6所示,留守儿童的逆境信念能显著正负向预测消极应对方式。当逆境信念和消极应对方式都进入回归方程时,逆境信念能显著负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消极应对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且中介效应的Bootstrap 95%的置信区间为不包含0([-0.102,-0.007]),说明中介效应显著,中介作用路径如图2所示。因此,留守儿童消极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消极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1,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50%。
表5 留守儿童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模型检验
表6 留守儿童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2 留守儿童消极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
消极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路径图
四、综合讨论
(一)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的发展
首先,通过对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的特点分析,研究发现其逆境信念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也就是说,初中生拥有较为积极的逆境信念,更愿意去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等观点。其次,在逆境信念上并未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逆境信念平均得分高于男生,与赵景欣[24]的研究结果一致。再次,留守儿童逆境信念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逆境信念在初中阶段相对稳定,因此并不会因为年级的增长而随之改变。最后,对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与以往研究结果[25]并不相符。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家长的教育有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职业四项指标来衡量的,留守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父母由于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思想观念的影响会减弱[26],同时学校提供了系统化的思想观念教育,导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的逆境信念影响较小。
在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方面,在积极社会适应维度以及自我肯定、亲社会倾向、行事效率、积极应对四个分维度上的项目平均得分均大于项目平均参照值3分;在消极社会适应维度以及自我烦扰、人际疏离、违规行为、消极退缩四个分维度上的项目平均得分小于项目平均参照值3分。说明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虽然存在消极的情况但水平整体较为积极。留守儿童在积极社会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上女生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且差异显著;在消极社会适应的违规行为维度上男生的平均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7]根据这一年龄阶段男女生发展特点,青春期阶段的女生相比男生来说成熟较早,更愿意去与人交往,并且在与人交往中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因此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倾向;而男生由于情绪波动较大,会表现得更加激进且不受约束,所以会产生出更多的违规行为。[28]所以随着压力不断增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女孩会倾向于变得更加独立、乐观;男生往往会比女生产生更多的消极适应。
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适应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消极社会适应维度以及自我烦扰、人际疏离、两个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7]低社会经济地位会导致个体产生不良认知以及消极情绪,难以形成积极的社会适应。[27]Bradley等人[29]的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会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工作上以满足当前的迫切需要,导致对孩子的监管、沟通较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不仅会对孩子的学习资源进行投资,还会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30]因此,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过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导致其产生消极社会适应问题。
(二)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社会适应间的中介作用
对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关系中作用机制的考察结果表明,应对方式与逆境信念、社会适应显著相关,且在二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支持了相关理论和以往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积极社会适应、积极应对方式三者之间互为显著正相关。逆境信念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应对方式,逆境信念和积极应对方式都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社会适应,积极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积极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逆境信念与消极社会适应、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消极社会适应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逆境信念能显著负向预测消极应对方式,逆境信念能显著负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消极应对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消极社会适应,消极应对方式在逆境信念和消极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初中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与以往相关研究一致。[10][31]根据领域-功能模型,积极适应的前提是积极应对,个体只有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时,才能很好地进行社会适应。[9]另外大量学者的研究也对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的相关关系进行了验证。[32][33][34]异性匹配原则指出,当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性质匹配时,二者的关系会更加紧密。[35]根据Shek等人[3]对逆境信念的研究,逆境信念能帮助留守儿童在当前的逆境中理解自己的经历,选择相应的应对行为,缓冲环境的不利影响,最终达到对逆境的积极适应。由此可见,逆境信念、社会适应、应对方式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逆境信念处于积极水平的初中留守儿童在面对困境时会更倾向于选择以问题为中心的积极应对方式,采用适当的策略或寻求社会支持来解决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实际问题,最终达到积极社会适应,即与社会环境和谐平衡的状态。而逆境信念处于消极水平的初中留守儿童在面对困境时为了逃离当前现状,产生无奈自责、逃避攻击以及幻想分心等一系列以情绪为中心的消极应对方式,最终产生消极社会适应。
根据Luthar等人[36]提出的青少年发展心理弹性模型,由于每个青少年的适应能力不同,在面对相同逆境和压力环境时形成的影响也不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于他们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环境给予留守儿童的不利因素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来说更多,而且初中阶段的儿童思维上较片面,认知上较不稳定,留守儿童更容易注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低逆境信念的留守儿童因为自我认知不成熟,所以在面对挫折困境时倾向于选择逃避、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以此来建立自我同一性,维持自己不成熟的自尊心,从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产生消极的社会适应。[37]有研究发现,个体越认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积极逆境信念,在面对困境时越能积极调整心态、克服不良影响。[38]赵景欣等人[31]认为,持有积极逆境信念的困境儿童更有可能把当前的处境看作自我磨炼、发展的机会,当个体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点越赞成,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就能够自我调节,他们利用自我调节来解决眼前的困境,同时利用逆境来促进自我发展,正性情感体验越多,社会适应越积极。[39]该研究结果很好地验证、支持了应对方式在初中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机制,为未来干预、改善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方向提供了证据。
五、结论
留守儿童在积极社会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以及消极社会适应的违规行为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消极社会适应维度以及自我烦扰、人际疏离、两个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留守儿童逆境信念、社会适应、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逆境信念可以通过影响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积极社会适应,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消极社会适应。这表明应对方式是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社会适应关系中重要的中介变量。
六、教育建议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在加速变化,常常会因为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产生社会适应上的问题。另外,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陪伴,普遍存在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多进行沟通,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引导。首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独立锻炼机会,帮助其提高自我效能感、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情况,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留守儿童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往往会产生极度自卑与自我中心主义等极端心理品质,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可利用的心理支持较匮乏。所以学校和家长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情况。鼓励留守儿童正视自己的留守处境,使其认识到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对他们的爱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地,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以后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自己与其他非留守儿童并没有区别。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祖父母是家庭中传统价值、文化信仰和习俗的传播者。祖父母可以通过传递积极的生活观、面对逆境的积极态度以及应对困难时的解决办法,为留守儿童提供资源,以成功帮助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在学校方面,教师首先要帮助留守初中生了解他们对逆境持有的信念以及是否与其他家庭成员存在差异,因为对逆境的信念差异会导致家庭内部发生冲突。其次,要帮助经历逆境的留守初中生形成对逆境的积极信念,可以利用历史上成功的榜样来说明这种积极的文化信仰的重要性。
学校除了原有的思政课程之外,还可以开展主题教育班会和专题讲座,根据身边的正面案例帮助留守儿童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品质;另外还可以运用团体训练帮助留守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练习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家长在生活中应该与留守儿童多进行沟通,为其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让其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总之,应提高留守儿童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解决消极适应问题。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37~46页。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题回顾
(后续专题将依次推出~)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