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说无量寿经》(原译)白话译注 东林净土文化研究所

南无阿弥陀佛 古今春秋 2022-10-14

注意:由于本经较长,难以一次读完。每次读到那里,请记住一两个关键词,下次阅读时,点击文章右上角三个点,在下方弹出的选项栏向右滑,点搜索页面内容,在里面输入你想找的词语,搜索,就可以直接点到上次读到的地方,再点一下下方的关闭就可以了。


极乐世界庄严图 慧馨居士恭绘



南ná无mó阿ā弥mí陀tuó佛fó


《佛说无量寿经》(原译)白话译注


东林净土文化研究所


导   言


《佛说无量寿经》境界宏阔,义理深邃,劫外之音,超然清越。


本经将净土法门的缘起、诸佛出世的本怀、念佛一法的事理因果和盘托出,被古今推尊为净土第一经,名实相副。兹将本经导言内容略标为三:一、本经的翻译与流布;二、本经的内容与宗趣;三、本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分述如下:


 

一、本经的翻译与流布


净土宗根本经典中,《佛说无量寿经》传到中国的时间最早,翻译的版本最多。自东汉至赵宋,凡有十二译,现仅存五种译本。兹列如次:


可见《佛说无量寿经》翻译之多胜于诸经,由于原本梵文经典未能留存下来,故现存五种汉译本的差异之处无从详考。想可推断,本经蒙世尊多次演说,梵本有多种;诵习者多,广为流布过程中,梵文原本易为脱落,致使现存五种译本的文义互有差异。对照五种译本,汉吴二译文辞冗繁,然内容较为完备;魏译本文辞详瞻,义理圆足。注经家与讲经者多依此本,世所流通。本书亦选择此译作注释译白。


据《佛说无量寿经》记载:尔时参与法会的四众弟子闻听此经,并亲眼得见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相状,欢喜顶戴。证知此经在佛陀时代便已流传,只是由于众生共业因缘,此经的传布方隐显互成。据相关资料表明:大约公元纪年前,西北印度即有无量寿经及其净土思想的流传盛行。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等,悉皆表证本经在古印度受到各宗各派推重的情形。


佛教传来中国的早期,在后汉便有无量寿经译本。东晋慧远大师于庐山东林寺启建白莲社,以修念佛三昧求生极乐净土为宗旨,其所依据的经典主要是《佛说无量寿经》。莲社一百二十三位同仁,或禅定中,或梦中,或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之胜境,与净土经典所记载的无二无别。莲社集体的瑞相验证,震撼着国人的心灵,为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布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南北朝宋梁齐陈之际,读诵、讲解、注疏本经的法师日众。前清盛时,宫内万善殿常讲《佛说无量寿经》,故得宫廷整肃,朝野相安。民国时,印光大师将《佛说无量寿经》视为净土法门缘起之首经,倡印流通。三十年前,从文革废墟中恢复的中国大陆佛教,广大信众对《佛说无量寿经》的持诵修学掀起一波一波的热潮。综上所述,足见本经与国人的法缘甚深。


《佛说无量寿经》经中国亦传布到周边国家。唐朝来华修学佛教的元晓、义寂、憬兴将本经带回朝鲜广为流布,并有多种注疏撰述问世。唐朝时,本经即传入日本,舒明天皇十一年,日本入唐僧慧隐,曾两度奉诏在宫中讲授《佛说无量寿经》。日本诸多义学僧人还注重对本经的注解,撰述亦甚多。而在本经传入伊始,即被日本净土教推重为主要经典。


《佛说无量寿经》中释尊开示:“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值此末法之秋,众生烦惑日炽,善根鲜薄,导致佛经渐次消失。当所有的经典灭尽之后,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特别加持令本经住世百岁,为刀兵劫的苦难众生做最后的救度。可见《佛说无量寿经》乃末法时期传布最盛、饶益众生最大的一部经典。



二、本经的内容与宗趣


本经以释迦牟尼佛放光现瑞,阿难尊者启问作为缘起。尔时,于灵鹫山,参与无量寿法会的有一万二千大比丘众,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又有普贤、文殊、弥勒、贤护等诸大菩萨,他方刹土来的善思议菩萨等,以及天龙八部等无量大众皆来集会。这表明了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普摄一切众生之特质。


释迦牟尼佛见到与会众根机成熟,能够荷担念佛往生之出世大法,便放光现瑞,尊者阿难睹见佛的希有瑞相,承佛威神冥加,便从座起,长跪合掌,恭敬禀白:“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并禀白自己的感悟:“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今日世雄住诸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今日世英住最胜之道,今日天尊行如来之德。”阿难尊者精确地把握了净土法门的五种特质:一、是横超三界,转五浊为五清的奇特之法。二、是诸佛所住的实相之法。三、是引领九法界众生出离二种生死的导师之行。四、是即凡心为佛心,疾速成佛的最胜之道。五、是具备真空妙有、悲智双运的如来之德。证知,净土法门具足大乘圆顿教法的奥藏秘髓,乃一大藏教结穴归根之妙道。


释尊对阿难的启问非常赞叹: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所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阿难启问的功德之所以如此之大,正是将净宗念佛大法问出来了,未来的有情众生,皆因念佛法门而得度越生死苦海。本经的发起序,通过释尊与当机者阿难的一段对白,构成本经的缘起。


释尊追溯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与大愿圆满的经过。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五十三尊古佛应化之前,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教化众生。有大国主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弃国捐王,出家修道,号曰法藏;高才勇哲,行愿超卓。取愿作佛,欲令一切众生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所摄净土超胜无数诸佛国。在世自在王佛的加持下,法藏菩萨考察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状。思惟五劫,称性发起四十八大愿,后经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圆满大愿,成立西方极乐世界,自致成佛,号阿弥陀。阿弥陀佛正是在娑婆世界发心出家,启结大愿积功累德的,故与吾辈娑婆众生深有法缘。


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的结晶,愿愿悉为济度我等众生离苦得乐、速疾成佛。其中有七愿:国无三恶道愿、正定必至涅槃愿、光明遍照十方愿、诸佛称名赞叹愿、十念皆生我国愿、勤修我皆接引愿、菩萨一生补处愿,乃阿弥陀佛大愿之眼目,亦是释尊如来一代时教之核心,对吾辈净业行人具有重大价值与深远含义。


这七愿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国无三恶道愿”予以一切众生远离忧惧之底线安乐;“正定必至涅槃愿”是阿弥陀佛肇兴大愿、圆成净土的终极目标,欲令十方一切众生往生安养,速疾成佛;为了实现普度一切众生的目标,阿弥陀佛广修福慧,庄严自身,以“光明遍照十方愿”令悲智愿力遍及法界,调熟摄护十方众生;以“诸佛称名赞叹愿”提高安乐净土弥陀名号的知名度,俾令众生闻名生信,十方众生蒙光照触,知晓阿弥陀佛安乐世界,油生仰慕愿往生心;为了平等普度一切众生,阿弥陀佛以“十念皆生我国愿”普摄一切众生便捷稳当地生到净土;而“勤修我皆接引愿”护持念佛人,遮除凡夫众生临终之际可能出现的障难,预设救助方法,为成就往生更加上一层保险;而“菩萨一生补处愿”昭示着净土法门速疾成佛的奥秘。可见,此核心七愿乃阿弥陀佛大愿之心要精髓,吾辈净业行人应至心体悟遵仰,用作吾人发愿标心的参照坐标。


本经详陈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主伴种种清净庄严,事事无碍之相,诸如宝地平直、水流妙声、楼观讲堂、德风华雨、妙香天乐、泉池林树、宝网灵禽、华光出佛……如是无量无边微妙奇丽不可思议之事相,悉由阿弥陀佛殊胜大愿之所成、妙明真心之所现,意在为十方世界往生者提供一个殊胜的道场,在此净土进德修业,圆断烦惑,圆证菩提。西方净土的往生者,举手抬足,闻声嗅香,视色触影,无一不在修证破无明显般若的无上佛道,故而彼佛刹中一切菩萨,相好光明、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净土诸往生者,诸根寂静,慧照明了,不闻恶名,受用自然,神通自在,疾速证果。西方极乐世界诚为法界最胜安隐处,阿弥陀佛布施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恩德,无量无边,难思难议。


本经详示西方极乐世界依正种种胜境,令人油生欣慕求生之心,于是,释尊便开示往生净土的因行,以及往生彼土的品位,边地疑城因果相状。十方众生随顺佛语,随其发心的大小、修持的勤惰、功德的浅深,致令有三辈往生的不同。诸如往生时的景况有殊,或真佛来接引,或化佛来接引,往生后的功德证入亦有差异。另有一类往生边地疑城者,信愿持名一日一夜,中途后悔退转,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于梦中令其见到;此人感悟,复续持名愿求往生,阿弥陀佛慈悲加持,令得往生。此人因疑心退悔故,则生到边地疑城,然最多不过五百年,亦得见阿弥陀佛。三辈往生中,因行虽有优劣,然均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根本前提。这两句话,总示净业修持之纲宗。


与西方净土严净乐善相对衬,本经痛示娑婆浊世的恶苦,历叙众生造三毒五恶之业,招致辗转五痛五烧之果报。五恶是杀盗淫妄酒,于现世造此五恶,遭法律惩治之厄难名为五痛,于未来世堕三途之苦报名五烧。诸天人民以及畜生之类,由无始业因积习故,有着与生俱来的作恶倾向。强大者欺凌弱小者,弱小者又欺压更弱小者。相互残杀,互相吞食。不信因果,不知道修善的好处。造作五逆十恶,全无道德,现世遭受灾殃惩罚,死后坠入三恶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弊恶,乃至于精神疯狂。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仁慈孝敬,修善积德所致。释尊婆心切切,指陈众生致苦得乐之原由,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并从深层次认知娑婆世界剧恶极苦的真相,令知厌离;又殷勤诲勉大众矢志求生西方净土:“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另外,本经还记载:参与法会的四众弟子,在两土世尊的加持下,皆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普令见者获益,闻者生信。释尊悬记,末法最后时期,佛经将渐次灭尽,释尊哀愍末法众生的剧苦,慈悲加持,令此经最后住世一百年,对刀兵劫的剧苦众生作最后的济度,弥显本经之殊胜。


宗是纲宗要旨,即依据经之体性所立的修行要径。趣是归趣,即纲宗行门结穴归根之所。


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心,执持名号即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是故本经之宗的核心内涵即是信愿行,常谓净土三资粮。


本经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十方众生信愿持名,蒙阿弥陀佛愿力摄受,带业往生西方凡圣同居土,一经往生,但无退转,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土,亦是圆生上三土;证位不退,即是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



三、本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释迦本师以大悲愿力,由法身垂迹,惊入三界火宅之门,于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哀愍众生,随机施教,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而于其中以大悲愍心宣说念佛法门,不论上根劣智,只要信愿持名,即得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安养莲邦,一得往生,便得不退转位,不必次第断惑,不必功行圆满,无须参究止观,只要乘托弥陀愿力,疾登极乐彼岸。净土一法方便而究竟,直捷而圆顿,圆收圆超一切法门。其教观了义乃一大藏教之总持,其修行证果乃三乘佛法之归宿,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吾人若能深契净宗在佛教中的核心地位,便能增上念佛求生净土的信愿,亦可增上以念佛法门自行化他、续佛慧命的神圣使命感。


净土法门传到中国,作为一种异质互补的宗教文化,对于华夏文明贡献甚大。众所周知,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儒家,主张内圣外王,倾向于实践理性精神。培植道德人格,建立人伦关系,经邦济世等,其以道德文化维系社会良性运作之价值至深且巨,是值得首肯的。然一种文明体系中,世俗性与超越性保持某种动态的平衡,将是个人与民族之幸事。净宗文化的出世本怀正是具备这样一种超越性。净土宗告诉我们,在距离此娑婆世界之外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刹土——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刹土有一尊佛号阿弥陀佛。这二有的揭示,实在是惊心动魄的信息。且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我等众生有非常亲密的关联。阿弥陀佛慈念众生超逾父母,为令吾人离越三界轮回之苦而称性发出四十八大愿,为安顿吾人于无忧恼处而肇立西方极乐世界。吾人只要信愿持名,悉能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加持,生到安养佛刹。释迦本师在净土经典中,首先宣示西方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意在为娑婆众生提供一全新的参照系,用作对比,令吾人因比较而了知娑婆世界的残缺、无常与浊恶。俾令吾人对娑婆苦境生起出离心,对西方极乐世界生起欣慕神往之心。净宗文化超越性意向经由东晋慧远大师启建的东林白莲社一百二十三位缁白精英团体高僧大德们的实践,广泛地在震旦国播扬,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与民族心理。自古迄今的文人哲士中,多有与净宗文化具甚深缘分者。诸如:刘遗民、谢灵运、白居易、柳宗元、文彦博、苏东坡、张商英、袁宏道,以及近代的龚自珍、魏源等,悉是专修念佛法门的虔诚行者。净土典籍自东汉末年传入东土,便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种圣洁的超越意向。这种超越性使中华民族更为沉厚,更为空灵飘逸。同时,超越性提升民族精神,永恒地趋向真善美慧,令国人生发忏悔意识而净化人心,淑世牖民。净宗文化影响到我国的政治、伦理、美术、音乐、建筑、文学等,为其平添清亮和雅之格调。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生命关怀,使众生于一切恐怖中,获致大安乐。净宗文明在无量劫的历史长河中,以种种形式向法界无数刹土播扬。或极乐世界佛菩萨分身他方刹土以种种身份宣说;或净业行人透过信愿持名的践履,接纳并显彰净宗精神;或仰信净宗的文人哲士撰述诗文词赋荷载净宗文明因子。如是种种方式,使得净土文化在社会各阶层渗透传扬。可以说,一切众生的内心,都有着净宗文化的原型,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吾人介尔一念中全体具足。


时轮推移到二十一世纪初叶,净宗这一古老的佛教法门,在以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为主干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阿弥陀佛悲愍一切众生,尤其是愍伤婆娑火宅中的吾人。吾辈浪子在八苦交煎之余,忽然善根发露,信愿持名,声声呼唤弥陀的救助,步步踏向极乐故乡,这是多么动人心魄、稀有难逢之时呀!



结语


综上所述,《佛说无量寿经》大畅诸佛度脱众生之本怀,欲令一切众生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带业往生极乐净土,一生圆满佛果。吾人有幸得人身,复闻此不可思议之出世妙法,当默契思惟,力培信根,时节因缘成熟,自当归投弥陀愿海,作莲池海会之嘉宾。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译注


东林净土文化研究所



佛说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关于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发愿建立净土,度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圆成佛道的一部经。



序    分


法会圣众第一


我阿难亲自听到佛是这样说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安住于王舍城外面的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们一万二千人在一起。这些圣者们,都已证得种种神通。他们的名字是: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异乘,尊者仁性,尊者嘉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等等,都是像如前所述三十一位尊者一样,是僧团中的上首弟子。


又与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们在一起,如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以及这个贤劫中的一切菩萨。又有贤护等十六位在家菩萨。还有从他方刹土来的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等。


这些菩萨都遵循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具足菩萨无量的大愿和大行,心安住在一切能够圆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功德法上。游化于十方刹土,施行种种权巧方便度化众生,使之趣入佛法宝藏,圆满抵达涅槃彼岸。于无量无边的世界,示现成佛。他住在兜率天内院,弘扬宣说佛法。然后,舍离天宫,降临人间,神识入于母胎。从母亲的右胁而生,向四方各行七步。此时,身体放出显赫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的佛刹,出现六种震动。他以梵音高声自称:“我将于这个世界,成就无上的佛道,平等度化一切众生,令他们直至无上菩提。”帝释天与大梵天等诸天,也都赶来供养侍奉。天人大众,渴仰赞叹,皈命礼敬。

 

菩萨又示现习学数学、诗书、礼乐、射箭、御车等技艺,无不精通;博学融通种种仙道秘术;熟练通达众多世俗典籍。并在后园,习文演武。在王宫内,处于声色美味等五欲之中。见到世间的生命都有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痛苦,于是领悟到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便舍弃了国家、财富与王位,入于深山,寻求解脱之道。将自己所穿的衣服、所骑的白马、所戴的宝冠、所佩的璎珞饰物,全部交由侍从带回宫中。脱下华丽的衣服,披上袈裟,剃除胡须和头发,端正地坐于树下,修习禅定。这样勤奋精进刻苦地修行,长达六年,所做的都是一位修行人应当做的事情。


菩萨要随顺众生的接受程度,在此五浊世界作如是种种示现。表现出也有尘劳垢染的样子,了知苦行非解脱道,便来到尼连河沐浴。名叫“天”的树神把树枝压低,菩萨手攀树枝才得以上岸。灵异的鸟儿展翅随从,一同前往道场。路上遇到刈草童子名叫吉祥,这样的瑞应,彰显出菩萨具足无量的福慧功德。菩萨以哀悯心接受了吉祥童子供施的吉祥草,铺设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发出大光明,使得魔王波旬知道有菩萨坐菩提道场即将成佛。波旬于是带领魔众,前来逼恼试探。菩萨以智慧之力,一一制伏。证得不可思议的实相之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帝释天及大梵天王都来劝请佛陀讲经说法,大转法轮。于是佛陀就现出威仪,各处游行化导,以佛之狮子吼来宣吼正法。扣击法鼓,吹响法螺,手执法剑,建立法幢,震响法雷,闪耀法电,灌注法雨,以佛法布施。恒常以说法的音声,去觉悟世间一切众生。佛陀的光明,普遍照耀于无量无边的佛土。一切世界出现六种震动,魔界也被含摄在内,震动了魔王的宫殿。众魔恐慑于佛的威德,没有不归顺降服的。破裂邪见之网,消灭一切边见戏论。遣散污染扰乱心性的烦恼,截断爱欲之河。谨慎守护涅槃之城,开显阐释进入法城之门。洗涤无明烦恼之垢染,显发自性本具的清净光明。将佛法的光明融入众生心内,向其宣布流通大乘实相之法。进入城邑乡村去托钵乞食,获得很多丰盛的食物。贮积了无上的功德,为众生作福德良田。意欲宣扬佛法,佛陀心情愉悦,面带微笑,以种种的法药,救疗众生的三苦烦恼。向众生显示发菩提心的无量功德,并为已发菩提心的菩萨授成佛之记。


为了救拔无有穷尽的众生,佛陀方便示现入于涅槃。消除了一切贪瞋痴三毒烦恼,培植六度万行等功德根本。具足无量的功德,微妙而难以思议。游化在无量的佛国,普遍地示现八相成道。他的修持清净而无秽染。就像幻师一样,变化出不同的形相,或男或女,没有不能变化的。这都是由于佛陀已契悟本觉妙心,所以能够随心所欲。

 

这些与会的大菩萨,也是这样。修习一切法门,都能够贯通综括、条分缕析并练习到精熟的程度。安闲审谛于悲智双运之法,令所有众生得到感化。在无量无边的刹土,普遍示现八相成道,却从来没有一点儿傲慢与放恣,对众生只有悲愍与哀伤。像这样的功德之法,与会的菩萨都是圆满具足的。菩萨们深入经藏,究竟畅达经典的奥妙要义。名声远扬,化导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都来忆念、加被,使得诸佛所安住的谛理境界,菩萨亦得安住;诸佛所建立的弘化事业,菩萨亦得建立;诸佛如来以正法来教化众生的种种善巧,与会菩萨也能具足宣扬,为其他的小菩萨作大导师。以甚深的禅定与智慧,开化引导有缘的众生。通晓诸法不生不灭的体性,同时了达众生的差别相。明了一切净秽国土的种种优劣相状,而能平等地供养诸佛如来。于一念一时,如电光般变化身形,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善巧修学勇猛无畏的教法之网,同时明晓诸法如幻,了无所得。撕裂笼罩众生的魔网,帮助众生解脱一切烦恼系缚。超越了声闻乘和缘觉乘的境界,证得空三昧、无相三昧和无愿三昧。而善巧安立种种方便,开示三乘佛法,来救度众生。至此教化因缘已尽,即示现灭度。


无所施为,亦无所持有。无净法可起,亦无染法可灭,证得诸法平等。具足成就了无量的陀罗尼和百千的三昧。六根证得清净互用的智慧,而心地安住于广大普遍的禅定之中。深入菩萨的法藏,契证佛陀所证入的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的佛教经典。其心安住于甚深的禅定三昧之中,均能现量见到现在的无量微尘数的诸佛。一念之间,没有不周遍到达的。


于八难剧苦中,对于无论是有闲暇修行,还是无闲暇修行的众生,均施以救济,分别为之开示诸法的实相,得到诸佛如来一样辩才无碍的智慧。菩萨能够运用众生种种不同的语言说法,开示度化一切种类的众生。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有为法,心愿常常安住于自利利他的出世之道上。对于一切万物,都可以随心所愿、自在无碍地转变。作芸芸众生不请自来的胜友,主动担荷起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的重担。信受护持佛法甚深的宝藏,自觉觉他,续佛慧命,令佛种常时不绝。大悲心沛然兴起,愍伤众生,以无碍辩才慈悲开演佛法,授予众生正法之眼,令其杜绝通往三恶道的途径,而开启通往人天善道乃至三乘涅槃之善门。无问自说种种佛法,布施给黎民百姓,就像至诚孝顺的孩子,爱敬父母一样。菩萨视一切众生,等同于自己。将六度万行一切功德善法根本,普遍回向众生,悉愿到达涅槃的彼岸。而菩萨们亦同时获得诸佛如来所加持的无量功德,智慧圣哲英明,不可思议。像这样的菩萨大士们,不可胜数,同时都来参加这个法会。


阿难祈请第二


那时,释迦世尊的眼耳鼻舌身诸根,洋溢着安和喜悦,形态容貌清雅净洁,光辉的形相尊胜高大。尊者阿难,蒙佛加被,秉承佛的意旨,即从座位上起立,整理袈裟,偏袒右肩,双膝着地,挺身合掌,向佛禀白:“今日的世尊您,色身诸根安和喜悦,形态容貌清雅净洁,容颜光明盛大尊胜,如明镜一样洁净,身光内外明彻,威德容貌显赫明耀,超胜绝伦,不可限量。我还从未瞻仰过世尊如此殊胜妙绝的颜容。确实如此,圣者!我心中念道:今日世尊安住于最极奇特之法,今日世雄安住于诸佛所住的涅槃境界,今日世眼安住于众生导师的妙行,今日世英安住于一切世间最殊胜的菩提之道,今日天尊要以如来果德,觉悟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都是互相忆念的,想必是现在的世尊您在忆念诸佛吧,否则何以现出如此殊妙的威神光明呢?”


于是,世尊告诉阿难说:“阿难!是有诸天人教导你来启问佛呢,还是凭据你自己的智慧来问佛呢?”阿难禀白:“没有诸天人前来教我,是我自己因为有所见,才来请问其中的道理。”佛说:“好啊,阿难!你的祈问甚快我意。你能够显发深邃的智慧,以真正微妙的辩才,由于悲愍忆念苦难众生的缘故,来启问其中的妙慧义理。诸佛如来因为具足无有穷尽的大悲心,怜愍三界的众生,所以出现于世间,光扬阐发如来的教法。为的是拯救济度芸芸众生,惠施给他们离生死苦、得涅槃乐的真实大利。经无量亿劫,方有如来出世,难得值遇,犹如灵瑞华,只有时节因缘具足时,才得偶尔绽放。你今日的启问,具有很多的利益,足以开导教化一切诸天人民。”


“阿难!你应当知道,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其智慧是深广无量的,可以化导调御各种根机的众生。具足无碍的智慧见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遏止。佛陀于一顿饭的工夫,可以安住百千万亿劫的寿命,甚至还能超过无数无量倍,而眼耳鼻舌身诸根安和喜悦,不会有损伤,容颜光明亦无变异。为什么能这样呢?如来的禅定与智慧,究竟畅达,无有限极,对于一切法有自在之力。阿难!你要至诚仔细听闻,今天我要为你们详细地讲说。”阿难回答说:“唯然,我很乐意听闻。”


正宗分


追溯古佛第三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极为久远的、无量的、不可思议的、非算数可及的大劫以前,有一位燃灯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度脱了无量的众生,都令他们得到三乘的道果,然后灭度。其次有一尊佛名叫光远,其次名叫月光,其次名叫栴檀香,其次名叫善山王,其次名叫须弥天冠,其次名叫须弥等曜,其次名叫月色,其次名叫正念,其次名叫离垢,其次名叫无著,其次名叫龙天,其次名叫夜光,其次名叫安明顶,其次名叫不动地,其次名叫琉璃妙华,其次名叫琉璃金色,其次名叫金藏,其次名叫炎光,其次名叫炎根,其次名叫地种,其次名叫月像,其次名叫日音,其次名叫解脱华,其次名叫庄严光明,其次名叫海觉神通,其次名叫水光,其次名叫大香,其次名叫离尘垢,其次名叫舍厌意,其次名叫宝炎,其次名叫妙顶,其次名叫勇立,其次名叫功德持慧,其次名叫蔽日月光,其次名叫日月琉璃光,其次名叫无上琉璃光,其次名叫最上首,其次名叫菩提华,其次名叫月明,其次名叫日光,其次名叫华色王,其次名叫水月光,其次名叫除痴冥,其次名叫度盖行,其次名叫净信,其次名叫善宿,其次名叫威神,其次名叫法慧,其次名叫鸾音,其次名叫师子音,其次名叫龙音,其次名叫处世。像这些古佛,都已经过去了。那时,又有一尊佛,名叫世自在王,尊号为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法藏因地第四


当时有一位国王,听闻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心中法喜充满,随即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捐弃了国主的王位,出家成为沙门,法号名为法藏。才智过人,勇猛精进,非世间常人所及。法藏比丘虔恭地来到世自在王如来的处所,稽首顶礼佛足,然后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颂赞叹世自在王佛的功德:


佛的身相光明,巍峨尊胜,威德神通,无有限极。


像这样炽盛的光明,没有什么可以比拟。


一切的日月、摩尼宝珠,虽然光焰照耀,悉被赫奕的佛光所映蔽,如同一堆乌墨。


佛陀的容颜,超世绝伦;佛陀的法音,响彻流播于十方。


持戒、多闻与精进,禅定、智慧诸威德,一切有情无与伦匹,极其殊胜稀有。


深刻认真地观察思惟,觉照佛法大海,能够穷尽其深奥,达致于边涯源底。


贪瞋痴三毒,佛陀永远断除,乃是众人之大雄,百兽之狮子王,威神功德无量无边。


佛陀的功勋广大,智慧深邃微妙,光明与威相,震动了三千大千世界。


愿我成就佛果时,与诸佛如来齐等无二。


出离生死急流,解脱一切烦恼系缚。


广行六度,如修持布施以对治悭贪,以及持戒、忍辱、精进等,


如此的种种三昧,般若智慧最为珍贵。


我誓愿成就佛道时,普遍地行持如此大愿。


在众生的一切恐惧中,作他们大安稳的归依处。


假设有百千亿万的诸佛,以及如恒河沙般无量无边的菩萨,有人供养这么多的诸佛菩萨,所得到的功德,不如坚正不移地追求无上觉道。


譬如像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世界,乃至不可计,无量无数的诸佛刹土,愿我成佛后的光明普遍照到这些刹土,救度一切苦难众生。


愿精进不懈,获得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


令我成就佛果时,感得世间第一的国土。


那里的正报众生,容颜奇特微妙;依报的修行环境超世绝伦。


国土无衰无变,犹如涅槃境界,独一无二。


我当以愍哀心,度脱十方世界一切众生。


十方无量刹土求愿往生者,以清净欢喜的信心,来到我的国土,身心快乐、安然。


幸愿如来证明印信,作为我真实不虚的证明。


我如上所发的大愿,一定要励力勤修,成满所愿。


十方世界的佛世尊,智慧通达无碍,恒常祈愿诸佛了知我的心愿所行。


即使我的身体入于剧恶极苦之中,我也会精进修道,坚忍承受终不改悔。


释尊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完这些偈颂后,向佛禀白:“唯然,世尊!我已发无上菩提心,祈愿佛向我广为宣说经典法要,我当如法修行,摄取十方佛国清净庄美严丽无量妙土的精华,令我在世间快速成就正觉佛果,帮助众生,拔除种种勤苦的根本,使其出离生死系累。”释尊告诉阿难,当时,世自在王佛告诉法藏比丘:“如你所述的种种修行,乃至庄严佛刹之事,自当了知。”


法藏比丘向佛禀白:“您所开示的义理幽深宏阔,不是我现前的境界。恳请世尊加被,广泛地为我敷陈演说十方诸佛如来构建净土的行持,我听闻之后,也要如教修行,圆满完成我建立净土的大愿。”那时,世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德高慧明,志愿犹如大海般深广,当即为他说法:“譬如藏有无量珍宝的大海,如果一个人用斗去舀干海水,经历一定的时劫,尚能穷尽海底,得到其中奇妙的珍宝。同样,如果有人以至诚心精进求道,无有休止,终会取得佛果,还有什么愿望不能得到呢!”于是世自在王佛,便为法藏比丘广泛地宣说了十方无量的佛国刹土,一一刹土中,天人的善良与丑恶,国土的粗陋与微妙,并且随法藏比丘的心愿,全部展示在他面前。


那时,法藏比丘听闻世自在王佛所宣说的庄严清净国土,全都亲眼看见,便发起无上殊胜的大愿。其心湛然寂静,照了一切法无所贪著。一切世间诸修行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法藏比丘用长达五劫的时间,思惟、拣择、摄取如何建设庄严佛国的清净行持。阿难问佛:“世自在王佛所在的国土,那里的人民寿命有多长呢?”释尊说:“世自在王佛的寿命,有四十二劫。”


佛前发愿第五


尔时法藏比丘,含摄择取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如来建构胜妙刹土的清净行持,这样做完以后,恭敬地来到世自在王佛住锡之地,顶礼佛足,围着佛右绕三匝,一心合掌,恭敬安住,向佛禀告:“世尊!我已经圆满思惟摄取庄严佛刹的清净愿行。”世自在王佛欢喜赞叹,告诉法藏比丘:“你现在就可以在法会上宣说弘愿,要知道现在正合时机,能够令一切大众生起欢喜忍可之心。菩萨们听闻之后,也发愿修行此法,由此因缘能够满足菩萨无量无边的大愿。”法藏比丘恭敬陈白:“唯愿世尊垂慈,听闻明察,我之誓愿,当一一如实禀白。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命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身体悉皆紫磨真金色,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形貌颜色同等庄严,没有美丑的差异,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能够了知自他多生多劫的宿命,最低限度也能知道百千亿亿劫所发生的事情,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能获得天眼通,最低限度也能见到百千亿亿诸佛刹土,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能获得天耳通,最低限度也能听闻到百千亿亿诸佛所说的法音,并能全部信受奉行,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能获得他心通,最低限度也能了知百千亿亿诸佛国土众生的心思,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能获得神足通,在一念之间,最低限度也能飞过百千亿亿诸佛刹土,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远离对于自身的贪恋执著,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能安住于不退转位,必定能够证到大乘涅槃佛果,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光明无有限量,最低限度也能照彻百千亿亿佛刹,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寿命无有限量,最低限度也能达到百千亿亿劫,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声闻数量,无人能计算得出来,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全都成为缘觉,在百千劫的长时间中,共同来计算校量,也不能够知道其数量,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寿命没有限量,除非他自己发愿,寿命或长或短,均可随心所欲。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不会听闻到种种不好的名称,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悉皆赞叹称扬我的名号功德,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以至诚心、深信心、欢喜愿生之心,想要生到我的国土,只要深信切愿念佛,乃至只念十声佛号,都能生到我的国土。若不能往生的话,便不成佛。唯有造作五逆重罪且诽谤正法的众生除外。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修行菩萨的六度万行,真诚发愿,想要生到我的国土,此人临命终时,我与净土圣众环绕显现在此人面前,接引其往生。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闻信我的名号,便连续不断地忆念我国,培植一切功德根本,并以至诚心回向,想要生到我的国土,悉能实现心愿,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悉皆圆满成就三十二种如佛一样的形相,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佛土种种阶位的菩萨众,来生到我的国土,究竟必定达到一生补处的菩萨位。除非他曾发愿,愿自在示现、应化于他方世界。这些菩萨为了救度众生,披上弘深誓愿的铠甲,积累功德根本,度化解脱一切众生。游化于诸佛国土,修习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教化如恒河沙般的无量众生,使他们安立在菩提觉道之上。这些菩萨超出一般通途菩萨修因证果的次第,能够现前修习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仰承佛的威神之力,供养他方诸佛,在一顿饭的短时间中,能够分身遍至无量无边的佛国,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在十方诸佛面前,显现出他们能够纳受佛陀果地福德的功德,一切所需的供养之具,皆能应念而至,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悉能通达演说一切智,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菩萨,悉能获得金刚那罗延的身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中的天人与一切万物,悉皆庄严、清净、光华、富丽,其形貌颜色殊胜奇特,其精微之美,神韵之妙,无法形容,不可思议。那些众生,乃至获得天眼通者,皆不能明了、辩说安养刹土的名相数目。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即便是功德薄少者,也能清晰知见国中道场树的无量光明与颜色,观察到菩提树高有四百万里,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若欲领受读诵经典法要,高声读诵、忆持宣说,悉能得到种种无碍的辩才与智慧,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智慧与辩才无可限量,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清雅洁净,随处都可照见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就像一面明镜照见自己的面像那样清晰。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从地面以上直至虚空,宫殿、楼阁、宝池、德水、香华、宝树等国土中所有一切万物,悉用无数珍宝和百千种妙香和合而成,庄严映饰,奇异美妙,超胜天上人间的景物。妙香弥漫普熏十方世界,他方世界的菩萨闻到宝香,都能自然地修习佛乘。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各类的众生,蒙我的光明照触其身体,身心自然柔和绵软,超胜一切天人。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各类的众生,闻信我的名号,悉能获得无生法忍,证入诸多深妙总持,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其中有女人闻信我的名字,欢喜信受,发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厌恶秽质女身,其人命终之后,便转女成男,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菩萨众,闻信我的名号,寿终之后,恒常修持清净离染的梵行,直至成就佛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我的名号,五体投地,虔诚顶礼,欢喜信受,修菩萨行,所有诸天及世间人民,莫不致以恭敬。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天人,如果需要衣服,随念就能得到,如同佛对那些善根深厚求出家的弟子,说一句善来比丘,袈裟便自然披在身上。无须人工裁剪、缝纫、捶打、染色、洗濯,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天人所享受的快乐,如同烦恼断尽的阿罗汉所受用的寂灭之乐,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随其心念,想见十方无量庄严清净的佛土,当即就能随其所愿,在宝树中间,全部照见,就像手持明镜,观看自己面容一样的清晰。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的诸菩萨大众,闻信我的名号,生生世世,直到成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健全,无诸丑陋,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大众,闻信我的名号,都能获得清净解脱三昧。安住在这样的三昧中,在动念之间,能分身无量,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寂定。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佛国的诸菩萨大众,闻信我的名号,寿命终结之后,悉皆出生在尊贵世家。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大众,闻信我的名号,便会欢喜踊跃,勤修菩萨六度万行,具足一切功德之本。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国土诸菩萨大众,闻信我的名号,悉皆得到普等三昧。安住于普等三昧中,直至成佛,能够恒常见到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国中的菩萨,随顺他的志愿想要听闻何种法要,即自然地能够听闻到相应的妙法。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不退转:梵语阿鞞跋致,意谓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复退失转劣。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种。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大众,闻信我的名号,悉能即时获得不退转位,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大众,闻信我的名号,悉能即时成就音响忍、柔顺忍与无生法忍,于一切佛法,悉能即时得到不退转位。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说颂瑞应第六


释尊告诉阿难,当时法藏比丘,宣说四十八愿已毕,复以偈颂禀白:


我立下超世绝伦的誓愿,一定要证得无上的佛道,若此弘愿不能圆满,誓不成佛。


我于无量无边的大劫中,若不能成为大施主,普遍地救济贫苦的众生,誓不成佛。


当我成佛的时候,名声超胜于十方无量的国土,若毕竟有不闻信我名号的众生,誓不成佛。



舍离贪欲正心诚意,以清净的智慧修习梵行,立志上求无上的佛道,为诸天人大众作大导师。


愿以威神力演发大光明,普遍照耀无边无际的刹土,消除贪瞋痴的垢污冥暗,以智慧光明拔济众生的厄难。


开启众生智慧的眼目,灭除昏昧盲目的痴暗,关闭堵塞一切恶道,开启通达善趣之门。


功行福祚修成圆满具足,威德光明朗照十方,日月的光晖为佛光所映蔽,天人的身光亦隐而不现。


为众生开启佛法的宝藏,广泛布施功德法宝,恒常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如狮子震吼摧伏外道。


普遍供养一切诸佛,具足一切功德根本,悲愿与智慧圆满成就,必得成为三界的大雄。


犹如佛所证无障碍的智慧,通达自在,无不明照,愿我的功德法力,同等于这最殊胜的世尊。


此愿若能成就,三千大千世界应会感应、震动,虚空中的诸多天神,当会撒下珍奇美妙的天华。


释尊对阿难说:“法藏比丘说完这些偈颂后,顿时十方世界普遍显现六种震动,天上降下珍妙的华朵,散落在与会大众的身上。自然音乐鸣响,空中传来赞叹的音声:必定会成就无上正觉!法藏比丘睹见如此瑞相,深知具足五劫思惟发出的大愿真实不虚,超出一切世间,而深心好乐安住于无著寂灭境界。”


积集德行第七


“阿难!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处,诸天、魔王、大梵天王和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起如此广大的誓愿。建立四十八大愿后,始终专心致力于以万德庄严妙土。他所肇建的佛国,恢弘辽廓,广大无际,超胜他方佛国,最为精妙。一经建立,恒常如是,永无衰坏变异等相。法藏菩萨在不可思议旷大久远的时劫中,积累培植菩萨无量的功德善行。心中不生起贪欲的觉受、瞋怒的觉受、伤害他人的觉受,甚至心中也不生起贪欲、瞋怒、害他的细微念头。心不粘著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成就忍辱之力,不计较一切痛苦。欲念薄少,知足常乐,没有染欲、瞋恚、愚痴三毒烦恼。恒常安住于三昧寂静中,观照智慧自在无碍,没有虚伪谄佞邪曲之心。容色和柔,言语亲切。预先了知众生的心意,主动前来问讯、提供帮助。勇猛精进,无疲无厌。专求大乘清白之法,用以惠施利益一切众生。恭敬佛法僧三宝,奉事师长。以大愿庄严,引导永劫的大行,以万行圆满弘愿,并将功德回施于众生,令其功德成就。”


“安住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法中。观一切诸法,本来寂灭,无生而生,无灭而灭,如同幻化。远离粗恶的言语,自害害他,免使自己与他人一起受到伤害;修习诚实善语,能自利利人,使他人与自己都得到利益。生生世世,抛弃国土与王位,断绝财富与女色。躬自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又能教令他人勤行六波罗蜜。在无量无尽的旷大劫中,积功累德。随着法藏菩萨生生世世出生的处所,随心所欲自然有无量的宝藏显发应现。进而教育化导无数众生,使其安心住于无上纯正真实的佛道。法藏菩萨或示现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示现为刹利国主、转轮圣王,或示现为六欲天的天主乃至色界的大梵天王,无论示现何种身分,恒常以四事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如此上供诸佛、下化众生的功德,不可称举述说。”


“口中的气息清香洁净,如同青莲华之香气。周身诸毛孔中,散发出栴檀香味,其香气普遍熏染无量世界。容貌端庄,身相与妙好殊胜无比。其手中恒常流出无有穷尽的珍宝,以及衣服、饮食、珍奇微妙的华与香、伞盖、幢幡等种种庄严之具。如此等奇妙之事,超过诸天人的福德。法藏菩萨对于一切法都通达无碍,得大自在。”


法藏成佛第八


阿难向佛请问:“法藏菩萨是已然成佛而后入灭了呢?还是尚未成佛,还是如今正示现在世间呢?”释尊告诉阿难:“法藏菩萨如今已然成佛,现在西方,距此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刹之遥。他的佛刹,名叫安乐。”阿难又问:“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过了多长时间?”释尊说:“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了。”


国土宝严第九


“其佛国土,自然而有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等七宝合成为大地。其地面恢宏、开廓、旷远、浩荡,广大无有边际。种种宝物相互参杂,转相嵌入,光明显赫煜耀闪烁,穷微极妙,奇特美丽,清净庄严,超过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的精华,极乐净土的珍宝犹如他化自在天的妙宝一样自然现前。又极乐国土,没有须弥山以及铁围山等一切诸山,也没有大海、小海、溪流、水渠、水井、河谷。然而如果想要看到,也可以在佛的神力加持下显现出来。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等八难之趣,也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气候不冷不热,恒常温和宜人。”


那时阿难向佛恭问:“世尊!若极乐国土没有须弥山,那四天王天以及忉利天依靠什么来安住呢?”释尊反问阿难:“须弥山之上,第三夜摩天乃至色究竟天,又是依靠什么来安住的呢?”阿难向佛禀白:“众生的行为业力以及所感得的果报,不可思议。”释尊告诉阿难:“既然众生的行为业力与果报是不可思议的,那么诸佛建立净土的大愿业力与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加之众生的功德与善力,缘住于佛的大愿业力所感之净土,所以就能够这样。”阿难禀白于佛:“我不怀疑如是净土建立的方法,只是恐怕未来的众生对此会产生疑惑,为了消除他们的疑惑,所以才向您祈问了这些义理。”


光明独胜第十


释尊告知阿难:“无量寿佛的威神光明,最为尊胜,独一无二,超胜十方诸佛的光明。无量寿佛的光明,或照彻百佛世界,或照彻千佛世界,概要而言,乃是照彻东方如恒河沙般的佛土,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也同样如是照彻。而其他诸佛的身光或能照彻于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辗转倍增,乃至照彻于一个佛刹。”



“所以无量寿佛,又名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若有众生蒙此光明注照,贪瞋痴三毒得以消灭,身心柔软,欢心踊跃,善根得以生起。如果三恶道极苦难的众生见此光明,就会停止受苦得以安息,不复再有痛苦恼害。命终之后,都会得到解脱。”


“无量寿佛的光明盛大而气势恢弘,遍照十方无量世界。一切诸佛的刹土,悉能听闻到无量寿佛的名号功德。不但我如今称扬赞叹无量寿佛的光明,一切诸佛,乃至声闻、缘觉、菩萨大众,都异口同声地如是赞叹。如果有众生闻信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与功德,若能夜以继日地称念佛的名号,至心信乐无有间断,寿命终尽便可随心所愿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一切菩萨、声闻大众所共同赞叹,称颂他的功德。待到他最终成就佛道之时,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普遍地赞叹他的光明威德,就像今天我赞叹无量寿佛一样。”释尊又说道:“我宣说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崇高博大、殊胜微妙,即便夜以继日不间断地连续宣说一劫,尚且不能说尽。”


寿命无量第十一


释尊告诉阿难:“又阿弥陀佛寿命长久,不可称量计算,你能知道吗?假使十方世界无量的众生全都获得人身,又全部使之成就阿罗汉及辟支佛果,聚集在一起,寂静思虑,专一其心,穷尽其智慧之力,在百千万劫的长时间中,共同推演计算阿弥陀佛的寿命有多长,也不能穷尽了知佛的寿命终极。极乐国土的声闻、菩萨及天人大众的寿命长短,也同阿弥陀佛一样,不是计算或是譬喻所能知道的。”


圣众无量第十二


“又极乐国土中的声闻众与菩萨众,其数量之多,难以计算,无法言说。他们的神通智慧通达透彻,威神愿力自在无碍,能在手掌中持有一切世界。”释尊告诉阿难:“法藏菩萨成佛后的第一次法会中,与会的声闻众数不可计量,与会的菩萨众数也同样无能计量。即便像大目犍连这样神通第一的人,有百千万亿无量无数之多,他们经过无数亿劫的时间,直至灭度,全部集合起来计算推量,也不能够究竟明了极乐净土声闻的数量。”


“譬如有一大海,深邃浩瀚,无边无际。假如有人将一根毫毛细分为一百分,取其一分毫毛,沾取大海一滴水,你意下如何?所沾取的这一滴水,比于大海,哪一个为多呢?”阿难向佛禀白:“那所沾取的一滴水,与大海水滴数量的比较,可不是巧于历算数学、善于言说譬喻者所能了知的。”佛对阿难说道:“像大目犍连等人,经过百千万亿亿劫的时间,计算阿弥陀佛初次法会中的声闻众、菩萨众,他们所计算到的数字,就像这沾取的一滴水,他们所不能了知的数量,则像大海水一样的多。”


七宝行树第十三


“又阿弥陀佛的国土,有种种七宝树周遍于极乐世界。有金树、银树、琉璃树、玻璃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树,还有二种珍宝、三种珍宝,乃至七种珍宝所共同合成的宝树。或有的金树,以白银作为树的叶、华与果。或有的银树,以黄金作为树的叶、华与果。或有的琉璃树,以玻璃作为树叶,华、果也是玻璃的。或有的水精树,以琉璃作为树叶,华、果也是琉璃的。或有的珊瑚树,以玛瑙作为树叶,华、果也是玛瑙的。或有的玛瑙树,以琉璃作为树叶,华、果也是琉璃的。或有的砗磲树,以众宝作为树叶,华、果也是众宝合成的。”


“或有宝树,以紫金为树根,白银为树干,琉璃为粗枝,水精为细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果实。或有宝树,以白银为树根,琉璃为树干,水精为粗枝,珊瑚为细条,玛瑙为叶,砗磲为华,紫金为果实。或有宝树,以琉璃为树根,水精为树干,珊瑚为粗枝,玛瑙为细条,砗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果实。或有宝树,以水精为树根,珊瑚为树干,玛瑙为粗枝,砗磲为细条,紫金为叶,白银为华,琉璃为果实。或有宝树,以珊瑚为树根,玛瑙为树干,砗磲为粗枝,紫金为细条,白银为叶,琉璃为华,水精为果实。或有宝树,以玛瑙为树根,砗磲为树干,紫金为粗枝,白银为细条,琉璃为叶,水精为华,珊瑚为果实。或有宝树,以砗磲为树根,紫金为树干,白银为粗枝,琉璃为细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果实。”


“极乐世界的宝树,一行一行整直而不杂乱,树干与树干都互相映望,树枝与树枝都互相均平,树叶与树叶都相向不背,华与华都是相互随顺,果实与果实都大小相当。如是树干枝条华果,悉皆色彩鲜艳,光耀夺目,美不胜收。清风徐来,吹拂宝树,应时发出妙合五音的韵律,音调典雅微妙,和谐自然。”


道场宝树第十四


“又无量寿佛的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树根部周长有五千由旬,枝叶向四周伸展有二十万里,都是由众宝所自然合成,而用月光摩尼珠,又名持海轮宝,是众宝之王,来加以装饰。宝树四周的枝条间,垂挂着用珠宝串成的璎珞,这些璎珞现出百千万种的色彩,千变万化,无量的光明,普遍照耀无有极限。珍贵美妙的宝网,包罗覆盖在宝树之上,十方世界的景致,随顺诸往生者的意愿而显现。”


“微风徐徐吹动着诸七宝树,演畅出无量妙法的音声,如是法音普遍地流播于十方无量佛刹。众生有缘闻到这些妙法音声,便会得到甚深的法忍,住于不退转位,一直到他成就佛道之时,耳根清净彻听,不会遭到任何痛苦灾患。眼根看到树的形色,鼻根嗅到树的香气,舌根尝到果实的美味,身体蒙树光照触,心念思惟妙法,都能够得到甚深的法忍,安住于不退转位,一直到成就佛道之时,六根清净明彻,没有任何烦恼过患。阿难啊!如果极乐世界的天人们见到这道场树,会得到三种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诸往生者能得如是殊胜法益,都是由于无量寿佛的威神之力、根本誓愿之力、满足大愿之力、明了宏愿之力、坚固誓愿之力、究竟圆满大愿之力所加持的缘故。”


树音妙乐第十五


释尊告诉阿难:“人世间的帝王们,有着百千种音乐,最为美妙。其上有转轮圣王、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乃至第六他化自在天,他们所享用的妙乐音声,一层天比一层天殊胜千万亿倍。而第六天上的万种音乐,还不如极乐世界诸七宝树所发出的一种音声美妙,千万亿倍尚不能及。极乐世界还有自然而然奏起的万种妙乐,其音声无一不是妙法梵音,清净、畅达、哀婉、嘹亮、精微、美妙、和谐、典雅,在十方世界的音声之中,最为美妙,堪称第一。”


宝楼池流第十六


“极乐世界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都是用七宝所装饰,自然变化而成的。又以真珠、明月珠、摩尼珠等众宝所连缀起来的宝网,覆盖在上面。诸往生者所住宫殿的内外左右,有很多浴池。浴池的大小,或有十由旬,或有二十、三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长度、宽度、深度,都是均等协调的。池中的八功德水,平静充盈,清净甘美,味如甘露。若是黄金池,则以白银为底沙。若是白银池,则以黄金为底沙。若是水精池,则以琉璃为底沙。若是琉璃池,则以水精为底沙。若是珊瑚池,则以琥珀为底沙。若是琥珀池,则以珊瑚为底沙。若是砗磲池,则以玛瑙为底沙。若是玛瑙池,则以砗磲为底沙。若是白玉池,则以紫金为底沙。若是紫金池,则以白玉为底沙。或有以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辗转合成的宝池,即以相应的底沙相映饰。”


“七宝池的岸上,有栴檀香树,修条密叶与妙华,低垂散布,交覆于池,香气四溢,普熏十方。自然而有的青莲华、红莲华、黄莲华、白莲华等,异色交错,流光溢彩,遍满覆盖于池水之上。极乐世界的菩萨及声闻圣众,若进入七宝浴池,想要水没过足踝,水便自然没过足踝。想要水到达膝盖,水便自然到达膝盖。想要水流到腰部,水便自然流到腰部。想要水到颈部,水便自然到于颈部。想要水扬起来沐浴全身,水便自然淋浴全身。想要水还复如初,水便恢复如初。冷暖调和适中,随人意愿,自然满足。神光开显,法体愉悦,心灵的垢污得以荡除。池水清朗洁净无有尘浊,好像看不到水的形状。宝沙映照,清澈见底。阵阵涟漪,回漩而流,波光荡漾,相互灌注。不快不慢,静谧安然,徐缓流逝。”


 “池水的波澜扬起无量自然微妙的音声,随著众生的根机因缘,一一皆可听闻。或者听闻到赞叹佛宝功德的声音,或者听闻到赞叹法宝功德的声音,或者听闻到赞叹僧宝功德的声音,或是闻到宣说禅定的声音,宣说诸法性空无我的声音,宣说大慈悲心的声音,宣说波罗蜜的声音,或是闻到宣说佛的十种智力、四种无畏、十八种不共法的声音,宣说种种神通智慧的声音,宣说八地菩萨无功用道的声音,宣说诸法不生也不灭的声音,宣说无生法忍的声音,乃至十地菩萨蒙佛用甘露灌顶,并闻到宣说众多微妙法的声音。像这些声音,称合各人根机所需要听闻的,使得大众内心生起无量的欢喜。众生听闻到这些音声,内心能够随顺契合于清净、脱离尘欲、不生不灭、真如实相的理体;能够随顺契合于佛法僧三宝、佛的十种智力、四种无畏、十八种不共道法的无上功德;能够随顺契合于具足神通智慧的菩萨众与声闻众所修行的圣道。极乐国中,既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实,也没有三恶道各种苦难之名,只有种种自然快乐的音声,所以阿弥陀佛的国土,名字叫做安乐。”


衣食自然第十七


“阿难啊!在阿弥陀佛的国土,那些往生者,都圆满具足这样的清净妙好色身!都圆满具足这样的辩才梵音!都圆满具足这样的神通功德!诸往生者所居处的宫殿、所享用的衣服饮食、众多的妙华宝香等庄严之具,犹如他化自在天自然享用之物。如果意欲饭食,七宝钵器自然显现在面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合成的诸种钵器,随念而至。种种美味饮食,自然地充满。虽有如此种种美食,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食用者。诸往生者只是略为欣赏一下色香味,以意念领略,就等于用了膳食,自然地饱足。他们身心柔和,不会贪著美味饮食。饭讫,钵器饮食自然化去。再欲饮食时,饮食钵器又会自然化现出来。阿弥陀佛的国土,清净安宁,微妙快乐,仅次于无为涅槃的境界。”


颜貌端正第十八


“极乐世界的声闻、菩萨以及天人们,智慧高明,洞晓通达种种神通,这些均是同等的,形体亦没有美丑的差异相。只是随顺他方世界的习俗,所以有天人的名称。其容貌端正,超胜世间,稀有难得。他们的色身微妙,既非天身,亦非人身,,禀受自然清虚无为的法身,与相好庄严的形体。”


释尊告阿难道:“比如人世间贫困潦倒的乞丐,站在帝王的身边,他的形状容貌,可以与帝王相比类吗?”阿难向佛禀白:“假如此人在帝王的身边,瘦弱丑陋之极,无法比喻,相差百千万亿无法计量的倍数。之所以会这样,那些贫穷的乞丐,最为下贱,衣服不能遮蔽形体,饮食仅够维持生机,饥寒交迫,作为人的形态与伦理道德几乎丧尽。这都是因为他们前世不培植阴德,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却舍不得布施给穷苦的人,越是富有就越是吝啬,只想凭空获得,贪求财富无有满足。不相信善有善报,作恶多端,积如山岳。如是业因,到寿终之时,财物珍宝归于消散,自己辛苦终身、担惊受怕所积累的财富,至此对自己一点用处都没有,白白地被他人所占有。而自己通身的恶业却如影随形,没有丝毫善业可以依靠,没有一点功德可以凭藉,所以死后直接堕入恶道,遭受如此的长时之苦。罪业受完后,出离恶道,又转生为下贱之人,愚痴鄙陋到极点,只是显示形同人类而已。”


“之所以世间的帝王,其地位在人间极尊极贵,皆是由于他们在前世修善积德所致。他们以仁慈之心广为布施,心怀仁爱,博济众生,履行信约,修持善法,不违背伦常义理,不争夺非分名利。因此命终之后,福报相应而至,得以上升到善趣,乃至生到天上,享受那些福德快乐。积善之人必有多余的喜庆,如今得生人道,就会生在帝王之家,自然享受尊荣富贵。仪表容貌端正庄严,受到大众的恭敬事奉。华衮珍馐,随心享用。这是由于宿世福德的追随,所以才能如此。”


释尊向阿难说:“你说的很对。就如同帝王,虽然在人世间最为尊贵,仪表端正,然而与转轮圣王相比,就显得太鄙劣丑陋了,就像那位乞丐站在帝王身边一样。转轮圣王的威神相貌殊胜美妙,是天下第一,但是与忉利天王相比,又显得丑陋不堪,相差万亿倍不能相比,无法形容譬喻。假使忉利天帝,再比于第六天的天王,又是相差百千亿倍,不能相提并论。设使第六天王,再比于无量寿佛国中的菩萨众与声闻众,其容光颜色不及之处,更是相差百千万亿无法计算的倍数了。”


宝网树音第十九


释尊告诉阿难:“极乐国土的一切天人,其衣服、饮食、妙华、宝香、璎珞、伞盖、幢幡、美妙的音乐、居所房舍、宫殿楼阁等等资生用具,无不称合本人的形体颜色,或高或低,或大或小。这些资生用具,或用一种珍宝,或用二种珍宝,乃至用无量珍宝所装饰合成,一一随往生者的心意,应念而来到面前。”


“又用众多珍宝合成的妙衣,普遍铺陈于黄金地上,一切天人大众踏行其上。无量的珍宝罗网,遍满覆盖在整个佛刹,这些宝网都是用金缕线穿以珍珠等百千种杂宝连缀而成,奇特微妙、珍贵稀有,种种宝网交相辉映,相互庄严。宝网的周边四面,都挂着宝铃。光色摇曳闪烁,庄严美丽到了极点。”


“自然的清风,徐徐吹起,微微飘动。其风调和适度,不寒冷不暑热,温凉柔和,不慢不快。吹动一切宝网以及众多的宝树,演唱出无量微妙的法音,流传散布出万种温和清雅的馨德之香,凡是有人听闻到声音或嗅到香气,心中的烦恼尘劳与污垢恶习,都自然不再生起。微风吹拂身体,都会得无量快乐,就像比丘们证得灭尽定一样。又微风吹散飘落下很多香华,遍满极乐净土,按各种颜色的不同次第排列,而不杂乱。香华柔软,色泽光亮,香气浓郁芬芳,双脚行走在香华上面,会陷下四寸,随着举起脚以后,就还原恢复到以前一样。香华用过以后,大地自然裂开,逐渐消失淹没于地中,大地清净无有任何残余。随着昼夜六时的推移,清风又会吹拂散落众华,每日如此周而复始,凡有六次。”


华光现佛第二十


“又种种的宝莲华周遍盛开于极乐世界。每一朵宝华,都有百千亿华瓣。宝华有无量的光明,无量的色泽。青色莲华发出青光,白色莲华发出白光,玄色、黄色、红色、紫色等,光色亦是明亮炽盛,光辉灿烂,其光明胜过日月之光。一一莲华之中,又放出三十六百千亿种光明,一一光明之中,又流现出三十六百千亿尊佛,每一尊佛皆是紫磨真金色,相好殊妙特胜。每一尊佛,又放出百千亿种光明,普为十方众生畅演微妙的佛法。像这样的一一诸佛,各各能够使得无量的众生安立于佛法正道。”


三辈往生第二十一


释尊告诉阿难:“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全都安住于大乘正定聚,必定悟证佛道,得不退转。为什么呢?因为在阿弥陀佛的国土中,没有邪定聚以及不定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般的诸佛如来,都共同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与功德。所有的众生,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生起信心,欢喜踊跃,乃至称念一声佛号,并以至诚心回向愿往生极乐世界,即得往生,安住于不退转位。只是造五逆重罪且诽谤佛法者除外。”


释尊告诉阿难:“十方世界一切天道、人道的众生,如有发起至诚恳切之心,愿意往生极乐国者,共有三辈。其上辈往生者,舍弃世俗家庭与五欲乐染,行作沙门,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一向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同时修行六度万行各种功德,回向愿生极乐净土。此等念佛众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彼净土菩萨圣众,显现在其人面前垂慈接引。此人跟随阿弥陀佛瞬间就往生到极乐净土,即刻便在七宝莲华中自然变化而生,安住于不退转位。智慧开启,精进勇猛,获大神通,得大自在。所以,阿难啊!如果有众生想在当生见阿弥陀佛的话,应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广修功德,至心切愿求生彼国。”


释尊告诉阿难:“其中辈往生者,十方世界的一切天人众生,如有至诚恳切之心愿意往生彼国,虽然不能出家行作沙门,广修功德,也应当发起无上菩提心,一向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随分随力,修善植福,奉行受持斋戒,建造佛塔佛像,以饭食供养僧众,悬挂幢幡,燃点油灯,布散鲜华,焚烧香木,用以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回向愿生极乐净土。此类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以应化身,与莲池海会大众,现在其人面前。化佛的种种光明与相好,全都与真佛一样。此类念佛人就随从化佛立刻往生到极乐净土,安住于不退转位。其功德与智慧,稍次于上辈往生者。”


释尊告诉阿难:“其下辈往生者,十方世界一切天人众生,如有至诚恳切之心愿意往生极乐净土,假使不能够广修功德,也应当发起无上菩提心,一向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乃至念十声阿弥陀佛名号,愿生极乐刹土。若遇机缘听闻到这念佛往生的深妙法门,心生大欢喜,信受好乐,不生起丝毫疑惑,乃至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以至诚心回向愿生彼净土。此类念佛人临命终时,梦中见到阿弥陀佛,也能往生净土。其功德与智慧,又稍次于中辈往生者。”


十方佛赞第二十二


释尊告诉阿难:“无量寿佛的威神广大,无有极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数量的诸佛世尊,悉皆称扬赞叹他的胜妙功德。在东方,如恒河沙般的佛国中,有无量无数的菩萨圣众,全都前往极乐世界,恭敬礼拜、虔诚供养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声闻、天人大众一起,听闻受持阿弥陀佛所演说的经法,并广为宣传流布弥陀的教化。南方、西方、北方,以及四维上下的诸菩萨圣众,悉皆同东方诸菩萨一样。”


此时,释尊以偈颂总结自己前面所说的法语:


“在东方的诸佛刹,其数量犹如恒河沙,那些佛刹的菩萨圣众,都前去瞻礼阿弥陀佛。


南方西方与北方,四维上下,十方佛刹的菩萨大众,也一样都前去瞻礼阿弥陀佛。”


“十方世界一切菩萨大众,各各抱持美妙的天华,以及宝香、妙衣,前去供养无量寿佛。


一起奏响美妙的天乐,欢畅地发出和谐典雅的音声,歌咏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以此来供养无量寿佛。


世尊的神通智慧究竟通达,自在出入一切甚深法门,所有的功德宝藏您圆满具足,种种妙智无可比伦。


犹如慧日朗照世间,消除了众生的生死烦恼之乌云。


我等恭敬地绕佛三匝,以至诚心顶礼无上的世尊。


见到极乐净土的庄严,感到胜妙无比,难以思议,因此也发出无量的心愿,愿将来我成佛时的刹土也是如此。”


“就在诸菩萨发愿之时,无量寿佛现出欣慰的笑容,口中发出无数道光明,普遍照到十方佛国。


光明返回后,绕身三匝从头顶而入,一切天人大众,看到这种瑞相,莫不欢喜踊跃。


此时,观世音菩萨整理衣服,恭敬地向佛顶礼启问,世尊因何缘故而欣笑?但愿您能说明其中的密意。”


“阿弥陀佛发出具足八种功德的梵音,犹如雷鸣,美妙流畅而又响亮,我当为诸菩萨授成佛之记,诸位仁者仔细听:


十方世界前来的诸位菩萨,我一一了知仁者的志愿,仁者志在庄严清净的佛土,希望获得决定成佛的授记。


觉悟一切诸法,犹如梦境、幻影、谷响,了无自性,同时又要广修六度万行以圆满自己的殊胜弘愿,如是则必定能够成就如我国这样的佛刹。


觉知万法如电光、如影像,同时又能够究竟行持菩萨道,圆满积累一切功德根本,便可获得决定当成佛的授记。


通达诸法的体性,一切毕竟空无所有,而又专心致志庄严清净佛土,就必定能够成就如极乐刹土这样的妙有。”



“十方诸佛告知座下的诸菩萨弟子,敕令他们前去觐见阿弥陀佛,听闻妙法心生欢喜,信受奉行,快速地断烦惑成就寂灭平等法。


到了庄严的极乐净土,便会快速证得神通,必定能够于无量寿佛座下,受记成就佛果。


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能令闻信名号的众生,只要他生起愿往生心,便悉能往生彼国,获致不退转位。


诸菩萨众发起至诚的誓愿,愿将来自己的国土与极乐净土一样,大悲普念度化一切众生,名声显扬于十方无量世界,诸菩萨众分身十方遍往一切佛刹,奉事供养万亿如来,恭敬供养闻法之后,满心欢喜回到安养佛国。”


“若人没有宿世的善根,就不能够闻信这部胜妙经典;曾奉持清净戒律者,乃能有缘听闻这出世正法。


往昔曾经见佛闻法,方能深信念佛往生净土之事,以谦卑恭敬之心听闻奉行,身心踊跃生起大欢喜。


憍傲、我慢、邪见以及懈怠懒惰之人,难以相信此净土法门;只有宿世曾经瞻礼供养过诸佛,才能好乐听闻这个教法。”


“一切声闻或菩萨,皆不能够探究阿弥陀佛的大愿心,譬如一个天生的盲人,何能为他人作行路的向导?


如来的智慧如大海,深邃浩瀚无有边底,声闻与菩萨皆没有办法测知,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明了。


假使一切天人大众,皆得具足成就三乘道果,清净的智慧能够了知诸法本空,用万亿劫的时间来思惟佛智,


竭尽智力来宣说,尽其寿命犹不能了知。


佛的智慧无有边际,如是方能通达诸法的奥藏。”


“众生的寿命极其难得,亦很难值遇佛陀应世,


人能具足信心智慧甚难,是故若闻此净土法门,当精进勇猛求往生。


闻信此法能受持不忘,恭敬尊重,并生起极大的庆喜之心,这样的人则是我如来的善友眷属,所以你们应当发愿。


即便大千世界充满着大火,也一定要冲过去听闻净土之法,这样就一定能够成就佛道,广度众生出离生死湍流。”


一生补处第二十三


释尊告诉阿难:“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众,悉会获得一生补处之位。除非他曾经发过利益众生的根本大愿,愿以宏大的誓愿功德为铠甲,到他方世界普遍地度脱一切有缘众生。阿难,阿弥陀佛国中,诸声闻众身上光明有一寻,而诸菩萨的光明可照四千余里。其中有两位大菩萨最为尊胜第一,其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向释尊请问:“那两位菩萨德号如何称呼?”释尊说:“第一位名观世音,第二位名大势至。这两位菩萨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菩萨道,命终转化,往生到西方极乐国土。”


“阿难,那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圆满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就圆满,深入万法,究竟畅晓诸法实相的精要奥妙。神通广大,自在无碍,诸根明快犀利。其中愚钝根机者,也可以成就音响忍与柔顺忍。而根机猛利者,则可以成就无法计数的无生法忍。又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直到他们成佛,都不会再堕落恶趣受苦。都具有自在的神通,恒常了知宿世之事。除非他们发愿生到他方的五浊恶世,譬如来到娑婆世界,才会示现出同这个世界的普通众生一样的相貌、语言与状态。”


菩萨出供第二十四


释尊对阿难说:“极乐世界的诸菩萨,蒙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可在一顿饭的时间,分身前往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如来。随着自己的心意,鲜华、妙香、音乐,以及衣服、伞盖、幢幡等等,无量无数的供养资具,自然变化而生,应念而来。这些供养资具珍贵、美妙、殊胜、特出,非人间天上所能具有。极乐世界的诸菩萨将供养物持至他方世界,分别供奉诸佛如来,以及与会的菩萨声闻圣众。那些供养的天华,弥满在虚空中,渐次化成了胜妙华盖,色泽鲜亮炽盛,香气馥郁,普熏整个世界。有些华盖周圆不过四百余里,渐渐成倍扩大,乃至覆盖住三千大千世界。又随着供养前后的次序,渐次融入虚空。这些菩萨们,悉皆欣然愉悦,在虚空中,一起奏响天乐,以微妙的音声,歌咏赞叹佛的功德。然后,在佛的座下听经闻法,无量的法喜充沛心中。供养诸佛后,于极乐国斋饭之前,倏而飞升,回到本国。”


广宣妙法第二十五


释尊对阿难说:“当阿弥陀佛为声闻、菩萨、天人大众宣说佛法时,大众悉皆在七宝讲堂集会。无量寿佛广泛地宣说佛道法教,畅怀开演微妙之法,大众听闻之后,皆大欢喜,心开意解而悟妙道。当此时节,四方自然德风生起,吹拂七宝行树,发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协调的美妙旋律。无量的微妙香华,随风向四方飘飘而散,自然而然地供养佛与圣众,如是连续不绝。一切天人大众,都抱持天上的百千种妙华与宝香,奏起万种音乐,供养阿弥陀佛以及菩萨声闻大众。普遍地散华烧香,演奏各种音乐。前来后往,相互揖让,进止无碍。当此之时,大众和悦快乐的心情,不可言表。”


菩萨功德第二十六


释尊对阿难说:“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等,若有讲说佛法的因缘,则恒常宣说中道妙法,与一切智相应,不会违背佛意,也不会有任何过失。对于国土中的一切万物,没有“是我所有”的观念,没有贪著心。往返进退,无有情念执著。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自由自在,一切平等,无有亲疏厚薄。无我相,无人相,无有争执,无有诉讼。对于一切众生,发起大慈大悲饶益之心。调柔和顺,无有忿恨之心。远离五盖,内心清净,于上求下化之菩萨行,不生疲厌懈怠之心。菩萨们都具有怨亲平等之心、大乘菩提之心、悟入甚深法性之心、常在三昧之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除一切烦恼而远离恶趣之心。”


“圆满了菩萨的六度万行,无量的功德也究竟具足。获得甚深的禅定境界,以及三明六通等无量的智慧神通。可以自在游入七菩提分等三乘通途道品,修习心佛众生等无差别之法。肉眼清亮透澈,一切都可以分明了然;天眼通达,超越时空界限,无量无边;法眼照见一切法,究竟了知三乘道法的差别;慧眼彻见真谛,能令自他渡过彼岸;佛眼圆满具足诸眼功德,觉悟了达诸法实相。以无碍的大智慧,向众生演说无量妙法。平等地观察三界,皆是了无自性。立志上求大乘佛道,具足一切辩才,下化众生,灭除他们的烦恼痛苦。”


“如实智从真如理体而生,同时亦解知万法皆是真如。善于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之音声方便。不好乐世俗言语,而爱乐佛法正论。修行一切功德根本,志在尊崇佛道。了知一切诸法,都是寂灭无生。生身之苦果与烦恼之残余,都已灭尽。听闻到甚深的佛法,内心不怀疑恐惧,能够恒常地精进修行。菩萨们的大悲心,深远广大,如天普覆,似地均载,普度十方,不可思议。究竟契证一乘的佛法,到达涅槃彼岸。智慧从心性中自然流现,断绝一切疑惑之网。对于诸佛的所有教法,悉皆摄持,无有遗漏。”


“极乐世界的菩萨大众,其智慧宏深,犹如大海;所证的禅定坚固高广,犹如须弥山。智慧的光明炽盛洁净,超过日月。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无不圆满具足。菩萨圣众的菩提心,就像大雪山一样洁白,能普照一切功德,同一平等清净;就像大地,对清净、污秽、美好、丑恶的一切,都无有分别之心;就像清净水,能洗除一切尘劳烦恼、垢秽染污;就像大火聚,可以烧灭一切的烦恼积薪;就像大风,畅行一切世界,没有任何障碍;就像虚空,对宇宙万有,无有执著;就像莲华,在一切世间都不被染污。”


“犹如巨大的车乘,能运载芸芸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故;犹如重重浓云,可以震大法雷觉醒未觉者故;犹如大雨,可以洒甘露法雨滋润众生故;犹如金刚山,众魔外道不能侵损动摇故;犹如大梵天王,在诸般善法中最为殊胜故;犹如尼拘类树,能普遍覆荫一切众生故;犹如优昙钵华,甚为稀有难遭难遇故;犹如金翅鸟,威德可以降伏一切外道故;犹如诸种候鸟,无有私藏屯积之财物故;犹如牛王,没有谁能够超胜故;犹如象王,善能调柔驯服故;犹如狮子王,对一切无所畏惧故;旷达犹如虚空,大慈悲大平等故;摧灭一切嫉妒之心,不会妒忌优胜者故。”


“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专心致志,乐求佛法,内心无有厌倦,不会得少为足。一心一意常要广宣佛法,以惠利众生,心志不疲不倦。敲击佛法的巨鼓,竖立佛法的高幢,耀映智慧的日光,除灭愚痴的黑暗,修习六和敬,时常以佛法作大布施,心志勇猛,行持精进,道心从不退却怯弱。作世间的明灯,为众生最殊胜的福田。常时为众生作大导师,平等普度,无有憎恨与偏爱。只乐求如来正道,无有其他的欣喜与忧戚。拔除五欲之刺,以此使众生得到安乐。功德与智慧殊胜无比,得到一切众生的尊敬。”


“灭除了贪瞋痴三种烦恼的惑障,自在地运用神通道力,诸如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六度波罗蜜之力,成就正念、止观、六通、三明之力,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像这样的种种道力,极乐世界的菩萨圣众悉皆圆满具足。”


“极乐世界诸菩萨众,其如佛一样的身色相好,以及口业的无量辩才功德,一一具足,庄严成就,无与伦比。菩萨们分身十方虔诚恭敬地供养无量诸佛,常为十方诸佛共同称扬赞叹。究竟圆满菩萨道的一切波罗蜜,修证空、无相、无愿三昧,以及不生不灭涅槃寂静之一切三昧法门。远离声闻、缘觉的境地。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大众所成就的如是无量功德,我只是为你简略介绍而已。若要广说的话,百千万劫也是说不尽的。”


劝进往生第二十七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以及天人大众:“无量寿国的声闻菩萨圣众,他们的功德与智慧,不可用言语来称扬。又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是如此的微妙、安乐、清净!为什么不竭力修行善法,思惟念佛法门因心果觉相融互摄的自然之道?此自然之道远离上下的对待,冥契一如的本体,洞达十方,无有边际。各人宜应勤加精进,努力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样必定能够超出三界断绝生死,往生到安养刹土。横超截断五恶道,恶趣自然关闭。超升到无有穷极的无为大道,极乐净土甚易往生,可是却很少有人信受奉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悲平等摄受一切众生,而众生烦恼疑惑厚重,自然被业力牵缚不能前去。为什么不厌弃世间的五欲六尘,勤勉地摄心念佛?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可以得到无量的寿命,以及无有穷尽的快乐!”



世人极苦第二十八


“然而世间之人浅薄庸俗,都去争相做那些不紧要的事情。在这个八苦交煎的浊恶极苦的世界,终生勤苦操劳,治生糊口。无论尊卑贫富、男女老少,都是一样地忧愁烦恼于金钱。有钱财的人与无钱财的人一样,他们的忧愁、思虑都是同等的。惶惶劳碌,愁苦不堪。被贪欲所驱使,没有安闲的时候。有田产的挂念自己的田产,有房宅的操心自己的房宅。诸如牛、马等家畜,奴仆、钱财、衣食器物等等,每一件都要操劳忧虑。处心积虑,忧郁挂念,患得患失,愁苦恐惧。”


“忽然飞来横祸,遭遇到水灾、火灾、盗贼、怨家对头、债主,或火烧、或水冲、或抢劫、或豪夺,所有的财产瞬间消失殆尽。此时便精神恍惚,如吞毒药,忧心忡忡,没有能够排解之时。心中愤懑郁结,不能脱离忧愁苦恼。心意顽固,从来都难以看破放下。或者由于遭遇摧灭之祸,命终身亡,所有的财产弃他而去,没有一样能带得走。那些尊贵之家、豪富之士,也有这些患难,如是不断的忧愁与恐惧,导致身心憔悴,四大失调,寒症热症并发,终年镇日病痛缠绵。贫穷下贱之人,常常匮乏资生所需。无田的忧虑想要有田,无房的忧虑想要有房。无牛马等家畜、奴仆、钱财、衣食器物等等,也要操劳忧虑想要拥有。刚拥有一件,又感觉少了一件,有了这一种,又感觉少了那一种,总想什么都齐全。刚刚一切都拥有了,却忽然消散殆尽。”


“由此又遭受忧愁痛苦,之后再次营营求取,但是不能够时时如愿获得,仅仅一厢情愿地空想是无益的。于是身心疲劳,坐立不安。忧思挂念相随不断,如此的勤苦忧恼,导致身心憔悴,四大失调,寒症热症并发,终年镇日病痛缠绵。或者有时会因此夭折而亡,由于他活着的时候不肯做善事,不肯修道积德,所以命终身亡之后,神识独自远去,至于所去的地方,被业力牵引到善道还是恶道,又有谁能知道呢!”


“世间的人民,不论是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家室内外的亲戚,都应当互相敬爱,不要互相憎恨嫉妒。富有者惠施于贫乏者,不可贪心吝惜。应和颜悦色,不要忤逆暴戾。有时彼此起心斗诤,相互都有所恼怒。此世的怨恨,还只是隐微在心中的憎恨嫉妒,到了后世逐渐激化,以至成为大怨。为什么呢?凡世间的事情,是互相迫害,虽然没有即时地相互摧残,应紧急中断恶性循环。然而心中所含蓄的歹毒、愤怒,结集忿恨的精神,自然刻印在心识中,不得脱离,以至于生生世世结伴而生,互相报复。”


“人在世间,都生活在爱欲之中,独自投生又独自死亡,神识独自去,又独自来。应当被业力牵行到苦境或是乐境,也都是自身来承当,无有人能代替受报。善恶业的报应不同,善业招福报,恶业致殃祸,苦乐异生成熟。宿世的善业恶业,都预先有相应的果报,确凿无疑地等待在那里,一定会独自趣入所应受报的业道,生到遥远的他方,无有人能看得到。善恶报应自然随之而行,其果报幽冥难测,生离死别时间久远。各人轮转的道路不同,再次相会的日子遥遥无期,太难太难!如今幸得人身,值遇佛法,何不捐弃世间种种事业,趁着各自身体强健的时候,努力勤修善法,精进办道,发愿出离轮转的世间。往生极乐净土即可以获得无量的寿命,为何不去求道呢?还留恋等待什么呢?还有什么值得贪恋的呢?”


“像这样的世间之人,不相信作善会有善报、修道能得道果。也不相信人死后还会轮回更生,以及此世布施,后世得福。像这些善恶报应之事,全然不信,不以为然,始终认为没有此事。由于他们持这样拨无因果的观点,而且非常执著自己见解的确凿,于是互相看样以谬传谬,致使前人与后人都有着同样的邪见。如是辗转相传,继承父辈所留传的教示与训导,他们的先人祖父,一向都不做善事,不明白道德的可贵。身心愚痴智慧暗昧,心灵蒙昧闭塞。六道轮回的生死趣向,善恶的报应,自己都不能明见,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仅凭本能去趋吉避凶、求福免祸,竞相去做恶业,却没有一人反省这种颠倒的怪行。”


“生死流转的恒常道路,辗转传承继立,或父亲哭祭儿子,或儿子哭祭父亲,兄弟夫妇,互相哭泣。或早夭或寿终,生死无常是世间的根本道理,一切人事都会成为过去,无法长久保持。善知识的开导教化,相信的人很少。所以众生堕入生死轮转之中,永无休止。像这样的人,蒙昧无知,莽撞唐突,不信经典正法,心内无深远的思虑,各人只想着眼前的快乐,因愚痴而迷惑于爱欲之中。不懂得道德的意义,迷惑沉没于瞋怒之中,如狼一样贪著于财色,因此而不能得道果,还会堕入恶道受苦,生死轮转没有止息之时,真是令人怜悯、哀伤!”


“有时因为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妇,一个去世,另一位还活着,互相哀叹愍伤,因恩爱而思慕,忧思缠缚,心情痛苦执著,互相顾念思恋,朝朝暮暮,月月年年,不能解脱。劝导他修道进德,心地却无法开明。一味地思念恩爱相好,不能离开情爱。蒙昧闭塞,迷惑颠倒,覆盖心灵。不能深思远虑,端正自心,不能看破断绝世俗事业,专精办道。浑浑噩噩,很快到了生命的终点,年寿虽然终尽,却未能得道,实在是无可奈何!”



“世间人所做的一切庸俗鄙贱、扰乱身心的行为,都是因为贪恋情爱欲望。迷惑于道德的人众多,悟道者极少。世间人忙忙碌碌,却内心空虚,无有安身立命之处。无论是尊贵卑贱上级下属,还是贫富贵贱,都是勤苦匆忙于世间俗务,各自怀着杀机歹念,恶毒之气幽深难测,胡作非为,违背天地的正理,不顺从人的良知。自然会感召些非法的恶缘伴随而来,任由其所为,等到他罪大恶极,虽然寿命尚未尽,便顿然夺去他的寿算,令其直接下堕恶道,生生世世遭受剧苦。辗转于其中,经几千亿劫都没有脱离之期。苦痛不堪言表,可怜可哀之极!”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以及天人大众道:“我今天向你们讲述这些世间的因果之事,每个人就是因为这些缘故,才不能够得道。你们要深思熟虑,远离一切恶法,抉择善法,努力地去行持。爱欲和荣华富贵,都是不能长久保有的,最终都要分离,没有什么可乐的。如今逢佛在世,要努力精进。若有真诚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定可以得到光明通达的智慧,以及无量殊胜的功德。不要放逸身心,亏欠辜负了经教与戒律,落后于他人。如果你们有什么疑问,不能了解经义的,可以一一向佛祈问,我会为你们解说。”


弥勒菩萨长跪合掌,向佛禀白:“世尊您的威神受一切众生尊重,您所宣说的道理畅快善好。恭闻到佛的经教法语,我贯注精神深心思惟,世间人确实如佛所言。今天您慈心悲愍,向我等彰显开示无上大道,使我等的耳目开通明了,恒常得到度脱。恭闻到世尊的开示,没有不欢喜的。所有的天人大众,乃至蜎飞蠕动之类,全部蒙受佛的慈悲恩惠,解脱了忧愁与苦恼。世尊的教诫,极深极善。您的智慧可以明白照见十方三世一切事物,没有不究竟通达的。如今我等大众,之所以得蒙度脱,都是因为您在往昔宿世求道的时候勤修苦行所致。您的恩德普遍覆荫一切世间,福德禄位高广如山。您的智慧光明彻照一切,了达诸法性空无为,令众生开示悟入涅槃实相。您布教传授经典法要,威德制伏邪魔外道,消除邪见,感动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世尊是大法王,其尊贵超过一切圣者,普遍作为一切天人大众的导师,您随顺众生的心愿,令其皆成就道果。我等今日得以值遇世尊,又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皆大欢喜,内心豁然开朗。”


释尊对弥勒菩萨说:“你说的对!如果有慈心归敬于佛的,确实是善根深厚之人。天下要经过很久很久的时间,才会再有佛出现。如今我在此娑婆世界示现作佛,讲经说法,宣化流布佛教,断尽一切疑惑之网,拔除爱欲的根本,杜绝各种罪恶的根源。自在游化于三界,没有任何挂碍。总揽一切经典,以智慧融会贯通,抉择出五乘佛法的要旨,执持一切法的纲要,有条不紊,昭然分明。开示五道轮回的因果,救度那些尚未得度者,使其决断生死之流,证入涅槃之道。”


“弥勒,你应当了知,你从无数劫以来,相续修持菩萨道,发愿救度一切众生,其时劫也已经非常久远了。追随你而证悟圣道,将来证得涅槃的众生,其数量之多,难以计数。你与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和一切四众弟子,久远劫以来,轮回于五道之中,所受的忧愁恐怖劳苦,难以一一言表。乃至到了今生,两种生死还没有彻底断绝。现在你们与佛相遇,听闻信受经法,尤其是能听闻到阿弥陀佛建立的往生净土妙法,真是大快人心了!太好了!我都替你们感到欢喜!”


“你现在也要自己厌恶生老病死等诸多痛苦,这个色身充满了脓血、屎尿等种种不净之物,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贪恋享乐的。应该自己明智决断,端正身心正直行道,多做各种善事,修养自己使身心清净洁白,洗除心中的烦恼污垢。言语行动忠诚守信,外表与内心相应一致。自度有了把握以后,应该转而救度众生,精诚明信地发愿求生佛国,累积善行的根本。虽然这一世辛勤受苦,与轮回不止的长劫相比,不过是极为短暂的时间。命终后往生到无量寿佛的净土,快乐无有穷尽,恒常与道体妙德同其光明,永远拔除生死轮回的根本。再没有贪爱、瞋恚、愚痴等苦恼的祸患,想要长寿活一劫或者百劫,甚至千亿万劫,可以自在随自己心意,全部实现。这些功德成就,皆是清净无为,而自然得之,仅次于佛所证的涅槃境界。你们要各自精进努力,以求满足心中所愿。不要疑惑后悔,半途而废,自招过失,将来往生到边地疑城,在那里的七宝宫殿中,遭受五百年不能见佛闻法的困厄。”弥勒菩萨向佛禀白:“我们信受世尊您的谆谆教诲,专心精进修学佛道,一定如您所教,信受奉行,不敢有丝毫的怀疑。”


五恶五善第二十九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你们能在这个娑婆世界,端正自己的心意,不造作各种恶业,确实是极高的德行,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都无法与你们相比。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方诸佛国土的天人大众,自然而然地作善,很少造恶,容易开导教化。如今我在这个娑婆浊世示现作佛,处在五恶、五痛、五烧的苦境之中,这里是最为剧烈痛苦的。我现在教化这些众生,令他们弃舍杀盗淫妄酒的五恶,消去现世五痛的折磨,远离来世的五烧,降伏感化他们的心意,让他们都受持五戒,获得福德资粮,度脱世间轮回之苦,最终证得长生涅槃之道。”释尊又说道:“什么是五恶?什么是五痛?什么是五烧?怎么样消除化解五恶,令他们受持五戒,获得福德资粮,度脱世间轮回之苦,最终证得长生涅槃之道呢?”


“第一种罪恶是:一切天人大众以及蜎飞蠕动之类,都有与生俱来的造作恶业的习气,无一例外。强壮者欺压弱小者,弱小者又转相残害更弱小者,就这样残害杀戮,互相吞食。不知道修持善法,凶恶暴虐,违背天良,往后就要受到灾殃惩罚,这是因果法则的自然趣向。神明会识别记录下来,犯了恶业的,绝不会被赦免。所以世上才会有贫穷下贱的人、乞丐、孤独、聋子、盲人、哑人、愚痴者、丑恶者,乃至弱小畸形的人、精神狂乱的人以及还不如他们的人。也有尊贵豪富的人、才华高超的人、聪明智慧的人,这都是由于宿世慈悲待人、孝养父母、修善积德所带来的善报。”


“世间有常恒的道德,有国法监狱,却都不肯敬畏谨慎,以致于造恶犯罪,受到相应的惩罚,到那时才祈求希望解脱,那就为时已晚,无由得出。世上有这些眼前可见的事,命终转入后世,苦报将会更深广更剧烈。沉沦于幽冥世界,转世投胎受不同身体。譬如依照王法,加以相应的痛苦惩罚乃至极刑,众生随其业力,就自然而然地投生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遭受无量的苦恼。失去了自己宝贵的人身,改变形体转换到三恶道,在每一道所受的寿命,或长时或短时。魂魄神识,自然会投生到业力相应的地方,虽然是独自前往,但一定会和怨家债主共同投生一处,再一次互相报复,无有停止之时。灾殃恶报尚未受尽,不可能彼此相离。辗转在恶道中,无有出离之期,很难得到解脱,苦不堪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此因果报应的法则,即便没有即刻快速的报应,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定会汇归到自己身上的。”


“这就是第一大恶、第一痛、第一烧,其忧虑痛苦就是这样,好比大火在焚烧人身。此人如果能在其中专一其心,调伏意业,端正身心,正直而行,独自奉行众善,不作诸恶,这样他的身心可以独自获得解脱,获得福德、上升天道、出离轮回,乃至证入涅槃之道,这即是第一大善!”


释尊说:“第二种罪恶是:世间的人民,不论是父子兄弟,还是家室夫妻,都不讲道义正理,不顺从规矩法度,奢侈淫乱,憍慢放纵,各自都想要自己先活得痛快。放荡恣肆,互相欺骗,口是心非,所言所想无有诚实。奸佞谄媚不忠诚,花言巧语,阿谀逢迎,嫉妒贤人,诽谤善良,陷人于冤枉。做主管上司的不能明察,不善于用人。臣属部下可以自在地为所欲为,机心虚伪,诡计多端,揣度上意,逢迎而行。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在位的主管上司也不端正,即会被部属所欺瞒,还妄自陷害忠良,违背天理良心。臣下欺瞒君主,儿子欺瞒父亲。兄弟、夫妇、乃至族中亲人,在外戚友,更是互相欺骗。各自心怀贪欲、瞋恚、愚痴,总想对自己有利,贪得越多越好。无论位尊位卑、上司下属,自私自利的心都是同样的。结果家破身亡,也不顾虑前因后果,甚至连同内外亲族,都受到连累,遭受灭族之灾。或者有时家族亲友,同乡同党同镇同村的人,乃至愚昧无知的乡野之人,辗转共同从事一些害人利己的勾当,更因为利害关系,引起争执结成怨仇。富有的人悭贪吝啬,不肯施舍,只一味贪爱看重钱财,使得身心劳苦。”



“就这样一直到寿命终尽,无有善业可依,神识独自而来,又独自而去,什么都带不走。而所造的善恶祸福之业,却如影随形追随而生。或投生在人天安乐处,或投生在剧毒极苦的三恶道,到了那时才知道后悔,哪里还来得及!世间的人民,内心愚昧缺少智慧。见到善人只会憎恶诽谤,而不会见贤思齐。只想着造作恶业,妄自作一些非法的事情。常常怀有盗心,觊觎别人的财富。等到偷盗来的财物挥霍殆尽,便又起盗心贪求勒索。因为自己邪恶不正,总是心怀恐惧,常常察言观色,怕人知道。不预先考虑到后果,等到事情败露才知道后悔。现世便会有国法、监狱在等待着,随着他罪行的深浅,受到相应的灾殃与惩罚。”


“因为他们前世不相信修道积德,也不行持善法根本,今生又继续造恶,俱生神将其罪行一一记录于神识。命终之后,神识离去,堕入恶道。所以自然而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尽无量的苦恼,轮转于其中,累生累劫,无有出离之期,很难获得解脱,苦痛之状,不堪言表。这就是第二大恶、第二痛、第二烧,其忧虑痛苦就是这样,好比大火在焚烧人身。此人如果能在其中专一其心,调伏意业,端正身心,正直而行,独自奉行众善,不作诸恶,这样他的身心可以独自获得解脱,获得福德、上升天道、出离轮回,乃至证入涅槃之道,这即是第二大善!”


释尊说道:“第三大罪恶是:世间的人民,互为因缘,互相依托而生,共同生存于天地之间。住在世间的寿命,也没有多少光景。在社会的上层,有贤明的长者、尊贵的人、豪富的人;在社会的下层,有贫穷的人、卑贱的人、弱小低能的人、愚昧的人;中间有种种不善之人。他们都常常怀着邪恶的念头,只知道贪恋淫欲,欲火焚胸,情欲炽盛,难以克制,坐立不安。于自己所贪恋之人,吝惜守护,对属于他人的美色,也想占为己有。眉来眼去,丑态百出,暴露无遗。”


“厌恶憎恨自己的妻子,与别的女人私通,为此耗损家中财物,所作之事皆为非法。还有的交结朋党,一起聚会,共同作恶,甚至兴兵动武互相杀伐,攻国劫城,杀戮无辜,强占夺取别人的妻女,丧尽天良。邪恶之心向外发动,自己不从事正当的治生产业,偷盗窃取不义之物,想要达成自己的欲乐之事。或通过恐吓威逼种种手段夺取财物,拿来讨妻子欢心,然后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放纵身体寻欢作乐。还有的对自己的六亲眷属,甚至不避讳尊卑的伦理而乱来,使家庭亲友忧患苦恼,也不畏惧国法禁令。”


“像这样的恶业,在众人与鬼神的心目中,显著而知。有日月一一照见,有俱生神一一记录于神识。所以自然而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尽无量的苦恼,轮转于其中,累生累劫,无有出离之期,很难获得解脱,苦痛不堪言表。这就是第三大恶、第三痛、第三烧,其忧虑痛苦就是这样,好比大火在焚烧人身。此人如果能在其中专一其心,调伏意业,端正身心,正直而行,独自奉行众善,不作诸恶,这样他的身心可以独自获得解脱,获得福德、上升天道、出离轮回,乃至证入涅槃之道,这即是第三大善!”


释尊说道:“第四大罪恶是:世间的人民,不想着如何去行善,却辗转互相教唆,共同去作各种坏事。搬弄是非、言语粗暴,撒谎、秽语,造作种种口业,谗言贼害他人,令起纷乱。憎恶妒忌善良的人,败坏贤明者的名誉,自己却在旁边窃窃自喜。不孝顺父母,不恭敬师长,对朋友没有信用,难得诚实。”


“自认尊贵,骄傲自大,夸称自己很有道行。无理强行,以威势侵犯轻慢他人。不能自知过错,造了罪恶并不感到羞耻,反而自以为强大,要人敬畏于他。这种人不畏惧天地、神明、日月的照鉴,不肯行持善法,难以降服感化。骄傲自大,以为可以永远如此。没有忧虑恐惧,心中常怀憍慢。像这些诸多的恶业,俱生神一一记录于神识。只是仰仗他前世颇作过一些福德,有些小的善业扶持接济,暂时营救护助于他。今世造恶,当福德消耗已尽时,一切善鬼善神,各各离去。独自一身空虚孤立,再也没有任何善业可凭依靠。”


“到了寿命终了之时,一切恶业归集于一身,自然逼迫而来,一起牵引驱逐其人前往恶道。又他的名籍档案,都记录在神明那里。他所造的灾殃罪咎会牵引着他,前往相应的地方。恶业恶报,这是自然的法则,是没有办法逃离的。只能随业力前行,进入油锅,身体被摧残粉碎,精神极其痛苦。在那个时候,后悔哪里还来得及!天道是非常光明公正的,不会有半点差错。所以自然而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尽无量的苦恼,轮转于其中,累生累劫,无有出离之期,很难获得解脱,苦痛不堪言表。”


“这就是第四大恶、第四痛、第四烧,其忧虑痛苦就是这样,好比大火在焚烧人身。此人如果能在其中专一其心,调伏意业,端正身心,正直而行,独自奉行众善,不作诸恶,这样他的身心可以独自获得解脱,获得福德、上升天道、出离轮回,乃至证入涅槃之道,这即是第四大善!”


释尊说道:“第五大恶是:世间的人民,心无定准、犹豫徘徊、懒惰懈怠,不肯修行善法,不修养身心,不治理正业,使得家亲眷属饥寒交迫,困苦不堪。父母苦心教诲,却以瞋眉怒目来对待。父母的言语命令,不去听从,反而暴戾忤逆,就好像怨家对头一样,还不如没有这样的子女。取拿给予财物没有节制,大家都讨厌他。忘恩负义,没有感恩报答之心,以致于落得贫穷困苦,再也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用尽心机,独自霸占非义之财物,不许他人沾分。游手好闲,习惯于不劳而获,用来赈济自己。耽恋于酒色,饮食没有节度。放荡恣肆,愚蠢跋扈,频频与人起斗争冲突。”


“不通达人情,强横地压制别人。看到别人有善行,便妒忌厌恶。不讲道义不讲礼节,无所顾忌。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对于父母、兄弟、妻子等家人亲友的生活资具的有无,丝毫不放在心上。不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存念师友的教导之义。心常起恶念,口常出恶言,身常行恶事,未曾作过一点善事。不相信古圣先贤诸佛菩萨的经典法语,不相信修道可以度脱生死、超越三界,不相信人死后神识会再次投生。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甚至想要杀害证道的圣人,破坏和合僧团。想要伤害父母、兄弟、亲友,乃至憎恶一切六亲眷属,希望他们都死去。”



“像这样的世间人,其心意都是一样,本来是愚痴蒙昧,却自以为聪明智慧。不知道生从何来,也不知道死向何去。没有仁爱之心,不孝顺父母,违背天地良心,却在造恶当中,心存非分妄想,想要求得长生不老,但最终还是会死。虽有善知识以慈爱之心教诲他,令他生起善念,还向他开示生死轮回、三善道、三恶道的存在,这是自然的因果报应,而他却一点儿不肯相信。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却对他没有丝毫帮助。他的心灵已经完全封闭堵塞,不能开导疏通。生命临终之时,悔恨与恐惧交相而至。不预先修行善因,临到穷途末路才后悔,悔恨于事后,怎么还来得及呢!”


“天地之间,五道的轮转是非常分明的。这种现象广阔幽深难测,浩大无边。行善作恶,自有福德灾殃来相应相承,自作自受,没有谁代替。这是自然的理数,时节因缘一到,祸福就会相应于自己的善恶之行而发生。殃祸追随着生命而来,不能舍离。贤善的人行持善法,就会从快乐步入快乐,从光明步入光明;奸恶的人行持恶法,就会从痛苦堕入痛苦,从幽暗堕入幽暗。谁能明察这些呢?唯有佛五眼圆明,得以知晓。佛陀以此来教导开示众生,而信受奉行的人极少。所以生死轮转不休,堕入恶道者络绎不绝。像这样的世间之人,实在很难一一说尽。所以自然而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尽无量的苦恼,轮转于其中,累生累劫,无有出离之期,很难获得解脱,苦痛不堪言表。”


“这就是第五大恶、第五痛、第五烧,其忧虑痛苦就是这样,好比大火在焚烧人身。此人如果能在其中专一其心,调伏意业,端正身心,正直而行,言行一致,行为至诚,所说的都是实话,心口如一,独自奉行众善,不作诸恶,这样他的身心可以独自获得解脱,获得福德、上升天道、出离轮回,乃至证入涅槃之道,这即是第五大善!”


重重诲勉第三十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我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五大罪恶,使人如此忧虑受苦。五痛和五烧辗转相生。世间的人只知道造作诸恶,不去修行善法根本,所以都要自然地堕落到诸恶道之中。或者今世先遭受灾殃病痛,求死不得,求生不得,这都是宿世与今生的罪恶所感召而来,示现给大众看到。身死之后,恶业随行,沉沦于三恶道,无量的剧毒痛苦,地狱猛火焚烧自身。至到很久很久以后,还会结成怨敌,从微小的怨仇引起,遂酿成巨大的罪恶。”


“这都是由于贪恋执著于财色,不肯布施恩惠于他人。被无明贪欲所逼迫,随着妄心而胡思乱想,于是烦恼郁结,再也没有解脱的时候。损人利己,争取暴利,不能够反省检点。荣华富贵,也只是当时的快乐。由于他们不能修忍辱,不务求修善,宿世的威势本来不多,随着今生的恶业很快便会消灭。身心由此而辛劳痛苦,越往后越剧烈。因果报应的天道法则,施设彰显在天地之间,自然能够纠察举示,无一疏漏。业力之网自然张设,八方上下均无所逃遁。忧愁惶恐,难逃天网。古往今来皆有此事,悲痛之极!堪可哀伤!”


释尊对弥勒菩萨说:“世间的情形就是如此,佛对这些众生都是哀悯的,以威神道力摧灭一切罪恶,令他们全部归于善道,抛弃以前的恶念邪执,奉持经法戒律,信受修行佛道正法,没有违犯与失误,最终可以得到超越三界的涅槃之道。”释尊又说道:“你和今天的诸天人民,以及后世的人民,得到佛的经典法语,要精熟思惟,若能在这个五恶五痛五烧的浊恶世间端正身心、正直行道,处于上层的主导者要行持善法,就可以率先垂范,感化下层,辗转教敕训导,使得民众各自端正身心守持道德,尊崇圣贤,敬重良善,仁慈博爱,不敢亏缺辜负佛的教诲。你们应当追求度脱世间的苦患,拔除截断生死恶业的根本,应当远离三恶道无量的忧愁恐怖痛苦。”


“你们在这娑婆世界广泛地培植功德根本,布施恩惠,不要违犯佛的戒律,修持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波罗蜜。辗转互相教化,积德行善。端正心意,受持清净的斋戒一日一夜,胜过在极乐世界修善一百年。什么原因呢?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清净无为,资生用具应念而至,诸往生者都积累诸多的善法功德,连如毛发般细微的恶业都没有。在这个浊恶的世界修持善法十日十夜,胜于在他方诸佛国土中修善一千年。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方佛国,修善的人多,造恶的人少,福德自然具足,没有造作恶业的地方。唯有娑婆世界充满罪恶,没有自然现前的资生之物,需要辛勤劳苦才能求得欲望的满足,于是便互相欺诈危害。身心劳苦,长饮苦水,啖食毒品。像这样的罪恶行为,从来没有停息过。”


“我哀悯你们天人之类,所以苦口婆心教诲晓喻,教令你们修持善法,随各人的根机开示化导,传授经法,没有一个不得到佛法的利益受用。随各人的意愿,都使他们得成道果。佛所游化之处,或都市或乡村,没有不蒙受教化的。佛法教化之地,天下和平顺畅,日月清朗光明,风调雨顺,不起灾疫,国泰民安,无有战争,崇尚道德仁义,修学礼仪,彼此谦让。”


释尊说:“我哀怜悲愍你们诸天人民,胜过父母怜念其子女。现今我在此世界作佛,降伏化解五恶,消除现世遭受五痛的花报,绝灭未来遭受五烧的苦报。以善业破除恶业,拔除轮转生死的痛苦,令众生获得五善功德,升华到清净无为涅槃安乐的境界。我涅槃后,经典道法逐渐灭尽,人民依然谄媚虚伪,又造作各种恶业,所招致的五烧五痛,还与从前一样。久久以后转更剧烈,难以一一详说,我只能为你们大略说一说罢了。”


释尊对弥勒菩萨说道:“你们各自好好思惟,并且要辗转流通互相教诫,对于佛陀所宣说的经典法语,切不可违犯啊!”于是弥勒菩萨恭敬合掌,向佛禀白:“世尊,您所宣说的实在是太好了!世间人确实就是如此。如来普遍地慈悲哀悯一切众生,使他们都得到度脱。我等接受佛的殷重教诲与嘱托,不敢有任何违背和失误。”


极乐现前第三十一


释尊告诉阿难:“你现在站起来,整理好袈裟,一心合掌,恭敬顶礼阿弥陀佛。十方无量国土的一切诸佛,恒常称颂赞叹阿弥陀佛的智慧无有执著无有障碍。”于是,阿难起立,整理袈裟,端正身体,面向西方,恭敬合掌,五体投地,顶礼阿弥陀佛,至诚恭请:“世尊!我祈愿见到阿弥陀佛的安乐国土,以及安乐国的所有菩萨、声闻、天人大众。”



刚说完这句话,阿弥陀佛即时现立虚空,放出大光明,普遍地照耀一切佛刹。金刚围山、须弥山、大小山峰,以及其他的所有一切,都显现出同一的紫金色。就好比坏劫时的劫水弥满在整个世界,其中的一切万物都被淹没不见,浩浩茫茫,无边无际,只能看到大水。阿弥陀佛的光明显赫,也是这样。声闻菩萨们的所有光明,都隐没其中,隐而不现,唯见佛的光明,炽盛显赫照耀一切。此时阿难见到阿弥陀佛,其威神德相巍峨高大,如须弥山王,超出一切世界之上。一一相好皆有光明,无不照彻。与会的四众弟子,也同时睹见。极乐圣众见到娑婆世界,也是历历分明。


这时,释尊告诉阿难以及弥勒菩萨:“在极乐国土,从地面向上,一直到净居天,其中所有的微妙、庄严、洁净、自然变化而出的万物,你们全都见到了吗?”阿难回答:“是的,我们都已见到。”释尊又问:“阿弥陀佛法音宣流一切世界,教化众生,你们也听闻到了吗?”阿难回答:“是的,我们都已听闻。”释尊又问:“极乐世界的人民,乘住在百千由旬的七宝宫殿中,且宫殿随身,可以没有任何障碍地普遍到达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如来,你们也见到了吗?”阿难回答:“我们都已见到。”


释尊又问:“极乐世界的人民,有些是胎生的,你们也见到了吗?”阿难回答:“我们也见到了。”释尊说道:“那些胎生的往生者,所住的宫殿,或者有一百由旬,或者有五百由旬。他们各自住在宫殿之中,享受诸多的快乐,就好像住在忉利天上一样,一切资生用具皆是自然化现。”


疑悔处胎第三十二


这时弥勒菩萨向佛请问:“世尊!是什么因缘,使得极乐世界的人民有胎生,有化生?”释尊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的众生,怀着疑惑之心,修行种种功德,发愿往生极乐国土。但是不能信解佛的一切种智与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对于阿弥陀佛的种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心生疑惑,信心不足,然而对于获罪得福的因果报应还是相信的,也能够修行善法根本,执持名号求愿往生净土。这些众生,命终之后就会生到边地疑城,住在宫殿里,有五百年的时间,见不到阿弥陀佛,不能听闻佛法,也见不到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圣众,因此在极乐国土,这种情形就称为胎生。”


“如果有的众生,明了深信阿弥陀佛的一切种智,乃至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修行种种功德,深信切愿回向求生西方净土,这些众生就会在在极乐国土七宝莲华中自然化生,跏趺端坐。须臾之间,他们的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同极乐世界诸多菩萨一样,具足成就。再者,弥勒!他方世界的诸大菩萨,发愿瞻礼阿弥陀佛,恭敬供养阿弥陀佛以及一切菩萨声闻圣众。那些大菩萨们,命终以后,便得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在七宝莲华之中,自然变化而生。”


“弥勒!你应当知道,那些化生的往生者,是由于智慧殊胜的缘故。那些胎生的往生者,都没有智慧,在五百年里,常不能见到阿弥陀佛,不能听经闻法,也见不到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大众。无缘供养佛陀,不了知菩萨上弘下化的法则威仪,也不能够修行功德。要知道,这都是因为此类人在宿世没有智慧,心怀疑惑所致。”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好比转轮圣王有一所用七宝所建造的牢狱,内有种种庄严,铺设床榻,张置幕帐,悬挂伞盖。如果有些小王子,违背了父王的教敕,就会被关押在七宝牢狱中,用金锁拘系。供给他的饭食、衣服、床被、妙华、宝香、音乐,则如同转轮圣王所享用的一样,没有缺乏短少。你想想看,这些小王子,会很喜欢这个牢狱吗?”弥勒菩萨回答:“不会!他们只会想方设法,求助于有大威德的人,想要尽快出来。”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这些生在边地疑城的众生,也是这样的情形。他们由于怀疑阿弥陀佛的智慧,所以往生到边地疑城的七宝宫殿之中。那里没有刑罚,甚至没有一念的恶事,但是在五百年中,不能见到佛法僧三宝,不能供养诸佛菩萨,不能修行一切善法根本,他们以此种情形为苦。虽然有其他的种种快乐,但仍不喜欢住在那里。如果这些众生,认识到自己疑惑佛智的根本罪过,深深地忏悔自责,祈求脱离彼处,即刻便会如其意愿,得以以前往阿弥陀佛的处所,恭敬供养,还能够普遍分身到他方世界无量无数的诸佛如来面前,修习一切功德。弥勒!你应当知道,那些菩萨,若有对阿弥陀佛的悲智生疑惑者,便会失去往生净土、华开见佛、疾速成佛之大利!所以,你们都应当彻底相信阿弥陀佛的无上智慧。”


菩萨当生第三十三


弥勒菩萨向释尊禀白:“世尊!在娑婆世界,有多少得不退转位的菩萨,往生到安乐国土?”释尊告诉弥勒菩萨:“在娑婆世界,共有六十七亿不退转的菩萨,往生到安乐国土。这些往生的菩萨,一一都是曾经供养过无数诸佛如来,所证的功德智慧,仅次于弥勒。还有很多小行菩萨,以及修习少量功德的行者,其数量难以计算,他们都会往生极乐国土。”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不但我佛刹中的诸菩萨大众,会往生到极乐国土。他方佛土求愿往生者,也是如此。其中第一尊佛,名叫远照,彼刹有一百八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二尊佛,名叫宝藏,彼刹有九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三尊佛,名叫无量音,彼刹有二百二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四尊佛,名叫甘露味,彼刹有二百五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五尊佛,名叫龙胜,彼刹有十四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六尊佛,名叫胜力,彼刹有一万四千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七尊佛,名叫师子,彼刹有五百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八尊佛,名叫离垢光,彼刹有八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九尊佛,名叫德首,彼刹有六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十尊佛,名叫妙德山,彼刹有六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十一尊佛,名叫人王,彼刹有十亿菩萨,都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中第十二尊佛,名叫无上华,彼刹有无数无量、难以计算的菩萨大众,都居于不退转位,智慧勇猛,都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于七日中,即能够摄取百千亿劫诸大菩萨所修行的坚固道法。这些菩萨,都会往生到极乐世界。其中第十三尊佛,名叫无畏,彼刹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皆当往生。其他的小菩萨众,以及比丘众等,有无法称量计算的人数,都会往生极乐世界。”


释尊对弥勒菩萨说:“不但这十四个佛刹中的诸菩萨大众,将会往生到极乐世界。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佛刹,其中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大众,也是一样,多得无法计算。我只述说十方诸佛的名号,以及那里的菩萨比丘大众往生极乐世界的数量,昼夜不断地说,连续一劫,尚且不能说尽。我如今只是为你略微说一说而已。”


流通分


独留此经第三十四


释尊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人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信心欢喜,踊跃不已,甚至只是一念的信心欢喜,当知此人就得到了往生成佛之大利,如是一念信心则是圆满具足了无上功德。因此,弥勒啊!即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了大火,也要冲过去,听闻这部经典,信心欢喜,受持读诵,如经中所说精进修行。为什么?有很多的菩萨,想要听闻这部经典,都不能如愿。”


“若有众生闻信这部经典,那么他们对于无上的佛道,将永不退转。所以,一切众生应当专心一致地信受,读诵、宣说、奉行。我现在为一切众生,说此经典法要,并且令大众见到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你们所应当做的,就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不要等我灭度以后,再度生起疑惑之心啊!将来的世界,佛的经典教法逐渐灭尽,我以慈悲之心哀悯众生,特意施加威神令此经继续留在世间,再住世一百年。若有众生,遇到这部经典,欢喜信受,便可随他们的心愿,都可以度脱生死,往生净土。”


释尊对弥勒菩萨说:“如来出兴于世间,难以值遇难以见到。诸佛的经典教法,难以得到难以听闻。菩萨所修行的殊胜妙法,诸多波罗蜜,也很难听闻。遇到善知识开示法要,听闻之后能依法而行,这也是很难的。如果听闻到这部经典,信心欢喜,至诚受持,更是难中之难,没有比这更难的了。这就是我所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所证是如此,我亦如此对你们宣说,我对你们的教敕亦是如此。你们应当深信随顺,按其所说的方法去修行。”


闻法获益第三十五


当释尊在宣说这部经典的时候,有无量的众生,都发起了无上的菩提心。有一万二千亿的人,得到了清净法眼。有二十二亿的诸天人民,得到阿那含果。有八十万的比丘,烦恼已尽,心开意解,成为阿罗汉。有四十亿的菩萨,证入不退转位,以弘大的誓愿功德来庄严自己,在将来的时劫,当成佛果。


华乐普庆第三十六


当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明普遍照耀于十方无量国土。百千种音乐自然奏鸣,无量的微妙香华自天空纷纷飘降。释迦牟尼佛宣说完这部经典之后,弥勒菩萨以及从十方刹土来的诸菩萨大众,长老阿难等诸大声闻弟子,以及一切与会大众,无不欢喜奉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