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晓林丨振兴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
△ 点击封面图片进入订阅链接 △
振兴传统手工艺的
高端化发展探索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消费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精品化的趋势。国内高端消费群体逐渐形成,体现在大批民众出国购买奢侈品的热潮。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有益补充,传统手工艺发挥其技艺高端、品质高端的优势,借多方协同发展之力,激发高端市场潜力,形成高端消费氛围,成为振兴传统手工艺发展可能性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高端化;非遗保护;文化自信
振兴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并非单纯提高手工艺品的价格,这里所谓的“高端化”,一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工艺所创造出的手工艺精品,满足民众对高品质产品的使用需求,通过使用天然稀有的原材料和因材施艺手工创作的唯一性,达到高层次消费者“仅属于我”的、无与伦比的心理需求;二是通过手工艺品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消费者良好的文化涵养和独特的审美眼光的文化需求。所以,振兴传统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实际上是寻求释放并凸显手工艺精品的文化附加值,使传统手工艺生产充分参与到当前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中来,成为当代经济、文化生产与消费实践的重要部分。这是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为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2017年,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其中,特别强调了传统工艺“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①。而且,传统手工艺本身是文化多样性的集合体,能在满足广大民众日用和审美上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精品化的消费需求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的重大意义所在。
一、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优势
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经历了两个世纪充分发展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已能全面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且相较于手工生产具有产品价格和更新上的明显优势。但从文化价值角度分析,传统手工艺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文化产业属性,其对天然原材料的尊重,对精湛工艺的坚守,对手工生产和多样性的维护等方面,都显示出它与主流生产模式的本质不同。正是这种差异使传统手工艺回归到它高文化附加值的优势地位,这是传统手工艺走向高端化发展道路的优势所在,也使其所具有的独创性文化特质尤为珍贵。
(一)天然材料的稀缺性
使用天然材料是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特征,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特定门类的传统手工艺而言,其天然原材料的物质特性决定了这类手工艺的技艺特点,决定了其特定的艺术面貌,也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如瓷土之于瓷器、玉石之于玉雕、大漆之于髹饰,天然原材料是传统手工艺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它得以确立自身、表现自身、延续自身的客观存在,也是手工艺精品具有工业化产品所不具备的原真性、丰富性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传统手工艺的不断发展,天然原材料面临着短缺和枯竭的危机。雕作和田美玉的籽料濒临枯竭;青田石雕、寿山石雕以及端砚、歙砚等原材料储备也岌岌可危;湖北神农架原始森林的黄杨木已被砍尽伐绝,制作黄杨木雕的原料如今只能由国外进口;就连烧制陶瓷的高品质瓷土泥料也因过度开采,已近告罄②。天然原材料渐趋稀缺的境况和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此类手工艺精品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直线上升,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进程。
(二)手工生产的唯一性
在手工艺创作与生产过程中,“通过手和手工,人的体能,人的包括理性和感性的心灵,人的所有社会和文化经验,自然流畅地抵达制品的表面和深层,构成好体现人类完整性的‘文化的’产品”③。这就决定了手工生产的每一件作品都打上了手工艺人的个人化痕迹,即使同一位手工艺人创作的作品,也能体现出其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不同心境下的创作差异。从这方面来说,匠心独运的传统手工艺精品具有唯一性,每一件手工制品都具有个性化创造和“千人千品,万人万相”的产出效果和高文化附加值。因而,传统手工艺这种“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④,使其能生产文化符号明显、有手工温情的产品(图1),进而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手工生产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也成为保证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的工艺基础。
(三)手工技艺的精湛性
传统手工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的手工艺门类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具备高素养和高水准的手工艺人,能以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把稀有的天然原料打造成精致、珍贵的艺术品。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把作品做好做精,最大程度地提高手工艺品的文化附加值,这是传统手工艺生产向高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此外,我国传统造物思想中有一种“因材施艺”“物尽其用”的创作理念,即不是只有稀缺的材料才有制作价值,也不是只有珍贵的材料才能制作手工艺精品。其实,大自然中的一些看似平常的物材,经过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创作,也可以成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手工艺精品。
因此,从根本上说,振兴传统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不在于生产规模的大小和产品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手工艺品格和手工产品的质量,在于把文化性、艺术性和技艺的精湛性发挥到极致,达到最大程度的“巧夺天工”。从这方面来看,传统手工艺进入高端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的最大动力,显著的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高端产品的必备特征。文化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淀,中国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时间淘洗留下的传统手工技艺,无不是我国高端产品发展的“种子基因”。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形态的反映,体现着中华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为适应不同状况而做出的努力,并构成中华民族生存、生产体系的核心价值。其中,传统手工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活态流变的方式积累并显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具体的手工艺作品中体现出包括鲜明时代特征、独特地域特征、具体的造物思想、人生体验与生活情趣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的传统手工艺,已经具备了支撑其讲好文化故事、品牌故事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属性揭示了活态的文化记忆又呈现着活生生的文化动态运行,它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长河之中。因此,作为参与当代经济生产、社会实践以及文化建设的活泼生产力,传统手工艺的活态文化记忆和丰富文化内涵,对践行国家号召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导方针,对国家和民族的过去、现在以至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振兴传统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反过来说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升华与提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借助资源、劳动力和消费市场配置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快速而全面的发展,包括手工艺生产在内的整体生产力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使广大民众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国内高端市场逐渐形成,一大批具有很强购买力的消费者对高端产品需求强劲,这都为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传统手工艺除了发扬工匠精神,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和集体品质之外,还要强化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高端消费回流,做好产品开发,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一)引导高端消费回流
如上所述,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内高端消费需求渐趋旺盛,而工业化大生产的多样化、高端化程度无法跟上广大民众消费水平的上涨速度,尤其是在高端特色产品方面的供给不足。明显体现在有条件的民众蜂拥出国旅游,到境外大批量采购所需商品,造成国内用于购买高端商品的资金外流现象严重。“2018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约为1.5亿人次,同比增长14.7%。人均收入的增长、出境旅游人数上升、原产地占优的消费观念等因素推高了我国居民的境外消费购买力,2005年至2018年,我国居民境外旅游支出由218亿美元增长至2773亿美元。”⑤境外旅游消费呈持续上涨趋势。这一令人深思的经济现象背后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传统手工艺行业如能顺应这一高端化潮流,便会迎来一个重大发展契机。这取决于传统手工艺是否能完成引导高端市场由外向内转移,引导高端消费回流,利用自身优势最大程度地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高层次消费需求的任务。
令人欣慰的是,在国家振兴传统文化政策的大力倡导下,中华传统文化近年来得到了全方位的复兴:从传统服饰到室内陈设,从红木家具到各种把玩器,从茶道到香道,广大民众透过丰富的“仿古”手工艺品,逐渐接触并接纳那些本已远去的文化传统,与此相关的民众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人活得越来越有“中国味”了⑥。这表明传统手工艺生产为全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复古”产品,传统手工艺因材施艺、因地制宜、量料取材,所生产的优质手工艺产品“千人千品,万人万相”,别具特色、极富个性,和其他艺术品一样具有超出一般商品价值的高文化附加值,在引导高端消费回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工艺品质
我国当前商品生产领域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这一矛盾在传统手工艺行业中表现为各手工艺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质量一般的手工艺产品滞销现象严重,性价比高、制作精良、个性化、时尚化的手工艺精品供应不足,更没有形成高品质、时尚化,能满足个人定制的高端手工艺品产业。因此,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还应树立精品意识,注重提升工艺品质,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要。
注重工艺品质的提升是传统手工艺行业弘扬“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对于手工艺人来说,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是提升工艺品质的基础。手工艺人应对所从事的行业有敬重之心,应认识到只有通过认真工作和精心打磨技艺,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手工艺作品;只有通过制作出精品,才能获得行业的尊重,实现人生价值。传统手工艺具有规范性、程式性、经典性因素,对于这些因素的忠实传承和严格实现,是保证手工艺品质的重要条件,也体现出手工生产方式的基本文化特征。这就决定了传统手工艺生产要导入当代产业体系,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和产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和品格的卓越,以及在手工艺品中充分体现这些基本的工艺元素和文化特征,把文化性、艺术性和技艺的精湛性强调、发挥到极致。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提升工艺品格,创造出经得起时间和大众考验与品评的精品,才能充分满足当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与文化消费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说,振兴传统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意味着“作品文化附加值的彰显”“传统技艺保持性的精进”和“作品单位利润率的提高”⑦。
(三)打造知名品牌
对于所有致力于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的生产行业来说,打造知名品牌都是一条必经之路,传统手工艺生产也不例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⑧。因此,《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所制定的“总体目标”,紧扣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提出传统手工艺应发掘和提炼传统文化元素,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以及“提高产品品质,培育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真正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⑨。
对于传统手工艺行业而言,打造知名手工艺品牌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依赖某大师或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个人影响力,建立个人工作室或作坊,以大师的声誉作为价值保证,生产少量收藏品和个性化定制为主的精品,打造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手工艺品牌。针对这一类工坊性质的个人品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提出,“鼓励传统工艺从业者在自己的作品或产品署名或使用手作标识”⑩,有意引导此类个人工作室或作坊重视诚信,通过创作高质量和个性化的产品来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进而向艺术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第二,正如《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提出的“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⑪,可以从整体上打造某一手工艺门类的产品品牌。一方面通过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品牌战略意识,稳步建立企业的品牌文化意识,加强品牌宣传,打造知名手工艺品牌。目前,传统手工艺行业的通用做法是把打造企业和品牌文化与入选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华老字号”等文化标识相结合。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有针对性地引进商业品牌营销模式,运用塑造品牌形象、深挖品牌文化、丰富品牌内涵、保证产品质量、强化商业宣传的整体策略,把传统手工艺品牌引向高端化发展之路。可喜的是,近年来相继出现的手艺人个人品牌价值得到市场认可,青年创意人才涌现,在不少地方形成了同类手工艺的聚集效应。这一切都使得传统手工艺生产借助现代管理方式、营销宣传方式等商业化策略向高端化发展的探索成为现实。
(四)满足个性化需求
开发与众不同的创意,丰富产品种类和个性化产品,满足当下消费个性化需求,是传统手工向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满足个性化需求,首先要通过创意设计和创新性开发,生产出与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迥然不同的手工艺精品。这就要求传统手工艺重视创意设计能力的提高,通过个人创意、技巧和产品形式的创新等手段,制作出新颖、美观、精巧的个性化手工艺精品,甚至通过产品给消费者提供一种体贴入微的人性关怀。我国传统手工艺技艺丰富多样,便于更新产品形式和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因此,只要产销对路,灵活精湛的传统手工艺生产就能满足部分高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高端化需要。
满足个性化需求,还要逐渐推进手工艺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所谓个性化定制,即根据消费者的特定需求生产匹配度高的产品,使定制用户获得个人属性强烈的商品。“定制”是传统手工艺常见的生产方式,相较于工业化大生产,传统手工艺具有自发性强、经营灵活、个性化、差异化、数量少的特点,容易做到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因而很适宜针对特定人群的个性化需要,进行少量的精品化生产。作为当下流行的高端生产方式,“定制”已成为少数购买能力强的消费族群特定的消费方式。这类消费者对于物品的购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功能需求,而更多地将心力倾注于文化消费、情感倾诉和身份识别上。个性化定制按需制作、精准生产的特点,要求手工艺人必须对不同消费对象的需求有所了解,在这方面,自主创业的年轻手工艺人做得更好。例如,近十几年来在景德镇老厂、陶溪川(图2)等各类创意集市、艺术区中,以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为主力军所设计制作的各类艺术陶瓷产品,不仅形式新颖,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审美和追求时尚的心理需要,而且还保留了景德镇传统陶瓷烧制工艺及其所特有的文化韵味,其中也不乏具有高端化发展潜质的精品,故而受到不同阶层消费群体的追捧,成为远近闻名的创意陶瓷产品集散地。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手工艺精品在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方面,与欧美奢侈品在性质上有天壤之别。手工艺精品的高端之处在于其不可替代的高文化附加值,而欧美奢侈品的“高端”卖点则是其高商业附加值。因此,满足个性化需要的手工艺精品,不仅呈现出手工艺人贯穿于整个制作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和情感思想,也从根本上关系着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维护,能激发当代消费的审美转移,消解部分消费群体畸形的炫耀型消费观念,从总体上遏制现代化生产对自然资源和产品功能的无度开发。
综上所述,传统手工艺要实现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在不同消费群体,尤其是高端消费群体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就必须提升工艺品质和设计能力,关注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不同阶层人群的个性化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品牌战略,稳步建立品牌,生产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真正符合当代人需要的高端手工艺品。
三、多方协同助力高端化发展
虽然传统手工艺具有诸多高端化发展优势,凭借上述高端化发展策略,也可以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但仅凭传统手工艺行业自身仍无法解决高端化发展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还需要行业协会、政府、舆论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助力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一)政府精准扶持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工作原则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这里所说的“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制定并监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整体把握并确保非遗项目保护与发展的宏观运作机制和常规管理秩序,协调和规划相关部门间的权责及结构关系,给予非遗保护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指导。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化,各级政府对于包括各类传统技艺在内的四级非遗项目的管理与扶持更加精准、精确。这是因为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产业,许多传统手工艺门类在当代主流生产方式的冲击下,仍面临岌岌可危的生存状态。因而政府对传统手工艺的扶持应该更加精准、立体,在保持其核心技艺和完整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还应对原料、工具、场所等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只有对精湛的传统技艺做到全面保护,才能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政府主导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工作和行业发展,《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从统筹协调、财税支持、基础建设、金融服务、社会参与五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显示出政府全力扶持手工生产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和市场环境的决心。在提高工匠地位、保障技艺传承方式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发挥遵循手工生产规律,保障其发展的规模小型化、所属私营化、生产作坊化、结构一体化作用,以及在贯彻落实能源、贷款、税收产业政策扶持等方方面面起到引导推动和服务保障作用,只有将这些政策、措施一一落到实处,才能使传统手工艺的全面保护和进一步发展更加顺畅。
(二)行会加强管理
就传统手工艺行业而言,行业协会曾在其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今作为“社会参与”的最主要的民间专业性社会团体,各手工艺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运作上的管理职能,制定并保障行业规程和管理条例的实施;统筹行业内部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要素,调节生产规模和定价机制;引导行业从业人员,遵从行业发展规律,避免恶性竞争;协调处理行业内部矛盾,保证行业稳定有序发展;注重行业人才培养和评估、评价体系的建立。只有各行业协会加强管理,保证上述职责履行到位,才能使传统手工艺行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也是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最重要的生产组织保障。
(三)舆论正确引导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度开展,广大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亲身体会和深度了解的愿望,并逐渐培养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也指出,传统工艺振兴“对于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⑫。而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一般意义上看,传统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无论是造物的观念、技术、技艺、制度,还是产品本身,都被打上了鲜明的中华文化的烙印⑬。因此,传统手工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应着力加强宣传,讲好文化故事,通过各种现代媒体和不同传媒形式传达出手工艺品种所凝结的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生产智慧、广博气度和雅致意韵,让传统手工艺精品中的文化价值能够被更多人所认识、所接受。通过舆论的手段使手工艺精品中所凝结的丰富文化内涵转变成高文化附加值,为手工艺行业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结 语
在“十三五”规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增长和工业生产力的提升,而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前瞻眼光,发展以“文化生产力”为代表的核心价值。因此,作为主流的大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有益补充,作为保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振兴传统工艺的高端化发展探索”这一命题,不仅是为迎合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对于传统手工艺行业自身而言,向内凸显材料、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优势,向外做好品牌宣传、企业运营、市场定位等经济战略,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传统手工艺的高端化发展将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空间,传统手工艺在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①④⑩⑪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EB/OL].(2017-03-24)[2021-04-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24/content_5180388.htm.
②③⑦吕品田. 重振手工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72,8,219.
⑤梁威,关利欣,胡雪.消费国际化趋势下的中国对策[J]. 国际贸易,2020(2):34.
⑥⑬邱春林.手工技艺保护论集[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130-131,60.
⑧⑨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EB/OL].(2016-03-05)[2021-04-15].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05/content_5049372.htm.
▼ 作者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史论、设计历史与理论。
排版:侯 萍
审核:王福州
-------------- 内容回顾 --------------
-------------- 投稿须知 --------------▼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N 10-1664/G1 | ISSN 2096-8795
邮发代号 82-108
全国各地邮局或本刊编辑部订购、零售
/// CONT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