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这届年轻人有问题吗?

张明扬 中国慈善家杂志 2022-06-08

反感专家建议是对的,但反智是错的



今天,“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上了热搜。在“反感”的年轻人看来,这届专家,在社交平台上总是与“提建议”直接挂钩。
 
这已经不是这个话题第一次上热搜了。前一段时间,两个“专家建议”同时攀上热搜:“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买房”“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以至于,感到无所适从的年轻人即刻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最强音:“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创造了三条“专家建议”同登热搜的盛事。
 
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很大程度上,是太多的专家不靠谱在先。
 
专家不靠谱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建议本身。这些年,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了太多光怪陆离的“专家建议”,很多建议还不是哗众取宠的问题,根本就是反智的,为了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导向,有些似是而非的专家未经深思熟虑张口就来,置基本的社会常识而不顾。这样的专家和建议,我们在疫情以来已经看到太多,有些所谓的专家甚至迎风起舞,跟随社会方向随时“变换”自己的“建议”,丝毫不顾及脸面和公信力。
 
第二,居高临下的姿态。有些专家的人设是“青年导师”,特别喜欢教育年轻人如何做人,上至买房结婚生育,下至吃饭喝水睡觉,什么话题都要来建议一番。比如,在近两年来“躺平”“摆烂”之争中,多少专家出来摆事实讲道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回忆自己年轻时如何艰苦奋斗,自以为是苦口婆心,实则是社会规训,先入为主地把“躺平”视作大逆不道,唯恐年轻人不努力以后不给上一辈创造养老金。这不是双向交流,这是单向训诫。
 
如果我是年轻人,我也会反感。别忘了,诸如“砖家”这个戏谑十足的词,其实是当年的年轻人现在的中年人创造的,可见每一届年轻人都会反感“专家建议”,这并不是一件多么新奇的事。
 
不过,即使反感专家建议在很多情境下都是合理的,但“反感”不应该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在这里,我也想给出一些“非专家建议”。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我这样的中年人,我们反感专家建议,是反感这些建议附带的“反智倾向”。毕竟,不少专家建议,非但没有什么“专业性”,甚至都违背了基本的生活常识。
 
因此,当我们嘲讽某些专家建议时,应该记住的是,我们嘲讽的是反智倾向,而不是嘲讽“专业性”。当一个专家说出符合专业水准的发言时,无论有没有挑战公众的情绪和自身利益,我们至少应该保持开放性的倾听,认真思考之后再作判断。
 
如果不加判断地将所有“专家建议”一网打尽,甚至看到专家发言就横眉冷对甚至人身攻击,那么,我们反对的不再是“反智倾向”,我们自己就变成了反智的一部分。
 
永远站在反智者的对立面,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姿态。
 
那么,如何判断某个专家的建议反智与否呢?经典的解释自然是“保持独立思考”。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都会以“独立思考”自居,他们的理由是:我们不喜欢被耳提面命,我们不再迷信权威,我们甚至对专家嗤之以鼻,我们遇事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这还不是独立思考么?
 
有些时候可以说是。面对上一辈和专家的鼓励生育建议,年轻人的“抵制”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判断,为自己的真实利益代言,并愿意为此承受相应的代价,这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值得点赞。
 
但很遗憾,不迷信权威只是独立思考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问题是,他们似乎做到了不迷信权威,这一点当然超过了上一辈,但是说他们拥有独立的判断,似乎又似是而非。
 
比如,面对来自上一代人和经济学家“尊重市场”的建议,他们不仅不以为然,反而呈现出了“反资本”的激进姿态。“市场”和“资本”或许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年轻人“反”的姿态真的是源于独立思考么?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讲的那些知识反对一切,真的算独立思考么?教科书就不是专家写的么?
 
再比如,不迷信权威当然是对的,但当你的老师在教堂上授课时,说出了一些与你价值观迥异的话,你可以不听,你可以私下和老师争辩,你甚至可以站起来公开辩论,但举报是怎么一回事?举报真的是独立思考么?如果你所谓的独立思考,是基于压制别人的独立思考,那么这种独立思考不要也罢,还不如回到“尊重师长”的传统价值观。
 
因此,在我看来,年轻人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标榜自己独立思考,在反权威的这一方面他们的确做到了,甚至超额完成了,他们现在更需要的是:保持开放性。
 
保持开放性,不是说要让你对某位权威的发言亦步亦趋,也也不是让你将教科书上讲的“剩余价值理论”奉若神明,更不是不能反感那些反智的所谓专家发言。而是说,在你做出任何“独立判断”之前,你需要尽可能地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理念不同领域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保持弹性;首先耐心倾听有悖于自身价值观的观点,再决定自己的立场。
 
如果你平日只愿意接触某一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如果你以一颗“封闭的心灵”面对人类多元万象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光谱,我觉得,这样很难说得上什么“独立思考”。
 
要知道,为何很多中老年人看上去暮气沉沉封闭守旧,恰恰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对知识和信息的开放性追求,将自己陷入陈旧的知识体系和信息茧房中。
 
如果年轻人真的要摒弃上一辈的那些毛病和劣根性,请从保持开放性开始。否则,他们就真的应了那句沦为陈词滥调的话:长大了,竟然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作者系历史作家)

图片来源:IC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往期 · 推荐

四川百万人口县一周感染近500例,源头指向上海返乡人员

看到年轻人摆烂,有必要当真吗?

上海高考学生:考试延期了,未来呢?

  

小慈邀你“在看”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