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执掌上海交大医学院10年4个月,“强叔”陈国强院士正式卸任!离任讲话感人


3月17日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召开干部大会,执掌交医逾10年,被学生称为“强叔”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正式卸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原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教授转任院长,原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江帆教授获任党委书记。


以下是陈国强院士在干部大会上的离任讲话全文:


陈国强,1963年11月生,医学病理生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国强教授于1988年和1996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别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和1999-2001年分别赴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任访问学者。               

陈国强院士先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并作为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致力于肿瘤尤其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并获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  


我记得,2013年6月20日,在学生毕业典礼讲话时,我说过:今天,有一种离别,体会过才知其中的内涵;今天,有一种再见,经历过方知其中的情谊;今天,有一种结束,拥有过深知其中的精髓。今天,我也并不是离别,不是再见,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刚才,市委组织部宣布我不再担任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的职务。这也意味着,“强哥”熬成“强叔”的我,终于毕业啦!对此,我向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大家全力支持新的党委书记和院长的工作。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真的是仿佛弹指一挥间,我担任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已经整整十载有余。我这位生在农村,长在乡下,没有任何背景的布衣教授,怀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在2006年7月6日踏上管理岗位,担任交大医学院副院长。2010年1月13日上海市教卫党委宣布我全面主持医学院的行政工作。同年10月24日,那天是周末,正好是我的农历生日。那天,也正好下着鹅毛细雨,上海市委组织部在这里宣布我担任医学院院长。当时,我承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改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克己奉公,廉洁从政,牢固树立事业为重和错过几年就错过一代的思想,绝不做混日子的昏官,绝不做怕担责任的“太平官”,绝不搞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这一主线,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创新推进发展,继承和发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优良传统,高举“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伟大精神,鞠躬尽瘁,不负交医。


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一诺千金,一直是我秉持的家风和个人品质。担任医学院院长已经10年又4个月21天,3791个日日夜夜。在自己终于“毕业”之时,我想说,我兑现了我“入学”时的庄严承诺。能够成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走过的15年历程中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我深感荣幸,也倍感欣慰,更为自己能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感到自豪。


从内心深处,我真诚地感谢党的教育和培养,予我初心使命坚实如磐;真诚地感谢诸多前辈在我这一段宛如“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路程中对我的教导和包容,予我以力量和勇气;真诚地感谢先后与我共事的医学院及其部处和各附属医院领导们给予我的信任、理解和同心同德的扶持;真诚地感谢全院3万多名师生医务员工给予我的厚爱,同我一起携手不懈奋斗了十余年;真诚地感谢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和包括新闻媒体朋友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我的鼎力支持和和积极肯定。


诚然,长期以来我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加上我这湖南人的“血性,豪迈,霸得蛮”的性格和工作风格,肯定也会令不少同仁倍感压力,尽管我一直信奉“整事不整人”的操守,有时或会分寸失当,甚至让人有点难堪。对此,我深表歉意。若有恩怨,希望我们能够从此刻开始,一笑而泯。


在去年的毕业生晚会上,我说过,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十年,是修炼,是坚守,更是一份责任。我始终相信,规则可以战胜也应该战胜潜规则,风骨可以战胜也应该战胜媚骨。


所以,润物细无声,讲规矩,以身作则做表率,一直是我作为一位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所坚守的底线。我更不能因为自己拥有院士这顶帽子而“破窗”。因此,在送走第十届毕业生后,根据“高等学校领导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或者十年”的规定,去年7月17日,我提笔去信市委,慎重提出退出领导岗位的请求,建议年轻有为的干部带领交大医学院改革再出发,铸造新辉煌。今天终于得偿所愿。对此,我再次对市委的正确决定深表感谢。


昨天,我收到了几封并不相识的学生邮件。一位自称“科研小白”的研究生,曾经在大二参军入伍,奉献祖国。他对我在新生致辞中的“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印象深刻,视我为“精神导师”。我很欣慰,学生们能记得我发自内心的期待,但我更要说明的是,以责任敬奉医学,以理想砥励学术,这不是我个人的精神,这是交大医学院的精神。交医的精神,是我从王振义等前辈手中接过,交医人一代又一代,拆下肋骨当火把,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也玩命奔跑了10年、15年,努力传递给后辈。薪尽,火传,今后,这把火就由江帆、范先群们,继续传递下去……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说过,今天,不是离别,不是再见,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虽然我离开了院长岗位,我将继续向前辈学习,向大家学习,我依然深沉地爱着交医、爱着上海这块让我挥洒青春的热土。作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一名教师、一位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为交医、为上海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并默默地祝福交医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医学院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医务员工34963名,专任教师686名,在职高级职称295人,博士生导师893人、硕士生导师1233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临床学科、口腔学科、基础学科、药学(与交大药学院共建)等四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根据最新美国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8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前1‰。在2019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2个医学相关学科全部进入排名,其中肿瘤学、药理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


版权声明本文海上柳叶刀综合自上海交大等,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

动动小手加星标,浏览文章不迷路!关注菌菌🍄
每天轻轻松松学生物,幸福喜乐阖家欢~


往期推荐

导师禁止硕士出去实习称:实习就像和35岁渣男试婚

2021-03-17

65位全国各地高校教师接龙晒工资,和你的想象一致嘛?!

2021-03-16

这些菌种保藏方法你还没学会就开始做实验了?

2021-03-15

DNA 和 RNA 是什么味道的?

2021-03-12

相信我!无缝拼接组织图片技术大有用处

2021-03-10



关注我们

点了“在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永远帅气美丽可爱迷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