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躺平青年】为什么现在生化环材实验室的硕博干劲越来越不足了? ​


匿名用户


因为有些事禁不住想,越琢嚰越不对劲。最近看了部电影《师父》,字字诛心啊。这民国的天津武行,比我们看的明白。
”唉,好武之风,是政客们的游戏,习武人反而是陪着玩的。“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8年8月8日制定印发。
” 武馆重要的不是学员,是师父。官员和商人给武馆捐款,只为养住有名的师父。名师越出越多,凑成繁荣格局。”
XX大学《关于提前做好2019年度国家级青年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
邹馆长:“我们这一代习武人,都是客厅里摆的瓷器,一碰即碎,不能实用,只是主人家地位的象征。”
多几篇文章灌灌水,高水平大学冲冲榜;《2018年XX马上出炉,中国十大人才高校,XX数量占比过半》
“习武人在清朝是走镖护院的穷苦底层,武馆是民国才有的新事物。我师父一代人,绝想不到我这一代人会如此富裕。我们有钱了,回不了头啦。”邹馆长举杯饮茶
IF都刷到天上去了,再回去坐冷板凳?
邹馆长:拳术自古秘传,广招学员的武馆是声造出来的。政客做政绩商家做名声,等他们做够了不再捐款,武馆的繁荣也就断了,好日子不长,何必认真?
好日子不长,何必认真?

小白菜


读博的性价比在过去十年暴跌,其中材化是跌幅最猛的专业。当行业上升空间不足的时候,先是开始画大饼:生化环材是基础学科,是国家的未来,CS和金融误国误民。做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生化环材贡献青春,做炮灰。满嘴跑火车,从思想上和宣传上留住人:虽然我们没钱,但是我们心中有爱。

天天用爱发文章,有能力的都会选择用脚投票,剩下的人继续留在本行内卷,奋斗文化开始流行,开组会就只会讲:隔壁xx组晚上11点才走,周六日不休,我们也要学习学习,不努力干活以后怎么找个好工作?每天八九点就回宿舍能学到什么东西?这一阶段开始比拼谁更努力,做的实验更多,工作量更大。原来是965,然后是996,现在8107。同时展开造星运动,各种二十六七岁博士毕业NCS多少篇,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最年轻教授/副教授等等。被洗脑的年轻小将张口就是:我有一个师兄xxx,我认识一个老师xxx。

接下来行情继续恶化,大家发现隔壁发了十几篇sci的人照样走投无路,甚至连维持个人生存都成问题,就像你怎么攒钱都跑不过首付一样,佛系文化开始流行,租鸡青一。硕博们只要凑够毕业标准,每天得混且混,反正发两篇sci和发十篇也没什么区别,未来都只剩下绝望。

我毕业前组里就有两个提前发够了文章(两篇IF10左右)的博士在摆烂,每天来办公室装装样子,我们私下聊天,他们说的就是隔壁xxx发了xx篇文章又怎样,还不是没有出路,所以摆烂,赶紧毕业就行。另外还有N个师妹手握教师资格证,我旁边的妹子每天等老板走后就开始看国考和专利考试。我本人也是,刚读研那会干劲十足,认清现实之后开始摆烂,擦边毕业转行了。

A.Lupin


干劲不足就对了。说明生化环材的学生的春天要来了。

谁说做人就非得有干劲的?晃晃悠悠稳稳当当,做实验-发文章-拿学历-找工作,不行吗?

早晨7点起,晚上11点回叫做科研。早晨9点起,晚上5点回就不叫做科研吗?

你解决某工业界瓶颈问题叫做出科研成果,我打卡炼丹摸配方就不叫科研成果吗?

这有一篇AM,那有一篇RSC Advance,你告诉我哪一个不是SCI?除了找教职,哪一个写在简历上不是一篇论文两行字,而已?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很水。本来大家可以很开心的拿个学位找个工作。正是一帮有干劲儿的人,非得想着出人头地赚大钱,想当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弄得读博跟玩命一样。

Jaddy Zhao


一句话总结:信息发达了,诱惑变多了,专注搬砖干苦力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

没错,我就是那个曾干劲不足选择休学一年,如今已重回学校,加把劲好好干活的。

干劲不足的原因很简单,呆久了人疲了没有了刚入坑头三年的热情,有种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被动感。

后来gap的时候做了一大堆与PhD经历几乎毫不相干的事情,然后发现自己也都还游刃有余。于是摆正心态享受科研~

提出干劲不足这个问题或认为自己处于干劲不足的小伙伴,其实还是没有跳脱世俗对人的条条框框。谁说念书工作就一定要996的,至少我现在过来学习的欧洲实验室,大家955也没人整天抱怨干劲不足。

怎么舒服怎么来呗~(这句话我不负责,大家听听就好)

如果你非要问我,你不小心去了施boss的lab,所有人都996,你该怎么办?首先人家根本不会看上你,其次万一你有幸去了又不想一心螺丝钉,请换组。

唱唱反调,如果想“过得舒服”,然...除了啃老,搬哪儿块砖都不会太舒服。每行都有每行的悲催,不信你像我一样多玩些坑,就会特别珍惜科研的这几年,因为也许这一生再也碰不到,有人给你大笔钱随便折腾搞那些不靠谱idea的机会了。

大多数人干劲不足并非坏事,自由意志驱动下,真正适合科研、热爱科研的人将被筛选出来,成为新一代青年科学家,而干劲不足的人要么找到其他适合的事业和兴趣,要么去其他岗位继续干劲不足。




动动小手加星标,浏览文章不迷路!

关注菌菌🍄

每天轻轻松松学生物,幸福喜乐阖家欢~



往期推荐

印度灭活疫苗没有灭活,恐直接接种新冠病毒

2021-06-02

眼界,是学习撑大的!

2021-06-01

系统地谈一谈荧光定量PCR

2021-06-01

同样是名校读研,为什么你临近毕业都还是个学术小白?

2021-05-31

知名大学教师被曝论文抄袭,博士学位遭撤销!校方:正核查!

2021-05-28



关注我们

点了“在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永远帅气美丽可爱迷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