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家“逃离”大厂:KPI 比发论文难,大厂堪比高压锅

闫学功 雪豹财经社 2022-08-28

大厂太苦,象牙塔真香?


 作者 | 闫学功

封面 | 摄图网


AI热度过去之后,技术“大牛”和大厂似乎都冷静了下来。


10月11日,字节视觉技术负责人王长虎离职,这已是一年多内字节第三位“AI大牛”出走。旷视、腾讯、百度、谷歌等知名大厂,近年来也已有多位科学家离职。


雪豹财经社根据公开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近三年“逃离”大厂的科学家(或技术大牛)里,至少有10位回到“象牙塔”,2位跳槽到其他企业,3位选择在热门领域自主创业,还有1位去向未明。


“逃离”大厂的科学家们(不完全统计)


资本的流向,往往决定了顶级人才的流向。但“逃离”大厂的科学家们,却大多选择回到象牙塔。到底是AI落地太难、大厂“烧钱”难以为继,还是大牛们只会“纸上谈兵”、创造的商业价值有限,抑或二者兼有?



大厂们一掷千金请大牛

仅仅几年前,象牙塔内的科学家们,还是互联网大厂不惜重金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彼时,正是AI之风最盛的时期。


2014年-2016年,人工智能创业企业集中涌现,在2015年新增150家,达到顶峰。2016年春,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人类顶级围棋手李世乭,宣告“AI元年”到来。


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抓紧布局。


百度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实验室、深度学习实验室和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字节也分别建立了AI Lab,阿里巴巴则成立了阿里巴巴达摩院。


飞速发展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对谋求高额回报的资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据艾媒咨询统计,2014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并于2018年达到高峰。2013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占全球总额的60%,堪称最吸金行业。


来源:艾媒咨询


火热的投融资之下,涌现了多家明星公司,包括迅速崭露头角的“AI四小龙”——商汤、云从、依图和旷世。它们动辄融资过亿,估值一路高涨。其中,商汤科技仅2018年就融资22.2亿美元,估值最高时超过120亿美元。


Al领域科学家的“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2014年,斯坦福大学副教授、人工智能领域权威学者吴恩达加入百度,担任首席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在2017年担任了谷歌副总裁、谷歌云AI/MI首席科学家。


2019年9月,前高通首席工程师陈颖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终身副教授谭平入职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据《21世纪经济报道》,阿里为两位视觉计算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开出了百万美元年薪的优厚待遇。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院院长安德鲁·摩尔曾公开表示:“一名AI专家对于企业的价值,至少为500万~1000万美元”。


然而,一掷千金请大牛的大厂,并未如愿以偿。



▌ 当AI遇到落地

科学家出“力”,大厂出“利”,看似天作之和,但好景不长。


2019年,昔日火热的AI行业陡然遇冷,迎来转折点。


据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AI行业融资规模与投融资数量结束了为期6年的快速增长,出现约45%的下滑;2020年恢复42.5%正增长,但距2018年的巅峰仍有差距。


艾媒数据则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融资金额1078亿元,同比下降24%;投资笔数653起,同比下降28%。


也是在同一年,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作出一个悲观的判断:“人工智能技术20年内不会有大突破,因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用光了40年来积攒的技术红利。”


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1》中对2205家人工智能样本企业调研数据,2020年创建的AI企业占比仅为0.38%。


来源: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


国内AI技术落地主要集中在视觉技术、无人驾驶、医疗健康等赛道。


目前,“AI四小龙”均处于亏损状态。雪豹财经社根据它们在招股书披露的数据计算,2018年至今四家公司合计亏损近490亿元。


曾经风光的“AI第一股”寒武纪,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较最高点已跌去七成。


新能源汽车领域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短期内还很难看到曙光。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2018年预测,L4级无人驾驶要落地至少还要10年时间。医疗健康行业的AI商业变现速度,也不尽如人意。


一直烧钱养科学家甚至整个AI实验室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考量“大牛”的性价比。


据腾讯《潜望》报道,何小鹏在2019年下半年反思小鹏汽车烧钱过快,开始对内部进行人员优化。时任首席学家郭彦东负责的AI中心,正是被优化的一环。


在大厂过得并不舒服的大牛们,也正式开启了出走潮。



当论文遇到KPI

大厂斥重金请大牛,当然不是让他们充当吉祥物。企业最关心的,还是赚钱这件事。


Tech星球援引接近字节人士称,字节AI实验室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力求每个算法都要落地。


马云也曾在2017年表示:“90%以上研究的东西,不能只在实验室里面,必须在市场上。只有这样,这个实验室才能走得长远。”


然而,“水土不服”的科学家,很难满足大厂的预期。


在实验室里,衡量科学家的唯一标准就是科研成果。但在以利益为主导的成熟大厂,科学家也必须完成KPI。


中国经营报援引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何泳澔博士称,国内AI初创公司的核心团队大部分出身技术,缺少行业专家,或者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刻,更缺少商业化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各种挣扎后产品依然无法落地。


此外,高校出身的科学家们,也不太适应承担管理工作。


一名AI科学家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谈到,作为相关业务负责人,科学家还需要处理绩效核算、业务评估等工作,保证科研的同时还要清楚每个人的发展与贡献,这使原本费脑的工作变得更加耗费心力。


美国医疗健康资讯网站Stat News的一篇报道中,曾援引特斯拉前员工称,科学的缓慢发展跟不上马斯克苛刻的时间表。“科学家们被给予了几周时间来完成某些项目,而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善,从而在公司内部创造了一个高压锅似的环境,很多员工觉得完全被压垮了。”


曾任360首席科学家的颜水成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表示,在高校,教授本身就在独立运作一家”小公司”,从融资、招聘、管理再到做产品等,可以形成独立闭环管理。而入职科技巨头后,这种完整闭环基本就没有了,变成负责整个完整闭环中的一个子环节,所以经历一段时间后会感觉推动事情上的相对无力。


原腾讯AI Lab主任张潼在被问及为何回归学术界时,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回答:“我最关心的是10年以后,AI能够在技术理论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且自己能够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多贡献。”


AI热潮退去后,科学家与大厂们似乎都冷静了下来。


当科学家进入企业享受高额的薪水和大厂的支持时,同样也失去了不少在科研上的自由。从企业角度来看,总想得到更多,这不但包括技术落地可以快速创收,还想让科学家担任更多责任。二者都在进行彼此间最佳性价比的抉择。


人工智能进入下半场,从靠PPT构筑梦想,到真刀真枪回归商业价值,AI科学家回归象牙塔的故事或许还会继续上演。

END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