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8亿吞下百世,极兔下一个要跑赢谁?

陈重山 雪豹财经社 2022-04-26

谁能够将转运成本降到最低,谁就能在惨烈的价格战中活下来


作者 | 陈重山

封面 | 摄图网


靠价格战和“买买买”狂飙突进的极兔速递(以下简称“极兔”),又迈出了一大步。


10月29日下午,极兔以68亿元的价格,吃下了百世集团(以下简称“百世”)的国内快递业务。百世被“变卖”的资产,包括相关公司的股权、网点、转运中心、人员、技术、系统等。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


在国内快递市场搅起一片“血雨腥风”的极兔,野心到底有多大?



用价格战把百世逼到墙角


2020年,东南亚快递巨头J&T(极兔国际)以“鲶鱼”的姿态闯入中国市场时,并不被外界看好。


当时,由顺丰和“三通一达”主导的国内快递市场格局基本稳定,极兔很难找到突破空间。然而,凭借高额补贴和超低价策略,极兔迅速占领农村市场,甚至让整个国内快递行业陷入了价格战的漩涡。


极兔首创首重5元的模式,每票价格比“通达系”(申通、圆通、中通、百世、韵达)便宜1~1.5元。据《财经》杂志,极兔进入中国后快速扩张,从2020年3月开始,短短4个月就日单超500万,一年内日单量达到了2000万。


极兔创始人李杰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做好了亏损两年的准备。但如今还没到两年,百世就已经扛不住了。


百世2017年在纽交所上市后,虽然一直没能盈利,但亏损逐年收窄,到2019年亏损额已下降到最低。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百世2019年经调整后的EBITDA(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盈利)为3.6亿元。


眼看有望扭亏为盈的百世快递,在极兔“不讲武德”的价格战面前,“大好形势”化为泡影。


2020年,百世净亏损20.51亿元,比2017年-2019年三年亏损额加起来还高。2021年上半年,百世再度亏损10.84亿元。在财报中,百世总结了亏损原因:货运服务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其快递和货运服务价格造成了巨大的下行压力。


据财报,百世2021年第二季度单票毛利为-0.1元,上半年为-0.12元,即送一件亏一件。


更糟糕的是,在价格战中,各大快递企业的单量均有所增长,但百世的业务量增速仅为12.7%,低于“三通一达”。


2020年底,百世的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11.9%降至9.5%,2021年二季末又继续下滑至8.2%。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每家快递公司的份额都被极兔瓜分了一部分。据南方都市报调查,其中百世单量被抢的最多。


不赚钱的同时,百世还承担着高负债的压力。


2021年第二季度,百世总负债规模达到175亿元,资产负债率95.21%,接近资不抵债。国内主要快递公司中,顺丰的负债率最高,也只有57.04%。卖身给极兔对百世而言,至少意味着部分债务有人接盘。


不过,百世的高额亏损,并不能完全“甩锅”给极兔掀起的价格战,该公司本身存在成本控制不力的问题。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成本控制是快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转运成本是公司间拉开差距的关键点。谁能够将转运成本降到最低,谁就能在惨烈的价格战中活下来。


控制成本的关键,在于快递基础设施。


近年来,中通、圆通、韵达通过提升干线车辆自营比例、采用大车运输提高运载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中通早年购入大量土地,建设自动化分拣中心,分拣成本行业最低。


相比之下,百世的转运中心采取租赁模式,车辆采取外包和融资租赁共建车队模式,连总部办公楼都是租来的。据招商证券,这种轻资产运行反而增加了运营成本。方正证券2020年测算,通达系快递的成本,百世最高。



收购百世,敲开淘系的大门


李杰总结过J&T成功的秘诀:OPPO和Lucky(运气)。


在渠道建设方面,极兔得益于vivo和OPPO的支持,李杰出身于OPPO,vivo也与OPPO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常被归为段永平的步步高系。


在中国,极兔快递的一级加盟商主要来自OPPO、vivo。他们凭借自己在当地的人脉,向下拓展二级和三级加盟商。据腾讯《潜望》报道,极兔已是步步高系“优化”人员的“官方去处”。


Lucky(运气)则是指极兔与拼多多的关系,是拼多多的订单帮助极兔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在极兔官网显示的合作伙伴中,拼多多位列第一,拼多多也被外界视为步步高系的企业。


虽然拼多多否认与极兔有加盟合作关系,但华尔街见闻此前报道中援引极兔代理商说法称,极兔有90%的订单都来自于拼多多。


极兔还在持续扩张。


据极兔官网,截至2021年1月,极兔在全球拥有超过240个大型转运中心、600组智能分拣设备、8000辆自有车辆,同时还运营超过23000个网点,服务人员数量近35万人。


今年9月7日,极兔关联公司汇森全球收购了壹米滴答的全部股权。壹米滴答旗下的优速快递在全国建立了70多个分拨中心,拥有营业网点超过6000家,运输车辆20000余辆。


据海通证券9月研报,极兔在中国市场份额已达到14%,仅次于中通、韵达和圆通,是国内第四大电商快递公司。


接近天花板之后,极兔正在探索下一步突破的方向。


今年二季度之后,拼多多的用户量和订单量增长即将触及天花板。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8.49亿,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86%。


在电商领域举足轻重的阿里系,是极兔下一步要拓展的领地。


据红星资本局,今年年初,李杰曾与阿里集团菜鸟网络CFO刘政面谈,商议接入阿里体系的事宜。但阿里方面当时没有答应李杰的要求。


身处阿里体系内的百世,成了极兔的突破口。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是百世最大的单一股东,持股比例高达37%,董事会投票权达到46.2%。阿里也是百世最重要的订单来源。百世财报显示,2020 年,淘系商家贡献的快递量占比达到41%。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本次交易中阿里最终没有出售自己在百世集团的股份。收购完成后,阿里将会长期保持对百世快递中国区的接口不变,而百世快递中国区将会保持独立品牌运营。



极兔的野心


截至发稿,百世市值约为40亿元人民币,极兔却花68亿元收购其国内快递业务。看似不划算的交易,却凸显了极兔的野心。


极兔速递执行总裁樊苏洲告诉媒体,极兔看中的,是百世积累多年的行业经验、良好的基础建设和优秀的加盟商网络资源。


据“晚点LatePost”,一名接近交易的人士称,极兔看中了百世的资源和人才。百世在一二线城市的积累,可以与关注下沉市场的极兔互补。另外,极兔目前正在中东和拉美等地开拓市场,百世成建制、经验丰富的队伍,将为极兔提供“出海”的人才。


海通证券研报称,极兔的市场份额14%,百世二季度末市场份额为8.2%,两者之和为22.2%。此前,通达系市场份额最多的是中通,二季度数据为21%。


收购百世后,极兔还会继续打价格战吗?


今年4月前,极兔完成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78亿美元。8月,极兔再次完成2.5亿美元融资。安信证券研报认为,极兔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在资本加持下,极兔在国内快递市场将继续采取低价竞争和补贴的运营策略。


西南证券10月研报显示,头部企业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靠价格战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是快递行业的惯用打法。


云锋金融则在一份研报称,美国快递业的价格战从1982年持续至1995年,如今前三家巨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左右。目前国内快递业的前8家企业集中度约为80%,价格战仍有持续空间。未来,国内或将形成由3~4个头部企业(或联盟)构成的“寡头垄断”格局。


据腾讯《潜望》报道,极兔当前的战略目标,是2021年底日均单量冲破4000万票,2022年中冲击上市,用最短的时间成为中通、韵达之后的“中国加盟制快递第三”。此前已有多家媒体报道极兔将IPO的消息,均被否认。


如此看来,极兔的价格战、收购百世,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百世公告显示,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2年一季度完成。百世董事长兼CEO周韶宁在公开信中称,协议签订到最终交割还有一段时间的过渡期,要求全体百世网点仍然按照现有规章制度经营,在旺季和双十一期间维持网络稳定。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2021年Q2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得分在74-76分之间(含74分)的企业为最低档,而百世快递、极兔速递正位于这一档。


极兔虽快,要想实现更大的野心,还需更多恒心和耐力在服务质量上跑赢竞对。

END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