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裁员3次、投资61笔,字节缘何左右“跳动”

闫学功 雪豹财经社 2022-04-26

一边离别,一边收获


作者 | 闫学功

封面 | 摄图网


去年底还在大规模招兵买马的字节跳动,因裁员登上热搜。


据新浪科技10月20日报道,字节跳动旗下游戏平台Ohayoo 350名员工中,79人被裁员,其中30名校招生被曝“团灭”。字节在回应中证实了上述消息,并称将按“N+1”标准对离职员工进行补偿,正优先安排校招生转岗。


就在此前一天,字节对外证实了商业化团队裁员的消息。类似的回应,也出现在今年8月字节旗下大力教育团队裁员之时,只不过当时实行了更高的“N+2”补偿。


字节缺钱了吗?


屡屡裁员的字节,仍然财大气粗。天眼查显示,字节今年对外投资已达61起,投资总额近238亿元。一边是大裁员,另一边是激进投资扩大版图,如此“反差”的行为背后是怎样的考量?



从“金饭碗”到“N+1”


字节曾被应届生看作“金饭碗”,裁员袭来,部分校招生还未过足“大厂瘾”,就不得不摘下了曾引以为荣的字节工牌。


Ohayoo是字节旗下的休闲游戏发行与自研平台,曾被视为字节在游戏市场的先锋军。但成立超过两年半,Ohayoo并没有交出足够亮眼的成绩。截至2020年9月,Ohayoo 9款游戏流水过亿,39款游戏流水过千万,单款游戏最高收入超6亿元,远低于腾讯、网易等游戏大厂,与单日流水近20亿元的游戏“一哥”《王者荣耀》更是几乎没有可比性。已于今年8月23日离职的Ohayoo前任总经理徐培翔曾公开承认,Ohayoo财务状态为“尽量持平,只要不亏就行”。


投入大量资金、人力、流量资源,也给出了相对较长的试错时间,字节跳动以裁员的方式及时止损,并不令人意外。


这并非字节首次大刀阔斧地对表现不达预期的业务线“动刀”。


据豹变报道,国庆节前后,字节将河南洛阳的本地直营中心先行撤裁;10月12日,温州本地直营中心火线“撤城”,除十来人的本地生活业务团队被保留负责善后,其余100多人被限令2天内办完离职手续。预计到10月底,字节金华商业团队也将完成撤裁。


本地直营中心是字节过去几年在部分省市的商业化机构,主要负责抖音、今日头条等在当地的广告销售业务。“撤城”之前,字节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区域有20多个直营中心。但去年年底开始,字节对商业化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组织架构和业务范围调整。有字节员工称,“各大直营中心都要裁30%~70%”。


相比之下,“双减”政策之下的字节教育板块,裁员状况更加“惨烈”。


今年8月,字节旗下的大力教育正在大力“优化”,K12和学前教育部分业务的裁员赔偿为“N+2”,GOGOKID和“你拍一”项目全部关停,清北网校短期班被裁撤。据大力教育后续回应,目前仅保留旗下智能灯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底,字节刚启用“大力教育”品牌时,曾豪言要面向社会招聘1万人。然而,一直信奉“大力出奇迹”的字节在教育板块未能创造奇迹。


从教育到商业化到游戏平台,字节的裁员潮波及范围甚广。一向有钱任性的字节跳动,也勒紧裤腰带过起了穷日子?



投资领域,一掷千金


即使跟以多金著称的BAT相比,字节也并不缺钱。


今年6月,字节首次披露公司财务情况,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111%至2366亿元,毛利润增长93%至1330亿元。以去年互联网大厂们披露营收计算,字节的收入约等于腾讯的一半,百度、美团的2倍,快手的4倍。


财大气粗的字节,把大笔资金用来“买买买”,不断扩张其商业帝国的版图。


2018年至今,字节持续加快对外投资的脚步,投资公司数量从22家、26家、39家增长至2021年的61家。2021年,字节对外投资额已达237.9亿元。


图源:IT桔子


虽然投资数量上还远不及腾讯和阿里巴巴,但IT桔子数据显示,若以并购数量计算,字节自2017年以来并购热情持续高涨,逐步成为继阿里、腾讯之后的“新晋并购王”。


字节单笔投资金额也屡创新高。今年3月,字节以40亿美元收购游戏公司沐瞳科技,成为上半年规模最大的游戏行业并购案。8月,字节又豪掷90亿元收购国内最大VR厂商Pico,开始布局元宇宙,这也是中国VR行业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张一鸣“做事从不设边界”,字节的投资风格同样如此。


除了熟悉的视频、游戏领域,字节还瞄准了几乎所有的热门赛道。口腔护理品牌“参半”和连锁餐厅“懒熊火锅”属于新消费,芯片公司“云脉芯联”和“睿思芯科”属于AI领域,奶茶品牌“柠季”和咖啡品牌“Manner coffee”则是新茶饮。此外,字节还布局了房地产、医疗、金融等热门领域。


图源:企查查


仅今年9月,字节就投资了5家公司,横跨汽车交通、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三个领域。


腾讯、阿里爱投大公司,字节则更青睐新鲜血液。企查查数据显示,字节跳动集团成员企业中最“年长”的一家成立于2000年,九成以上成员企业都比字节“年轻”,五成以上的成员企业都成立于近三年。


从轮次上看,字节也更倾向于早期介入,IT桔子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投资的项目中,天使轮、A轮和B轮投资占比约为51%。


不过,截至目前,字节到处试水的投资模式,还未见明显成效。



矛盾背后,皆是焦虑


抖音最大的焦虑不是缺钱,而是缺流量。


曾号称“App工厂”的字节已经很久没有做出新的爆款应用,9岁的今日头条和5岁的抖音,仍是字节国民度最高的应用。


图源:QuestMobile


据QuestMobile数据,字节系的抖音、今日头条、抖音极速版进入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App TOP 50榜单,而西瓜视频、激萌、懂车帝等均未上榜。


虽然抖音目前日活已超6亿,但天花板已肉眼可见。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预计将达到8.09亿,虽高于去年的7.22亿,但年际增长率已大幅下降:2018年高达107.09%,2019年降至25.1%,2021年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到12%。


图源:艾瑞咨询


今日头条面临同样的流量困境。易观数据显示,2019年6月,今日头条月活2.86亿,与QuestMobile今年6月统计的近3.2亿相比,今日头条月活跃人数两年来仅增长12%。


不仅如此,抖音的用户与今日头条用户高度重合。据巨量算数报告,抖音和今日头条用户重合度为25.3%,重合用户占今日头条用户总数的59%。这意味着,字节系产品看似包罗万象,但其实覆盖人群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广泛。


如何吸收新鲜血液,是字节一直思考的问题。在难以避免的流量焦虑下,字节逐渐发力对外扩张,并选择了广撒网、多试错来寻找第二增长点。


字节看重投资的“性价比”。据华尔街见闻今年3月报道,张一鸣在一次内部演讲中称,在有资源之后也不应该轻易加大杠杆,在错误的方向上大投入。在他看来,随便说“All In”换句话说,就是“我不想了,就这样赌一把”。


从电商、游戏到本地生活,再到医疗、科技、房地产、快消、交通,字节跳动的投资涵盖20多个领域,但除了抖音的电商业务做出一些成绩,其余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对于表现不佳的业务线,字节投的时候毫不犹豫,优化的时候同样杀伐果断。收到“裁员令”时,大力教育作为独立品牌运营不到一年,Ohayoo也才成立两年半。


虽然换赛道的速度够快,但字节的做法的弊端在于缺少投资深度。


一方面,“字节系”投资目前尚未成气候。另一方面,广撒网也意味着,字节在投资后往往只出钱、不出力,未能给予被投公司足够的流量支持,而是寄希望于对方自己跑出来。采取内部赛马的模式、“抽盲盒”式地等待下一个爆款,字节的焦虑恐怕还会继续。


毕竟,连张一鸣都曾经说过,很多事情在初始阶段很困难,要调动资源全力以赴尝试很多次才可能取得进展。比起目前多抓牌的思路,字节也许更应该思考如何选好和打好手中的牌。


END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