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树洞vol.54 | 我为什么拼命想得到他人的认可?
01.
#师生关系,为何拼命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为了赢得导师的认可,我很疲惫。我会花所有的时间去完成她布置的一项任务,并始终伴随着强大的心理压力。我没有了自我,我的情绪被她的态度牵动,她的批评可以让我晚上偷偷的哭。睡眠质量极差,食欲减退,兴趣减弱,很难开心。所以为什么非要她认可我呢?即使她不喜欢我,我不照样可以毕业吗?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很久没有放松的开心的过一分钟了。
树洞主人
▼
没有署名的朋友,你好。
从你的描述看,在思想上,你很清楚的知道,即使导师不喜欢你,只要你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业,是可以毕业的。可是在内心深处的感觉里,如果不能出色地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得不到导师的认可,你就无法释怀,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你不得不花尽所有的时间和力气去做想象中能被她认可的事情。你现在似乎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这样的状态跟小时候与父母(养育者)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小时候能得到父母比较多肯定的眼光,或者感到自己是被允许尝试、犯错,可以拥有自己的感受,比如生气、悲伤、害怕、喜悦等等。就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被认可的,可以更加自由地去发展自己。
反之,如果小时候不能得到父母恰当的镜映,或者父母总是对孩子提出非常多的要求,甚至贬低孩子,对孩子不满;或者父母陷在自己非常无力、无助、崩溃的状态中,完全看不到孩子,这些都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感觉是不被允许的,必须去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的情绪得到抚慰,会拼命地去满足父母的需要,来让自己不再体会到巨大的恐惧感。通过拼命努力的行动,孩子可以感到一些控制感,而不用完全掉入可怕的黑洞。这样的小孩也会想象,只要满足了父母,父母就会看到自己,认可自己,那么自己就是有价值的。这样不知不觉地,就会非常关注父母的情绪,把所有的力气都花在父母的身上,小孩就丢失了自我。
即使长大以后,也会不由自主地要去满足和讨好他人。无意识地让自己一直处在一个孩子的位置,把别人,尤其把权威当作父母,重复小时候要去满足父母的冲动行为。所以,即使你头脑层面知道了不影响毕业,也很难摆脱这种不由自主的行为。因为在感觉层面,你还停留在小孩子的感觉里。你无法面对假如完不成任务,拒绝导师,或者被导师批评后,那些可怕的感觉。
如果你不想再被他人的情绪牵动而失去自我,就要先停止去很快地讨好别人,让自己面对一下内心的感觉。这时,你可能体验到自己曾经作为一个孩子的所有的失落、无助、绝望和恐惧,深深地为自己感到悲伤。然后,要告诉自己,你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其他人没有义务也不可能做你的父母,去满足你未被满足的需要。
你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慢慢离开小孩子的位置。把力气花在自己的身上,不依赖任何一个特定的人的认可,而是学习跟别人平等的相处。给自己设定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为自己做决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然,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欢迎你来咨询中心,由咨询师陪伴你,走一段回顾和成长的历程。
本期树洞主人
张瑾屏
ZHANG JINPING
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0年,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会员代表
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与咨询中心服务7年
系统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治疗连续培训项目
结构式文化动力团体治疗5年
咨询风格:
贴近内心,稳定有力地承接来访者内在的感受;
兼具犀利与温柔,能面对真实不逃避,
也能给予来访者足够的心理空间,
跟随来访者的节奏,给予恰当的陪伴和支持。
本期色彩主题:Haze
图片来自Pinterest、Dribbble
题图&封面 @Mattew Snowden
插图 @Sara Wong
排版 | 阿冒
解忧小铺 使用指南
- 方法① -
前往“同济心理中心”公众号后台
像和朋友聊天一样写下你的烦恼
咨询师将在48小时内回复哦
- 方法② -
扫描下方二维码,讲述你的烦恼
专业心理老师定期整理回复
并匿名分享在“深夜树洞”栏目
深夜树洞vol.52 | 于痛苦之中破茧成蝶
深夜树洞vol.51 | 家人间合适的距离
同济大学心理中心
心里有你,伴你同行。
看,这里有一个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