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 全南:脱贫高质量 喜圆小康梦

---------以上为广告--------

初秋时节,悠扬温怡,丰盈流溢
宽阔的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
干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
多元富民产业红红火火……
行走在全南逾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奋斗与实干
浸润于全南大地的奋进脉搏中



五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总要求,精准施策,务实攻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奋斗出幸福,实干向未来。全县8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在2018年底全部退出,全县4626户1536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163.57元增加到2020年的10319.78元,年均增幅29.1%;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全面小康指数98.45%,从久困于穷到迈步小康,全南阔步走上乡村振兴路。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8月16日,记者来到社迳乡老屋村见到了曾志武,身体右半边行动不便的他正驾驶一辆改造过的三轮摩托车,时走时停,卖力地吆喝着是否有废旧品回收。

53岁曾志武的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妻子患有癫痫,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但他并未被命运击倒。2015年,驻村干部和镇村干部严格按照“七步法”程序和“七清四严”要求,把曾志武一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不怕脏不怕累,就怕被人瞧不起。”被黑暗所困的曾志武,摸索着学习修理家电、收购废品,从“破烂王”变成“励志哥”,靠勤恳劳作寻找到了光明:2016年全家脱贫摘帽。

为确保脱贫路上“一个不少”,我县咬定“精准”二字不放松,下足“绣花功夫”,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指标体系,全覆盖开展大排查,户户过筛,人人过关。做到精准识别,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结合“七步法”程序和“七清四严”要求,建立信息化、大数据比对机制,把全县4626户15365人纳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确保不“漏评”“错评”;对201户691人脱贫不稳定户、185户657人边缘易致贫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提前帮扶,有效防止了返贫致贫。

坚持精准制策。我县为全县贫困户制定了“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确保帮扶计划落到实处。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针对贫困户收入可能下降的问题,出台4个专项政策文件,打出“组合拳”,从产业、就业等方面进行点穴式精准帮扶。

实行动态管理。每季一筛查,通过通过在非贫困户中找“短板”、在“边缘户”中找“漏评”、在贫困户中找“错评”和“政策遗漏”、在脱贫户中找“错退”的“四找”方式,实现贫困人口动态监测、进退有序。





强化动力做实“两业扶贫”


一场秋雨过后,走进金龙镇水口村,500亩的广忆蔬菜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忙着采摘茄子,打包好后运往广州的商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副产品直供基地。

这个由山东客商在运营的蔬菜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免费为周边农户及脱贫户提供种苗、技术、信息、市场等服务,吸纳近百户脱贫户为合作社社员。同时,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得田租、基地务工得报酬、资金入股得分红、托管经营得实惠、带动种植得收益”五种方式增加收入。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我县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等产业扶贫模式,鼓励引导贫困户直接发展产业,或通过土地资金入股链接到产业链上,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精准到户。

为推进产业扶贫落地见效,我县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培育了高山蔬菜、芳香花木、林下灵芝、供港生猪等农业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畜禽、蜂蜜、葡萄、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通过建立经营性、工资性、生产性、政策性、资产性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链接带动91.53%贫困群众走上了产业发展的道路。五年来,发放奖补资金超2086万元,发放扶贫信贷资金3.5亿元,帮助贫困群众“造血”脱贫;通过“旅游+扶贫”,带动贫困户600多户,户均增收1.36万元。

依托产业,撬动就业。全南全面落实就业扶贫各项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扶贫路径。五年来,投入就业补助资金3548.22万元,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通过“一人一策”帮就业、“一企一策”稳就业、“一村一策”扩就业,实现有就业意愿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全部“清零”。全县21家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412人,公益性岗位安排就近就业1502人,实现贫困弱劳力就业兜底。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日前,在陂头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环卫保洁工人来回作业,楼栋间飘散出阵阵烟火气,张丽萍和几位搬迁群众正在“微田园”里劳作。

三年前,张丽萍一家从破旧的土坯房里,搬迁入住镇里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家园”,让她们在城镇有了家,安了心。像张丽萍一样的“新市民”, 一边享受着便民服务中心、小区里超市、村级卫生室、农贸市场、扶贫车间等公共服务设施带来的便利,一边重拾起常年下地劳作的农耕生活。

通过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我县让像张丽萍一样的一大批“寒士”暖身又暖心。五年来,我县投入3.17亿元建成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档立卡户405户1609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补齐民生短板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有效措施。五年来,我县投入8.57亿元,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为2.11万人次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1606.86万元,实现全县无一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为方便农户看病就医,我县共投入6.89亿元,新建县人民医院,完成了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68个村卫生室全面提升改造。贫困人口“四道医疗保障线”实现全覆盖,全县2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同时为保证饮水安全,全南共投入资金1.6亿元实施了19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了所有村水质合格率为100%。 

完善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我县先后投入扶贫资金近30亿元,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集中资源力量抓实办好路、桥、水、房、沟等民生实事建设,改造国省道106公里、县乡道380公里,“四好”农村路四通八达,实现自然村干道和入户路硬化、农户安全饮水、村庄通电通广播通网络3个100%全覆盖。按照“五抓五美”思路,我县8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千个“五美村庄”、1万多个美丽示范庭院像变魔术般涌现。


来源:全南融媒体中心 唐夏玲 李国强

编辑姚冉贝贝

编审钟慧燕 谭观强

监制钟志勇

主管:中共全南县委宣传部

主办:全南县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努力打造一所高质量、有品质的现代化品牌学校!县委书记曾平在全南燕园实验中学调研时强调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 | 全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民生福址大幅提升


小手拉大手、抗疫一起走!接种新冠疫苗,我们倡议…




扫码关注我们
浏览更多精彩资讯



大美全南客户端 | 全南TV公众号分了享,点个赞,点“在看”的人最好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