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徐霞客《江右游日记》中的风景审美思想研究

汪佳伟,唐晓岚 园林杂志 2024-04-20

徐霞客《江右游日记》中的风景审美思想研究

A Study of XU Xiake's Aesthetic Thoughts on Landscape in Jiangyou Visit Diary

汪佳伟    唐晓岚*

汪佳伟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名山风景史

唐晓岚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名山风景史、风景资源及自然保护地


·全文刊登于《园林》2023-01期P111-117.

·全文引文格式汪佳伟,唐晓岚.徐霞客《江右游日记》中的风景审美思想研究[J].园林,2023,40(01):111-117.

摘要:《江右游日记》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第4次考察江右地区时所留的游记,文中不仅详细记录了明末时期江西的社会人文和自然风光,还承载了徐霞客个人的风景审美意识,可以为当代风景资源的开发提供文化支撑与历史依据。通过分析《江右游日记》的文献记载,挖掘徐霞客对江右地区各类风景资源的考察情况,梳理江右地区整体的景观风貌,解读各类风景资源的审美关注点,最后归纳总结其风景审美思想为由天而人、通宏洞微、追根溯源、比物假景4个层面。研究为徐霞客风景审美思想的传承发展及当代风景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对我国风景资源开发保护体系的完善具有推动意义。

关键词:《江右游日记》;徐霞客;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风景审美


江右是徐霞客传奇羁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站。明崇祯九年(1636年),徐霞客历时83天对江右地区的风景资源进行了详实的考察,其所留下的《江右游日记》不仅描绘了明末时期江右地区的整体风貌,还承载着徐霞客独到的风景审美思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具有中国风景特色的风景资源审美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江右游日记》中真实的考察记录,先从宏观层面梳理出江右地区风景资源整体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徐霞客对各类特色景物的审美倾向,从而归纳提炼出徐霞客的风景审美思想,深化和补充我国风景资源审美评价体系[1]


   1 徐霞客的江右之旅    

明崇祯九年(1636年),徐霞客开启了他最富传奇色彩的“万里遐征”历程,他耗费83天系统的考察了江右地区的山川风貌与人文风俗,并将其考察所得命名为《江右游日记》[2]

褚绍唐是徐霞客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所编绘的《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已知的徐霞客的全部旅行路线,对研究徐霞客在江右地区的旅游行迹走向具有指导意义[3]。故本研究借助明嘉靖江西舆图将《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与《江右游日记》的文献记载相结合,将徐霞客在江右的考察路线整理如图1、图2所示。

图1  徐霞客江右考察旅途时间线


图2 徐霞客江右考察路线图

(改绘自明嘉靖绢本彩绘《大明舆地图·江西舆图》)


   2 《江右游日记》中的风景资源考察    

2.1 自然风景资源

游记中对于自然景源要素的记载涵盖了地形、水文、生物、气象4方面。其中地形类要素主要有:山、岭、崖、岩、峰、洞等。江西降雨充沛、水网稠密,其大小河流大部分发源于省域内的山地,由于徐霞客在江右的考察行程大多也位于山野,故游记中记载的水景也都与山密切相关,如溪涧、瀑布、池潭等。游记中关于生物的记载大多为植物,观赏植物有松、枫、竹、藤、梅等,游记对于这类景物的描绘以色彩为主,此外,徐霞客还会结合当地生活生产状况,考察经济类作物。气象方面,游记中常出现的词为雨、雪、寒、霁、雾、爽等,其中登山时的山雾更受徐霞客青睐。


2.2 人文风景资源

游记中关于人文景源的记载可从聚落、建筑、碑刻、风物4方面介绍,江右拥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历史古村,这些村落自然古朴,建筑精美,文化底蕴深厚,在今后风景地开发建设中应该受到重视。除乡村聚落外,徐霞客还记录了沿途城市的繁华景象,这些记载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明末江右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徐霞客对建筑的考察多注重其布局合理性与自然协调性。如游览青原寺时,他赞叹寺庙院落“若天造地设”的布局,相反针对华盖峰上密集道房遮挡自然景源的现象,徐霞客则是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游记中还记载了许多历史悠久的碑文,霞客常常根据史料或与当地人交流以考证它们的具体信息。最后,徐霞客对明末江右风土人文也颇感兴趣,如途径贵溪县时,他记录了当地人“截坞种鱼”的渔业模式,在宜黄县,他又为“壑居塍垅”的梯田布置惊叹不已[4]


3 《江右游日记》中

   徐霞客的风景资源审美评价    

徐霞客对自然景源的考察涉及景物的山势、形态、尺度、明暗、触感、声音等,对人文景源的考察则涵盖环境、规模、布局、历史等,徐霞客对风景资源的审美评价以他高超的审美素养与实地的科学考察为基础,能对景物进行合理的定位及评价[5]。《江右游日记》关于景物的评价内容可从侧面反映出徐霞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越是符合徐霞客审美的景物,在游记中占有的笔墨就越多,故可选取游记中重点描述的景物作为研究对象,再对比分析徐霞客对这些景物的审美关点,即可进一步归纳总结其风景审美思想[6]

基于霞客的游览视角,可以发现其对风景资源的审美评价包含外在景象和内在逻辑两个层面,徐霞客对风景资源外在景象的审美注重天然山水的原真性和整体环境的协调性,而对景物内在逻辑的考察则涵盖自然景源的科学成因与人文景源的历史渊源,这种独特的风景审美方式有助于徐霞客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风景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而对其风景价值进行合理的评判。另外,对比推理也是徐霞客用来评价同类风景资源价值高下的常用方式,得益于其丰富的风景阅历,徐霞客能迅速将考察中的景物与过往游历过的同类型景物联系起来,分析它们的异同并给出客观的评价。

图3  徐霞客风景审美流程图


   4 徐霞客的风景审美思想总结    

4.1 由天而人,追寻山水真形

徐霞客认为对风景的审美应当由天到人,即天然山水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自然景源的真形是其与生俱来的属性,包括尺度、形态、声音、光影、纹理等,《江右游日记》中关于景物天然属性的描述所占笔墨最多,可见徐霞客对山水真形的重视。此外,游记中反对干涉、改造自然的生态思想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真山真水的热爱。


4.2 通宏洞微,整体的环境观

江右地区山水连绵,不同的景物在宏观的山水环境中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故整体风景形态的和谐统一也是徐霞客的审美重点。如徐霞客非常重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他认为建筑物的设立决不能以破坏山水自然美为条件,天造地设般的观赏效果才是人文景源审美的最高境界。


4.3 追根溯源,关注景物的成因与历史

徐霞客对风景资源的审美还注重景物内在成因与历史,为清晰的探明景物的来龙去脉,徐霞客会将实地考察与方志记载相结合,从而使考察结果更为全面和科学。


4.4 比物假景,同类景物的对比推理

徐霞客有着丰富风景阅历,他时常会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他的审美体验,将同类景物进行类比有助于归纳景物间的共性与特质,从而给出科学合理的定位与评价。徐霞客对江右风景的对比包含两种情况,其一是将景物与曾经考察过的经典案例相对比,如将麻姑山瀑布与雁宕、庐山瀑布相比较;其二是在同一景区的游览过程中,将前后考察的景物相对比,如在武功山,比较九龙寺与观音崖的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 谢凝高. 徐霞客与风景科学[J]. 中国园林, 1997(04): 2-6.

[2] 张秉忠, 徐和明. 旷世游圣徐霞客[M].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13.

[3] 褚绍唐. 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1.

[4] [明]林庭修, 周广纂. 嘉靖江西通志[M]. 济南:齐鲁书社, 1996.

[5] 张司晗, 高琪, 刘晓明. 徐霞客风景审美评价思想和方法——以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 2020, 18(03): 110-115.

[6]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并阅读完整版文章



编辑校对丨刘   杰              微信排版丨戴嘉旻              文章审核丨钱秀苇   戴嘉旻


往期推荐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1)丨风景园林碳汇能力建设的基本逻辑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1)丨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风景园林科技创新支撑碳汇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实践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碳中和背景下的城市绿地适应性规划探索:国际经验与前沿技术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1)丨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绿色空间韧性—减碳—增汇协同范式与设计策略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2.12)丨谈自然保护地与城市景观有机更新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2.12)丨自然保护地理论与实践 丨景观治理与有机更新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的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区划解决策略《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基于适宜性分析的生态—文化复合型遗产廊道网络构建研究——以云南普洱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2)丨城乡融合治理下基于有机更新的上海奉贤新城绿环规划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2.11)丨为城市市井生活设计小微公共空间《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2.11)丨城市更新与小微公共空间设计治理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1)丨“1+N+∞”的北京老城微花园绿色微更新途径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1)丨基于小微公共空间的社区生活圈治理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1)丨可持续导向下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策略研究——以广州初心田园为例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1)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社区花园设计方法探析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2.11)丨咸阳市小西湖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认知与游憩偏好研究



《园林》学刊

定位:风景园林领域高质量学术刊物

定向: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定标:服务学科学者、支撑行业发展

投稿信箱:LA899@vip.163.com

联系电话:021-54353667(编辑)/54352749(发行)

扫码或长按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