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9)丨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
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pecialized Plant Gardens
张德顺 姚鳗卿 陈莹莹 刘玉佳
李蕊 许镇震 董迪*
张德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IUCN-SSC专家;中国植物学会理事、植物园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植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城镇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城市绿化专委会委员,《中国园林》、《中国城市林业》等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生态与气候变化响应规划、园林小气候调控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
姚鳗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应用、生态与气候变化响应规划
董迪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应用、生态与气候变化响应规划
• 全文刊登于《园林》2023-09期P04-13.
• 全文引文格式:张德顺, 姚鳗卿, 陈莹莹, 等. 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J]. 园林, 2023, 40(09): 04-13.
• 摘要:随着国家植物园概念的引入和实施,植物专类园在类型划分、主题选择、设计手法、植物应用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基于植物专类园的定义,根据植物的分类、产地、功能、服务对象以及生境类型为主题的5类专类园。结合国内外著名的案例,对不同类别专类园的景观要素、植物配置、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梳理了常用的植物种类,明确了专类园“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理方法,为国内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创新提出了系统对策。
• 关键词:植物专类园;风景园林;植物种类;规划设计
植物专类园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种保护、科学研究、收集展示、教育科普等功能的主要承载单元[1]。植物专类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景形式以及成熟的设计技法延续至今,并随着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飞跃[2-3]。
未来的专类园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理念、绿水青山的落地实践、低碳减排的宏观战略、乡村振兴的破题之道和公园城市的创新体系融入规划中,创造出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展示与宣传的景观场所,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服务[4-5]。
下面从5个方面介绍一下专类园的案例特征。
1 根据植物分类系统为主题的专类园
按界门纲目科属种聚类,21世纪后茌平植物园和济南植物园采用了APG系统进行植物布局[6](图1)。
图1 济南植物园(埠村)按照APG 系统植物种植布局图
2 根据植物产地为主题的专类园
很多欧洲的植物园按照植物原产地聚类栽培,Christoph Valentien教授将上海辰山植物园外圈的“绿环”部分按照欧洲传统模式进行划分[7](图2),计划引种国外树种来构建植物的“联合国”。国外抗逆性树种如表1所示。
图2 辰山植物园绿环种植概念图
表1 常用的国外抗逆性树种
3 根据植物功能为主题的专类园
3.1 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丰富多彩,但目前中国常用的园林药用植物约200余种[8]。由于其传递的健康与传统中医文化,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已广泛应用在植物景观造景中(图3)。
图3 泰安岳麓康健益生园规划图
3.2 芳香植物园
芳香植物在园林应用由来已久,其观赏特性、生态价值、保健功能的展示也屡见不鲜[9-10]。园林芳香植物主要分布于唇形科、菊科、伞形科等,包含乔、灌、草、花等类型[11](表2)。
表2 常用的芳香植物
下图是上海植物园的寻芳庭的布局平面图[12]。
图4 上海植物园寻芳庭
4 根据植物服务对象为主题的专类园
4.1 盲人植物园
栽植无毒、无刺、芳香、叶形奇特、树干光滑的植物,可充分调动盲人的感官去体会植物之魅力。下面是辰山植物园的盲人植物园的平立剖面图(图5)。
图5 辰山植物园盲人园
4.2 儿童植物园
儿童植物园是以植物为载体,融植物展示、科普教育和益智游戏为一体的植物专类园[6]。辰山植物园的儿童植物园如下图(图6)。
图6 辰山植物园儿童园概念设计
4.3 老人植物园
康复花园就是以老人为服务对象而规划设计的植物专类园,其基础设施考虑无障碍设计,平面布局符合解剖、脉络、生理、功能等的空间意识和文化理念。如新加坡植物园的康复花园(图7)。
图7 新加坡植物园的康复花园
5 根据植物生境类型为主题的专类园
5.1 岩石园
岩石园是以岩生植物和岩石生境为主体,结合地形地貌配置适宜的植物,展示高山、岩崖、碎石、陡坡等自然景观和植物群落的一种专类植物园[13],如济南埠村植物园岩石园规划方案(图8)。
图8 济南植物园(埠村)的岩石园规划图
5.2 沙漠植物园
沙漠植物园可观赏到奇异罕见的沙漠植物,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图9)在世界荒漠植物亚区类型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14]。
图9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5.3 下沉式植物专类园
沉床花园是指在地势低洼的地形下,通过逐渐或整体下降的处理方式,在最低点设置水池、种植植物的景观,加拿大布查特花园堪称经典之作(图10)。
图10 布查特花园中的沉床花园景观
6 结语
随着风景园林领域的不断发展,专类园的设计类型呈现日益多元化,在城市绿地和大地风景生态修复中展示其独特的风采[15]。本文主要围绕专类园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使现存类别清晰化,为未来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借鉴。研究、探索和建设各类植物专类园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其配置的范围还可以深度延展,让植物专类园走进城市,走进社区,走进单位绿化空间,在乡村振兴、双碳战略、绿水青山、公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征程上铺展崭新画卷。
参考文献
[1] 余树勋. 植物园规划与设计[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2] 黄宏文, 廖景平. 论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以任务带学科构建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综合体系[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06): 197-213.
[3] 张德顺, 陈陆琪瑶, 李科科, 等. 植物园——城市的地标和专用绿地[J]. 华中建筑, 2021(2): 99-103.
[4] 焦阳, 邵云云, 廖景平, 等. 中国植物园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 34(12): 1351-1358.
[5] 张德顺, 王维霞, 刘红权, 等. 植物园规划创新模式探索[J]. 2016(12): 113-120.
[6] 张德顺, 王振, 张慧文, 等. APG III系统在植物园规划中的应用——以茌平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J]. 中国园林, 2013(11): 52-55.
[7] 张德顺. 上海辰山植物园营建关键技术及对策[J]. 中国园林, 2013(4): 95-98.
[8] 董静洲, 易自力, 蒋建雄.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J]. 西部林业科学, 2005(02): 95-101.
[9] 何雪雁, 金荷仙, 姜嘉琦. 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J]. 浙江林业科技, 2019, 39(04): 87-94.
[10] 何雪雁. 四种芳香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人体健康干预效应研究[D].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11] 张德顺, 陈陆琪瑶, 姚驰远. 生态系统自身健康与服务功能健康是风景园林规划的核心追求[J]. 住宅科技, 2021, 41(03): 35-37.
[12] 葛卫佳, 王辉, 胡真. 芳香植物专类展示园的设计与营造——以上海植物园寻芳庭为例[J]. 园林, 2021, 38(11): 25-31.
[13] 汤珏, 包志毅. 从国外岩石园的发展看具有中国特色岩石园的建设[J]. 华中建筑, 2008(08): 102-106.
[14] 张道远, 管开云, 康晓珊, 等. 干旱区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及伊犁—吐鲁番国家植物园建设构想[J]. 风景园林, 2023, 30(02): 34-39.
[15] 汤珏, 包志毅. 植物专类园的类别和应用[J]. 风景园林, 2005(4): 61-64.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并阅读完整版文章
编辑校对丨王丽娜 微信排版丨戴嘉旻 文章审核丨钱秀苇 戴嘉旻
往期推荐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9)丨高质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8)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景园林途径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8)丨风景园林与气候变化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8)丨“碳平衡、碳循环”下国外城乡融合典型案例分析及中国经验模式探讨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8)丨极端天气影响下林火迹地的生态修复策略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8)丨南京主城区蓝绿空间格局对降温效益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研究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8)丨合肥市环城公园对旧城区风环境影响研究
《园林》学刊·专栏导读(2023.08)丨中国城市街道的热舒适研究框架:地域差异、指标阈值和影响因素
《园林》学刊·卷首语(2023.07)丨城市绿地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园林》学刊·新刊导览(2023.07)丨城市绿地大数据应用与数字化管理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7)丨上海市单位附属绿地空间特征与开放共享适宜性分析研究《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7)丨基于多源数据的郊野公园鸟类潜在生境与人类游憩空间的协同关系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7)丨城市公园数字化管治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园林》学刊·专题导读(2023.07)丨基于手机信令和POI大数据的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日夜游憩活跃度研究
《园林》学刊
定位:风景园林领域高质量学术刊物
定向:立足国内、面向国际
定标:服务学科学者、支撑行业发展
投稿网址:https://www.gardenmagazine.cn
联系电话:021-54353667(编辑)/54352749(发行)
扫码或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