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的鸡汤——0070最美之花红珍

老稻 老稻曰 2023-07-22

大家好,欢迎光临老稻曰:一个不正经的读书会。今天读书会副频道的第二期:行走的鸡汤——0070最美之花红珍。

这个副频道由网友@飞凫 主持,作为读书会的补充,旨在展示读书会主讲人及参与者的个人风采。

『读书会信息』

老稻曰:一个不正经的读书会(副频道第2期)
主题:行走的鸡汤——0070最美之花红珍
主讲人&日期:红珍 | 2023-06-13
『音频』

『文稿』

行走的鸡汤——我的成长所思分享

文 | 红珍

2017年8月查出胆管癌,9月做了第一次切除术。2022年2月复发,做了第二次切除术。最初手术医生说我最多只能活两年,但从确诊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快六年。

这些年我是如何度过的?

又是什么支撑我被死神一直追赶,却能活得如此从容自在?

向死而生,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

苦难对于我们是否真的毫无意义?

提纲

1.我的经历:童年、青春期、工作、生活、治疗经历

2.我能够安然活到现在的深层次原因

3.推荐阅读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的经历

童年:

父亲早年进城当了工人。出生五个月,母亲得着机会也进城工作。之后我被留在乡下,在大妈和外婆家辗转流离。从小体弱多病,造就我安静、敏感、爱思考的性格。七岁进城读书,一口乡音被同学嘲笑,让我感到特别自卑。好在我大哥热爱文学,他买的书我都会捡来看。躲进神奇的文学圣殿,让我感到安全。大哥后来以全省前二十名的成绩考进了北大。

青春期:

孤独,极度自卑,对生活充满恐惧(文学作品看多了,感觉满世界都是坏人),一度不敢睁开眼睛面对世界。每天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没什么可怕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靠着这句话熬过了漫长的青春期。

在文学作品中读懂人生常态:生命有自己的局限。苦难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去面对的。那时候喜欢读三毛,她代替我目不识丁的母亲(她跟我母亲同年),教会我要做什么样的人,要怎么样生活。所以我身上有很明显的她的影子,随性、散漫,向往自由。

高中爱上写文字,老师布置写周记,我常常一周写好几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贴板报上,这种鼓励让我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成年后的生活、工作与写作:

我心中的秩序:生活摆在第一位,其次是工作,最后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文艺,在自己的精神王国里随风起舞。

用心打理一地鸡毛的生活。接受过日子鸡零狗碎柴米油盐是常态。不偷懒,唱着歌洗衣、做饭、刷马桶、洗臭袜子。出了问题解决问题,尽量不让烦恼过夜。试着去体谅他人的不容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累的经验让自己渐渐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应对能力上去了,便不会时常感到焦虑。

对待工作的态度:喜欢找事情做,尽可能做到最好。做完会计报表会主动写财务分析,提出建议,并准备两份报告,一份是常规的领导想看的,一份是进阶的自己独立的想法。后来换了部门,一个月的事情几天干完,闲得难受,谁叫我帮忙,我都会欣欣然前往,认为这是锻炼能力的机会。

工作给我的收获: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找回自信。并开始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很土的名字,接纳自己的出身,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认可自己的选择,坚守底线,不随波逐流。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人的傲慢与偏见,是他个人修为问题,与自己无关——你不在意的东西就伤不到你。

一度因为做事踏实认真,能力出众,我被提拔为采购办负责人。又因为我工作太求真(不是较真,只是坚守规则),后来这个部门撤销了(保留了中层职位),再后来,因为病休在家,我的职位被要求让出来。不过走到人生这个阶段,失去任何“身份”对我都已经没有杀伤力。活着是第一要务。生死面前都是小事。

写作。我渐渐学会了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之余,给自己留一小片天地。上下班有时候刻意选择步行,一路溜达,看花看草,唱歌。感受清风徐徐。同时在打腹稿,随时把所见所思化为文字。也会选择坐公交,一晃一晃的,放空自己。

继续用文字记录日常生活,保持思考习惯,保持好奇心,培养自己感知世界的能力:感知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人情温暖,学会体谅他人,学会感恩。也反思自己的不足,驱逐内心的黑暗,让心灵腾出更多空间盛放美好。

给自己心灵松绑,让自己尽可能活得轻松、不扭曲是一生的功课。

文字是一个情绪的出口。很多文字都是在化解掉心中的伤痛之后完成的。一次次化解的过程,也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

治疗经历

2017年8月24查出罹患肝内胆管癌,一种恶性程度和预后与胰腺癌齐平的恶行肿瘤。之后去上海求医。最初判断为良性,做了增强ct之后还是恶性。说是手术切不干净要做肝移植。最后找到一位生命中的贵人做了手术。我在手术室呆了十个小时多。术后发生胆漏,带着引流袋生活了三个月。

去年春节前查出复发。说是肝脏门静脉里有癌栓,没有治疗方法,同事让我开点止疼药回家等死。心有不甘,过完年又去了上海。在中山医院花了两千多挂号费看了四位专家,没有给出任何治疗方案。最后还是去找了给我手术的周主任,他否定了癌栓说,但是手术很复杂建议放疗,最后在我老公哀求之下,做了petct排除远端转移后给我做了第二次手术。这一次我在手术室呆了六个小时。

手术创口从胸口到右腰部,有30公分长。第二次在第一次基础上切开的。每一次术后都疼得“生不如死”。第一次术后第二晚还是第三晚,我不忍心叫醒老公,自己拎着四个引流袋上厕所。第二次没上镇痛泵硬熬过来的。

第二次术后肿标一直没下来,术后一个月做化疗。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最后自己用推子把头发剃光。马力全开的化疗用药,加上激素,把我摧残成了一个猪头。到现在起床还浑身疼痛。

但这并不影响我的精神生活。术后第五天,我发着烧在病房外面的走廊锻炼,还举着挂着盐水的晾衣杆拍了一张照片,隔着口罩都能看到我的笑。我也依然在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感受。还在病房里讲自己的故事,激励那些意志消沉的病友。

医生也拿我做标杆,去激励病人。因为复发的肿瘤侵犯到了胰腺,他们给我的诊断,除了晚期肝癌,还加上了继发胰腺癌。但我在病房里总是乐呵呵毫无病气,哪怕是治疗最艰难的时期。

我能够安然活到现在的深层次原因

同样是血肉之躯,其他病人经历的痛苦我都经历过,甚至不同病人经历的痛苦我也都一并经历。比如三个月的胆漏,引流管堵塞,从上海住院后回来又住了二十多天的院,天天通引流管,发烧。

但我并没有一心等死。拿掉引流管三个月还一直低烧,以为复发了,觉得最少要完成一个心愿,我去了西藏。之后不到一年,我去爬了黄山,三上光明顶,登上了天都峰。这些经历可以拿出来吹一辈子。

支撑我如此勇敢、坚强的,是我一直以来的生活态度:这世上最深的苦难总有一个人在承受,凭什么人家能受,我就不能?既然无可逃避,那就迎面而上!愁眉苦脸是一天,快快乐乐也是一天,为什么要唉声叹气让自己不舒服,也给别人添堵?!

并不是因为生病,我才脱胎换骨精神层面达到全新的高度。那些生命的感悟,是我在庸常的生活中日积月累的结果。正是因为有这些积累,才让我在大病到来时临危不乱。让我挺过了一次次手术、治疗的痛苦。

我不看别人的鸡汤文。站着说话谁都能说,但真正去做,哪有那么容易?与其喝人家刷锅水,不如自己炖一锅鸡汤。

我炖了太多鸡汤,湮没在浩瀚的朋友圈里。稍稍找出一些:

时间是根尖利的针,它将我们刺伤,伤得鲜血淋漓。它又是一根线,用隐忍、体恤和宽容,缝补曾经的创痛。
——2017.5.1

随遇而安,不是胸无大志,得过且过。随遇而安,是不和生活较劲。是顺境逆境中都能找到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2017.6.4

懒惰会消磨人的意志。我喜欢调动所有感官,去感受,去感知,以保持血液的温度,生命的鲜活。容颜总会老去,灵魂永远年轻——向着心中的冈仁波齐前行,每一步都不浪费。期待着在下一个路口,与你相遇。

——2017.7.6

在变幻莫测的光影面前,我是如此新奇的孩子,又是如此低到尘埃里的奴仆——唯有毫无矫饰的那份美,才可以激发我永无止境的探寻,和温顺忘我的臣服。

——2017.8.17,体检前一天

这么匆忙跑过去,那边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吧。很奇怪,脑子特别清醒。昨晚也睡得很好。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件要去面对去经历的“事儿”,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是“灾难”。

——2017.8.24确诊当天

疾病,死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命主题。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反思“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017.8.25

我不看人家的鸡汤文,哪怕他打着“见识”“格局”的旗号。这个世界本来就够聒噪的。有钱人没钱人都焦虑、抑郁。那种赚流量的鸡汤,除了加重“失败”者的焦虑,真的有什么启迪作用?真正的格局是,你看的书,学的知识,不是用作商业投资,而应该是智商投资,是作为一个人,你如何与世界相处,如何获得内心快乐的阶梯。

——2018.1.28

吃过晚饭。爬上旅馆的屋顶。远处,山后透出一道光。眼前,经幡迎风飘舞。晚风中,我忽然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没有意义。

生命也是一场旅行。也会满怀期待,也会失落疲惫。但只要不气馁不颓废,终究会遇见一个个惊喜,收获美好的回忆。

西藏,真的值得你不远万里来一趟。不为装逼,不为净化心灵,她的高远与纯净足以征服你。当然,需要你用心去走进她,感知她。
——2018.3.5,3.20西藏

乐观,不是傻乐。不是你蒙上眼睛,不去看那些“不好的东西”,它就真的不存在。真正的乐观,是敢于面对,坦然接受。我是个骨子里悲观的人。我一直以来的成长,就是不断降低心理预期。当你真的对人对事不再有太多期待,就能做到无所畏惧。就能,微笑着,与死神共舞。

——2018.8.3

最重要一点,我从不忌讳自己是个癌症患者。很坦然自我介绍。很得意自己就是“行走的鸡汤”——凭借着人们对癌症本能的恐惧,我一个活生生的不怕死的例子站在面前,有什么比这更励志?

也许真正能够治愈癌症的,真的不是那些从各地收集的治疗经验,也不是神奇的靶向药和免疫疗法。而是不贪生进而不怕死的生活态度。若是活,好好活。若是爱,请深爱。
——2019.5.3

生病之后,我会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让自己陷入“我辛苦了一辈子便宜了别人”的扭曲当中去。因为,我需要的只有这些。其余的,都是负担。

病后陈先生对我做的一切,足以配得起他再找个好女人安度晚年。当然,他要找个贪婪的大妈,那是他的选择。要让自己的后半生水深火热也是他的命运。

我能够安然度过这两年,是因为我一直都闲不下来,一直在努力活得有趣而精彩。一直在修正自己的心态,卸掉多余的负担,让自己在“正能量”的康庄大道上斗志昂扬大跨步向前。

电影《美丽人生》里有一个镜头,那位被纳粹用枪押着赴死的父亲,路过儿子躲藏的垃圾桶,向儿子挤了一下眼,面带微笑很夸张地迈开了方步……向死而生,或许我们都可以活成那位父亲。
——2019.11.10

因为我要与时间赛跑。要真正做一回自己,在旷野里听风穿过长发的声音,在荒凉中体会自身的渺小与孤独。

一直以来,我都被撕裂成各种身份,在单位恪尽职守,在家里勤勉耐劳,只在劳作的间隙追求一点点自我。所以,我并不是一个“不负责任,自私贪婪”的人,相反,更多时候我被责任追赶着,不敢停歇。我在成年人的世界,辗转腾挪,费劲心力,只为抗拒物欲的诱惑,不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我只维持七分聪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用一颗尽可能纯净的心,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对世界温柔以待。

难啊!难啊!难难难!只有历经风雨的人才能体会,在丛林社会,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需要在黑夜里痛哭多少回,才能保持初心,才能云淡风轻笑看人生。

书写和远行,是我喘息的呼吸阀。

爱,是我这三年收获最多的财富。它足以冲抵我的前半生所遭受的所有苦难。

一个人的幸与不幸,不在于她是否无病无灾走到生命的终点。在于她是否懂得了生命的要义。于我,生命就是向死而生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尽最大可能去创造自己,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别人的鸡汤于己无益。你需要自己熬得一手好鸡汤。汲取各种养分成就自己,破笋成竹破茧成蝶。有尊严地生,有尊严地死。
——2020.6.27

每个人的光鲜下面,都会有不轻易示人的隐痛。不示人的原因,一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沉重,从内心来说,他人更愿意看令人轻松的“正能量”。二是每个人都自顾不暇,诉说无人听见。

这些沉重,便是属于我们的命运,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需要我们面对、接受、适应,最终升级到享受——到了“享受”这一境界,眼睛里便只有“岁月静好”了。

生命的沉重固然无可逃避,但也无需无限脑补贩卖焦虑。生活不是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也不凶神恶煞的大叔。千万不要过度解读,搏命脑补。那些沉重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反正躲不掉,不如迎头而上,干就完了。保持平常心(别太把什么当回事,也别太计较得与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什么也不能阻挡你完成上帝交与的作业——2021.8.31

死亡本身并不深刻。能展开说的也就是它是生命的归途,是人类终极的公平。真正深刻的,是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是终日惶惶,还是奋力把“活着”这件事整得更有意思。
——2023.1.7,52岁生日


窗外 · 红珍 摄
向着阳光奔跑——写给亲爱的孩子(2019.5.12)

亲爱的儿子:

昨天是你参加毕业招聘会的日子,早上七点你用微信告诉老妈,活动九点开始。老妈却是九点才看到,因为我睡到九点才醒(最近总是感觉疲惫)。心里有些歉疚,又不知道能给你什么建议,我只能给你打下几个字:别紧张、别害怕。今天,你已去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并获得了通过。电话里你的声音里透着长舒一口气的兴奋。妈妈为你感到高兴。

儿子,你将要踏入社会了,将要自己去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迎接征途上的大风大浪了。“别紧张、别害怕”,或许算得上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了。因为,你老妈也是靠着这几个字,从懵懂无知的青春期,一路走到了知天命的中年。当年那个自卑、怯懦到不敢睁开眼睛面对世界的少女,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面对自己罹患的恶性程度仅次于“癌中之王”胰腺癌的肝内胆管癌也能泰然自若了。

妈妈的一位朋友曾问我,看你患癌之后这么轻松坦然,我很奇怪,你真的没有什么留恋牵挂的吗?对儿子也不牵挂吗?我对一向了解我的她有此一问也奇怪,回答说,牵挂又能改变什么呢?——我的一生都在做减法,对于无法改变的现实,与其纠结烦恼,不如尽早释怀,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作为一个喜欢学习的妈妈,一直以来我秉持的育儿理念是孩子需要放养——在可控的范围里放手让他自己去闯去碰。孩子,或许我给你提供的帮助太少,会让你感觉到妈妈很无情,甚至会留下怨恨。但我知道,只有放手,才能让你今后的道路走得不那么艰难——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那一“堑”是必须自己去吃的,无人可以替代,哪怕是最亲爱的父母。

一岁多第一次摔倒时,你趴在地上仰头看着我,期待着妈妈去扶你。我没有起身,而是鼓励你:垚仔很棒的,自己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你试着自己爬了起来。而那之后的每一次摔倒,你都自己爬起来不曾依靠他人。垚仔,不是妈妈狠心,是我必须让你尽早接受一个事实:人生路上每一次跌倒,能够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的,只有自己。

是的,只有自己!对他人期待越多,便会失望越多。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降低期望值的过程。走出象牙塔的你会发现,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以后,你可能会面对各种不公、刁难、嫉妒,甚至是邪恶……能够帮助你安然度过的,必是自己修炼出的强大内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将内心修炼到坚不可摧,需要承受太多太多的压力、委屈、痛苦、孤独……你会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怀疑自己怀疑生活,甚至会觉得自己快要熬不下去了。孩子,这些原本就是作为一个生命在人世必须承受的磨难,没有谁可以逃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迎向它,咬着牙顶着风暴在泥泞中跋涉,在大浪中搏杀。当你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度过一次又一次劫难,你会发现,人生自会有一番曼妙风景——只有经历过狂风巨浪的考验,才会真正懂得享受内心的风平浪静。

我对你说,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收获。你说,可是很多时候你努力过了,收获的还是失败啊。孩子,要看你怎么定义“收获”。就像有人把“成功”定义为功成名就。但在我眼里,能够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平静就是成功——多少功成名就的人未必就能快乐。即便你付出努力,却始终达不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而不得不放弃,这其中你也有了收获: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与生活达成和解,也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类很多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于“能力配不上野心”的焦虑。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垚仔,要保持生命的活力,就要努力去使自己的人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精神的高度。这世上除了自然生成或由美颜、PS带来的“漂亮”,还有能够愉悦身心的“美”。除了漂亮和美,还有能够带来生命之光的“崇高”。妈妈希望你能够有所追求,活出自我,活出高贵。唯如此,你的生命才会更为丰盈,不至于无所事事、彷徨迷失。

追求的路总是孤独的。有句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前提是,你必须是一颗金子。在生命中每一个暗淡无光的日子里,要学会沉淀,学会打磨自己,去增加自己的含金量。但沉淀不是沉浸,你还需要练就不为所困的轻盈,在痛苦来临时懂得寻找出口。总有一天,发光将会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能力。

即便没有发光的机会,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打磨成了一颗货真价实的金子。这时候你的认知能力已经达到新高度,无需用他人的认同去证明存在感。这时候,你便是自由的——无需过多看人脸色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来源于内心的自信,自信来自“成竹在胸”,来自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和处变不惊的能力。

孩子,人世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生活的真相是薄凉,是张爱玲眼中的华袍下的虱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因为我们都厌恶粗鄙丑陋,所以不要再给华袍添虱子。去做一个温暖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向世界施以善意的人。学会面向阳光生活,学会打开心灵的窗——面朝阳光,阴影就只会一直在身后。内心的阳光多了,阴暗自然无处躲藏。

孩子,妈妈胆管癌术后即将一年八个月了。这种恶性肿瘤预后不好,复发转移的几率极高,目前也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不知道还能够陪伴你多久。感谢命运的安排,咱们有幸成为母子,相爱相杀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二十多年来,我在养育你,你也在陪伴我。感谢你让我感受到为人母的责任和荣光,让我的生命更为丰盈而美好。

孩子,你的妈妈一生都在很努力地活着,努力挺直脊梁坚强不屈地活着。我一直在用实际行动给你做出榜样: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并且竭尽所能去寻找幸福与快乐,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因为未曾愧对过岁月,所以妈妈并不觉得提前离开是一种缺憾——烟花的生命虽然短暂,却足以绚烂一片天空——除了长度,生命还有它的广度和深度。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即使我无法看着你一路走远,不能看着你顺利地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但我相信,外冷内热的你,一定能听见妈妈在天堂默默为你送出的祝福,听见妈妈对你说:孩子,别紧张,别害怕!

无所畏惧地奔跑吧,孩子!将阴影远远甩在身后,面朝阳光奔向远方,远方一定有云淡风轻,远方一定有岁月静好。

爱你的老妈
写于2019年5月12日,母亲节

推荐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我是21年6月读的这本书。发现自己的生存哲学与作者不谋而合。

作者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 M.D., Ph.D. 1905-1997),是出生于奥地利,1930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战后去的美国),存在-分析学说的领袖。他所发明的意义治疗 (Logotherapy)是西方心理治疗重要流派。

让我称奇的,还不是他在专业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个世上并不缺大师),而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个人魅力,以及由这种魅力点亮的意义疗法本身的意义。

二战前期,弗兰克尔已经获得美国签证,原本可以逃脱被关押到集中营的命运,但他为了和挚爱的家人在一起而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和父母、妻子、弟弟、妹妹都未能幸免地被关进了集中营,最终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

他在三年时间里被迫辗转了四个集中营,还感染过致命的伤寒,真可谓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集中营那种随时可能被送进毒气室,食不果腹还被迫干着沉重体力活的命如草芥的人间炼狱,人很容易绝望、颓丧、自暴自弃,但他没有,凭借幸运(命运有时候真的很神奇,他有几次看似送命的选择反倒让他死里逃生)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活了下来。

不仅活着,弗兰克尔还活出了生命的新高度: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创立出“意义疗法”,在心理治疗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成为这种疗法的受益者:在老年依旧保持着对生命的极大热忱,活得充实而精彩。在六十七岁时拿到飞行执照,八十多岁还在爬山……

弗兰克尔创立的“意义疗法”,简单来说便是,活着就是一个接受生命提问,一个尽责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独特的生命个体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不乏沉重得让人难以承受的苦难。这些苦难,也是生命提问内容的一部分。你要做的,就是去尽可能地理解自己的生命,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活出生命的色彩。并通过走出苦难后的欣慰,感受到生命的升华。

弗兰克尔通过了生之考验,完成了生命的涅槃,从而对“苦难”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他说,如果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苦难、厄运和死亡都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他说,忍受痛苦的方式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升华。就是这种精神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使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结束语:

生命是一场旅行。是上帝布置给每个人的作业,需要我们用心作答。

每个人都是在向死而生。死亡是既定的归途,如何让自己更轻盈地走向终点,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面对苦难,需要我们动用勇气、智慧,和百毒不侵的坚忍,承受并战胜苦难,让我们的生命得到内在升华。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为丰盛。让乏善可陈的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以上,不是带着鸡屎味的鸡汤,是鸽子汤。或者,是童子尿鸡汤。皮一下,很开心。

罹患癌症在大多数眼里是悲惨是不幸,在我眼里,它只是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其中之一。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过日子必须要刷马桶洗臭袜子。马桶脏了那就刷,袜子脏了那就洗,病了就去治,能治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就这么简单。害怕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不害怕,如此而已。

我分享这些,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多么“英雄”。生命到了这个阶段,那些虚荣于我已经没有任何价值。这次选择“抛头露面”,不过是我想获得又一次人生体验。何况,癌症面前没有英雄。生活面前最多也只有“英雄主义”。我只是想提供给大家一种生命的可能,像弗兰克尔一样坦然接受生命的提问,去尽可能地理解自己的生命,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活出生命的色彩。

我目不识丁的大妈,老了有些抑郁,总是反复自言自语一句话:我这辈子活了跟没活一样。每每听到、想起,我都心疼不已。我无法让时光倒流,让我亲爱的大妈重活一次。但我至少可以把自己的每一天过好,不像她那么遗憾吧。

真正的自由,是心无所困。愿我们都能心随所愿自由地活着。哪一种姿态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自己感到舒服。


  END  

【作者简介】红珍,一个爱生活爱自由的胆管癌患者。

『相关阅读』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珍存的是血性,而不是任性。

红珍:半个西瓜与一亿大奖

阳光玫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