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首次提出“老年友好型城市”的概念,并在2007年颁布了指导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全球趋势,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在我国,老龄化热潮来临,各城市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将适老化公共体育运动空间作为项目设计规划的必要一环,提倡多功能、多样化健身器材配置,并提供运动健康监测、运动健康评价、科学运动指导、运动恢复与康复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营养与心理调适、健康知识科普等功能性服务。特别注意,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在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新配建的健身器材中,适老化和适儿化健身器材数量合计占比应不少于50%。通过扩大老年人活动场地面积、提升健身器材的布局密度,有效解决老年人“健身去哪儿”的难题。“老少同乐”是我国家庭生活的传统,老人在心理上也要小孩儿的陪伴以减少孤独和寂寞感,有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此外,让老人活动之余看孩子有利于提高老人的多重任务完成的能力,改善老人的神经系统。因此在空间的布置上,应该结合老年运动与“监护”的双重需求。在空间的关系上,老年活动场地与儿童场地宜形成并置关系。老年康复运动场所与简单的多向空间形式的儿童活动区则以并列包围内嵌的方式组合。根据老年人健身需求和设计原则,研发针对性的功能型健身器材,如慢性病运动干预器材、康复指导器材等。在场地配置上,配备老年人喜爱、适用面广、便捷实用、健身效果显著的体育器材,并且做到定期更换维护老化设施。建立线上使用评价反馈和线下专人、问卷回访机制。根据老年人健康数据分析和使用感受,升级优化设施器材。老年人健身场所应配置安全检测系统:监控、警报系统;夜间照明系统:增加不被树木遮挡的防眩光夜间照明设施;休憩休闲系统:根据服务人群配置一定数量的遮阳避雨的休息设备并确保舒适性;无障碍设备系统:让轮椅老年人安全到达。此外,在室外健身设施旁边增加老年人携带包袋时必要的挂钩,方便老年人挂置包袋;室内场馆则要在符合老年人体工学尺寸的高度设置物品存放柜等。因为老年人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较高,对方向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适宜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有益于老年人运动。在建设体育场馆时,要加强场地的绿化,在室外增加老年人易于辨别的标识设计,方便老年人寻找目标运动场地。定期组织多样化的、有益身心的老年人运动会,开展体育表演展示交流,如俱乐部聚会、广场舞表演、康体运动、讲座等。突出活动的参与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不断创新老年人活动方式,提高老年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老年人运动常态化。假设您是一位中国退休老人,您希望获得哪些帮助呢?以下我发起了一轮投票,欢迎您不吝赐教,参与投票哈,感谢您的大力支持(请点开链接投票)关于老年人活动场地及活动设施的需求,欢迎在下方留言,将有助于康养景观的设计和落地工作,感谢您的大力支持(^U^)ノ~YO
本公众号持续推广康养景观相关内容,欢迎继续关注伙伴们要记得一键三联和标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