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峰的桃花源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华每日电讯 Author 高爽
“村里发展他立老大功了”
“有啥事就找他”
“有他在心里就踏实”
……
他是谁?
受到村民们盛赞的正是
我们今天的主角
辽宁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教导员
李庆峰
从警15年来,李庆峰始终驻守在辽宁丹东的边陲小镇——长甸镇,一心一意为当地和谐发展贡献力量。由其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河口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与法制建设示范村”和“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15年前
这里土路难行
村民们守着山清水秀的家园
却不知如何脱贫致富
15年后
这里村村通道路、户户建新房
村民们捧着“致富果”燕红桃开农家院
感慨日子“富得流油”
15年间
李庆峰走遍了这里的
每一寸土地、每一户人家
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01
村民陈富宝的“家人”
“庆峰,我老婆生了!从医院回来后,亲戚朋友我都没让抱,第一个抱孩子的人必须是你!”电话中,派出所辖区村民陈富宝难掩激动。
接到电话时刚好是周末,李庆峰正在家中休息。他一边向陈富宝道喜,一边拿起背包急匆匆向家门外走去,边走边说:“今天不坐客车了,打车去他家能快些。”
这个如此在乎李庆峰,又让李庆峰如此在乎的人,15年前还是个守着三间破房两铺炕过日子的低保户——他俩的缘分,也开始于多年前很多个不眠长谈的夜晚。
李庆峰到陈富宝家中走访
今年45岁的陈富宝,人生开端曾遭遇满满的辛酸挫折:8岁丧母,15岁触电失去右臂,17岁丧父。“那时我自暴自弃、游手好闲,开始村里人还可怜我,后来都躲着我。”
陈富宝说,2005年李庆峰来到他们村包片。“为了帮扶我,他在我家一住就是半个月,白天出门办案,晚上拾柴做饭。也只有他不嫌弃我,每天晚上和我在一铺炕上聊天。”
聊了几次后,李庆峰建议陈富宝做点生意改变生存状况:长甸镇各家各户都种植高品质燕红桃,但没人统一销售。他建议陈富宝出去走走,把果品经销商引来。
可还没开始行动,陈富宝就打起了退堂鼓,“我没本钱,还只有一只胳膊……”听了这话,李庆峰对他说:“没本钱,可以拿着桃子推销赚钱;没有胳膊,还有腿和大脑,只要真诚待人,还愁没人跟你来村里买桃子?”
就这样,陈富宝在李庆峰建议下到外地推销燕红桃。“为客商与村民牵线搭桥后,村民每卖出一箱桃子,我能获利1元。”仅仅20多天,陈富宝就赚到了2万余元。
这次经历让陈富宝尝到了一只手也能挣钱养活自己的甜头。贩完桃子后,他又在李庆峰的建议下做起有机肥料生意。一年、两年、三年……2018年6月8日,陈富宝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农家肥产销有限公司,多年累计纳税280余万元。
李庆峰为陈富宝张罗“生计”
“没有庆峰,这样的日子我想都不敢想。”说到这里,陈富宝顿了顿,“这15年,他帮扶我、守护我,大到投资办厂、小到夫妻拌嘴,没有一件事庆峰不为我操心的。”
可李庆峰挂念的,不止陈富宝一人。15年间,李庆峰瞄准长甸镇适宜种植燕红桃、坐落在鸭绿江边适合发展旅游等区位优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不落下一家,也没丢下一人。
02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李庆峰到辖区市场了解燕红桃干行情
长甸镇河口村村民冯毓芳今年85岁,老伴去年去世,家中还有个身患侏儒症的儿子。家里生活的全部指望,是山上600多棵桃树。“要放在平常人家,这些桃树能维持一家人开销,劳动量也不大,可我这种情况,哪有精力体力侍弄?”
“大概是10年前,我走访时看到冯大爷颤巍巍地给桃树剪枝,那时候天挺冷,他却只穿了单衣。我拿过剪刀要帮忙,他一个劲推脱。”为了让冯毓芳心安,李庆峰说:“冯大爷,你就当教我一门手艺吧。”
就这样,李庆峰帮冯毓芳修剪了满山坡的桃树。“那年收成特别好,每个桃子一斤多重,收成最少的一棵树也结了100多斤果子。”冯毓芳笑着回忆,深深的皱纹里藏着对李庆峰的感激。
“只要庆峰到地头,桃子丰收有盼头!”如今,每到燕红桃丰收时节,河口村就会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李庆峰帮忙联系燕红桃销路
看守好“桃花源”,李庆峰有了新的盘算:河口村在鸭绿江边,有发展旅游业的地理优势,“根本不用重新建民宿,老百姓把自家院墙打开,就能开农家院。”
“最开始我对开农家院比较抗拒,拆掉自家好好的院墙,多少有点心疼。那时候想,要是第一年能赚6000元钱,我就跟着干。”“郎大嫂农家院”经营者程淑华没想到,她第一年就赚了1万余元。“2015年十一假期过后,我借了9万元外债盖新房,接待更多游客。转年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剩了3万多块钱。”
就这样,村里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也留在村里开起了农家院。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口村的农家院从最初的17个增长到现在的200多个。
一到旅游旺季,农家院外街道整洁、彩旗招展,院内贴着的铁锅炖江鱼等菜品表让人垂涎欲滴,村里好不热闹。
李庆峰走访辖区“农家院”经营者
如今,来河口村赏桃花、买桃子的人多了,体验农家院、吃地道农家菜的人也多了,村民感叹“富得流油”,而李庆峰却越来越忙:做调解游客村民纠纷的“和事佬”、帮助流浪汉返乡、抓捕盗贼、营救落井儿童……
身在“桃花源”的李庆峰无暇欣赏近在眼前的鸭绿江美景,每天千头万绪的他只有一个信念: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03
辖区156平方公里处处都有他的足迹
李庆峰日常走访辖区
“自行车反而是累赘,总是它骑我——上坡推着,下坡拽着,过沟扛着。”回忆起这些年的走访经历,李庆峰如是说。
大江口边境派出所辖区山路很多,村民家更如繁星一般点缀在山间沟壑,可谓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
为了改变辖区复杂的治安环境,全面掌握辖区情况,从2005年起,李庆峰走遍了156平方公里上的每户人家。
“最开始经常迷路,于是走一家我就在图上画一家。哪家是红屋顶、哪家养羊哪家养鸡、哪家有孤寡老人残疾人、哪家是贫困户,我都特殊标注。”长甸镇河口村是李庆峰的主要辖区,也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
“我用3年时间里手绘了28张辖区图,一张张小图汇聚成一张大图,如今每年都在补充修改。”李庆峰说。
“走访时有的居民在地里或船上干活,有的外出打工,为绘制一小块图,我常常要跑好几次。”李庆峰回忆,那些年磨掉底的鞋能装满一土篮子,可他也渐渐记住了村民的姓名住址甚至是耕地位置,成了名副其实的“活地图”。
李庆峰手绘的辖区地图初稿
李庆峰独家“特制版”辖区地图
辖区的路,李庆峰走了一遍又一遍,可回家的路,他却走得很少;村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但回家时孩子想去的店铺,他却经常找不着路。
“我家在丹东市区,每次回去要一个多小时车程,根据规定,每两周就可以回家休息2天。”可规定是规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李庆峰很多时候无法按时回家,以至于孩子3岁时还对他很生疏。
谈起自己的家庭,李庆峰心里满是亏欠——15年来他扎根乡村,只有妻子带着儿子撑起他们的小家。
“没啥抱怨的,决定嫁给他那天,我就做好准备了。”对于李庆峰的工作状态,妻子姜黎娜十分理解,“有时我会和他一起回到村里,夫妻吵架、家长里短的事,我也能帮他劝上两句。”
李庆峰在村委会调解群众纠纷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辽宁省人民满意警察、辽宁省优秀青年民警……如今,一张张奖状放在李庆峰家里,可荣誉却未改他耐心踏实的工作态度。
因为在他眼中,自己做的事情很小,群众却总把他的好放得很大——他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李庆峰所获部分荣誉
往期回顾
↓↓更多精彩↓↓
供稿:辽宁边检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
作者:高爽(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盖少铠 桂子云 鞠鑫
编辑:昆明 实习生:张宇玺
该视频系第一届全国移民管理机构“NIA·新视界”微视频大赛参赛作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