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国旗插在摩托车上,走遍105公里边境每一个角落

西藏边检总站 国家移民管理局 2023-09-22


“把国旗插在摩托车上,带着国旗走遍105公里的边境每一个角落,就是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护边员石角而言,带着国旗、骑着摩托车在海拔5170米的边境巡逻,充实而有意义。



石角是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昌果边境派出所护边联防队的一名护边员。


组建17年来,这支护边联防队先后完成了青藏铁路通车运行、奥运圣火登顶珠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安保任务,协助破获偷渡案件20余起、抓获偷渡人员50余名。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支队伍守护边境的故事。


石角:17年,105公里的守护


石角是昌果乡亚卡亚村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牧民,但是在他的“荣誉箱”里,却装着沉甸甸的奖章和证书。


47岁的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昌果乡,尤其在担任护边员的17年里,一直在参与巡边工作,边境辖区105公里的巡逻路上每一寸土地都留有他的足迹。


护边员石角沉甸甸的“荣誉箱”


早在20年前,护边联防队还没成立时,派出所藏族干部较少,与当地群众交流比较困难。石角就主动站出来,为派出所民警当翻译、做向导,与民警一起开展边境巡逻工作。


2003年,原昌果边防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组建护边联防队,开展常态化的巡边工作。石角得知后兴奋不已,第一个报了名,并顺利成为了一名护边员。


护边员石角(左一)在雪地里开展巡边工作


为了更好地参与巡逻工作,2006年2月,已经担任护边联防队队长的石角,带领其他几名护边员联名向派出所申请自费购买摩托车。


同年5月,昌果边境派出所“摩托车巡边队”正式成立。他们的巡逻方式也从骑马徒步变成了摩托车巡边,效率更高,成绩也更突出。


2019年的9月15日,正在昌果乡某山口附近巡逻的两名护边员发现几名可疑人员,石角主动请求参战,带领护边员密切协助昌果边境派出所民警,快速锁定可疑人员位置,并查获9名非法入境人员。


护边员石角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全国劳动模范”“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一个个奖章和证书见证着石角十年如一日地忠诚坚守。


小达瓦:把走出来的路继续走好


昌果村的支部书记小达瓦是2007年加入的护边联防队。过去13年里,他平均每2天就要参加一次边境巡逻,每次往返90余公里,总行程超过20万公里。


在这20多万公里的巡边路上,小达瓦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子。


昌果边境派出所护边员行驶在巡边路上


2011年2月,昌果乡普降暴雪,2个牧民和120多头羊因暴雪被困在一个山口草场超过一天一夜。


小达瓦跟随派出所民警冒险转移辖区群众和牲畜。凭着对道路的熟悉,小达瓦走在最前面带路。其实,由于大雪覆盖,路早已看不清,他也是连蒙带猜地在探路。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小达瓦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将被困牧民和羊群转移至安全的地方。救援结束后,小达瓦才发现湿透的鞋被磨出了洞,脚也被冻得没了知觉。


在漫漫巡边路上,小达瓦还有一位特殊的搭档——他的儿子旦增。界桩怎么走,哪个地方容易发生危险,旦增都能随口说出。


护边员小达瓦(左一)和旦增两父子


旦增还算得上是小达瓦的“老师”。他是2006年成为昌果边境派出所护边员,比起父亲还早一年。在父亲刚加入护边联防队的时候,他带着父亲参加日常巡边工作,向父亲讲述工作技巧。小达瓦与旦增既是父子,也互为老师。


“其实刚开始山上一条路都没有,都是我们一次次巡逻走出来的。我父亲说——这些路既然走出来了,就要一直走下去。”说完,旦增腼腆地笑着。


巴桑:这份工作是“香饽饽”


“护边员这个工作很苦很累,但在群众眼里这可是个‘香饽饽’啊!”昌果边境派出所教导员介绍道,“早在2008年扩招护边员的时候,每月只有200元的误工补助。20个名额却有100多名群众主动报名。”


护边员准备出发巡边


在这些踊跃报名的人里,巴桑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昌果村的“双联户”户长,负责昌果村5个草组(类似自然村,一般为10余户牧民组成)的巡逻,并向牧民宣讲政策和询问边境辖区情况。
巴桑每次出行时都会带上自己的小音箱,把宣讲内容放出来给牧民听,当地牧民也十分喜欢他的小音箱。


护边员巴桑(右一)和次旺吃着简单的“午饭”


由于各个草组比较分散,加之路况差,遇到下雪和刮大风恶劣天气时,巴桑骑摩托车巡逻得花整整一天时间。途中累了饿了,他就和同伴次旺找一个风小的地方休息,点上一堆牛粪,用一个简陋的水壶烧点随身带的水,就着热水吃几口饼子。


“山口特别冷,必须得喝点热的暖和暖和。不然手冻僵了就没法驾驶摩托车了!”说完,巴桑喝下一口热水,继续吃着冷得发硬的饼子。


护边员巴桑和次旺在巡边途中休息


当被问到是否觉得巡边辛苦时,巴桑指了指身边的摩托车,笑着说:“我骑着摩托车也能保护祖国,虽然辛苦,但是感觉很幸福!”


护边员与民警在冰天雪地里巡逻


一辆摩托车、一面国旗、一个手提包和一个小音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成为守护边境平安稳定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小广播”。
从最初的6人到现在的75人,他们争着干护边工作。没有丰厚的报酬、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他们争的抢的,只是护边工作的家国情怀——


一山一水,都是家园;一草一木,皆为祖国。




往期回顾


  4名登山游客迷路被困海拔6500米雪山,其中3人失联!【新闻早知道】
  平均年龄54岁!这个执勤组讲起了30年前的故事……
  提醒!请在吉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更多精彩↓↓

供稿:西藏边检总站

作者:刘恋  徐青

编辑:昆明  实习生:张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